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民主進步黨二十八週年黨慶 ◎台美人歷史協會會長楊加猷

0
568

在1985年6月30日 ,南加州一群包括許信良、許丕龍、謝清志、陳南城、胡忠信、歐煌坤、鍾金江、江昭儀——的鄉親以及我本人決定對被關在國民黨黑牢的施明德所進行的絕食行動加以聲援,這些人士從該年7月1日起,在美國國會前絕食七天,就記憶所及,居住在美東地區的鄉親王能祥、楊黃美幸、陳南天(南加州)、洪哲勝、黃再添、林邁爾與田台仁——等人士也都來參加絕食活動,以喚醒美國政界與民眾對施明德及台灣其他政治犯的關懷與注意。

dpp1

我們白天在國會前進行絕食,晚上則退回FAPA辦公室,克難地擠在一處打地鋪休息 ,在那時,大家腦力激盪,我們談到了組黨的問題,我記得當時謝聰敏的點子較多,發言也較多。

我們當時曾得到幾點共識: 第一,我們在海外的台灣人應該先在海外建黨,第二,我們應該擇期遷黨回台 ,打破黨禁,並讓台灣人建立的政黨能夠執政。

經過數月的討論與努力 ,這些南加州的鄉親會同來自美國各地的台灣人兄姊(黃彰輝、彭明敏、許信良、蔡同榮、王桂榮、蕭欣義、王能祥、林水泉、謝聰敏、艾琳達、崔蓉芝、陳榮儒——都在列,我與內人也有幸忝列其中,彭明敏與許信良分別膺任榮譽主席與臨時主席),於1986年5月1日,在聯合國廣場飯店(United Nations Plaza Hotel)一起宣佈成立「台灣民主黨建黨委員會」,並另設「台灣民主黨組黨促進會」(Promotion Committee for Forming Opposition Party in Taiwan),以對「台灣民主黨建黨委員會」進行人力與財力支援。

由 於我們這群在美國的台美人的努力,台灣的黨外陣營(包括公政會與編聯會)受到激勵與鞭策,也重啟組黨的舊議 ,並加快組黨的步伐 ,不讓海外的台灣人先馳得點,這種壓力終於催生了於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圓山飯店誕生的民主進步黨 。

因為在台灣的黨外人士捷足先登,組黨成功,因此,本來計劃在南加州組黨的「台灣民主黨建黨委員會」乃於1986年10月4日改變先前之決議,轉而成立「民主進步黨海外組織」,並成立一個以許信良、謝聰敏與林水泉三人為核心的小組,開始運作海外台灣人回台入黨事宜,這也就是許多台美人第一代記憶猶新的、膾炙人口的「打破黑名單的闖關計畫與行動」。

海外台灣人首次的闖關行動發生在1986年11月13日,執行闖關行動的第一批人,暗的有林水泉,明的有謝清志、謝進南、歐煌坤、鍾金江、江昭儀——–以及我本人等人。我們的闖關行動在桃園國際機場受阻。第二次的闖關行動在1986年11月30日到1986年12月6日之間執行,參與這項行動的台美人包括許信良在內,分批前往新加坡、馬尼拉、香港與東京,進行多批多次的闖關行動。由於國民黨政權的過激反應,在這波風聲鶴唳、讓國民黨如喪考妣的行動中,爆發了桃園機場的警民衝突事件,雖然如此,我們這波的行動也沒有成功。

1989年,民進黨主席黃信介為擴大民進黨在「三合一選舉」的規模,決定徵召旅日的李宗藩與旅居美國的我分別參加台南縣長與台中縣長的選舉,我乃於該年5月返台入黨,並接受黨的徵召,倉促地參加於該年12月2日舉行的台中縣長選戰。我在高票落選後,於1990年10月12日,得到黨主席黃信介之提名,出任民進黨僑務部主任一職,我在任內,積極籌劃成立海外黨部。

經過一段時期的規劃與運作,民進黨於1991年7月28日在洛杉磯成立美西黨部,北加州的洪順五出任主委,南加州的許丕龍則擔任執行長 ,我們接著於同年8月31日,在紐約成立美東黨部。

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海外黨部自成立以來,運作一直很正常,也表現非常優異。它們總是善盡職責,積極支援島內,特別是在島內發生重大事件或出現重大議題時。此外 ,在黨每次有重大的工作議程或投入選舉時,都能積極動員台美人社群,做為民進黨的後盾,不管是在募款工作或在動員鄉親返台投票的工作上。

海外黨部過去當然也從事僑選立委與國代的遴選以及薦舉海外優秀人才返台參政的任務,例如,謝清志、郭清江、許丕龍、洪順五、康泰山、江昭儀、陳大昇、鍾金江、洪茂澤、胡維剛—–等人士都曾被薦舉或遴選。

我們當然無需避諱 ,必須承認我們的黨務工作人員以及從政黨員在某些方面的確有過失或做了一些不盡人意之事,因而讓我們的黨失去民心 ,這導致我們在過去一段時間在各級選舉上的表現很令人失望,我們甚至失去了我們好不容易在2000年與2004年贏得的政權。經過我們這幾年持續的奮鬥所累積的能量,再加上國民黨人的失德與國民黨政權的無能所累積的民怨,台灣的一群熱血青年終於在今年4月18日藉著「太陽花學運」,讓十分沉悶與奄奄一息的台灣起死回生。台灣青年學生所鼓動的這波風潮也鼓舞了海外的台灣人社群,我們因而有機會見證新世代的台美人為美西黨部注入新血,並起來領導美西黨部的運作。

因為台灣前途面臨了轉捩點,做為民進黨的老黨員的我願意在此提出幾點建議,來與黨員同志們互相勉勵:

第一,關心或參與政治的黨員,特別是從政黨員,都應該奉持「台灣優先」的原則 ,不以個人的名位、利益與進退做為最終的考量或目的,尤其是在台灣沒有法理獨立或建國之前,從政的黨員與黨務工作人員不可以私害公,更不能腐化,凡事要以台灣人的大局與大是大非為重。

第二,民進黨內部有派系,不一定是壞事,但派系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要實施各派系堅持的理想,而非為了結黨營私,鑽營聚斂,大家要注意全黨的團結以及民眾的觀感 ,以實現黨的理想、目標及主張。

第三,我們要把今年的選舉看成是最後一次的選舉,從今年到2016年大選,是台灣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拼命,要團結,要在立法院贏得安全的多數席次,同時要再度入主總統府。

這是我這個老黨員在這次回娘家參加黨慶活動後的幾點感想與建議,盼望我們的黨與黨員同志能加以採納,我同時要以曾擔任從政黨員以及曾經擔任黨務工作人員的身份,表達我對黨的二十八週年慶的祝賀 。

楊嘉猷於2014年9月28日寫於洛杉磯(作者楊嘉猷為前民進黨台中縣黨部主委、前民進黨籍國大代表、前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前民進黨僑務部主任,現為台美人歷史協會會長)

dpp2

dpp3

dpp4

dpp5

dpp6

dpp7

dpp8

dpp9

dpp10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