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半世紀 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典藏百年台灣美術史 600件藝術收藏捐文化部 ◎自由時報 2018-10-01

0
1937

史上最大規模 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 600件藝術收藏捐文化部

2018-10-01 自由時報

我唯一的盼望是使這些畫能留下來,這些畫不是我個人的,是台灣人的財產,要完整收藏,不要分散,有一天要回家、回到台灣。

——順天堂藥廠創辦人 許鴻源

  • 顏水龍油畫作品〈歸牧〉,1977年。(順天美術館/提供)顏水龍油畫作品〈歸牧〉,1977年。(順天美術館/提供)
  • 林玉山彩墨作品〈梅花與麻雀〉,1980年。(順天美術館/提供)林玉山彩墨作品〈梅花與麻雀〉,1980年。(順天美術館/提供)
  • 席德進水彩作品〈渡船〉,1980年。(順天美術館/提供)席德進水彩作品〈渡船〉,1980年。(順天美術館/提供)
  • 陳進膠彩作品〈孔子廟〉。(順天美術館/提供)陳進膠彩作品〈孔子廟〉。(順天美術館/提供)
  • 郭柏川水彩作品〈水果〉,1938年。(順天美術館/提供)郭柏川水彩作品〈水果〉,1938年。(順天美術館/提供)
  • 秦松水彩作品〈原野〉,1989年。(順天美術館/提供)秦松水彩作品〈原野〉,1989年。(順天美術館/提供)
  • 在順天美術館館長陳飛龍(右)見證下,文化部長鄭麗君(中)與順天董事長許照信(左)簽署捐贈意向書。(文化部/提供)在順天美術館館長陳飛龍(右)見證下,文化部長鄭麗君(中)與順天董事長許照信(左)簽署捐贈意向書。(文化部/提供)

記者凌美雪/專訪

歷經一年多的研商與籌畫,坐落美國洛杉磯爾灣市的順天美術館(Sun Ten Museum, Inc. ),確定將館藏約600件20世紀台灣美術作品,全數捐贈文化部,成為國內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一次官方藝術受贈,台灣美術發展史的建置也因此有了更完整的輪廓與內涵。文化部長鄭麗君說,這些作品也為文化部重建藝術史政策帶來很大的動力!

為此,鄭麗君趁中秋連假旋風訪美,親自向順天美術館董事長許照信及館長陳飛龍致謝意,同時代表文化部與順天簽訂捐贈意向書。

勾勒台灣近現代美術史輪廓

鄭麗君表示,由順天堂藥廠創辦人許鴻源博士夫人許林碖女士在1993年創立的順天美術館,擁有許家兩代收藏的台灣日治時期至當代重要藝術家畫作約600件,是許鴻源博士透過台灣美術史發展的進程,對於前輩畫家作品所進行的系統性收藏,與台灣文化歷史發展生息脈動。「這些年,我們提出重建台灣美術史,順天兩代累積半世紀的時間,收藏了台灣近一個世紀的美術史。」鄭麗君認為,「順天收藏的捐贈,不僅豐富國家藝術資產的累積,也彰顯台灣美術發展的多樣性與主體性建構,對於重建台灣美術史的推動有相當助益。」

鄭麗君認為,許鴻源與順天收藏的故事,本身就是台灣人精神史的一個重要側寫,「它展現了一個曾在思想與創作自由受到禁絕的時代,藝術家和收藏家相濡以沫,共同奮鬥的痕跡,這也正是文化部推動重建藝術史計畫的初衷。」

將豐富動人的故事一起收藏

提及在加州2天短暫停留期間,參觀順天美術館的過程,鄭麗君說,走進美術館一樓就看到一段話,「藥物醫人身、文化冶人心」,讓人見識到這位「科學中藥之父」對文化藝術的重視。

鄭麗君表示,正如順天美術館館長陳飛龍所說,順天收藏從來不是為了等待畫作增值,看重的也不一定是作品本身的價值,而是畫家在歷史中的定位、畫作如何可能為我們展現台灣每個時代的面貌。因此,有別於從藝術投資觀點出發的專業收藏,順天只買不賣的原則,以及在收藏畫作過程中,與藝術家本人的互動、互信及情誼,最後,不僅收藏了大量藝術作品,更收藏了藝術上豐富動人的故事。

鄭麗君說,許鴻源的長子許照信總謙稱順天的作品只是一種「平民收藏」,「許董事長說,如果50年後的台灣人看到這批畫作,他期待他們能夠不僅用藝術的眼光看,也用歷史的眼光看,看幾個世代的畫家如何透過創作,呈現他們眼中的台灣社會。」

作品回台 留下重要文化遺產

「許照信董事長說,把這批作品『完整交還台灣人手中,為台灣留下一份文化遺產』是父親最大遺願。」鄭麗君表示,從展覽空間到收藏室看到大量作品,「很感動他們用自己的心力,在海外留下一段台灣的美術史,更感動許照信董事長承接父親遺願,不僅完善保存,更進一步『讓作品回到台灣』。」

鄭麗君表示,身為文化部長,原本是自覺應該代表國家親自向順天家族表達謝忱,因此利用休假自費前往,沒想到簽完意向書之後,反而是許照信一直感謝文化部「完成他的心願」,這些作品日後都將全數回到台灣,一件不留,因此,她用心記下每件作品在順天的樣子。雖已返台數日,鄭麗君罕見在鏡頭前留下感動的眼淚說,「我回程在飛機上度過中秋節,想到『月圓、人團圓』的含意,感覺這是我離月亮最近的一次!」

兩代半世紀 順天美術館典藏百年台灣美術史

2018-10-01 自由時報

順天堂藥廠創辦人許鴻源博士(1917-1991)為彰化縣和美鎮人,1959年取得京都國立大學博士學位,1975年移民美國,一生在醫藥學界的貢獻,贏得「科學中藥之父」美譽。

  • 李梅樹為許許鴻源博士夫婦所繪肖像。(順天美術館/提供)李梅樹為許許鴻源博士夫婦所繪肖像。(順天美術館/提供)

許鴻源因與廖繼春同教會而自1979年起收藏廖繼春作品,更進一步支持廖繼春年輕學生與20世紀台灣藝術家作品。許鴻源於1991年辭世,其夫人許林碖女士承遺志籌置「順天美術館」,並於1993年10月23日對外開館。許林碖於1998年過世後,順天美術館由其長子許照信博士與許鴻源忘年之交陳飛龍接續營運。

為使各界更了解台灣美術,順天美術館曾經委託謝里法教授及雄獅美術出版社出版《廿世紀台灣畫壇名家作品集》2冊,並由陳飛龍與蕭瓊瑞教授於1993年10月策畫「美麗島上的新美術運動」展覽,以台灣歷史演變與美術發展運動的過程規畫呈現,將許鴻源一生的理念與夢想作一圓滿的實踐。

許鴻源的藝術收藏也受藝術家兼藝術史學者謝里法的影響,逐漸從美術史脈絡收藏。因此,除早期台灣前輩畫家如廖繼春、李梅樹、洪瑞麟、張萬傳、廖德政、呂基正、鄭世璠等人作品之外,同時將觸角延伸至戰後70、80年代赴美留學及同世代畫家,給予創作支持與鼓勵,其中多位藝術家如今都為台灣畫壇活躍且重要的人士,包括廖修平、薛保瑕、梅丁衍、許自貴、賴純純、黃銘哲等。此外,順天收藏對象不只台灣本土畫家,更容納自中國來台,在台灣成長、發展的藝術家作品,如陳庭詩、江漢東、吳昊、秦松、席德進、王藍、歐豪年、沈耀初等。

據鄭麗君轉述許照信所說,許鴻源收藏畫作,都會先去和畫家交朋友,關心與珍惜創作者,而非僅僅是為作品價值收藏。比方說他曾為李梅樹調養身體,後來李梅樹還為許鴻源夫婦畫肖像,這種與畫家的交誼往來,本身就是台灣美術史重要的一部分。「許董事長也提到,父親一開始是背著母親偷偷買畫,母親常常發現怎麼收回來的支票少了好幾張。但到後來,母親自己也開始買,甚至在父親過世後創立了美術館。」

首波順天捐贈展 可望後年推出

2018-10-01 自由時報

鄭麗君表示,對於順天美術館以民間的力量為台灣保留藝術史的志願欽佩不已,也對家屬無私的胸懷深表感佩。因此,文化部將致力推動國家美術館升級,更具系統性進行典藏及研究工作,讓更多經典作品能放心由國家收藏,為下一代建立完整的藝術史及台灣文化面貌。

接下來,文化部將授權國立台灣美術館,組成專案小組及研究團隊,負責就順天館藏捐贈及運輸回台細節展開相關工作,並推動後續典藏、研究、修復及展覽計畫。預計2019上半年可將所有作品運回台灣,進行整飭檢視及典藏審議分級作業。期待能在2020下半年先於國美館辦理捐贈研究展,未來再與國美館典藏一併依台灣美術發展脈絡或主題的質性探討進行展覽規畫。

在教育推廣方面,也將進行所有作品的數位化、著作財產權授權取得、出版典藏目錄、研究展覽專輯、建立「順天美術收藏」中英文版網際網路專題網站專區,以及透過教育推廣活動、文創品開發及科技應用等方式,介紹順天收藏創辦人的精神與收藏特色。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