「傳承」、「感恩」與「回饋」
皇佳銀行總裁田詒鴻(AlanThian)台灣的奇妙因緣
台美歷史協會-2015-05-21專訪 Edda Huang 整理
皇佳商業銀行總裁田詒鴻(AlanThian)說,他太太曾經問他︰「Alan,你又不是台灣人,怎麼那麼喜歡參與台灣人的事?」對這個問題,田總裁自我解嘲說︰「我上輩子一定是台灣人」;田詒鴻說,他雖是新加坡人,但卻是個台灣女婿,參與台灣人事務當然責無旁貸。
說起他與台灣和台灣人的淵源,就得從39年前說起。
田詒鴻在新加坡出生,完成學業、服完二年半兵役後,隻身來美,當時根本不知道未來將會如何,也不認識甚麼人,心裡頗感覺徬徨無助。
來到洛杉磯時,林國彥來接機,然後帶田詒鴻去他位於North Hollywood的旅館休息。隔日一早,田詒鴻看見少爺出身的林國彥,竟然自己拿著掃把在掃落葉,心中感觸良深。接著又認識了林國彥的弟弟林昭和,大家相處非常投機,田詒鴻也因此對經營旅館產生濃厚的興趣。那時候旅館也很便宜,他們便數人合夥,在Pasadena,Phoenix,Fresno分別買入旅館經營。
至於為何會進入銀行界?則緣於1979年Peter Wu(吳平原)有意創設銀行,林國彥問田詒鴻有無興趣參加投資,田覺得銀行業不錯,投入意願頗高。田詒鴻的家庭在新加坡經營的是紡織業,但是紡織業有兩大困擾,一是有存貨,二是有時候會有貨賣不出去的情況,因此在他赴美前夕,田詒鴻的父親就叮囑他,要盡量從事「沒有存貨」的行業,銀行業剛好就是當中最理想的一個。
不過,田詒鴻的意願雖高,但萬通銀行的籌備工作已然就緒,董事會董事成員及員工均已齊備。吳平原告訴田詒鴻說,雖然無法讓他擔任董事,但是萬通銀行將會成立一個顧問委員會,他們將委請田擔任主席一職。當時的田詒鴻才二十啷噹歲,但本著「有機會就學習」的精神,欣然同意。
1982年,萬通銀行的經營陷入困境,當時的總裁面臨被迫辭職的局面,吳澧培先生即將接任。這位白人總裁臨走前來找田詒鴻,願意將他本人以及他的朋友所持有的股份全數賣給田,田詒鴻同意買進。吳澧培先生於1982年5月上任,田詒鴻告訴吳澧培說,他已擁有部分股權,希望能進入董事會。經過吳澧培先生的力薦,田詒鴻於1982年6月如願進入萬通銀行董事會,擔任董事職務。
吳澧培先生上任時,由於孩子仍在阿拉斯加州就學,吳太太並未跟來,所以他是「單身」,田詒鴻也是「單身」,因此那段時間與吳澧培先生很有得談。田詒鴻說,吳澧培既是他的長輩,也是他的老師。在董事會裡,吳澧培教了他很多關於銀行經營的要領;在生活上,吳澧培也告訴田詒鴻很多人生體驗。最讓田詒鴻印象深刻的是他對台灣民主的關懷。吳澧培強調台灣應該有自己的Identity,吳也非常關心台灣的政治局勢,對當時的黨外人士如數家珍,田詒鴻聽著聽著,也對這些人耳熟能詳。
1989年是田詒鴻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吳澧培有一天問田詒鴻有無意願到銀行上班。擔任董事與實際進入銀行工作是截然不同的事情。田詒鴻說,他很感謝吳先生,如果沒有他的提攜,今日也不可能有機會和能力經營皇佳商業銀行。吳澧培快人快語,他說只要田詒鴻在萬通銀行努力工作五年,日後即便離開萬通,也絕對可以在別處獨當一面了。但吳先生同時也提出條件,第一、五年內不可輕言離職;第二、如果他認為田不行,他可以隨時叫他走人。就這樣,田詒鴻於1989年11月正式進入萬通銀行就職。
1997年,有一家「美國國際銀行」因為經營不善,FDIC擬收回經營權。經朋友介紹,田詒鴻認識了其中的股東,並與其他人一起投資買下該銀行,由田擔當總裁一職。當他向吳澧培先生說明情況並請辭時,吳先生說,雖然捨不得田詒鴻走,但是田既然有更好的發展,他也樂見其成。2000年,美國國際銀行賣給了華美銀行。
田詒鴻說,他很強調「傳承」的重要。當年因為有吳澧培先生手把手指點,他在事業上才能小有成就;而林國彥最初只是田詒鴻哥哥的朋友的朋友,並不是熟人親友,但林國彥當年機場送暖,讓兩人因此成為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好的事業夥伴,甚至田詒鴻夫人,也是林國彥介紹當月下老人,因為田夫人是林國彥的表妹,所以兩人不但是事業夥伴,也成了親戚呢!
美國國際銀行賣給華美銀行後,大安銀行也傳出經營出現問題,想要尋找新總裁與董事長。因緣際會之下,田詒鴻就到大安銀行擔任總裁兼執行長及董事長。當時公司董事會並不和諧,他們希望田詒鴻能把銀行整理後出售。經過三年的努力,吸引了聯合銀行的注意,因為聯合銀行有意到南加州發展,提出收購計畫,前提是田詒鴻必須留任,並負責南加州業務至少三年。當時聯合銀行出價很高,站在股東立場,賣給聯合銀行是最佳選擇。2003年7月田詒鴻同意留任的條件,大安銀行成功出售,股東們賺了很多錢,皆大歡喜。
田詒鴻說,他要感謝人生中的另一位貴人指點迷津,讓他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2006年10月,田詒鴻與兩位同事參加張見齊先生(皇佳銀行現任董事長)公子的婚宴,張先生看到他們三人,語重心長的問田詒鴻和友人說,難道他們就只永遠替人打工?他建議田詒鴻和友人自己出來開銀行,張見齊先生並答應投資支持。田詒鴻對張先生提攜後輩的心意與財力有十足的信心,同時與聯合銀行三年之約已經到期,於是埋在心中自行創業的種子開始發芽。與此同時,聯合銀行由於發展太過迅猛,田詒鴻在經營理念則持比較保守的態度,2007年4月,他終於因經營理念的歧異,且懷抱自行創業的憧憬,向聯合銀行求去。
經過一年半的籌備,皇佳商業銀行在2008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初始資本額是7100萬美金,2011年增資5000萬美金,如今資本額已達9億5千萬美金,成長非常迅速。鑑於聯合銀行因為擴張太快,導致被FDIC接收,最後被華美銀行收購的前例,田詒鴻經營皇佳銀行總是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兼顧成長與守成,保持平衡發展,以期能走更遠的路。
2003年7月大安銀行賣給聯合銀行的同時,萬通銀行也於2003年10月賣給了國泰銀行,吳澧培先生自銀行界退休,返台擔任資政職務。回顧萬通銀行自1982年吳澧培先生掌理以來,就是以台資銀行自居,對台灣人社區的活動均予高度支持,田詒鴻也深為認同,尤其皇佳銀行的大部分股東也都是台灣移民,大家胼手胝足奮鬥,稍有餘力之後,自當回饋社區,略盡棉薄之力。
說起回饋,田詒鴻表示,除了台灣人社區,亞裔美國人更不能忘了美國社會。田詒鴻認為,既然身處美國,雖然分別來自東南亞和台灣,但也要對美國社會抱持感恩的心。他說,這個信念在皇佳銀行從來沒有被忽略。
說到對台灣人社區的回饋,田總裁除了大力贊助支持各項活動之外,他也發覺到近期來美國留學的台灣學生意願不高,即使來了,完成學業後留美發展者也銳減,原因不外乎身分難辦或工作難找。於是田詒鴻與僑教中心討論,成立台灣年輕人工作網站,協助留學生留在美國就業。
隨後,www.careertaiwanusa.com網站就設立了,這是由Career Taiwan USA Association (簡稱CTUA)- 台灣青年美國職涯發展協會所建立的網站,而這個協會的會長就是田詒鴻總裁。
這個網站邀請各台資企業,將徵人訊息連結到此,給台灣的年輕人有一個更方便的平台,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當然如果有其他族裔願意加入,他們也一樣歡迎。
田詒鴻說,皇佳銀行規模雖然不大,但是較於同類型及大小的銀行,皇佳銀行聘請了最多台裔的年輕人,也申辦了最多的H1B。台灣年輕人本來就很優秀,但是沒有身分,他們的美國夢將難以實現。田總裁說,他已與台灣大專校友會等組織多有聯繫,舉辦了多場研討會,期盼為有意留在美國發展的年輕人提供最大的助力。
田詒鴻總裁說,他與台灣的緣份,是從他在洛杉磯下飛機就開始了。田詒鴻回憶說,1992年因為響應吳澧培先生「百人護送彭明敏教授返鄉團」,他專程與妻子一同赴台,當時並獲彭明敏教授所贈的一面簽名錦旗,彭教授在錦旗上面親手寫下「確立台灣主體性,建立生命共同體」勉勵田詒鴻。返美後,田詒鴻將該面錦旗裱裝起來,掛在辦公室裡,提醒自己勿忘初衷。
田總裁說,還有一件更巧合的事情,他的中文名字「田詒鴻」,中間的「詒」字並不常見,他喜歡將之解釋為「為台灣發聲」。他笑著說,依此來說,他與台灣的因緣,更是源遠流長,冥冥中自有定數。
田詒鴻總裁最後說︰他與台灣的奇妙因緣造就了今日的他,而「傳承」、「感恩」與「回饋」,正是他一貫持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