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百合:林淑慈的台灣歷史小說《Miah》(命) /賴慧娜(2013-10-03)
林淑慈的台灣歷史小說《Miah》(命) 賴慧娜
林淑慈出生於台南,九歲時隨父母移民到加拿大的多倫多,後來搬到溫哥華,她是全職的高中數學老師,五、六年前她到Humber College選修寫作課,她思考寫作的題材,想起自己的故事,九歲時與父母來加拿大,父親為了追求更高的敎育,與更好的工作機會,來到陌生國度,她還記得母親打點好多只行李箱,身為老大的她幫忙照顧弟妹,到了多倫多,在中國城附近定居下來,媽媽帶她去學校註冊上課,她的第一天的印象是,學校敎室好大好乾淨。父親不久在航空公司找到工作,她也漸漸溶入新環境,不過每年媽媽會帶孩子回台灣,直到她長大成年。
她上寫作課時就思考自己的故事,她認為加拿大人不太知道台灣。如果加拿大人能知移民族群的背景,他們對新移民會更有同情心。她開始涉獵台灣的歷史,回台灣時也與舅舅討論這些題材丶而知道了二二八的歷史,雖然她的家族並未深涉二、二八,但這事件影響台灣人深且鉅,甚至半世紀之後台灣人還喁喁傳說著這令人膽寒心悸的屠殺。
由探索台灣的歷史到觀察加拿大台灣移民的生態,她寫出一系列的台加人故事,從2009年開始花了兩年時間,完成她第一本短篇小說集《Miah》(命)是第一篇小說的名字,講一個嫁給白人的台灣女人,因回台灣參加阿媽的葬禮,而知道了政治犯的小阿舅的故事。這本書中有六篇歷史小說,探索台加人的共同歷史,其他的有愛情故事,有小留學生的故事。她的故事寫好先給寫作班老師看,老師很欣賞,寫完十二篇,集結出書,很幸運的很快就有出版商願意出書。而且她已接獲很多正面的書評,她是在完全沒有受到上一代歷史包袱影響下,完成這部作品,太平洋時報記者採訪她問她知不知道住在加拿大的台灣人作家東方白,她說不知道。東方白寫浪淘沙,歷時十年,幾度因憂鬱而停筆,差點不能竟其功,寫了書,台灣出版社不敢出版。獨裁者要消滅人民的記憶,聖經上卻說:隱藏的沒有不顯露出來的,看到第二代寫歷史,心有戚戚焉。
這本書收集了十二篇短篇小說,故事的場景以台南黃家八十年的經過為時空,而中心人物阿紅一生隨著台灣的命脈起伏。作者在書的首頁註明此書獻給她的父母,更清楚地應是獻給她父母那一代的台灣人,只要想到國民黨持續不停地要銷毀台灣人的記憶,竄改台灣人的歷史,扭曲台灣人的情感,而在隔著太平洋的溫哥華,有一位台加人,費心檢拾她父母那一代台灣人的記憶遺珠,將之琢磨,去蕪串成十二顆閃爍晶瑩剔透的珍珠項鍊,呈現在咱的面前,這份努力與溫情確實讓我們感動。
黃家的家譜可追朔自1885 ,故事涵蓋的時間大約是1937到2007 ,台灣經歷日本人統治,中國人統治兩場夢魘。這本書不是歷史小說,也不是家族傳記。這十二篇小說也都各自獨立的單元,但人物是穿梭出現的,而以阿紅為串線,這樣的寫作方式使書有整體性,讀者感覺是讀一完整的故事,卻比讀長篇小說省力。然而作者的態度是非常嚴謹的,對於一個九歲就離開台灣的女孩,不僅對台灣人的生活習俗、語言、哲學觀能有這樣的了解,並且天衣無縫的由故事中人物表達出來,不見穿鑿附會,雖說是兩年寫成,作者在下筆前一定有相當長的醖釀期。
第一篇,《Miah》(命),Tracy三十六歲,回台灣參加阿媽阿紅的葬禮,當她踏進阿媽e兜,傳統的台灣四合院,五歲前的記憶浮現,而首先浮上來的是一位跛足的年輕身影,自她有記憶以來這個人就拖著殘廢的雙腿徘徊於四合院的中庭,最後的印象是阿媽由廚房衝出追著年輕人哭喊,要他喝下一碗蛋白樣的東西,年輕人甩開阿媽。
這她離開台灣的最後印象,一直夢魘般追隨她,但當她向母親求證時,母親不耐地道提這些做什麼?
「不用再說」成為很多談話的句點。Tracy的母親美星,畢業自台灣大學化學系,不顧阿媽阿紅的反對,嫁給來台灣學華文,在補習班敎英文的加拿大人David,美星只嘆息道都是命,被荷蘭人,西班牙人統治,又是日本人,中國人,台灣人從來不是自己的主人,移民到加拿大後,又因英文不如當地人,職場上只好屈就。美星敎Tracy從小講台灣話,不講北京話。
在參加葬禮期間,美星才向女兒吐露這段傷痛的家庭故事,那跛腳年輕人是美星的五哥,阿媽的最小兒子,一個充滿熱情,理想的優秀青年,厭惡日本統治,嚮往回歸祖國,但蔣介石帶來更殘酷的統治,他十七歲被警總逮捕,不吐露他人的名字,被酷刑至跛足,判刑十五年,被監禁於綠島,因不妥協再加重刑期,出獄後,鄉人迴避他,走投無路,依母親阿紅過日,仍逃不過警調單位的騷擾,最後以自殺抗拒再回綠島。
第二篇,阿金Ah-Ging,阿金是美星阿公正室所出的孫女,應叫美星阿姨,卻年長美星三歲,兩人相近,常在溪邊浣衣談心,阿金就讀台灣大學後,認識一位外省人子弟,這闗係不被黃家所接受,王國亮是博士班生,當白色恐怖侵入校園,王國亮被捕送往綠島,企圖越獄被槍殺,阿金也自殺於浣衣溪畔。
第三篇,上校與他的太太the Colonel And Mrs. Wang。蔣介石帶著他的敗軍到台灣,把他們置於眷村,這些忠黨愛國的跟隨者,王愛國上校,相信蔣總統有一天會帶領他們反攻大陸,但當他們的第二代,王國亮,走出眷村,接受民主思潮,看清國際情勢時,以同樣愛國的熱情試圖揭發統治者的謊言,打破他們父輩的反攻大陸的迷思。蔣介石以高壓手段控制人民思想,祭出寧錯殺一百,不放過一人的苛政,即使在學術界,台灣大學校園內,風聲鶴唳,朋友出賣朋友,父子反目。王國亮被捕,企圖越獄被槍殺。
第四篇,愛國者Patriot。阿彬是阿紅的最小兒子。阿彬五歲時正值太平洋戰爭進入尾聲,日軍敗相已現丶猶做困獸之鬦,搜括台灣人家中所有金屬,阿彬,以愛國的理由,被迫捐出心愛的小鉛人武士。日軍走後,熱情迎接祖國軍隊的台灣人民引入更殘暴的統治者,姦殺擄掠甚於戰時,政府以土地改革合法地掠奪人民田產。這些切身經驗留在阿彬䐉海,直到成長為一個期待改變命運的青年。當他面對警總審問:你是什麼人?日本的同情者嗎?還是共產匪諜?阿彬回答道:我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中國人,我是台灣人,只對真理與自由回應。於是在受折磨中他保持沈默。
第五篇,離別Departure,阿紅十八歲時被擁有六、七十甲田產的頭家納為妾,展開與連生五女而無一男的頭家娘的暗鬥,表面上她是婢,受頭家娘欺凌,她生的兒子們稱頭家娘為媽稱她為阿姨。但藉由擄獲頭家的歡心,並連生五男,使得頭家娘退守深閨,直到過世。阿紅為了報復偷藏頭家娘陪嫁的珍貴頭飾,頭家娘直到過世都念念不忘。阿紅領著黃家子女走過滄桑起伏的世代,成為一家之主,「阿媽e兜」就是子孫們的故鄉。阿紅九十歲開始自備後事,取出頭家娘的頭飾,物己無歸處,回想一生,徒嘆往事已矣。
第六篇,白皮膚White skin .阿紅在親友的祝福與羨慕中離開台灣,依親在溫哥華的女兒美星,拋下苦難的過去,到新的國家開始新生活,可是文化與代溝,使阿紅毅然再回台灣,並接受做為一個台灣人的命運。
第七篇,恕Shu。美星嫁給加拿大人傳敎師David,移民到加拿大,David的家族都是基督徒,David 的母親Beryl曾在東南亞住過,可是她濃厚的種族優越感,自以為是的性格讓美星吃了不少苦頭,包括喪失幼子的傷痛,直到Beryl過世,美星才由Beryl的妹妹口中了解Beryl性格由來,美星想起母親說的將心比心,以此來了解Beryl,母親曾勸她的話,「過去了,算了。」美星這時恍然悟到中文的恕字,如心,才能撫平過去的傷痕再走下去。
以上七篇是直接與黃家有闗的故事,接下來的面子Face講投資移民到溫哥華的一個家族,投資失敗的悲劇。Lysander是小留學生落入幫派陷阱。父親節Father’s Day講夫妻闗係,良師The good teacher講一位同性戀的敎師克制不了對某學生的遐思,終於自毀前程。最後一篇「柔性戰士」Gentle Warrios講的是中國女性為追求更好生活的不擇手段。
作者林淑慈是說故事的高手,擅於營造氣氛,引導讀者進入故事氛圍,感同身受。她的寫作風格平實,用字遣詞也相當平易,是很適合閱讀的一本好書。(註:所有名字都是譯音,未求證作者) (轉載自太平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