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創會會長,生化學大師廖述宗教授(1931-2014)辭世 ◎台灣「民報」報導 07-22-2014

0
641

中研院院士,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創會會長,生化學大師廖述宗教授(1931-2014),不幸於美國時間7月20日辭世,享年84歲。

廖 述宗教授出生於台南市,是台灣著名畫家廖繼春的三子。他在台大農化所取得碩士學位後,前往美國留學,因緣際會留在芝加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並留在芝大任教 直至退休。廖述宗教授在三十幾歲時,即發表一系列卓越的男性荷爾蒙研究論文,揚名國際生化界。此外,廖述宗夫婦對該校台灣學生極為照應,連戰留學芝大期間 即受其照顧,甚至借用廖家作為與方瑀的訂婚場所。

廖述宗教授在學術上的成就,除了在攝護腺癌治療上貢獻卓著,也意外開啟治療男性禿頭的新方法,當前正夯的綠茶抗癌奧秘「兒茶素」也是他的發現。儘管他的學術成就足以競逐「諾貝爾獎」,他卻以該獎易扭曲學術研究真義,向諾貝爾獎基金會主張應該廢除。

廖 述宗和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一樣都有個美術家父親且都崢嶸於科學界,兩人經常被相提並論。廖述宗更「獨樹一幟」,一直積極於台灣的民主與獨立運動。他秉持 「吃果籽 拜樹頭」的精神,倡言:「學術無國界,學者有故鄉」,美麗島事件後,北美洲台灣人教授會創會,他是首任會長,陳文成事件發生,他奔走聯繫促成美方派人來台 調查,證實陳文成係被政治謀殺。1980年代以後,只要有機會返台,他一定設法面見政經界要人,提供建言,每逢台灣重要選舉,必籌組觀選團回台並發表公開 報告。1990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他更是海外代表之一。

廖述宗教授長年旅居美國,往來台美兩地,唯近年來身體大不如前,已較少返台。

———————————————————–

簡介:

1931年3月24日-2014年7月20日(84歲)

出生:台灣台南市

學歷:台大農業化學所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生化與分子生物學系博士

經歷:芝加哥大學教授、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創會會長

獎項:台美文化基金會科技工程成就奬、杜聰明醫學獎、中研院李卓皓院士獎、美國台灣人生物科學會終身成就獎、荷爾蒙「Pincus」獎,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台灣中研院第20屆院士

婚姻:與郭淑卿女士共結連理、育有四女

————————————————————

諾貝爾級荷爾蒙大師 廖述宗終生奉獻科學與台灣

「我因研究膽固醇,解決了人類難題,有沒有得諾貝爾獎相對不是那麼重要」,廖述宗教授於2007年接受雜誌專訪時這麼說,甚至曾對諾貝爾奬委員直言,該獎項已成為許多學者追求名利的誘餌,甚至不擇手段,導致道德淪喪,應該廢除!

中 研院院士、終生致力於台獨運動、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創會會長、美國芝加哥大學第一位台灣人教授、台灣黑名單最後解禁人之一、男性荷爾蒙研究第一把交椅、 獲美國台灣人生物科學會終身成就獎、享譽國際的諾貝爾級生化學大師廖述宗教授,不幸於美國時間7月20日辭世,享年84歲。

小學歷經超級大地震 體悟生命的意義

廖述宗,1931年1月1日生於台南市,是知名畫家廖繼春的三子,上有兩個哥哥,下有五個弟妹。父親任教於台南長老教會中學(現長榮中學),母親經營一家專門販售美術用品、在當時頗負盛名的「文藝社」。

從小,廖述宗就對「生命」有特別而深刻的體悟,他四歲時,台灣發生芮氏規模7級大地震,光是豐原,死亡人數就高達1500人,為響應募款賑災活動,他把平時省吃儉用存起來的幾枚硬幣,用日曆紙包好後,放到警察局的捐款箱,這件善行後來還被登在報紙上表揚。

高中見證血腥二二八 台獨熱情的萌芽

二 戰結束後,廖述宗被迫轉入台中一中,親眼目睹了慘絕人寰、衝擊其一生的228血腥大屠殺。當時台中一中旁的大操場,成了中國國民黨的刑場,軍方常下令停 課,要求學校所有師生在「刑場」邊排排站,全程「觀看」行刑隊進行集體槍決。這是他畢生精神最受折磨的日子,在年過八旬後,那些述目驚心的恐怖夢靨,仍在 他腦海中揮之不去。

廖述宗的父系、母系親戚,都有受到「228政治迫害」的陰影,三舅林朝棨在台大 地質系任教,因發現八仙洞和十三行遺址,證明了台灣歷史比中國還久遠,竟遭國民黨打壓迫害;也常聽曾任彰化銀行董事長的二伯廖繼成,提及國民黨巧取豪奪國 產、強占銀行股權等惡行惡狀,再加上親眼見證血腥殘酷的228,立誓一生堅持推翻國民黨政府、致力推動台獨運動,都是肇因於此人權淪喪的黑暗恐怖時期。

赴美追隨癌症化療之父 學術成就蜚聲國際

他 以第一志願進入台大農化系,研究所畢業後前往美國留學,1961年取得芝加哥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在知名的「明美癌症研究中心」與生化系擔任教授,並與 癌症化學治療之父、1966年諾貝爾獎得主的恩師哈更斯博士﹝Dr. Charles Huggins﹞,結下深厚的情緣,是芝大的第二位亞裔教授,也是第一位台灣人教授。

廖述宗教授在30多歲時,即發表一系列超卓的男性荷爾蒙研究論文,揚名國際生化界,花了近50年的時間研究男性荷爾蒙,在攝護腺癌治療上貢獻卓著,又在老人痴呆、糖尿病、禿頭、氣喘等新藥研發有意外收穫,當前正夯的綠茶抗癌奧秘「兒茶素」也是他的發現。

創立北美洲台教會 協助調查陳文成命案

在 芝大期間,廖述宗成立「芝加哥大學台灣同學會」,舉辦各式活動,討論台灣政治社會議題,因此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1965年受台大校長錢思亮之邀回台 授課時遭限制入境,竟連3名還沒念小學的女兒,都被要求得出示非共產黨員證明。1976年,廖父過世,他申請返台均被回絕,因而無法回台送交親最後一程, 抱憾終生。

1979年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廖述宗和137名教授學者,在華盛頓郵報上聯名刊登抗議國民黨聲明,是當時極少數敢用「真名」連署的人,隔年創立了海外台灣人最早的組織之一的「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並擔任首任會長。

1981 年7月3日,發生陳文成教授命案,震驚海內外,警總以其「畏罪自殺、高處落下」結案,美國各大報均大幅報導,廖述宗邀請芝大教授兼市府首席法醫克納許 Dr. Robert H. Kirschner協助調查,並代為與卡內基美隆大學(陳文成任教學校)委託的魏契法醫及狄格魯教授聯繫,美國國會還舉行陳文成案聽證會,克納許調查後, 作出「這是一樁謀殺」的結論。

諾貝爾級科學家 畢生致力台獨運動

擔 任NATPA會長期間,廖述宗兩度回台觀察選舉,並參與1990年國是會議,堅持主張廢除國代間接選舉總統,力爭人民直選總統,並堅持的說出美國總統傑佛 遜名言:「在民主之下,人民有用武力推翻獨裁政府的權力」,並引用但丁的話-「如果在國家社會有難時,你還選擇保持中立,日後你將下到地獄最熱的地方」,

廖教授卓越的學術成就足以競逐「諾貝爾獎」,獲杜聰明醫學獎、中研院李卓皓院士獎、美國台灣人生物科學會終身成就獎與荷爾蒙研究最高榮譽平卡斯「Pincus」等獎,並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台灣中研院第20屆院士。

學者有鄉土 研究成果奉獻祖國台灣

2001年,廖述宗創立「Anagen」生物科技公司,為推動台灣生醫科技,將其畢生研究治療攝護腺癌、老人癡呆、血管阻塞、心肌梗塞、膽固醇、治療禿頭、青春痘、減肥等成果,全部開發成藥品,要將其熱情與研究成果,全部奉獻給祖國台灣。

為了將時間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他將生活規劃成三等份,「科學」、「台灣」和「家庭」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件使命,三分之一忙碌於科學研究,三分之一為台灣民主人權努力,其餘的三分之一則留給家人。

「學術無界限,學者有鄉土」,他堅信,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應參與祖國的政治活動,應有熱愛和奉獻鄉土的心,科學家有責任和義務協助人民,將台灣建立成一個民主、獨立、進步及尊嚴的國家。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