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典範人物故事」座談會(第一集)-王桂榮先生的故事(圖文報導+全程影音實錄) ◎台美人歷史協會 2018-08-25

0
1052
「台美典範人物故事」座談會(第一集)-王桂榮先生的故事8月25日舉行。圖為出席座談會的貴賓和講員合影。中為王賽美女士。

台美人歷史協會2018年8月25日下午在台灣會館舉辦「台美典範人物故事」座談會,講述台美人精神指標人物,表達對早期來美人士的回顧與表彰,第一集是王桂榮的故事。

「台美典範人物故事」座談會(第一集)-王桂榮先生的故事(part 1) ◎台美人歷史協會 2018-08-25

台美人歷史協會2018年8月25日下午在台灣會館舉辦「台美典範人物故事」座談會,講述台美人精神指標人物,表達對早期來美人士的回顧與表彰,第一集是王桂榮的故事。 1998年,王桂榮慷慨解囊捐出柔斯密市的家族產業,促成臺灣會館的成立。他的義舉20年來惠及社會,為人稱道。 …

「台美典範人物故事」座談會(第一集)-王桂榮先生的故事(part 2) ◎台美人歷史協會 2018-08-25

Uploaded by Taiwanese American Channel 南加州台灣人影音頻道 on 2018-09-01.

「台美典範人物故事」座談會(第一集)-王桂榮先生的故事(part 3) ◎台美人歷史協會 2018-08-25

Uploaded by Taiwanese American Channel 南加州台灣人影音頻道 on 2018-09-01.

1998年,王桂榮慷慨解囊捐出柔斯密市的家族產業,促成臺灣會館的成立。他的義舉20年來惠及社會,為人稱道。

王桂榮除了捐贈大洛杉磯台灣會館館址之外,生前更推動創立多個重要台美人社團,如洛杉磯台美商會、南加州台灣旅館業同業公會、台灣人公共事務會等,成立台美基金會,重整第一家台資銀行萬通銀行,協助長輩會興建鶴園老人公寓,對台美人社區貢獻甚鉅。

台美歷史協會祕書長劉玫玲感謝先輩的奉獻,打下基礎,但她感嘆歲月如梭,因此舉辦台美人典範系列座談活動,邀請先進聚會,面對面談談當年打拼的熱情。

主辦單位邀請到與王桂榮先生行誼有親身參與,共事的社區人士前來講述故人行誼。將王先生的一生分八單元敘述,分別是與主流的交流、旅館公會組織、台美商會創立、台美基金會創立、民主運動奉獻、萬通銀行重整、成立台灣人公共事務會及捐贈台灣會館。講員包括陳立宗、邱垂煌、田詒鴻、顏樹洋、許丕龍、林衡哲、蔡振水、林宏容。

當天出席的有多位重量級社區領袖,經文處長朱文祥,副處長翁桂堂、副主任傅以蒨也全場在席,朱文祥及翁桂堂並分別致詞表達對王先生的尊崇。王桂榮夫人王賽美女士率大公子王政中、媳婦Patricia、二公子王政煌出席,近百位鄉親緬懷王桂榮先生之情,坐滿台灣會館大禮堂。

會長楊嘉猷表示,台美人關心故鄉台灣,也關心將歷史留給下一代,讓下一代知道台美人社區典範,是辦此講座的目的。

王桂榮1931年11月出生在台北市,2012年2月11日在台北醫學大學病逝,享年82歲。王桂榮畢業於行政專科學校(現國立台北大學法商學院)財政科;他1973年攜7萬元旅美,經營旅館生意;六年時間,財產增值至上千萬元。王桂榮不僅善於經商,還熱心公益。他先後創立多個組織,幫助台僑在美發展。1998年更捐出台灣會館現址,占地面積4萬平方呎、建築面積2萬平方呎,讓洛杉磯台僑有了良好聚會場所。

王桂榮先生創業的大功臣王賽美女士,很謙虛地向大家表達謝意。王賽美回憶,20幾年前,台灣政府官員訪洛杉機都去中華會館與傳統僑社。當王桂榮得知政府官員不和臺灣僑民見面的原因是沒有固定會面地點時,就和她商量,將臺灣會館現址捐出。如今會館成為臺灣人的家、娛樂文化中心,在這裡舉辦各項活動。目前,會館董事會計劃擴充、蓋大樓,將能總體容納所有臺美社團,她將繼續支持。

王賽美女士(中)在座談會上與中山女高的校友們合影。

她說,1973年移民來美,當時王桂榮43歲,從零做起,他曾說做到50歲就將事業交給她,自己將全心投入凝聚臺灣人、為臺灣打拼,到50歲時果真如此。王賽美說「上帝保佑」,接下重擔後,事業順利,得以捐獻做公益。「捐出的錢,過幾年又能賺回,有施就有得。」她也希望有錢的人不要捨不得,多做善事,一定會有回報的。

王桂榮先生的故事單元由他走入主流開始,以投影片回顧歷史。

王桂榮先生在主流社會衝刺時身邊一定有王夫人美麗的身影,她的美麗、聰慧、伶俐、以及流利的英文給大家深刻印象。

王先生與當時的美國政治人物交情深厚,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成立眾議員索拉茲之友會,支持Mondale競選總統,首度帶台灣人前往國會遊說等。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恐失去美國移民名額。台美人大力遊說美國會,將台灣移民名額與中國分開計算。1979年王桂榮先生發動社區為愛德華甘乃迪舉辦千人募款會,當天募集十萬交給愛德華甘乃迪,為台美人為美國政治人物募款之創舉,也讓主流社會刮目相看。第二年美國國會即通過台灣兩萬移民名額。這點點滴滴貢獻都惠及下一代台美人。

陳正吉

王桂榮先生美國的事業由旅館業開始,陳正吉(上圖)講王先生成立旅館公會,協助在經濟蕭條時的同業渡過難關。王先生帶七萬美元來美國兩年內創造兩千萬財富,投資沒有失敗過,為人樂道,邱垂煌講述這段故事,結論是王先生做事都有充分準備,並且胼手胝足,率全家努力以赴。他賣一旅舘賺三百萬,馬上家族會議捐出一百萬成立台美基金會。1976年王先生任旅舘公會會長,會員只有二十多人,他一家家拜訪四年後增加到二百多。2005年更鼓勵邱垂煌成立北美洲台灣旅館同業公會。

王先生的第二旅館Ramada Inn是當年很多台灣人重要活動舉辦的場所,如FAPA在比成立。大家認為應訂為台美人的歷史古蹟。

顏樹洋
陳立宗

顏樹洋講王先生與台美商會的淵源。陳立宗講台美基金會的成立,1982年王桂榮先生移民來美九年後就捐百萬成立台美基金會,獎勵有成就的台灣人。被稱為台灣人的諾貝爾獎。

蔡振水
林衡哲

當天出席的得獎人有蔡振水院士,他是1991年的科技獎得獎人,他佩帶獎章出席懷念王桂榮先生,夫人鄭秀蘭教授也陪伴出席,另一位得獎人是文化醫師林衡哲,他出版了王桂榮傳,建議將之翻譯成英文並拍成電影。

許丕龍

許丕龍講述王桂榮先生對台灣民主運動的貢獻,提到剛在迪斯耐音樂廳盛大舉辦的蕭泰然音樂節,在辛苦籌備中獲得王賽美女士慨然擔任榮譽召集人。1989年台美基金會頒人文獎給蕭泰然,蕭泰然才得以繼續再創作。至於台灣的民主運動,王桂榮先生不是跑街頭型的,但他的參與很多元化。譬如擔任FAPA會長時,住華府簡陋宿舍甘之如飴,他是能屈能伸的領䄂。許丕龍任民灣民報編輯時,王桂榮辦亞洲商報,一扮黒臉一扮白臉,許丕龍等人闖關拼台灣總統直選時,王桂榮皆暗中支持。台灣民主路上王桂榮不曾缺席過。

台灣會館董事長田詒鴻

台灣會館董事長田詒鴻則講王桂榮對萬通銀行的貢獻,田詒鴻1982-97年在萬通銀行,當時萬通面對纍纍虧損與官司。王先生不忍看台資銀行倒閉,毅然拔刀相助,出資百萬,又向商會募到八百萬,重整萬通成功。可見王先生的眼光及愛台的心。萬通的成功鼓勵社會對華資銀行的信心,才有以後華資銀行紛紛成立,這是他對華資銀行界的貢獻。

昆不老則以錄影分享王桂榮對FAPA的貢獻。

曾任台灣會館第一任董事的林宏容則講王桂榮與台灣會館,當時他是台美航太協會會長,他眼看會館已由年輕人接棒,恐不知成立的過程與歷史特別道緣由。

台灣會館第一任董事林宏容

林宏容表示,早期參與臺館成立會議及活動,了解其過程,他也曾擔任臺美基金會會長,與王桂榮相交篤深。他説,王桂榮設立臺美基金會獎勵傑出人才,有部分人士認為目的不單純而寫文章攻擊。在成立臺灣會館的過程中,又多次遭到質疑,王桂榮曾感嘆「賺錢比較容易,捐錢反而困難重重。」可以想像建館的難度有多高。

林宏容說,當時王桂榮先生的構想,是要會館成為社團辦公場所,讓台灣人團結。林宏容也提到王桂榮服務社區的原則:針對需要、考量地點、時機與自我能力,做好人際關係,促進大家觀念溝通。

林宏容還特別提出建議,希望會館好好經營王桂榮紀念圖書館。

座談會最後,田詒鴻董事長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凡走過的必留痕跡。」為結語。

王政中,王政煌也分別發表感言,表示因為大家的分享,更了解媽媽很偉大,而爸爸很能犧牲,他們會努力繼續爸爸的遺志,也期待會館建館成功。

由於王賽美女士近年大半時間在台灣,很多舊雨新知圍繞著她要求留影。她也以一貫的親切與大家寒暄敘舊,風采不減當年。

王賽美指出,王桂榮篤信「台灣若好,住在台灣的人就好;台灣傑出的人才若在世界出名,咱們也與有榮焉。咱們的子孫有自信,才有希望」。

王政中(左),王政煌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