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信董事長的創業故事-愛心加耐心‧傳承加創新,開創了全新的事業天地和視野 ◎ 鄭炳全,黃樹人 2016年採訪

0
2091
北美彰化同鄉會8月28日舉行年會,會上創會會長楊信獲頒行政院政務顧問聘書。

(Editor’s Note: Mr. Jackson Yang, an innovative, brilliant, and successful entrepreneur, was born in Taiwan and immigrated to the U.S. in his early 40s. He learned international trade at the age of 16 and started to build his business empire from a very humble beginning in America. Today, he is the CEO of Seville Classics, Inc. and the Chairman of First General Bank (FGB). Seville is a globally leading innovator and manufacturer in housewares and storage industry, which generates annual revenue of over $200 million. It was recently awarded “Vendor of the Year” by Walmart. Jackson is also the Chairman of FGB, a community bank mainly focusing in offering services to small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In 2012, FGB ranked first among nation’s best forming community banks by SNL Financial. This was one of Mr. Yang’s greatest achievements. As of December 31, 2016, FGB’s total assets exceeded $840 million. It operates 4 branches spanning the Greater San Gabriel Valley and Orange County. Charitable activities and Taiwanese American community affairs are also his concerns and devotions. He was formerly President of the Taiwa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of North America, during which time he initiated two programs, including “Second Generation Assistance” to introduce young Taiwanese Americans to the real world, and “Project Convalescent Home” mainly for ethnic Taiwanese American senior citizens. He, too, served as the President of the World Taiwanese Chambers of Commerce to serve entire Taiwanese businessmen worldwide during 2013-2014. The contributions he made over the past decades altogether made/make Mr. Yang an inspiring example for the Taiwanese American communities at large.)

媽媽不忍看兒子因洗醬油瓶而凍傷腫脹的雙手,決定讓他到台北學做貿易。雖然從鄉下到台北的慢車讓他站了五個多小時,但是母親的愛心卻讓他走出一條燦爛的人生旅途!

楊信總會長年輕時的照片

◆成長經歷
1944年,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終戰的前一年,楊信出生於彰化縣埔心鄉。楊信聽媽媽說,當時經常抱著他跑防空洞躲空襲,但隣居都不喜歡跟他們家躲同一個防空洞,因為楊信當時不到一歲,會哭吵,鄰居怕被敵機聽到遭到掃射?!

楊信家有兄弟姊妹七個,他是老么,因為排行最小,因此最被疼愛。兄弟姊妹當中,楊信是唯一小學畢業後有機會報考、就讀初中的一個。

楊信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父親不幸過世,楊媽媽是典型的台灣農村婦女,沒有念過書,但勤儉持家;只是丈夫遽然辭世,全家立刻失去重心,楊媽媽一人持家,相當艱苦。當時三個哥哥都已經結婚了,婆媳之間難免有磨擦,後來哥哥嫂嫂們決定分家,各自生活。

楊家袓輩從父祖輩一直分到楊信四兄弟時,每人只能分到很小的一塊農地,兄弟各自種米、種菜,勉強維持生活。楊信就讀初中時,每到快開學,就需要繳註冊費,家裡經濟拮据,全靠媽媽向鄰居東借西借,湊足了讓他繳註冊費念書。楊媽媽當時靠著分到的一小塊農地,租給別人耕種,所以到收割稻米時,楊媽媽再將分到的稻米,部分拿去賣錢,用來償還向鄰居借貸的註冊費。

由於分到的稻米還須拿去賣錢還債,因此所剩無多,根本不夠供自己吃,所以三餐只能以蕃薯配一點點白米過日。楊信說,念初中時,每逢吃便當,他都不敢把便當盒打開來吃,生怕同學笑他的便當裡大部分是蕃薯。

有一年,他的同學家做拜拜,邀請楊信到他家,並且留他在家過夜;隔天早上還給楊信準備了中午的便當,那是楊信第一次吃到全白米飯的便當!他說,那種感覺至今都無法忘記。

楊信初中畢業後,順利考上高中,但只念了一個學期,就沒有再念下去,因為楊信不捨媽媽每個學期都要到處借錢讓他註冊念書,決定自食其力,輟學就業。

楊信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位叔輩於雲林開的醬油工廠當小工,主要的工作是清洗回收的舊醬油瓶。當時這家醬油工廠的產品供應給鄉下的村民,村民都把要回收的空瓶子丟在屋外,因此收回來的瓶子都很髒。清洗的方法就是先泡在水裡一整個晚上,隔天才比較容易把貼在瓶子上的標籤紙去掉,再洗刷瓶子裡面殘留的醬油漬。記得那年的冬天特別寒冷,整天把手泡在水裡很容易凍傷,更何況是跟著髒兮兮的鹹水泡在一起,因此雙手嚴重凍傷。

楊信董事長彰化埔心老家-翻修過後

那年農曆春節時,楊信從雲林回埔心過年,媽媽看到愛子雙手腐爛又起泡,非常不捨,讓楊信辭去醬油廠的工作,要他到台北去,到另外一位叔輩開的小貿易行當小弟。

那一年(1961),楊信才17歲,生平第一次從員林火車站搭乘慢車北上。因剛好過完年,北上的火車大客滿,他買票上了火車,早年慢車每站都停靠,一路上還常要暫停,讓快車先行通過,就這樣,一路站了5個小時左右才到台北。

在台北延平北路這家小貿易行當小弟,楊信每天早、晚都要去郵政總局開信箱取信,因為當時從事國際貿易,都設立郵政信箱做為對外國的通訊地址。這家貿易行就只有老板跟楊信二人。老板夫妻刻苦耐勞,先生做貿易,老板娘還幫外面的公司記帳。楊信的工作是幫忙打英文的產品介紹信。

◆經商契機及過程

年輕的楊信腦筋轉得很快,命運之神讓他幸運在貿易行工作,除了學會英文打字之外,也讓他深深感到英文的重要性,因此工作之外,也利用晚間到一家叫「美爾頓」的英文補習班學習英文。「美爾頓」補習班每期費用高達兩、三百元台幣,楊信每個月薪水八十元,所以三個月的薪水還不夠付補習費,實在辛苦。
楊信從小就有領悟,覺得農家生活,雖然祖先的農地一代一代留傳下來,但一代代的子孫結婚生子,家族人口越來越多,農地則不會變多;幾個世代下來,所分得的農地越來越小,根本無法靠農耕生存下去,所以他一直認為只有從商才能走出去。慈母的愛心加上命運之神的眷顧,讓他在台北這個大城市接觸到國際貿易,如魚得水,當時就覺得這一行很有發展的機會。

楊信在貿易行上班了將近四年,由小弟慢慢變成小大人。當時這家貿易行專做食品罐頭外銷生意,那個時候外銷的食品罐頭有鳳梨、橘子、茘枝、洋菇、竹筍及蘆筍等,專銷德國、美國,是當時很賺錢的行業。當年台灣鄉下生產的洋菇(mushroom)成本低,介紹信發出給國外的客戶,訂單就源源不絕,利潤極好,每箱約可賺十美元以上,真是大發利市,所以這家貿易行大賺錢。

楊信在這家貿易行工作了四年之後入伍當兵,退休後當時和楊信很熟的黃石城(後來的彰化縣長)先生就鼓勵他自己開設貿易行。楊信當時也沒資本,只好先「招會仔」,每人五百元,二十個人總共一萬元台幣,先以一千元買了一台Underwood牌的英文打字機,在重慶南路租了一間小小的辦公室,開始了國際貿易的生涯。

台灣公司週年慶
台灣公司週年慶

孩子的期盼、賢內助的慧眼與堅持,全家移民來美,開創全新的事業天地

◆海外拓展歷程

1984年暑假,楊信和太太何巧玲帶著孩子到美國渡假,沒想到孩子們對美國印象大好,覺得這裡簡直是天堂,都說不想回台灣了。也因為孩子們的憧景美國,加上夫人何巧玲「慧眼識美國」,強力要求來美國另闢新天地,因為美國教育環境開放、有彈性,孩子們可以不必承受台灣的升學壓力;楊信也覺得有道理,更和他當年勤學英文、看好美國這個英語國家市場潛力的信念不謀而合,為孩子也為事業,正好兩全其美。於是決定由太太何巧玲先帶著4個孩子赴美,楊信則成了「內在美」(內人在美國),過了兩年「空中飛人」的生活,逐步將事業重心移到美國。1986年,楊信也來到美國和家人會合,定居下來,也開啟了他事業的新紀元。

楊信董事長家庭照片 – 美國迪士尼

剛到美國一切都很陌生,還好楊信的好友林基龍先生及他的夫人,從租房子到小孩子上學等大小事,林先生夫婦都從旁協助,讓新移民的一家人安頓了下來。

先有慈母的疼惜,送他到台北學習經商;後有賢內助的遠見,決定來美開拓新天地;又有好友在「他鄉」攘臂相助,難怪楊信說,他的人生旅途上,都有貴人相助!

在台灣經營國際貿易,楊信闖出了一番天地。但來到美國之後,發覺生活費用頗高,要在美國養兒育女,一定要有好的收入才能達成願望。

當時美國有一家叫Price Club (為Costco的前身)的連鎖大賣場,每次去購物,總是看到人潮洶湧,生意極好。楊信就想,一定要找機會和這家賣場做生意,因為人潮就是錢潮。

來美之前,楊信在美國也創設了一家公司,委由經理人負責,前前後後經理人要他運來各種產品。楊信到美國之後才發現,這些產品都堆在倉庫裡,沒有銷售出去!他只好自己「撩落去」,每週用貨車載著產品到跳蚤市場(Swap Meet)「擺地攤」。楊信說,跳蚤市場的攤位場地是越早到越容易停車,他覺得自己開車技術還不夠老到,所以都清晨四點多鐘就把貨品堆上車,搶早到市場。所以都比別人先到,也早早就把貨品擺好,等待客人來光顧。

雖然跑跳蚤市場的日子很辛苦,但,楊信的事業新天地就是在這裡萌芽的!

楊信擺攤時才發現,每次載許多貨品去市場,卻有不少都滯銷,顯然供需之間有落差;他有的貨品,客人沒興趣或不需要,所以貨品的選擇是個關鍵。「應該賣什麼?」是個大學問。楊信花了兩年時間,就這樣利用週末到跳蚤市場擺地攤,了解美國市場及消費者口味;他也常到台灣、中國挑選產品,進口來美國賣,試水溫,開拓市場。就這樣東試試、西嘗嘗,時機終於來臨。

楊信有一回在廣州的「廣交會」場上看見一種木珠子的座墊,讓他想起台灣的計程車司機,座位上幾乎都有木珠坐墊,他想,這個產品一定有其實用性和好處,但美國卻沒看過。他想,美國車子那麼多,但是卻沒有類似的產品在市場出現,應該值得一試,於是買了2,000條木珠坐墊,付了一萬多元美金。

座墊運回美國,交給負責業務的老美,卻被澆了一頭冷水。老美業務說,這種產品美國人不會買的!
楊信心涼了半截,但貨都買了,也運來,怎麼辦?楊信決定到跳蚤市場賣賣看,親自試試美國普羅大眾的反應。他從舊車廠買了兩張拆卸下來的駕駛座椅,擺在在Swap Meet現場,在上面鋪上圓珠座墊,以「涼爽」、「按摩」當賣點,讓顧客實地試坐,親身感受。一個周末下來,竟然賣得嚇嚇叫,一天就能賣出幾十條;一條成本5塊美金的座墊,輕輕鬆鬆就以15美元賣出。楊信的實證成果讓老美業務員大為吃驚,開始出去拓展市場。

楊信把座墊取名「舒適珠」(Comfortbeads),以設計精美的硬彩盒包裝,貼著「舒適珠」鋪在車座上的圖片,寫明功能,定價12.99美元。業務員也爭取到東岸一家擁有十幾間連鎖店的居家生活用品賣場 BJ’s Wholesale Club的同意,先「上架兩星期」試賣。楊信還跟賣場說,萬一產品賣不出去,他無條件回收。

這是楊信在美國市場的第一次出擊。

出貨兩個星期之後,楊信就接到客戶的電話,要求立刻補貨,因為「舒適珠」座墊賣得太好了,連賣場都覺得意外。楊信接到電話後,立刻買了張到中國的機票,到大陸找到產地,一口氣訂購了七千多件,第一只貨櫃大量進口;另從台灣印製精美的包裝盒,在洛杉磯進行包裝和出貨。產品暢銷之後,Price Club、Walmart等都開始試銷,從此打開全美大賣場的市場。

1987經典產品木珠椅墊

當然其中也有挫折、辛苦之處。楊信說,每條座墊有五百多顆以木材車成的圓珠,再由人工穿尼龍線串成一條座墊。由於大陸生產的尼龍線品質不夠好、不夠強韌,美國人比較粗壯,有的一坐,線就撐斷了,珠子全散了,因此退貨率高,這對商譽是很不利的。楊信趕緊進行危機處理,他趕回台灣,尋找優質而強韌的牛筋線,帶到大陸交給生產線上的工人使用,提升產品品質,降低不良率,也鞏固了商譽,市場大開,非常暢旺。最高峰時,每週從大陸進口多達二十幾萬件;也因為量大,成本隨著降低,每件成本曾低到美金一塊半,楊信賣給賣場每件7~8美元,賣場再以$9.99美元出售。當時(1988~1990)$9.99美元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是超級便宜的東西,所以賣得很快。

1987經典產品木珠椅墊

「舒適珠」座墊三年內在全美賣出1,000萬條,讓楊信賺進移民美國後的「第一桶金」,奠定了事業基礎。

全新的視野,「華府TPP叩門之旅」協助台灣在美國進行草根外交

◆參與台商會、任會長及總會長和貢獻

楊信後來在某個場合中得知,洛杉磯有個台灣人的商業組織「洛杉磯台美商會」,是王桂榮先生在1980年所創立。當時大約有幾十個會員、十幾個理事,每個月開一次理事會。楊信加入商會的目的很單純,只是想多認識來自台灣的商界朋友。

楊信第一次正式參加商會的活動是1998年,當時的會長是林國彥,會長帶團遠赴巴西參加世界台灣商會總會在巴西舉辦的理事會,當時的總會長是張勝凱先生,他包了二十幾輛遊覽車,載與會的會員到里約去看當地的嘉年華會。楊信對那次世界商會的理事會整個開會過程及規模非常感動,來自世界各地的會員數百人齊聚一堂,也讓他認識、結交了不少朋友。張勝凱總會長事業很成功,為人慷慨,是巴西的僑領,可惜他已經往生。

楊信自從巴西之旅後,就很積極、熱心的參加洛杉磯的本地商會,以及北美洲地區總會,甚至世界總會的活動。楊信參加商會,喜歡和商會的訪問團到處旅行,結交朋友,根本沒有想過要競選會長。不過楊信在社團裡人緣很好,因為從來不跟人爭論、計較;他尤其喜歡請客或是捐贈禮物給商會的慶祝活動。由於極孚人望,楊信在2004年被洛杉磯商會的會員推選當會長,讓他能更進一步服務社區及商會。

當年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會長是紐澤西州的吳子聰,吳總會長要求洛杉機商會幫忙辦理北美洲台商總會的理事會議。他說,洛杉磯是北美地區的大型地區商會組織,而且洛杉磯至少有十年沒有辦理北美洲總會的理事會了,所以大力促請洛杉機商會承辦。通常辦一次北美洲總會理事會要花費不少錢,若要辦得更好、更隆重,花費當然會水漲船高。

但是楊信認為,有機會主辦北美總會理事會,就要辦得隆重而成功。

2006年,舊金山地區的陳光博先生擔任第18屆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會長,換屆改選總會長時,在洛杉磯商會所有理事鼓勵之下,楊信出馬參選北美洲第19屆總會長,並順利當選。

楊信為了要辦一場不一樣的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理事會,特別請夏威夷的台商會協助在當地舉辦。夏威夷對北美洲的會員來說路途遙遠,費用也比較貴,但洛杉磯台灣商會正好有機會主辦美洲總會理事會,楊信知道要花費不少錢,但他把一切費用都承擔了下來。那一次適逢美國萬聖節,楊信特別包船在海上過節,與會者對那次的盛會都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第二次理事會在達拉斯,年會則安排隔年在洛杉磯舉行。

楊信在洛杉磯舉辦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年會時,特別安排三天二夜的美墨遊輪之旅,不但成功的舉辦了年會,他還成了「月下老人」。因為那一次遊輪之旅特別給第二代的青商會員優惠,許多年輕的會員都參加遊輪之旅,結果締造了好幾對良緣美眷,楊信還當他們的證婚人,傳為美談,至今還有很多社區朋友要求楊信多多舉辦同樣的遊輪之旅。

2013年,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在圓山飯店舉行第十九屆年會,那一年照慣例是北美洲必須推出人選,競選總會長。本來舊金山的陳光博已經運作一段時間,要出來參選,但最後卻表示身體狀況不佳,決定不選。

在這情況下,世總第一屆總會長、紐約的蔡仁泰先生終於以大老的身份,拉著楊信的手,對他說,北美洲到目前只有三個人當過世界總會長,現在又面臨沒有人參選的局面,雖然當總會長事務會很煩忙,六大洲都要走透透。蔡仁泰先生說,他向來不拜託人,但這次要拜託楊信為北美洲出來選總會長,為世界台商服務!芝加哥的大老許肇祥也再三鼓勵楊信出來參選總會長,他還願意委屈做楊信的秘書長,其實許肇祥在世總的年資比楊信高很多。

隨後他們又發動連署,聯名要求楊信出馬參選。就這樣,在多位前任總會長的叮嚀與祝願之下,楊信也獲得太太何巧玲的認同,毅然決然參選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二十屆總會長。雖然是同額競選,但投票當天,楊信還是深怕因為投入參選的時間太短,得票率恐怕不能過半;然而劉雙全總會長很有信心地保證,楊信的得票率一定會超過百分之八十。開票結果,楊信以得票率百分之八十四高票當選第20屆總會長。
宣布當選時,楊信第一時間就宣佈捐贈美金壹百萬元,做為青商第二代的創業投資基金,並且成立委員會管理這筆基金。

擔任總會長的楊信,深知責任重大,必須做出更多的努力和貢獻,因此上任後就馬不停蹄,時時請教多位前任總會長,吸納前輩的經驗和建議,希望能做到盡善盡美,不負大家的期待。

擔任世界總會長期間,楊信在洛杉磯Bonaventure舉辦了一次理事會,在圓山飯店則舉辦了年會。

在洛杉磯舉行總會理事會時,楊信送給每一位參加的來賓一台蘋果的i-Pad,又從台灣特別請知名藝人謝金燕來到現場表演。更特別的是,他還請來了洛杉磯湖人籃球隊的Laker Girls啦啦隊,除了會前表演Laker Girls精彩的舞蹈之外,並由Laker Girl引領每一位歷任總會長入席。這場晚會可說別開生面,史無前例。

至於圓山飯店舉行的世總年會,因為圓山飯店的會場只能容納八百人左右,但是來參加年會的會員和家屬則有一千餘人;楊信於是特別在大直的典華飯店舉辦了一場容納千餘人的大型晚會,並聘請「動力火車」來表演。但「動力火車」說,他們的表演舞台必須有pro級的高水準聲光效果才願意來,楊信二話不說,花了七、八萬美元將舞台按「動力火車」的要求升級,推出了這場非常轟動的晚會,現場的與會佳賓都持電子螢光棒,隨著表演而熱情揮舞,相當興奮,可以說high翻天了。

總會長任期雖然只有短短一年的時間,但六大洲的理事會及年會,楊信都不辭勞苦,遠渡重洋,親赴當地參與盛會。楊總會長每到世界各地台商的僑居地,也都會到當地的台商家裡拜會茶敘,一方面表達敬意,同時也有更多機會了解當地台商的情況。

而楊總會長任內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華府TPP叩門之旅」。

依照往例,過去每一屆的總會長,在任內都會率代表團拜會北京。楊信則有很不一樣的視野。他了解中華民國政府對參與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協議的重視,這項對台灣和美國的共同利益都有重大影響的協議,有必要朝野共同努力;海外台商更能藉著多年的商貿經驗和影響力,為台灣加入TPP出一份力量。這個提議獲得熱烈的贊成,僑委會、外交部、洛杉磯辦事處、華府辦事處聞訊也很興奮,都表示樂觀其成,並從各方面給予協助。

楊信總會長於是突破先例,率領代表團到華府,拜會美國參眾議員及官員。

由於台美人經常支持選區的國會參、眾議員,所以和他們有很深的交情;台美人社區的胡維剛律師夫婦又從旁提供大力的協助,所以參訪團抵達國會山莊時,眾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艾斯(Ed Royce)議員,特別在眾議院議事廳為代表團舉行了歡迎酒會,近三十位參眾議員來參加,非常盛大隆重。

楊信夫婦與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艾斯(Ed Royce)夫婦合影

楊信在會晤美國議員和官員時,都向他們強調,台商雖然散居世界各地,第一代在僑居地努力經商,他們的第二代則大部份送來美國求學,並在美國定居,都將是一股不能忽視的支持力量和選票。
楊總會長率領的「華府TPP叩門之旅」代表團,利用三天二夜的緊湊行程,在華府兵分三路,分成三組人馬,總共拜會了二十幾位國會參眾議員、國務院、國安會、商務部等政府單位,並且獲得多數主流媒體的訪問報導,成果豐碩。
由於這一趟訪問非常成功,和國會議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2014年2月19日,楊信總會長伉儷還專程陪同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代表團參訪台南市,拜會台南市賴清德市長,並參觀楊總會長和公子Frank所創立的Simplehuman在台南關廟的工廠。
這個代表團是由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艾斯(Ed Royce)率領,成員包括聯邦眾議院外委會亞太小組主席夏波(Steve Chabot)、外委會反恐、反擴散暨貿易小組民主黨首席議員薛曼(Brad Sherman) 、軍事委員會軍事人員小組主席威爾森(Joe Wilson)夫婦、軍委會軍備小組民主黨首席議員波達羅(Madeleine Bordallo)、外委會眾議員韋伯(Randy Weber)夫婦、眾議員麥塞(Luke Messer)夫婦及眾議員甘迺迪三世(Joe Kennedy)等人。
Simplehuman是楊總會長兒子Frank Yang所主導的事業,專門生產不銹鋼高級垃圾筒並行銷全球,銷售暢旺,每週出貨百餘個貨櫃。不銹鋼原材料從工廠這一頭進入,另一頭已是製成品而且馬上裝櫃運走。議員們參觀工廠生產線都嘖嘖稱奇,讚佩有加。

Ed Royce參觀楊總會長simplehuman公司位於台南關廟的工廠

楊總會長很驕傲的告訴議員們說,Simplehuman這個美國公司,在台灣生產,為台灣創造就業機會,產品行銷全世界,而賺的錢,則是在加州報稅,替美國創造財富!議員們聽了都擊掌讚嘆,為台商的貢獻佩服不已。他們也因而更加理解台灣加入TPP的重要性。

◆對僑社的服務及貢獻

1998年,王桂榮先生捐出位於洛杉磯郡柔斯蜜市的產業,吳澧培先生擔任募款召集人,由四十多個台灣社團及千位鄉親共同籌款成立的「大洛杉磯台灣會館」,經歷任會館董事長的努力,已經成為大洛杉磯地區台灣人舉辦活動和集會的中心。楊信自2002年起擔任榮譽顧問,並每年固定捐贈台灣會館美金五千元,持續關注台美人發展,為會館建設出一份力。2014及2015年,楊信顧問更慷慨出資總共五萬美元,整修會館走廊地板、洗手間(2014)及廚房(2015),讓台灣會館的硬體建設日趨完善與實用。

大洛杉磯台灣會館感謝楊信先生及夫人捐助整修會館內部。(大洛杉磯台灣會館提供)

2016年5月14 日,楊信總會長發起,會同楊總會長的公子Frank Yang以及多位台美人社區領袖,替第33區國會衆議員劉雲平(US Representative Ted Lieu, 33rd District) 舉辦募款餐會。5月20日,楊總會長又領銜為國會眾議員羅伊斯(Ed Royce)競選連任舉辦募款餐會。接著,6月22日,楊信總會長又與李木通、田詒鴻等台美人社區領袖,為加州財務長江俊輝(John Chiang)問鼎2018年加州州長選舉,舉辦了募款餐會。

多年來,楊信就是這樣出錢出力,號召台美社區為友台的美國國會議員及市議員籌募競選經費,尤其像劉雲平、江俊輝等優秀的台美人精英,所以他每年都發起好幾場募款會,替這些出色而且對台灣極友好的美國民意代表兩肋插刀、鼎力協助,不但為台灣做好草根外交的工作,更促使美國政治人物竭力為台灣發聲、主持正義,讓台灣突破艱難困阻,走向世界舞台。

劉雲平募款會

楊信說,他希望大家能以行動鼓勵、支持傑出優秀的台美人精英如劉雲平議員、江俊輝財務長,繼續為主流社會服務、為台美人增光。

楊信也表示,羅伊斯眾議員多年來關注並支持台美關係的加強,他推動多項友台法案,要求美國政府落實台灣關係法。活躍於眾議院台灣連線的羅伊斯經常公開強調,美國政府應謹守台灣關係法,落實對台承諾、維護台海及南中國海的區域安全、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實現對台軍售等;羅伊斯眾議員也積極倡議訂定台美自由貿易協定。

除了台美人社區付出極大的心力之外,楊信每年也透過他的楊氏基金會(J Yang and Family Foundation)捐款一百萬美金以上,給美國社區的醫院、學校、紅十字會及其他慈善機構。楊信認為,他來自台灣,台灣是母國、故鄉;但美國讓他落地生根並茁壯,「日久他鄉是故鄉」,美國已是他的第二故鄉,更是他的後代子孫生長的母國,所以回饋美國社會及社區,與關懷家鄉齊頭並進,讓他的人生更為有意義,也更豐富多彩。

當然,楊信對其他台美僑社的活動贊助,也都義不容辭。多年來如台美人傳統週活動、國慶活動、文化訪問團活動等與台美有關的事務,他都出錢出力,努力當一座橋樑,讓台美人和美國主流社會能融合在一起,為美國的多元社會添注活力。

由於加入洛杉磯台商會,台商會固定每個月都會召開理事會,每年並舉辦年會一次,楊信也因此直接、間接認識了不少朋友,因為從事各種不同的行業,互相交換資訊,讓大家都「耳聰目明」,事業發展的契機源源而來。

2005年,楊信等人集資成立了「美國大通銀行」,主要的股東大多數是商會的朋友,楊信則在金管會的批准之下擔任董事長。

大通銀行

楊信說,他的行商經驗豐富,但對銀行常務根本不懂,因為銀行經營上的需要,還去上過課,了解有關銀行業的基本法規。在美國開銀行不是很困難,但是會受到很嚴格的監督,尤其是新成立的銀行。「美國大通銀行」剛成立時資本額才美金二千多萬元,後來因為要收購別家銀行,又增資壹千多萬元。大通銀行先於2011年一月購併美豐銀行(American Premier Bank),同一年8月又購併了金安銀行(Golden Security Bank)。大通銀行成立了10年,在徐仁貴總經理的努力經營之下,業務蒸蒸日上,連續好幾年獲得「全國表現最佳社區銀行」、「加州超績優銀行」的殊榮,銀行投資的成功,也讓楊信累積了不少的財富。

楊信擔任洛杉磯商會會長時也擔任台商會北美地區總會長,經常會受邀參加活動,因此認識的人越來越多,事業版圖也越來越廣。

保富銀行(Preferred Bank)因受到2008年的金融海嘯影響,呆帳太多,在二年內,股票從美金五十幾元一股跌到只剩美金壹塊半。保富銀行董事長俞力先生也是楊信的好朋友,有一天找楊信吃飯,席間告訴楊信說,他的銀行受到金融風暴衝擊,放款損失慘重,雖然連續增資兩次,但還是無法脫困,美國金管局要求他們再增資幾千萬。

當時房市低迷,房價崩落谷底,很多貸款戶付不出房貸,被迫要由銀行回收進行拍賣,但每次拍賣,銀行就要提出損失。楊信聽了,建議俞董事長,乾脆一次增資多一點,否則金融危機還沒過去,恐怕還會不斷的增資才能應對,俞董事長也同意楊信的看法。於是楊信和幾個好朋友集資三千萬元資金,加上外面的創投基金七千萬元,總共壹億美元,讓金管會完全放心。

保富銀行經過這次的增資,又把股票五股換成一股,如今銀行業務越來越好,楊信已經把大部分的股票捐到他所設立的「楊氏慈善基金會」,當做推動慈善事業的基金。

2008年這波金融危機,是危機也是轉機。台美商會的邱垂煌僑務委員,以及賴正吉前會長都看準這個機遇,不約而同邀楊信投資蓋旅館,及收購拉斯維加斯的出租社區。他們總共在拉斯維加斯收購了五百棟出租屋,如今出租率保持在百分之九十八,回收報酬率百分之十幾,而房價也已經回漲三倍以上。他們所投資的加州的旅館,價值也是一路飆漲。

曾經有人問楊信,參加商會究竟有什麼好處?楊信的回答是︰「交朋友」,因為朋友多,機會就多。但楊信也提醒︰當然參加商會不能一直想要從別人得到好處,甚至利用商會的平台,以不正當手段欺騙商會的朋友。如果有不良的企圖心才參加商會,反而會被人看不起,最終會被人疏遠、唾棄。

楊信強調,朋友越多,資訊來源就越多元。他舉例說,商會裡有朋友從事房地產仲介,她因為常聽楊信說,洛杉機的中國城一直都很落魄,雖然距離洛杉磯市城中區只有幾個紅綠燈之遙,但市容及房價卻是天差地別,楊信認為,中國城未來很有發展的空間。朋友記在心上,當她手上正好有一些是楊信想要的地產時就告知楊信,楊信也因此透過她,在中國城購入美金二千多萬元的地產,她從這筆交易賺得一筆可觀的佣金;而楊信購入這些地產兩年以後,現在已經有幾家規模很大的開發商投入開發,整個情勢很不錯。楊信非常看好未來中國城的發展潛力,而也因為有商會的朋友相互協助,讓他的觸角更廣也更敏銳。

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後,蔡英文政府感受楊信帶領台商在海外為台灣灣做很多外交工作, 6月份楊信回台拜會總統府時,政府決定聘請他擔任行政院政務顧問。

駐洛杉磯台北經文處處長夏季昌特別於8月28日的北美彰化同鄉會上,代表政府頒發行政院顧問聘書給楊信。夏季昌說,楊信是位傑出企業家,從彰化到南加州白手起家,事業成功之後,更參與僑社服務。在他擔任僑務委員期間,對僑社貢獻良多,設立彰化同鄉會及獎學金服務同鄉、提攜後進、對臺灣加入TPP奔波各地,拜會政要,積極推動。經文處代表政府頒發行政院顧問聘書,感謝他多年來對南加僑界與對中華民國台灣經濟發展的貢獻。夏處長盼望楊信顧問繼續對政府提建言,協助推動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發展經濟。

北美彰化同鄉會8月28日舉行年會,會上創會會長楊信獲頒行政院政務顧問聘書。

◆傳承加創新

楊信總會長創建的Seville Classics 家庭用品公司已有將近四十年的歷史,經營得非常成功,他的兒子也在公司裡學習及協助營運,照理說「克紹箕裘」順理成章,但他的長子Frank Yang卻有全新的想法。

Frank告訴父親,他想自己成立公司。楊信很好奇,問其原由。Frank說,父親經營的公司歷史悠久,員工很優秀、忠誠,所以資歷都很深,但他對公司的經營有他的新想法與作法,需要一個全新的公司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楊信董事長(中)與兩位公子Frank Yang(楊紹培,右)和Peter Yang (楊雲翔,左)

楊信對兒子的新想法很支持,問他需要怎樣的協助?Frank請求父親投資20萬美元,並選擇Seville Classics原已有的產品「垃圾筒」,說要另行研發新的可能性。

就這樣,Frank Yang從2000年和父親合資,創設了今天的Simplehuman,把科技創新賦予垃圾桶新的生命,就從這個產品開始,Simplehuman在美國及全世界建立了品牌,這個年輕的公司十五年來經營非常成功,產品行銷全世界。楊信到英國旅遊時,還在高級百貨公司櫥窗看見Simplehuman的產品,櫥窗貼著 Made in Taiwan的醒目標幟,讓他備感欣慰與驕傲。

楊信頗有感觸的說,他經營的Seville Classics走傳統的路線,以量取勝,在大賣場大量銷售取得利潤:然而Simplehuman則以品牌取勝,走高端路線,在美國建立了品牌,就等於在全世界建立了品牌。他說,台商的事業薪傳,他們家這種「傳承加創新」的模式,可以提供很多人思考。

美國知名的主流媒體「財富」(Fortune)雜誌2016年6月28日更刊登專文,介紹Frank Yang 創設的公司「Simplehuman」。該文的標題是︰『把Simplehuman 發展成家庭用品業界「蘋果」的人』。

該篇專文在引言中說︰「很少有人會想到把發明精神應用到廚房裡毫不起眼的垃圾桶上。但Frank楊就這樣做,而且創造了一個新的類別:以耀目的不銹鋼重新構思最平淡無奇的生活用品!Frank楊現年44歲,他從小就是個巧手,他是在跳蚤市場幫助父親時開始了解事業的堂奧。如今,他的公司, Simplehuman ,銷售肥皂水的小幫普、高科技化妝鏡(帶感應器,當你接近時自動幫你開燈) ,等等。去年該公司的銷售額為$ 1.5億美元。」

楊信說,他先後投資Simplehuman約六十萬美元,如今兒子已經回饋他五千萬美元的利潤了。

◆回饋鄉土提攜後進

2008年,在老縣長黃石城先生建議下,楊信創辦了北美彰化同鄉會,到2016已經八年。從一開始不到一百個家庭會員,到現在已經成長了兩倍半。同鄉會每年舉辦兩次的活動,讓鄉親們有機會可以找朋友話話家常,互相交流在美生活經驗和對故鄉的想法。

楊信也想要多鼓勵彰化子弟來美念書深造,所以接著在同鄉會開辦了獎學金,優先提供資助給家住彰化及在美會員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中的優秀子弟;不只這樣,同鄉會也與彰化師範大學合作,請他們推薦優秀的校友來申請獎學金,雖然他們不一定是彰化人,但楊信希望透過這個獎學金讓彰師大這個彰化最高學府可以吸引到更好的學生,進而帶動彰化發展。

「楊信獎學金」於2012年8月19日的同鄉會年會首度頒發。第一屆「楊信獎學金」發給了給彰化師範大學生化系碩士班學生吳政育。很快的,2016年已是第五屆了!

楊信說,早期台灣有許多學生來美國留學,但近年已經減少了許多。他認為,美國是個民主、自由的國度,希望藉獎學金嘉惠、鼓勵彰化子弟來美國留學深造。

「楊信獎學金」係由創會會長楊信伉儷所創立的「楊氏基金會」(J Yang and Family Foundation)提供。

2016年楊信獎學金得獎學生於記者會上。楊信獎學金於2014年起提高獎學金額度,從每年$5,000提高為$10,000元美金。楊信會長為了更擴大獎勵同鄉子弟,從2015年開始,除了原有委托彰師大評選的獎學金名額之外,更透過彰化同鄉會全國總會推薦各地的彰化同鄉子弟,並將名單送交北美彰化同鄉會的「楊信獎學金委員會」進行評選,增加受獎學生的名額。

除了嘉惠家鄉的子弟之外,楊信獎學金也另增設三個名額,鼓勵北美地區彰化同鄉的大學生子弟。

2015年的第四屆「楊信獎學金」獲獎學生更由一位增為八位︰五位研究生、三位大學生。一共頒發了$54,000美元的獎學金,總額創下了紀錄。

2016 年第五屆「楊信獎學金」得主也有七位,並在8月28日的彰化同鄉會年會上盛大舉行頒獎典禮。

◆對政府的建言

台灣新政府正在努力推動「南向政策」,楊信則建議這個南向應該擴及「南半球」。他特別提到非洲的肯亞、衣索比亞,都是極富經貿潛力的國家,很有投資的價值。楊信說,他去肯亞參加台商會的活動,到處走透透,看見這個講英語的國家,人民雖然窮,但他們1990年就開始民主選舉,對學童的教育相當重視,肯亞有四千萬人口,假以時日,如果民主而又提升國民知識水準,必然會大有發展。肯亞隔鄰的衣所比亞人口則有近億人。年輕一代的台商若到這裡創業,不管開工廠、經營農場、養殖業、輕工業,都會很有發展。目前在那裡的台商都已經有極亮麗的成績。

過去美國都經援南非,但發現經援的錢常被貪官污到自己口袋,人民根本享受不到經援的好處;幾年前美國改變策略,宣佈只要是在非洲製造的成衣,不必受進口美國配額的限制,所以台商都跑去南非設成衣廠,聘用當地的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人工,為南非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台商也賺了很多錢。

楊信說,肯亞、衣索比亞因地處高原,氣候好,四季如春,民眾也很善良,台灣的南向政策應該擴大視野,把目標放大到整個南半球,像南非、肯亞、衣索比亞都是極富潛力的地區,又是英語國家,台商若能到這些地方發展,一定會有非常亮麗的前景。

◆經商哲學

‧做任何事情要合情合理
‧與人相處多為對方著想
‧做生意不能只求自己利益,要考慮對方有
沒有合理利潤。
‧尋找合適的對象合作,不管是供應商或是
客戶,保持長期合作誠意,絕不輕易更換。
‧太簡單的事沒有獲利空間,更無法創造公
司的價值。
‧從事任何行業一定要專,比別人懂才能成
功。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