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台灣史與台美人史的愛好者與研究者而言,「康寧祥回憶錄」 的問世無疑是一件大事。
康寧祥是參與並在相當程度上領導台灣自由民主化與台灣前途解決這 兩件歷史大事的台灣本土政治領袖, 他在台灣史上所佔的重要地位遠遠超過郭雨新、郭國基、李源棧、 高玉樹、李萬居、吳三連等人,他對台灣的貢獻雖不如李登輝, 但可與黃信介並駕齊驅,甚至超過黃信介, 他對台灣的影響可與李登輝、陳水扁、雷震及殷海光等人等量齊觀。
由於康寧祥是參與並在相當程度上領導且曾一度領導台灣自由民主化 與台灣前途解決這兩件歷史大事或議題的台灣本土政治領袖, 所以他是被華府列為應加以密切觀察而且必須緊密互動的台灣本土政 治菁英, 我在過去曾經擔任過他的國際關係特別助理兼領選區服務處主任, 我因此見證了這一點。
由於美國對台灣的自由化與民主化有極高度的期許與承諾, 所以我們若說致力於台灣的自由化與民主化的康寧祥成為華府的寵兒 ,一點也不誇張,因為他是華府的寵兒, 所以他數度被美國政府邀請與安排前來美國訪問或進行研究、 觀摩與考察,也因此, 他與參與台灣自由民主化及台灣前途解決這兩件歷史大事的台美人也 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並進行密切的互動。
由於有這種聯繫與互動,所以康寧祥在口述他的回憶錄期間, 就曾尋求包括楊嘉猷先生在內的台美人士的協助, 以便讓他的論述更為完整與詳實, 這個案例顯示台灣的政界菁英若要撰寫回憶錄或自傳或要進行口述歷 史的工作,都極可能要尋求台美人的協助,反過來說, 第一代的台美人若要撰寫回憶錄或自傳或要進行口述歷史的工作, 都極可能要尋求台灣人的協助,就這一點看,「台美人歷史協會」 未來可以扮演更多更大的角色,因為「台美人歷史協會」 經過一段時期的運轉後,會建立一個完整的博物館與資料庫體系。
楊嘉猷先生過去曾經返台從政與打拼, 曾擔任國大代表並擔任康寧祥出力籌組的「台灣自治會」(國民大會 的次級團體)召集人,深受康寧祥的倚重,他現在擔任「 台美人歷史協會」的創會會長,由於這些原因, 康寧祥在他的回憶錄出爐後,就寄了一本贈送給「台美人歷史協會」 來永久收藏。
在楊嘉猷會長代表「台美人歷史協會」收到康寧祥的贈書後, 他就命我先為該書寫一篇簡介(以後再寫書評), 讓現在還沒機會讀到該書的台美人能夠從這篇簡介知道一個大概, 楊嘉猷會長很顯然認為我適合來寫,因為我曾擔任康寧祥的助理。
「康寧祥回憶錄」的書名是「台灣,打拼」,它在2013年11月 發行初版,康寧祥本人掛名論述人, 曾經擔任記者的陳政農先生擔任編撰人,看起來, 這種分工是恰當的。
康寧祥寫了一篇「代序文」,解釋台語「打拼」的意義, 很令人意外地,一生為台灣自由民主化打拼的他卻說,「 台灣人所追求的普世價值『自由、民主』的目標仍未達成」。
華府一直都已把台灣定性為democracy, 把台灣當成美國民主教室的模範生,當成「亞洲民主的燈塔」 來讚頌,但康寧祥顯然沒有分享這種看法。
李筱峰、南方朔與管碧玲三人為康寧祥的回憶錄寫序, 由於康寧祥的一生就是一部台灣現代史及台灣的活歷史, 所以李筱峰說,「從1970年代的黨外民主運動到90年代的民主 化,康寧祥的角色如果去除,這部民主運動史一定殘破不全。— —–康寧祥出版了這部回憶錄, 讓這位昔日台灣民主運動的重要推手為台灣的民主運動史、 台灣的民主化過程留下珍貴的見證。——要瞭解台灣民主化 的過程,要瞭解台灣的政治變遷,就不能不看康寧祥這部回憶錄。」
南方朔在他寫的序中說,「康寧祥回憶錄」的出版「 乃是戰後台灣民主運動的一段總結,康寧祥無役不與, 他是最有資格寫這段回憶的人」。
這部回憶錄總共有七章,最後一章寫到他擔任監察委員那個時期, 也就是說, 在康寧祥擔任陳水扁政府的高級官員與總統府資政那段時期並沒有被 寫進去。
這部回憶錄最後有康寧祥自己寫的結語與後記。
結語這一部分就是康寧祥對台灣未來的展望以及他為台灣描繪的願景 ,在這一部分中,他認為「台灣的主權已經確立 ,——-台灣已經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可是他接下去又說,「對於台灣人民而言, 最核心的國家利益即在於我們應該保有2,300萬人民共同決定台 灣前途的權利」。
在第五章中,康寧祥提到他於1982年6月底率領的黨外四人訪美 行,他說他們一行四人歷經三十天的參訪行程, 與五千名台美人鄉親面對面進行溝通。在後記中, 他提起並感謝包括楊嘉猷、謝清志、郭清江、陳隆、林宗光、 洪順五等台美人協助他收集訪美行的資料與相片, 這些都是第一代台美人史的一部分, 可是也是第一代台美人所參與締造的台灣史與美國史的一部分, 我們都應該加以蒐集、保存、珍惜與運用,「台美人歷史協會」 之所以設立, 部分的原因就是為了要來扮演與強化這方面的角色與功能。
台美人歷史協會秘書周威霖撰寫
Jan. 2,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