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父親離開我們己三十個年頭了,但每當夜深人靜,憶起父親,我的心就好痛好痛,淚流滿面,久久不能入睡。許多年來,我無法對別人訴說有關慈父的點滴往事。因只要我一開始口提及“父親”兩字,就早已泣不成聲了。(圖為黃春木教授及夫人)
“父親”是個和譪可親、心胸寬厚、充滿仁愛的學者。他的一生奉獻於教育界,桃李滿天下,教人不厭,誨人不倦。教我讀書、寫字的啟蒙老師就是我的父親。記得小時候,夏天晚上蚊蟲多,為防止蚊子叮,父親就在客廳旁六個榻榻米的房間搭起了一個大蚊帳,中間放個大的矮桌子,教我們寫字。我常偷懶,寫著寫著就假裝睡覺了。父親從不責備我,總是很疼惜的抱我回房間睡。憶起那種被寵愛的感覺真好!
父親平日在家時,都會坐在客廳的圓桌前看書或改考卷。上了中學後,只要從父親跟前走過,被他瞧見,必定要我坐下,且拿出數學題給我作,一作就是數小時。有時,怕被逮到,就從後院溜出去。但經父親的教導,那時我的數學在班上總是數一數二的。“數學”也成了我最喜愛的科目,尤其上了大學,我的微積分及物理,每次考試都近滿分。我常覺得我該讀數學系,我真的很感謝父親這麼耐心的教導我。
平日父親教學繁忙,但還是無微不至親手打點我們兄弟姊妹的生活起居。父親大母親將近十歲,對待母親像照顧兒女般的疼惜。家裏不論誰生病,父親總是會按時幫我們量体溫,準備藥給我們吃。尤其深深記得,台北的冬天很冷,父親晚上睡前總會燒熱水,裝水龜給我們放在被窩裏取暖。若逢幫忙的歐巴桑不在,父親總是一清早就起床為我們備早餐、準備便當。我結婚後住高雄,每次回台北,父母親總是為我東張羅西張羅的,對我更是疼愛有加;至今我仍感受到父母親對我們那種無微不至的愛。也因父母親的慈愛與好客,我的家成了我們親朋好友最喜愛的去處之一,吃鈑時間,常是高朋滿坐。雖然在我成長的環境中並不富裕,但總不會讓我們覺得匱乏,反覺得自己好富足;我的生長過程,就在這充滿愛與歡樂的環境下成長!
記得父親是肺炎住院,檢查出竟是肺癌!對我們所有的兄弟姊妹真是一場晴天霹歷,無所適從。為了不讓雙親擔心,隱瞞實情。父親是個毅力堅強的人,即使病痛也不願訴苦,也自認很快就會好起來且還準備回台大教書。最後一次回台北探望父親,覺得父親病得不輕,準備先回高雄把事情交待妥再回台北陪父親。但萬萬沒想到這一別竟成了永別!父親的病逝,讓我們痛苦不已,更讓不知父親得肺癌的母親跌入痛苦的深淵中,無法自拔,無法面對父親的離去。往後的二十五年,每日三餐母親都會準備一份碗筷放在餐桌上,母親一直相信父親從來沒有離開過她,也不願他離開。母親對父親的真情,可謂“春蠶至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母親是一位溫柔、慈愛、善良、心胸寬大的人,也因此我們家裡總是和樂融融!母親是我們家庭的守護者,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家庭兒孫,無怨無悔。父親、母親的一生真是做到了聖經上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愛篇”-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這一切都可從父親、母親身上深深感受到。晚年母親為病痛所苦,而我為了家庭、孩子、事業,無法全心全力照顧母親,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父親、母親!您們一生為兒女的付出實在太多、太多了!當我們還未來得及為您做些什麼的時候,您們就離開了我們。“子欲養而親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情何以堪?
父親、母親我愛您們!我想念您們!感謝您們給我這麼溫暖、甜蜜的家庭,此生無法回報,願上帝保估您們在天上之靈,願我們將來在天國能相聚在一起。
2005. 12月
I am your neiberhood in 1959-1960 in “永康街” Yung-Kan street,
last name is “施”, I don’t know if you still remember, it really long time ago. Can you send mail to us,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