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炳全博士自述-完美的駝背@ 台美人信仰與宗教研習會(TARSA)-11122015

0
661

台美人信仰與宗教研習會(TARSA)-鄭炳全博士-完美的駝背(上) 11122015

Uploaded by Freeman Huang on 2015-11-15.

台美人信仰與宗教研習會(TARSA)-鄭炳全博士-完美的駝背(下) 11122015

Uploaded by Freeman Huang on 2015-11-15.

Passion & Compassion–完美的駝背

◎ 鄭炳全

鄭炳全

▲鄭炳全博士演講當天(11/12/2015)攝於會場。桌上的木雕是他的作品。(黃樹人攝)

我是1942年9月出世於嘉義東門一個大家庭,上有五兄三姐。我會跑的第一件事是聽到空襲警報水螺聲,跑到大廳的門後,拿起小包袱,讓三姐牽著我的手,奔向前庭龍眼樹下的防空壕。阿母看了好笑却也心酸。

美軍機多次轟炸之後,1945年4月7日在嘉義市區投擲大量燒夷彈,全家躲在防空壕,眼看1927年才落成的豪宅在烈火濃烟中燒盡。疏開到吳鳳廟附近由當老師的大姐蕙珠安排的農舍,不到一個月我發高燒,數日後阿母和二姐輪流揹我回嘉義,找姨丈黃文醫學博士看病。當時也不知道是Polio小兒麻痺。
跟我一起躺在竹床上的祖母,邊用葵扇幫我散熱邊說:

“乖孫仔甭號,阿母連鞭來。”阿母來床邊時,阿嬷又說:

“玉女,妳燒香向天公伯講,我甘願用我的性命來換乖孫的健康。”阿母說好,請安心,一看阿嬷早已尿濕了床單。

退燒後我從新在地上爬,學坐學站,甚至會跛腳走幾步,每回阿母燒香拜公媽觀世音時,一定叫我持香敬拜,說我要感恩阿嬷的保庇,要乖聽父母的話,勇健大漢。還唸一些家人近况给阿嬷聽,可惜阿嬷等不到[光復]就往生了。

因脊背側弯肚皮鼓凸,一位表姐見了編個歌謠逗我:Toshio(俊雄,我的日本名)先生hara(肚)凸kaze(風)。我也跟著反複唱,大家笑成一團。不過也有農村的孩子看不順眼,拿支生銹的鐵釘,在我臉頰狠狠地劃了一道。(這道疤痕長大後幾乎看不見了,在小學六年當中,阿母經常用晒衣竹桿收集露水,用清涼的露水幫我擦臉。讀北醫時,母親節前我寫了極短篇<露珠慈暉>投稿中央日報,親友見了轉告双親。)

戰後暫租有寬廣庭院的表兄林家,位於華南商校對面,開始有兒時甜蜜的回憶。阿爹在區公所服務,雖有食物配給還是不足。有天母親帶三姐蕙英拿根扁担和布袋,走去四五公里外佃農家,享用午餐後,担兩斗米回來,到家剩不到一斗,因為沿途有些人哀求賞賜一碗米供老幼充飢。(當時國民政府收刮民生物資運送中國。)

記印深刻的是1947年三月228之後的連夜槍聲。双親將存款又向二舅林崑泉醫師借點錢,買了民族路一百多坪的地,利用舊木料蓋起有大廳、廚房、儲藏室、便所及六間臥室的新屋,我最喜愛跟到工地参觀師傅們砌牆蓋瓦。有一日黃昏時,三兄炳祥要去工地守夜,我吵著跟去,因窗玻璃不足,寒風呼嘨直灌進被窩,三兄教我怎樣保暖,在漆黑驚嚇中,五歲的我首次離開母親隔夜,躺了好久才入眠。新宅不淹水,位於民族國小和嘉義中學之間,走路各十分鐘就到。

幸能走去學校,不必大人揹或在地上爬。有一陣阿爹或炳煌二兄還常騎車載我去女推拿師漢醫診所,她說我的骨質很好,不是關節炎。每有親戚婚宴阿母一定帶我出席。

我讀一年級愛班,双親將我改名炳全,當時對人生的願景是長大後會開車,讓我活60歲。謝林羽老師諄諄善誘,我喜歡上學交朋友,尤其愛聽下雨天,老師在陰暗的大教室講故事,到大學我才知道她講的是悲慘世界和基督山恩仇記。那學年我的成績是第六名,母親喜出望外,請也當老師的蕙勉二姐,帶一盒餅乾陪我去向林羽老師致謝。她後來當吳鳳幼稚園園長,上大學後一個寒假我曾去幼稚園看她。

四年級導師施秀鑾,她也很有耐性愛心,我學年成績竟然是第二名。六年級導師徐銀池,課後傍晚他在教室免費補習,我們那一班後來有三位上台大醫科。我相信銀牌銅牌就够好了,不一定要Aplus,每次輕鬆拿B的應該是比較活潑快樂。

幸運地考上省立嘉中,早我20年嘉中畢業的大兄炳東,告訴我如果是日治時代,我的體格在口試那一關就通不過。高中時我偏愛美術、音樂和寫作,本想將來當建築師,跟大姐夫蒲添輝一樣,後來聽從母親的勸說,第二年改考藥學系。

****

北醫頭學期1961年11月班上去陽明山公園郊遊,我大胆獻唱剛學會的RedRiverValley(三兄炳祥送我一本英文名曲101),隔天幾位同學討論組合唱團,<杏聲合唱團>於是成立,課餘十多位分四部在餐廳無伴奏練唱,人數逐月增加。隔年藥用植物黃賢禮助教樂意當指揮,並帶去台大森林系階梯教室跟台大合唱團一起練唱。1963年6月北醫校慶公演,先後在藝術館及國際學舍以海頓的<創世紀Creation>為主軸,轟動台北,徐千田院長賞一台新鋼琴。至今<杏聲合唱團>依舊是愛樂同學的首選,競賽常得冠,數次訪日、德、美及巡迴台灣安養院育幼院。巧的是2008我参與洛華仲夏之夜百人合唱,也是演出<創世紀>海頓的神曲。

大一班上璧報登載一則笑話:牧師在教堂講,上帝創造萬物都是完美的。過後一個駝背走向牧師說,你看我呢,牧師摸摸他的頭回答:你是我見過最完美的駝背。

大二時和幾位嘉中校友包括楊啓宏,劉寧誠,在教官指導下,請厨師買餐具印餐券,大清早去買菜,開辦學生伙食團,學到不少社會經驗。除了社團活動外還兼家教,難怪第二學期有機化學補考。

藥用植物我有興趣,只是拉丁學名一時背不了那麼多,我看許多同學製作小抄,考前我也在筆盒後面貼了五種較長的學名,果然猜中四題,寫一半偷窺一下。但是考後我良心一直過意不去,後來自願到衛生試驗所,向那琦教授表明幫忙整理標本,去迪化街吉元藥行認識中藥,並選顏焜熒教授台灣前胡的生藥研究當畢業論文。

鄭炳全父親的墨寶

畢業前我答應主編82位同學的畢業紀念冊,暑期每天搭車到迪化街大橋頭印刷廠上班,幫排鉛字、校對、排版等,兩個月後同學返校日,竟然可以人手一册。那位老板拿到尾款非常高興,問我要不要留在印刷廠工作。日後幫中藥廠編雜誌,1987年在洛杉磯協助創刊<太平洋時報>才遊刃有餘。
在畢業紀念冊上我錄家父鄭來成(字曉耕、德誠)書法家勉勵我,引屈原抽思中句:美不由外來兮名不虛作,孰無施而有報兮,孰不實而有穫。(見上圖)自我觀察是:

花了双倍的力才能站起身來,視朋友如旅伴,
說什麼為了藝術為了愛,會勇敢活下去,
深信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缺點太多是他唯一的優點。

那琦教授鼓勵我去考藥用植物學研究所,兼北醫夜間部藥學系助教,為了考驗自己是否沉得住研究生涯,我扛個皮箱,在生藥研究室實驗桌睡了18個月,周末跟學生上山採標本,在多位有耐性又熱心同學協力下,製作兩千多份蜡葉標本,其中包括<台北醫學院校園植物目錄>(三百多種植物中有三種是台灣新記錄),全套贈存台大蜡葉標本館。北醫校園七甲地,每一平方公尺我每個月都走一遍,因為採標本最好是開花期,(至今我對蘭科小草盤龍参優美的花序永懷不忘。)留美前我記得的植物學名將近二千種。

講師第二年,我費心將古典的生藥學研究,整理出<生藥學實驗教程>(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出版1969),以謝師恩,其實憑這本書再加幾篇論文也可申請副教授資格,我却選擇遙遠坎坷的留美路。六年後學成歸國也只是客座副教授。

曾試探兩三位小姐是否願跟我去美國吃苦,結果失望,沒料到出國前幾個月,一位我教過的好學生王以台,靜靜地走進生藥研究室,她也是嘉義人,約我在嘉義中山路冰果店,說要替我餞行,該晚她送我一隻繡花銅鞋。兩個多月後我在密西西比大學安定下來,寫信謝她送我一隻鞋,才慢慢認識她,兩年後她畢業,我請徐型堅系主任到嘉義提親。她三歲喪父,三位哥哥跟她只好唸職業學校,她能進北醫是參加越南農耕隊的二哥王以森,寄錢回來栽培的,她用功很會考試,雖然她媽媽捨不得一畢業就嫁到美國。所以,我不能選最好的,是最好的選上我,四十多年了,她越來越懂得照顧我和她自己,對待孫兒特別温柔慈祥而且慷慨。

****

回憶密西西比大學天然藥物的研究過程,就聯想到MarkTwain的<湯姆歷險記>,在OleMiss我種阿片、抽取OrientalPoppy麗春花的成分得碩士;分離出台灣藥草Adenostemma下田菊四五種新的化學成分(跟甜菊Stevia成分極靠近),僥倖獲博士學位。有一年專門做魚毒Ciguatera的研究,不過大部分時間是在藥草園種藥草,種大麻,分析大麻成分及選擇有效控制大麻的除草劑,也是我獎學金的來源。三十年來該藥學研究中心,發展成設備齊全有百位人員的NationalCenterforNaturalProductsResearch,還有大型的藥草園。

1973年初趕回嘉義法院公證結婚,辦携眷出國手續,住進研究生宿舍,不久太太懷孕,系主任Dr.NormanJ.Doorenbos隨即將我的獎學金提昇到每月$720,並幫申請綠卡。他指導的博士研究生超過四十,我算是最後一個。1976年3月太太跟我在Oxford第一浸信教會受洗,充分感謝當地基督徒對外國學生的愛顧,6月獲學位準備回北醫客座。

之前徐主任就派人來請我回去,另方面張錦得博士剛结束在密大的研究,回聯工所稀珍化學研究抗癌藥草及協助國內製藥,很希望我能跟他合作,我只好答應當研究顧問。先是調查統計台灣原料藥的生產及進出口,書成後進一步跟藥政處合作,請工讀生整理<進口藥品總覽>,書中詳細列出進口商1976一年來從那家藥廠進藥品數量及價錢,同窗張博夫答應編印,適時密大藥學研究中心來函聘我再回來工作,他勸我返美,出版的事由他處理。

200本預约寄出後,進口藥商抓狂,逼衛生署禁止出版,十家上海幫歐美藥進口商每家出十萬元,集百萬紅包送給台北地檢處,提起公訴,我也列為被告。連續半年台灣媒體輿論掀天動地,我從美國投書報纸、行政院長、經濟部長。並嘱收集輿論集成一册<良藥苦口>。有人推荐我候選傑出青年或參政。初審被判六個月緩刑。

當時進口藥品是獨家代理,賣價約進口價5倍至25倍隨商人心意。難怪我教畢業班的藥品鑑定,70%要去當Propa替進口商服務。<進口藥品總覽>出書後,各大醫院藥局和中盤就可以向進口商討價還價。一年後各方協調以3.5倍為原則,至少有15年台灣人民需要的進口藥價幾乎減半,同時開放進口,推動全民健保,藥師以藥局工作為首選。我開始注意美國的藥局制度,並且放棄研究,來加州考執照,於1980年開業<十全藥局>服務社區。

本文係2015年11月12日應台美人信仰與人文研習會的演講稿,以告別式的心情回顧一生,寫起來跟現場講略有不同,反省自己個性可用Passion和Compassion來歸納,日日是好日,人人是好人,效法耶穌和藥師如來的濟世救人的精神,願天下病者有其藥,助人為樂,不與人爭。

我相信科學,認為地球是獨一無二,每一滴水都來自太空,生命是偶然,DNA基因是自私的。眾生平等,和平相處,樂觀幽默感恩。

為了彌補1990年代沒能返台服務,我執筆九年的<葫蘆週記>分別在美台報章雜誌連載,教人如何保健,小心用藥,善用健康食品等,後來出版三册<醫藥與生活>及<實用天然藥物>。

獨子Clement君平1973年底在密大鄰近小醫院出生,幼時最愛吃Kentucky Fried Chicken,從台灣回密大後進幼稚園,英語很快學會,他媽媽申請去Tupelo(歌星貓王出生地)醫院讀醫學檢驗,後來我也在醫院的藥局實習,準備加州藥師考試。君平天資聰明就是懒一些,1979我們遷居洛杉磯他進小學一年級,他媽媽在UCLA找到好工作,我隔年開業藥局,君平小學時就是Key Boy,我們忙很少栽培他,感謝他申請到UCLA工程,畢業前聽媽媽勸去考法學院,26歲就自己開業專利律師,找的媳婦Jessie是凱撒醫生,也是2015年南加凱撒傑出的家庭醫師之一,才貌出眾又耐心栽培我兩個孫子的將來。
退休後除了旅遊,参加好歌者和台灣會館合唱團,協辦台美人歷史協會,連續幾年每星期五邀好友來打乒乓,唱歌,分享園藝。星期一去Santa Anita Woodcarvers Club磋磨木彫,五年來完成大小30多件,與親友分享自得其樂。近幾十年美國社會對殘障生活權很重視,百年後我不用上天堂,因為我已經活在天堂。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