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念 黃森元法學博士 ◎ 鄭炳全 03-12-2016

0
636

右起陳惠亭、黃森元、吳陳信愛、楊豐明。(太平洋時報檔案照)

▲近年來黃森元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右起陳惠亭、黃森元、吳陳信愛、楊豐明。(太平洋時報檔案照)

1986年夏,陳永興醫師學成返台之前,應邀來洛杉磯「台灣文化之夜」演講,鼓吹辦報,我和數位鄉親當場登記願出錢出力。後來陳惠亭醫師和謝聰敏先生到藥局,勸我出面籌備,1987年初參加籌備會議的十幾位董事中,黃森元博士再三强調一切都要遵照美國法律。
多謝他的忠言,不然我具名向州政府登記又當首任社長,萬一有差錯就麻煩了。2016年洛杉磯台灣會館228聯合紀念會,主講陳婉真女士,遠從台灣來,在機場被海關移民局質問五小時才放行,先問她為何要放棄綠卡(因為她返台競選立委) ,後來也查出欠稅(原來30多年前在洛杉磯出版的美麗島周報,登記時秘書是掛她的名字。)
「當時我取名《太平洋時報》是認為,世界經貿將以太平洋為重心,台美人心繫太平洋東西兩岸,希望時報以經濟生活為主,副以政治、文化、及科學藝術,以廣告為主要收入,訂費次之,明知不會賺錢,也要保持不虧本。政治立場有社論和專論來表明就够了,這樣才能吸引大多數移民的訂閱與廣告支持,才有可能成為文化醫師林衝哲心目中,台灣人的《紐約時報》。」可惜,1987年6月15日試刊就炮聲隆隆,走向政治報纸的不歸路。
森元兄住南灣Torrence,開車超過一小時才到Alhambra 報社,後來才知道他娶大阪大學教授的女兒,移民來加州做貿易,有時他帶一箱天津栗子分給大家享口福,偶爾我過去和董事們在報社隔壁的台灣小吃共進午餐,森元兄喜點梅乾扣肉。他習慣穿西裝結領帶,通常較嚴肅,難得輕鬆微笑,讓我憶起就讀的嘉義市民族國小,相當嚴厲管教的訓導主任黃朝海,聽說就是森元兄的父親。
董事長吳西面諒解我是全職開業藥師,他幾乎每天坐鎮報社,總編輯胡忠信,社論孫慶餘,謝聰敏政論專題,蔡滄波採訪,王福東美編,王維剛攝影總務發行,法律顧問胡維剛,會計顧問江昭儀,加上經理阿娥,都是一時之選,後來都回台灣就職及奉獻民主運動。版面增到12版時林良彬和顏明格加入編輯。
每星期都有貴賓分別來自美國各地和台灣,黨外人士、民意代表、學者、藝術家、作家、詩人和音樂家等等,經常辦演講會或座談會。另有青年義工群,由蘇育德帶領,有陳真慈、Rosa陳、Lena、詹文哲、江順庭、黃秀華等協編文化思想版、醫藥科學版、婦女生活版等,也幫忙校對有鄭經綸中文老師指導,辦了一兩次郊遊和聖誕舞會,朝氣蓬勃。後來也開創每月一次以高中生為主的英文版。
雖然後來有跟自立晚報結姐妹報,太平洋時報80%的版面都原創的,因此人事費用偏高,幸好每月訂户增加,1988年6月森元兄接社長,訂户達二千遍佈美加各地。才五個月黃社長心臟病突發,需住院開刀。靜養兩年後,創辦人吳西面雄心大展移社址並改為日報,敦請黃森元博士再接社長,沒料到1990年10月25日他剛寫好「本報立場與希望」的社論,又需心臟手術。近廿年來他寫了不少有關台灣的政論和法律評論。
明年太平洋時報就滿30週年了,對促進台灣民主自由改革功不可没。一年前華府新蓋的Newsmuseum,就選上太平洋時報為少數族裔報纸代表之一,每星期頭版封面都被轉登,是難得的榮耀。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