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自述“光繪素描”+ 如何欣賞當代藝術 ◎ 劉白

0
1221

藝術家自述“光繪素描”

經過幾個小時的準備,我只用了一張照片來完成每個圖像。在大約一分鐘的曝光時間,我在攝像頭的前面創造“光繪素描”,有時我在電腦裡將圖片反白,除此之外就沒有在電腦裡“光繪素描”作其他的改動。有時候,我把相同的圖像的正相和負相並排放在一起成一件作品。

D論述光 附圖1

30年以來我一直在畫較為傳統的素描。在2006年我用油畫探索光的世界並與海倫•凱勒國際慈善基金會合作,在洛杉磯小東京文化中心開了一個個展 -“希望之光”。從那之後我變得十分的好奇光的運動軌跡的效果,也許這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繪圖的基礎?我嘗試用攝影機和燈光,融和我幾十年的繪畫經驗和相機的快門長時曝光,創造出了一系列的“光的素描。”

該技術起源於1914年,當科學家弗蘭克和莉蓮 • 吉爾布雷思((Frank & Lillian Gilbreth)用小燈和一個開放式快門來跟踪工廠工人。我的“光的素描”的創作靈感來自傑克遜 • 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賽 • 吐彎布里(Cy Twombly),其畫作運用像舞動般的動作組成了彷彿會從畫中跳躍出的軌跡。

在我的佛教禪宗的打坐,”光”像蘆葦在微風中搖曳,或像自由翱翔的鳥飛揚在懸崖之上,形成千萬的光線在我的腦海裡跳舞。在那時內心世界是乾淨的,清澈,充滿新鮮空氣。成千上萬的光線形成陣陣的浪潮。揭示宇宙的秘密。

音樂,尤其是古典交響樂,也塑造了這些景象。我將我從音樂中所帶來的感受,那些有如奔波,飛越山川,河流,海洋的膨脹感都融入了我的作品之中。

我作為一個抽象畫的畫家已經很多年了,非常關注於線條,形狀,組合和概念。數碼攝影會是一個超現代的理念讓我擴大創造性的同時又是一個具有無限的潛力的媒介。

藝術對我來說是一個充滿實驗性的冒險,一個深沉形式的遊戲。

D論述劉白附圖2

———————————————————————————————————

如何欣賞當代藝術         講師    劉白先生         11-11-2015

劉白

在高雄大寮鄉間成長的看牛仔–劉白 , 以空曠田園為畫室 、 以大地為畫布 、 樹枝為畫筆、海闊天空的當起天地畫家 , 這樣的成長使他無法忘情於畫畫 , 好在中學六年學校也注重六育 , 沒有將美術課換成數學課 , 遇到的老師也給他很好的啟蒙 , 使他的畫畫沒有中斷 。 大學海洋學院的四年除本科外 , 還到台北很費心的求得美術系的素描大師收他為徒 , 四年下來他的繪畫根基是穩固的 , 22歲時的作品入選參加台灣全國美展。畢業後行船到世界各地 , 視野增廣也沒停下畫筆而造就了今日的“劉白”(英名為 Echo Lew  以台語念其名 你就被吃豆腐了)!

1983年移居美國持續著傳統的素描 ,  卻從禪坐冥想中感受到“光”像蘆葦在微風中搖曳、也像自由翱翔的鳥飛揚在懸崖之上、成千的光線形成陣陣浪潮 ,  此時內心是乾淨清澈的  幾乎可看透宇宙奧祕 !  這樣情境與閉目聆聽古典交響樂相同 ; 有如奔波海浪的澎湃、有如飛越山川、河流、海洋寬廣的翱翔  以上種種感受融入了他熟悉的線條、形狀、概念 , 成就了他的作品 。

2006年他用油畫探索光的世界,  與海倫凱勒慈善基金合作在 LA  的小東京有“希望之光”的個展 。 之後對光的運動軌跡非常好奇 , 使他大膽的嘗試運用攝影機、燈光、融合幾十年繪畫經驗、加上相機的快門長時間曝光 , 創造出一系列的“光的素描”獨樹一格 , 奠定他藝術的地位 !

2006年始到2015年每一年都有個人展 , 更沒有停止的參與各種被高度肯定的團體展 , 也到美國各地經挑選的高標處去參賽 , 紛紛獲獎 !

東西方對文化藝術觀點的差異為荷 ?

*東方人通常很少逛美術館或各展覽會場 , 但高級豪宅總是擺設名畫家的複製品 ,相信藝術是有錢有閒的人玩的 , 花上幾千旅費卻吝於買幾十元難得展覽會的入場券,小時候畫畫的學習常被分離去作所謂更重要的事, 以致長大了都不敢畫。

*西方人習慣性的帶小孩逛各展覽館  成為生活重要的一環 ,  喜歡購買未成名畫家的真品 只因為他直覺喜歡 , 佈置的新家 溫馨而有特色 。

藝術重要嗎?

百貨公司櫥窗有藝術家設計的作品適宜不同人種的需要 , 傢俱行經藝術家設計將顯得更簡約實用 , 世界各地都有獨特的藝術產品促進經濟的一環 。

何為傳統藝術?

古時藝術為宗教、皇室、貴族服務  以精緻寫實表達紀實  需要20年以上的功力基礎才能達到今日照相效果 , 費時極多。畫畫著重於技術佔80%  思想、想像、與理念只佔20%。現代人外界刺激多元 無法專心作得與過去相比凝 , 因而式微。

何為現代藝術?

文藝復興後藝術家走出室外 , 從自然界陽光捕捉作品的光線、色塊、並強調主題 , 突破傳統藝術由兩面看到三面 , 於是印象派、摩登派、抽象派相繼產生 。思想、精神層面、想像、理念被重視度越顯增加 ,  技術相對減少  ,   比重成為 80 : 20。

何為當代藝術?

就是活在當下  以直覺處理 , 就像半夜行走深山小路時的氛圍 , 直覺感受的美 , 用心思去體會感受 , 又有如突然抬頭望天  , 天空雲彩讓你驚嘆美得有如一幅畫 , 這都是抽象畫 。 看時不要急問“畫的是什麼?”而是直覺的感受其氛圍 。劉先生沒有受過正規藝術訓練 , 較沒有前輩的影子  更能天馬行空的想像 !

愛恩思坦曾說過科學帶我們從 A 到 B ,  想像卻可以帶我們到“任何地方”

這樣看來藝術更能引領風騷 !

作為抽象畫家他關注於線條、形狀、組合與概念  有了數碼攝影將擴展創造性 也可增添更多潛力。  從2006年起“光的追尋”是他充滿實驗性的冒險 , 也是深沈形式的一種遊戲 , 因為差異性而走出自己的第一 , 也就是創作 。 日本的一位老婦人一生只畫圓 , 成了世界百位對當代藝術最有影響人之一 。南美有一畫家所畫的人物、物種都是胖嘟嘟 , 把蒙娜麗莎也變胖了  可愛極了 !  也是創舉呢 !

如何欣賞當代藝術?

音樂也是抽象的一種  沒有學過也能欣賞 ,  節奏、旋律、在在讓你感受到美的氛圍 。 當代藝術或抽象畫也如是 , 不要問“畫什麼”而是直覺的感受 。 若花時間了解藝術史的演變 , 多認識作者的生活背景、觀念、與想法 , 會幫助你更懂得欣賞 。

朋友相聚除吃飯交誼外也可相約接觸藝術看看展覽 , 互相切磋 !  使藝術成為生活的一環  將發現你離不開藝術了。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