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泰雅協會的《飛越夏瓦基》Beyond Hawaiki─
「尋根文化交流計畫」
背景
Tony Coolidge(右圖)於1967年1月9日出生於台灣台北,母親是台灣人(Chen, Chu Yu),父親是美國人。他在四歲時離開台灣,以美國人的身分長大。在大多數的人生歲月裡,他對自己跟台灣的淵源所知甚少。他母親很少談起台灣,只說她非常思念她的家庭。Tony答應過她許多次,有一天會帶她回台灣,跟親愛的家人團聚。但這個心願一直無法達成。1995年5月,他母親因癌症而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過世,這對Tony、他的兄弟和妹妹來說是沈重的打擊。雖然他來不及實現自己給予母親的承諾,但他仍在1996年5月回到台灣,和烏來的親戚見面。他見到外伯祖(Hong-long Lin)和他的兒女,他外伯祖是前任烏來鎮長,備受尊敬。他也見到舅舅(Yoshigi Chen)和他的兒女。他的家人讓他覺得自己非常受到歡迎,也深受感動。當他發現自己是台灣愛泰雅族的一分子時,感到相當驚異,並且立即愛上愛泰雅族的文化。他不知道他母親為什麼沒有跟他分享這個文化,也不了解他的阿姨和舅舅為什麼不談這個文化。他回到美國後,為這趟發現之旅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雲端的村落」(Village In The Clouds)。從此,他下定決心改善台灣的原住民部落。
Tony Coolidge於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與Landmark Education畢業後,在佛州奧蘭多市自行開業,成為企業家。他是iBidUSA.com的總裁暨創建人,並在2003年將這家公司上市。現在他是多媒體製作暨授權公司PROactive Media, Inc.的總裁。但是Tony把他的空閒時間與資源,都花在改善台灣原住民的使命上,這對他來說是更重要的事。
愛泰雅協會
2001年,Tony Coolidge創立非政府組織「愛泰雅協會」(Atayal, Inc.)(http://www.atayal.org),宗旨是為台灣原住民部落在美國發聲,透過活動與媒體方案,包括運用網際網路與影片,引導美國人認識台灣的原住民文化。經過Tony Coolidge的數次台灣之旅、及一次聯合國之旅後,這個協會的宗旨已經擴大,成果也更加豐碩。結果,這個協會的理事、會員及志工紛紛增加,方案也不斷擴大。在2004年10月,愛泰雅協會和美國佛州的台裔美國團體及賽米諾族合作,共同舉辦國際原住民慶典「世界原住民文化祭」(www.indigenousfestival.org)。這次慶典讓台灣的原住民團體和世界其他的部落團體建立起友誼關係。在2004年12月,Tony Coolidge帶了一支攝影小組到台灣,完成紀錄片「眾族同聲」。這個為期七年的計畫紀錄台灣原住民文化的發現之旅。愛泰雅協會希望這支紀錄片能讓美國觀眾深刻地了解台灣原住民,啟發他們追尋自己的根。
聯合國
2004年5月,Tony Coolidge在華盛頓特區暢談愛泰雅協會的時候,一位替位於紐約市的聯合國總部工作的女士走向前來,問他是否願意參加「原住民問題常設論壇」,Tony立即安排前往參與。
在參加這個論壇的期間,他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原住民領袖,發現所有的原住民都有共同的問題與目標。他了解到拯救原住民文化與語言的重要性,也發現有必要讓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團結起來。就是在這樣的信念下,Tony創建了「世界原住民文化祭」。他在2004年5月參加「原住民問題常設論壇」的期間,受邀參加原住民年輕人問題的座談會,擔任講談人,在來自世界各地超過一百位原住民領袖面前,暢談他的觀點。他也參與了數場與亞洲原住民有關的分組討論。他在參加由文化生存雜誌(Cultural Survival Magazine)主辦的原住民領袖晚餐圓桌會議時,也和與會者分享了台灣原住民的現況。
世界原住民文化祭
世界上的原住民人口達3億4千萬人,他們的生活方式持續遭到剝奪。在年輕世代缺乏興趣的情況下,世上有兩萬種原住民語言正以驚人的速率消失。這些年輕世代在現代社會的壓力影響下,放棄遵循傳統的生活與賺錢方式。根據學界的估計,如果不採取行動的話,大約有一萬種口頭語言將在十年內永遠消失。這代表這些語言所包含的一切知識與智慧也將永遠消失。
人們為什麼要在乎這些語言與文化是否消失?因為有許多知識也將跟著它們永遠消失。它們含有對自然、環境、動植物及自然健康的深刻了解,而我們也可能失去癌症、愛滋病和許多其他疾病的解藥。包括環保團體與製藥公司在內,人們已經開始了解,亞馬遜雨林的消失會是多大的損失。世界原住民的情況也一樣。
原住民已經守護這個世界數千年。這些長期靠這片土地為生的人,對它懷有崇高的敬意,也很早就學會在自然平衡中求取生活。如今他們看到周遭的人們不尊敬、也不了解自然,反而汲汲於生存和賺錢。他們看到當人類試圖以科技與獲利能力征服自然時,反而喪失了平衡。而在喪失這份平衡後,全球暖化、饑荒,以及SARS、愛滋病和癌症等疾病也隨之而起。
原住民向來依循自然定律而生活,深諳平衡的生活之道,但要其他人聆聽他們的智慧究竟要付出什麼代價?我們何時才會向這些人尋求可供學習的寶貴意見,讓我們的生活能維持平衡?他們的聲音何時才會受到珍視與聆聽?這些正是創辦世界原住民文化祭的前提。
世界原住民文化祭2004年10月16日。台北多元文化藝術團(Taipei Multicultural Arts)也在亞磊絲‧泰吉華坦(Alice Takiwatan,漢名︰林秋妹)的率領下,遠至佛州參加這場文化盛事,為這個佛州中部的社區表演,並與其他共襄盛舉的團體會晤。這場文化祭最重要的一項成果,是讓北美最大的印第安團體之一「賽米諾族」和這個台灣團體建立起關係。這兩個團體立即展開合作,建立友誼,承諾將致力於文化交流,同時也討論到學生交流計畫。賽米諾族計畫在2005年夏天派一個代表團到台灣,並邀請台灣團體再次造訪。
愛泰雅協會認為台灣和美國的原住民團體可以彼此協助,互相學習。這只是第一個暨定的交流計劃,未來還有許多類似的計劃,也有與其他美國原住民部落的交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