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吸力 李彥禎

1
832

大吸力/李彥禎(2012-12-20)

九月十五日,蔡維仁牧師受邀來我們在「那久那有村」(Laguna Woods Village)的台灣教會講道。他一開

始就一鳴驚人地說:「我聽說在亞特蘭大許多台灣教會很怕提到你們的「那久那有村」,這個所謂的人間天堂。因為既然人間有天堂,大家不是都想要去? 如果,大家都想去那裡,這裡的教會豈不變成空了?」聽了蔡牧師這段話,在場的所有在座的「村民」無不發出會心得意的微笑。因為他們慶幸自己已捷足先登,已在享受人間天堂之樂了。

這裡真的是人間天堂嗎?這當然是見仁見智的問題。請讓我舉幾個身邊的例子吧!

范正彥及吳琤琤是我尊敬的,多年的老朋友(圖一)。他們從北卡退休,就馬上回台灣的恆春醫院去完成回饋台灣養育之恩的宿願。兩三年後,他們準備回美真正退休。於是到處尋找打聽何處是他們人生最後最適合的棲腳處。他們聽說我們在「那久那有村」非常快樂,特地從台灣來跟我們住幾天。他們非常滿意,認為是最理想的退休地方。他們不但不久就搬進來,還把九十多歲的母親也帶來奉養。如今,范醫生不但經常笑嘻嘻馳騁於高爾夫球場上,而且經常在我們教會帶領查經及講道。而多才多藝,熱忱又富愛心的吳琤琤更是我們教會及同鄉會不可缺少的靈魂人物。她負責這兩大團體 e-mail的收發,power point 的策劃,電腦班的教學,長青教室演講的紀錄,以及其他雜七雜八的「公事」。此外,她自己又躬耕一塊菜園,不但整理得非常美觀工整,而且收獲豐多,常送菜給鄰居朋友,廣結善緣。她的「基督愛心」在這裡是有口皆碑。她不但把婆婆帶去教會,照顧得無微不至(最近還幫跌傷的99歲婆婆洗澡),還經常自動到醫院或家庭慰問病患(她以前當過護士),感動了許多人。吳琤琤的英文名字叫Angela,她的 e-mail 網址是love others,她真是名符其實的天使,是人間天堂的「義工」。

陳慶榮,林霜瑜也是我們在北卡多年的好朋友。我們常邀請他們來「那久那有村」一遊。林霜瑜聽說我們這裡很好,很想來。但陳慶榮一直事忙無法分身。直到一向很健壯的他,忽然在兩三年前患一場重病,使他的人生觀大為改變。人生原來是這麼變幻莫測無常,如不把握時機趕快去做該做的,恐怕後悔都來不及了。於是,他們都提早退休,並開始到處旅遊。最後,也來到我們這裡住幾天。他們到處參觀也參加各項活動,遇見許多朋友。在一次聚會中,大家彼此分享退休生活心得感想時,許多人道出他們最懼怕擔心的是:老伴一個「先走」後,怎麼面對「孤寂」、「無助」的殘局。這裡同鄉朋友多比鄰而居,活動多,設備全,醫院在旁,氣候好是理想的退休村。陳林一生相依為命,聽了感觸良深。臨別前,不但購買一屋,還想再另購一屋做為投資。現在,他們正處理北卡的房地產,以便早日來分享天堂般的生活。

接下來的例子是比較特殊又有趣。

黃英男,許繡美是我們在北卡的家庭醫生兼好朋友。他們為人很好又慷慨。我們雖相距四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常相聚。每次我們從加州回北卡,一定找他們聚聚。每次的問候,我們總據實以答,告訴他們LWV有多好。希望他們隨時來看我們。他們哈哈大笑說:「我們才不會像范醫師,陳慶榮那樣去上當。我們最不喜歡搬動。萬一我們到你們那裡被「煞」到,事情就變「大條」了。我們的房子那麼大,家具那麼多,怎麼搬?我們兩老長年在此安居樂業,舒舒服服,如世外桃源,何必自找麻煩,自討苦吃?還是你們常常回來看我們就好了。你們千萬不要想把這裡所有的臺灣好友全拉光了。」他們果然如「夏禹治水」路過加州都過門而不入。美好的人間天堂竟有人裹足不前,可見人各有志,英雄所見不必略同也。

7月29日我們承文化醫生林衡哲伉儷的邀請,開車一小時去聆聽林醫生的精彩演講。席間我邀他來LWV的「長青教室」演講。他很爽快地答應,並說LWV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9月19日林衡哲,邵維平伉儷果然蒞臨給「長青教室」本學期上第一堂課「音樂和我的一生」(圖二)。他的盛名果然吸引了遠近,超過一百多聽眾,打破這裡歷來的出席率。他開玩笑說這也打破他自己的聽眾的紀錄。在結論時,林醫生講了一些很動人的話。他說:「蕭泰然是東方音樂最傑出的代表,而馬勒是西方音樂最傑出的代表。他們兩位也是我最欣賞最喜愛的音樂家。聆聽他們的音樂,就有如上了天堂的感覺。但,來到「那久那有村」看到這裡的人及環境,如不聽音樂,也同樣會有到已在天堂的感覺。我想我遲早也會搬來這裡。這裡實在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林醫生可能真的受感動,一星期後他居然受洗成為基督徒。看樣子他可能不久就會搬到我們這人間天堂了。讓我們攤開雙手歡迎吧!

在「那久那有村」五年,我感到最欣慰最驕傲的一件事,就是我有幸見到許多昔日的老友,其中有三位是小時的青梅竹馬及鄰居。林正堅是從初中到大學的同學(圖三)。初來美時,又曾短暫一起在紐約打工的難兄難弟。但此後便一直分離將近四十年,以為彼此將各老死異鄉不再相聚了。沒想到我搬來不到三年,他便與最不想搬家的太太,石清恩,從紐約長島搬過來團圓了。石清恩一再表示她在這裡非常快樂也非常感激我們的幫忙。

蘇照玉是內人張由吏的小學同班同學(圖四),也同是小學老師結婚時的特選花童。  她和我們曾同在北卡短住過。後來,她全家搬到底特律去。兩三年前她先生忽然心臟病去世。她非常慌恐,不知所措。衹好搬去北加州與兒子媳婦住。但種種原因,她必須搬離。最後聽說LWV很好,就租進來。經六個月實際生活經驗後,她覺得深深愛上這個地方,於是買下一間,並改裝後住進去了。她現在每天都很忙,不是忙參加這個活動,就是忙參加那個節目,比未退休還忙。她本是沉靜的人,現朋友多起來,並且「絞來絞去」生活熱鬧起來,不再感到孤寂了。她開始上教會,心靈上也感到寧靜多了,而不再慌恐了。

還有一位小時候兩家後門相通的小鄰居,分離半世紀多,繞半個地球後,居然年老時都到此小村莊退休而再成鄰居,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我們一定是受同樣的吸引力而「幸會」的,嘿,她的名字就叫黃幸惠。她是我弟弟李彥孝的同學。我們共同的記憶是曾在風颱期打赤腳到鄰居省議員江金彰家大庭院高大芒果樹下,仰頭等風吹芒果落,然後大家一哄而上,互搶奪掉滿地的芒果。別小看女孩子,她們個子小,但動作伶俐迅速比起男孩子衹有過而無不及。所以,場面真熱鬧、興奮、刺激。不過,事後常有很動人結局:搶多總會分一些搶得少或完全沒有的人,讓人人都有份,不會傷心失望而歸。或許,搶檢來的水果似乎特別好吃,而兒時記憶也特別甜蜜,使我們回憶起來感到格外的親切溫暖。現在我們有幸一起打太極氣功,同上教會,長青教室,合唱團,橋牌社等,見面相處的機會比小時候多得多了,不但歡樂多,彼此又可以互相關照。(前幾天,黃幸惠在體育館運動不慎跌裂了右腕骨,我們周圍的朋友聞訊紛紛表關懷,使她感到極為溫馨。)

天堂不一定要堂皇富麗。衹要心情快樂,滿足,陋屋簡居也可勝似天堂。1872年,馬偕醫生初從加拿大在淡水登陸,住的竟是「不適人居由馬廄改建的廢屋」。初來 孤單無助的馬偕因感自己可自由使用此屋竟然興奮得大呼:「多麼令人高興啊!」他不但一住五年,而且在此傳福音,行醫,奠下日後的偉業。馬偕能如此豁達愉快,固然是因淡水畔的美麗,但重要的是他有隨遇而安的心境及達觀的信心。那久那有村會有那麼大的吸引力,會被譽為人間天堂,不單是因有外在的美,更重要的是有內在心靈純真的感受,能讓人各適其性,各盡其才,有如魚得水,而由衷地喜愛它。

一句很有哲理的名言:世上最美的東西不是眼睛所看到的,而是心靈所感受的。(The most beautiful things of the world are not seen with the eyes,but felt with the heart。)斯是其言!

(轉載自太平洋時報)

1 COMMENT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