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Blog

台美人歷史協會 歲末老中青聯誼會溫馨融洽 12-22-2015

0

12222015第二代聚會

成立兩年餘的台美人歷史協會,在創會會長楊嘉猷主催下,於12月22日中午在 San Gabriel Hilton,舉行歲末老中青聯誼會。

由任職教師的David Yang(楊大慶) 當司儀,首先他請現任會長鄭炳全致詞,歡迎大家也簡單介紹他心目中的英雄,今年310歲的Benjamin Franklin 木彫放在前桌上,接著John Chiang(江俊輝) 致詞,他欣賞Franklin 的為人處世慷慨奉獻。Allen Thian(田詒鴻) 他肯定歷史協會的努力,最近他與僑委會外交部合作,倡議台灣留美學生就業的輔導。John Hsu(徐新宏) 他認定歷史協會工作的重要性,他也積極協助;Charles Ting(丁昭昇) 他深知歷史文物保存的重要性,對楊創會長的用心敬佩;Forest Yang(楊舜惠,外交官) 她說佛蘭克林是美國第一位外交官,給她不少啓示。Col. Martha VanDriel(許秀聰,國防部上校) 她以台美人為榮;最後太平洋時報社長林文政,認為Franklin也是辦報人,稱讚楊創會長的魄力及格調。隨後他請大家到前排隊團體照。

到會尚有 Ketchum Univ. 藥學院院長Jack J.Chen,Peter Chen陳正義律師,Paul Chen 陳柏宇,Joseph Chen,LA Fire Dept.,Prof. Rosalyne Shieh, Wendy Yang(楊婉柔律師) ,和Robert Wu LAPD 警官校教授,黃文谷市議員等等。

這次老中青聯誼相當難得,楊創會會長表示為了要交棒,關心和培養下一代是刻不容缓的。

平復行政不法首例,林水泉管訓污名將滌除、家屬盼加害者道歉

0

2023/3/16

民國50年間因批評政府被提報為「流氓」並移送管訓的前台北市議員林水泉(右2)與姪子林信介(左2),曾在109年間共同拜訪監察院長陳菊(右)及監察委員高涌誠(左),爭取平反。(林信介提供)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傳真  112年3月16日
民國50年間因批評政府被提報為「流氓」並移送管訓的前台北市議員林水泉(右2)與姪子林信介(左2),曾在109年間共同拜訪監察院長陳菊(右)及監察委員高涌誠(左),爭取平反。(林信介提供)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傳真 112年3月16日

(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台北16日電)法務部今天表示,林水泉民國50年間因批評政府被送管訓,案經林水泉申請平復,日前獲審查會審議通過,成為政府平復行政不法首例,後續將請權責機關塗銷前科,滌除不實污名。

法務部發布新聞稿指出,林水泉於民國50年間,因選舉期間公開批評政府施政遭提報為流氓,被移送小琉球管訓1年8個月。53年時,林水泉當選台北市議員,任期未屆滿,再被當局冠以「陰謀顛覆政府」服刑10年。

法務部表示,這段10年徒刑於89年由「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審查後,為林水泉平反並補償;但林水泉被提報為流氓並移送管訓的期間是行政處分,非刑事有罪判決,而無法獲得平反與補償。

新聞稿指出,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對此情形,曾於110年7月公布調查報告,認為威權統治時期政府為限制人民言論、講學、參政等自由,實際上規避司法程序,以「流氓」名義提報管訓等行政不法行為,侵害人權甚鉅,卻以法制不合駁回補償請求,建議應盡速修正法制闕漏。

法務部說,促轉條例因此於111年5月27日修正通過,增定第6條之1,規定威權統治時期,政府機關或公務員為達成鞏固威權統治目的,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所為侵害人民生命、人身自由或剝奪其財產所有權的處分或事實行為,屬行政不法,有依法調查確認且平復的必要。

案經林水泉向法務部申請平復行政不法,平復威權統治時期司法不法及行政不法審查會調閱監察院、國家檔案管理局、內政部警政署等資料,認定林水泉當時具有正當職業,不符當時「台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的要件,也查無當時將林水泉造冊列管為流氓的資料。

法務部表示,林水泉當時發表的政治性言論,應受言論自由的高度保障,但當年政府為鞏固威權,打壓政治性言論,將林的言論視為應送交矯正的流氓行為,以行政手段壓制異見,使人民畏懼評論政府,經審查會審議後,確認是應平復的行政不法。

法務部指出,日前已平復並刊登行政院公告420名政治受難者,而林水泉案是促轉條例增訂平復行政不法規定的首起案例,後續將移請權責機關盡速塗銷林水泉的前科,去除60多年來所背負的不實污名,還給他清白名譽及家屬遲來的公道,具體實踐轉型正義。(編輯:蕭博文)1120316

因批評政府被提報為「流氓」遭移送管訓的林水泉,日前獲審議通過,正式成為政府平復行政不法的首例。圖為民國109年間林水泉重返當年關押處、屏東縣鵬村農場。(林信介提供)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傳真  112年3月16日
因批評政府被提報為「流氓」遭移送管訓的林水泉,日前獲審議通過,正式成為政府平復行政不法的首例。圖為民國109年間林水泉重返當年關押處、屏東縣鵬村農場。(林信介提供)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傳真 112年3月16日

首起行政不法獲平復 林水泉家屬盼加害者道歉

2023/3/16

(中央社記者謝幸恩台北16日電)因批評政府被提報流氓行政處分的林水泉,日前獲審議通過,成為政府平復行政不法的首例。林水泉的姪子林信介指出,希望加害人、政府向政治受難者與家屬道歉,並盡速完備法令。

林信介表示,民國90年間林水泉向法院聲請國家賠償,訴訟過程花了不少錢,仍然被判決敗訴,也找過監察院、促轉會等單位陳情,卻沒有獲得正面回應;當年政府違反人權將林水泉提報流氓管訓,至今加害人沒有道歉,政府也應該公開道歉,才符合轉型正義。

林信介指出,林水泉的家人考量林的歲數,一度想過不要平反,縱使林水泉現在獲得平反,已無法恢復當初的自由身,也失去當初身為市議員的政治生命,金錢補償對受難者沒有意義,部分受難者也已經逝世,等了許多年仍等不到平反,如何完備法令才是政府該做的。

林信介也說,當初林水泉被關押在屏東縣鵬村農場,如今景物全非,希望權責機關盡速將鵬村農場列為不義遺址,作為人權與歷史的指標,不能再重蹈覆轍,也希望政府重視政治受難者與其家屬的心聲。

林水泉於民國50年間,因選舉期間公開批評政府施政遭提報為流氓,被移送管訓1年8個月。53年時,林水泉當選台北市議員,任期未屆滿,再被當局冠以「陰謀顛覆政府」服刑10年。

這段10年徒刑於89年由「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審查後,為林水泉平反並補償;但林水泉被提報為流氓並移送管訓的期間是行政處分,非刑事有罪判決,而無法獲得平反與補償。

因此促轉條例於111年5月27日修正通過,增定第6條之1,規定威權統治時期,政府機關或公務員為達成鞏固威權統治目的,違反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所為侵害人民生命、人身自由或剝奪其財產所有權的處分或事實行為,屬行政不法,有依法調查確認且平復的必要。

案經林水泉向法務部申請平復行政不法,由「平復威權統治時期司法不法及行政不法審查會」審議後,確認應平復林水泉行政不法,並將移請權責機關塗銷其前科。(編輯:張銘坤)1120316

大洛杉磯台灣會館耆老講座第一代台美人創業甘苦談 楊信國策顧問 [影片]

0

No Title

大洛杉磯台灣會館耆老講座 時間:2023年2月11日星期六下午4點 地點:大洛杉磯台灣會館大禮堂 講題:「第一代台美人在美創業甘苦談」 主講貴賓:榮譽顧問 楊 信董事長 1. 楊信董事長的口述歷史 2. 當年在美國創業時的時代背景及現臨的挑戰。 3. 楊信董事長經商的哲學。 4. 第一代台美人及第二代台美人經營事業,其思維的異同。 洛杉磯成功企業家楊信董事長,也是大洛杉磯台灣會館的榮譽顧問,幼年時家貧困頓,他不怕苦,不怕累,靠著敏銳獨特的生意頭腦,事業蒸蒸日上,並成立楊氏家族基金會,每年捐贈楊信獎學金,鼓勵台灣年輕人到海外求學發展,成功後回饋台灣。楊信董事長愛心不落人後,2019年,在疫情肆虐下,發動「一千萬個口罩,一千萬個愛心」活動,嘉惠美國民眾及弱勢團體。 講座中楊信董事長將以第一代台灣人創業面臨的困難與契機為主軸,談他在美創業的甘苦談。

Global Storytelling: Narrating Childhoods in Taiwan 全球說故事:敘述台灣童年

0

Center for Taiwan Studies “CTS”, UC Santa Barbara

Storytelling has long been at the heart of humanity. Everyone has a story to tell. No matter how ordinary it may seem, and no matter how inexperienced the person who solicits it, those who care to listen can learn a lot. Stories about childhood memories of people who grew up elsewhere allow us to see the world through their eyes, reflect on our own views, and build bridges across generations, cultures, oceans, and geographies.

The Center for Taiwan Studies (CT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teaches storytelling, collects childhood memories, and makes them accessible for readers and listeners around the world. Currently directed by Dr. Sabine Frühstück, the Center houses a project called, Made in Taiwan (MiT), designed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engage in conversations about childhoods with individuals who grew up in Taiwan. Curated by CTS Research Fellow, Dr. Silke Werth, MiT is at once a public oral history project, a global open access digital research hub, and an archive of childhood memories in Taiwan. MiT guides budding student ethnographers in collecting memories of individuals from different biographical, ethnic, social, profession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backgrounds who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having grown up in Taiwan. We believe that remembering and sharing childhood stories fosters curiosity in others’ lives, forges connections across generations and nations, and ultimately weaves a fabric of empathetic and peaceful coexistence.

On April 6–7, 2023, CTS will host the workshop “Global Storytelling: Narrating Childhoods in Taiwan” to celebrate the project’s growth and achievements. Scholars and students, Taiwanese experts and a filmmaker, ethnographers of childhood and youth, and members of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will engage in critical, collective reflections about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nd childhood stories from Taiwan.

If you, dear reader, are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the workshop, please contact us at eastasian-taiwanstudies@ucsb.edu or check out the CTS website for announcements. If you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memories of growing up in Taiwan, please be in touch and we will pair you with a student ready to listen and record! We are excited about adding more life stories to our archive of childhood memories and would love to add yours!

Silke Werth, Ph.D.
Research Fellow, Center for Taiwan Studies
UC Santa Barbara

UCSB  Silke Werth 教授 介紹該大學的“台灣研究中心”(Center for Taiwan Studies “CTS” )

                                                            (譯者 秦雪華Agnes Chin 2023年2月)

全球說故事:敘述台灣童年

述說故事是人們心中長存的思維。每個人都有一個他想説的故事,儘管那個故事似乎平凡,儘管說故事的人似乎缺乏經驗,但是喜歡聆聽的人總可以從故事裏學習了許多。成長在不同地區的人,他們的童年記憶,可以使我們經由他們的眼睛看到了世界,他們的觀感反映在我們的視野裏,並且讓我們為不同的世代、文化、海洋和地域搭建一座連接的橋梁。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 的“台灣研究中心”(Center for Taiwan Studies “CTS”) 教導學生敘説故事、收集童年記憶,並且讓世界各地的讀者和聽衆都能獲取這些資料。目前在Sabine Fruhstuck 博士的督導下,該中心進行一項研究工作,叫做“生產於台灣”(Made in Taiwan “MiT”) 。這項研究鼓勵學生和在台灣成長的人互相談論他們在台灣的童年故事。Silke Werth 博士是 CTS 的研究策劃人,她使MiT立即成爲公眾口述歷史的工作項目,也成爲全球公共的、有數碼操作的研究中心,並且也是台灣童年記憶的檔案庫。MiT引導並培育民族學的學生收集來自於不同的出身、倫理觀念、社會、職業、文化以及不同語言背景的人的個人記憶,但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成長於台灣。我們深信 記起童年故事並且與人分享,能助長別人生活裏的好奇心、打造世代和世代之間以及國家和國家的連結,終究編織一塊互相體卹、和平共存的布匹。

2023年4月6日和7日,台灣研究中心“CTS” 將舉辦“全球說故事:敘述台灣童年”的工作研討會,目的在慶祝這個研究工作的發展和成就。學者和學生、台灣專家和影片製作家、研究童年和青年的民族學家、以及台灣社團人士將對於這項著重品質的研究方式和台灣童年故事給予綜合性的評論。

親愛的讀者,要是你有興趣參加這個工作研討會,請用email 和我們聯絡
eastasian-taiwanstudies@ucsb.edu

也可以參閲 台灣研究中心“CTS” 的網站。如果你想分享你在台灣成長的記憶,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安排一位學生聆聽並且錄下你敘述的故事。我們很高興能在我們的檔案庫裏添增更多童年生活故事的記憶,也喜歡你的故事加入其中。

僑委會:助僑台商紓困 延長海外信貸專案至明年4月

0

2022/12/30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台北30日電)因應疫情持續衝擊全球經濟環境,僑委會今天表示,將海外信用保證基金「紓困專案貸款信用保證」申請期限由2022年12月底延長至2023年4月底。

僑委會發布新聞稿指出,僑委會輔導海外信用保證基金辦理「COVID-19紓困專案」,以積極協助海外僑台商取得所需資金,延續事業永續發展。僑委會並於2021年4月加碼開辦「紓困方案4.0」,提供貸款額度最高上限40萬美元,由僑委會補貼全額保證手續費及一年利息補貼上限3200美元。

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表示,鑒於全球疫情未完全結束,僑委會傾聽海外僑台商心聲,對資金融通仍有深切期盼,因此延長紓困專案申請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以持續協助僑台商穩健事業發展根基。

童振源指出,紓困專案自2020年4月開辦迄今,總共協助海外僑台商取得紓困資金超過1億3000萬美元。

僑委會表示,海外信保基金目前在全球各地有197處承辦據點,分布於24個國家、50個都會區,若僑台商所在地無承辦銀行,也可透過國內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申請貸款保證。

僑委會提醒,僑台商如有資金融通需求,可聯絡海外信用保證基金諮詢(LINE諮詢ID:@Taiwan-Fund;電話:劉經理886-2-2375-2961轉18),或至僑委會網站「僑臺商專區」https://Business.Taiwan-World.Net 及海外信用保證基金網站 http://www.ocgfund.org.tw 查詢相關資訊。(編輯:蘇志宗)1111230

台美人獎學金基金會 2023年清寒獎學金開放申請

0

2023-01-04 大洛杉磯台灣會館

2023年「台美人獎學金基金會」(Taiwanese American Scholarship Fund, TASF)獎助學金即日起開放申請,提供台美移民子弟獎學金資助,將獎助10名學生,每人7,500元,總額7萬5美元,4月3日截止。凡是將於2023年秋天進入大學院校就讀,且需經濟援助之美國地區高中應屆畢業生,或大學院校在學一年級學生,GPA成績3.0以上,家庭收入相當或低於聯邦、州、郡低收入水平者,均可申請。

全美國的台美人皆可以申請。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 其父母或祖父母來自臺灣、需提供家庭低收入證明,並積極參與台美社區活動或文化傳承。歡迎符合以上要求者上網 :https://tascholarshipfund.org/2023-tasf-scholarship……/ 下載申請。

另外,2020, 2021, & 2022年已獲得台美人奬學金的學生,只要其在學學業成績GPA 3.45以上,他們不需要再填申請表,我們也將繼續提供學生每人$7,500鼓勵他們持續努力,完成大學學業。

台美人獎學金基金會(TASF)的宗旨和成員:

台美人獎學金基金會(TASF)是美國政府立案的非營利組織,建立於2014年,其使命在於幫助在美國的台美青年有接受高等教育機會,為更美好的未來奠定基礎。TASF是全美唯一一個針對全美國台美人頒發的獎學金。TASF是由多位台美成功企業家和台美社區領袖共同支持而成立的,當中包括多位台灣政府僑委會所聘任的僑務委員、顧問和促進委員,都在我們基金會慈善捐款者名單中。除此之外,台美人獎學金基金會的董事們也與美國主流政商人士關係密切,如加州財務長江俊輝John Chiang and 國會議員劉雲平Ted Lieu, OpenTable’s New CEO Debby Soo, Rotten Tomatoes co-founder and former CEO Patrick Lee, YouTube co-founder Steve Chen就曾親臨我們獎學金頒獎典禮與得獎學子對談,鼓勵他們有遠大的志向。https://tascholarshipfund.org/awards/

TASF董事們希望將自身的人脈和成就和這些年輕的台美世代分享,幫助他們未來能成功的就業和創業。隨著越來越多年輕優秀在全美國各地的台美學子得到我們台美人獎學金的贊助去攻讀美國大學,我們希望未來能更進一步的幫助他們儘早加強與台灣在專業的互動和交流。

世台聯合基金會「UN Go!」倡議活動1月28日紐約舉辦工作坊及晚宴

0

不是聯合國會員的台灣,如何在聯合國內外,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數位時代,如何擦亮台灣品牌,打響國際外交?

世台聯合基金會「UN Go!」倡議活動,邀請您來一次看懂看透

世台聯合基金會「UN Go!」倡議計畫,邀請關心台灣國際發展的朋友們,參加一月底在紐約舉辦的工作坊(workshop)以及晚宴。也希望藉此活動,讓第二代台美子弟、青年和學生及台灣NGO代表了解聯合國相關議題,以及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現況,並培養參加國際組織的興趣。

工作坊首先邀請重量級的國際關係法學者剖析台灣在聯合國代表權錯綜複雜的關係,及聯合國CoNGO會長闡述NGO在UN的角色。除了台灣政府外交代表人員,也邀請在美國為台灣深耕的組織代表,分享協助台灣走向國際的各項專案。課程特別加上與台灣NGO的對話: 來自台灣黑熊學院沈伯洋老師,分享台灣面對資訊戰與假訊息的應對;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分享台灣品牌經營(branding)與國際媒體發展;台灣第一位榮獲國際奧會婦女與運動世界獎的劉柏君,分享如何讓聯合國破例為台灣人敞開大門; 國際旅遊設計發展協會理事長黃冠中分享旅遊大使倡議。

星期六晚上的國際級晚宴,將邀請台灣友邦以及友台國家的駐聯合國大使與會。

工作坊

時間: 2023年1月28日週六上午 9:00 AM到下午 4:30 PM; 1月29日週日上午9:00 AM 到 12:00 PM

地點: 紐約台灣會館 (137-44 Northern Blvd, Flushing, NY 11354)

工作坊費用:參加線上會議 $50參加實體會議 US $250(包含工作坊、兩天的午餐、晚宴門票)

晚宴

時間: 2023年1月28日週六晚間,6時開始社交酒會、7時晚宴

地點: Sheraton East LaGuadia Hotel (135-20 39th Ave, Flushing, NY 11354)

工作坊以及晚宴報名表: https://forms.gle/3akEtH5fdATEfGSr6

工作坊以及晚宴線上購票: tinyurl.com/4hhxbz8d

世台聯合基金會 (STUF United Fund Inc.) 成立於2009年,為美國登記之非營利組織,著重於災難救助、人道援助、教育文化、公共衛生與環境等領域,在世界五大洲、33個國家推動過國際慈善計畫。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 (UN ECOSOC) 於2016年賦予其特殊諮詢地位 (Special Consultative Status)。

華視盛讚台灣國策顧問楊信致力草根外交+FAPA,GTI+幫幫忙基金會

0
楊信董事長(中)與兩位公子Frank Yang(楊紹培,右)和Peter Yang (楊雲翔,左)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kp3XMoG_hE[/embedyt]

頒贈彭明敏褒揚令,蔡英文:台灣主權我們繼續守護,賴清德:讓台灣成為更民主國家

0

2022/8/14

總統蔡英文(右)14日出席「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暨頒贈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褒揚令」活動,親頒褒揚令給彭明敏家屬。(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傳真 111年8月14日
總統蔡英文(右)14日出席「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暨頒贈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褒揚令」活動,親頒褒揚令給彭明敏家屬。(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傳真 111年8月14日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4日電)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4月辭世,總統蔡英文今天親頒褒揚令,感謝他一生為台灣的付出奉獻。她說,「走在追求公義的道路,你辛苦了!台灣的主權、尊嚴、民主、自由就交給我們繼續守護」。

蔡總統今天出席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舉辦的「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暨頒贈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先生褒揚令」活動,包括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等人都出席。

蔡總統親頒褒揚令給彭明敏家屬,她並全程以台語致詞指出,彭明敏是優秀的學者,也是大家敬愛的民主前輩,他出生在不穩定的時代,經歷過戰爭,也看過很多不公平的事情,他也是一個國際知名學者,有讀書人的堅持。

蔡總統說,彭明敏認同民主自由的理念,無法接受威權統治,為了自己的信念、為了台灣的民主,他勇敢站出來、對抗威權,雖然經過判刑、坐牢,甚至在海外度過很長的時間,但他從頭到尾,仍然堅持自由價值,沒有放棄過。

蔡總統指出,彭明敏可以說是台灣推動民主過程中,很重要的前輩,台灣民主化以後,他仍心心念念台灣的民主發展,彭明敏說過民主自由人權不是天生的,是前輩拚命、犧牲爭取來的,是台灣人民無價的資產。

她說,面對變動的時代,全世界很多民主國家,受到威權國家壓迫,過去這段時間,台灣也面對中國的威脅,讓大家再想起,彭明敏的提醒,民主自由是台灣最大的資產,也是這一代台灣人一定要團結守護的價值。

蔡總統表示,再次感謝彭明敏一生為台灣的付出、奉獻,「走在追求公義的道路,你辛苦了!台灣的主權、尊嚴、民主、自由就交給我們繼續守護」,她也要請大家一起打拚,讓彭明敏的精神,扎根在本地。(編輯:潘羿菁)1110814

總統蔡英文14日出席「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暨頒贈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褒揚令」活動,以台語致詞。(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傳真 111年8月14日
總統蔡英文14日出席「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暨頒贈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褒揚令」活動,以台語致詞。(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傳真 111年8月14日
總統蔡英文(前排右起)、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14日出席「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暨頒贈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褒揚令」活動。(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傳真 111年8月14日
總統蔡英文(前排右起)、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14日出席「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暨頒贈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褒揚令」活動。(總統府提供)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傳真 111年8月14日
「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14日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舉行,總統蔡英文(中)出席並在看板上簽名。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111年8月14日
「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禮拜」14日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舉行,總統蔡英文(中)出席並在看板上簽名。中央社記者謝佳璋攝 111年8月14日

追思彭明敏 賴清德:讓台灣成為更民主國家

2022/8/14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4日電)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說,感謝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對台灣民主、主權的打拚,也祈禱彭明敏在天之靈,繼續守護著台灣的每個世代,讓台灣成為一個更民主、更現代、更重視人權的國家。

賴副總統今天與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參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彭明敏教授百歲紀念」追思禮拜。

賴副總統晚間透過臉書指出,彭明敏充滿傳奇、起落的一生,就是台灣追求民主、獨立、自主的歷史縮影,彭明敏主張台灣應建立責任政府、保障基本人權,卻在當時,被威權政府列為「黑名單」,並流亡海外23年,但也因此將被壓抑許久的台灣人心聲,帶到國際社會。

他說,現在的台灣,因為有著彭明敏以及海內外眾多前輩,為台灣民主、自由與人權所做的貢獻,才能一代接一代地邁向正常國家、一步一步守護民主自由的珍貴資產。

賴副總統表示,面對變動的時代,台灣也在蔡總統的領導下,逐漸提升國際社會地位,更和全世界的民主友人,堅定地站在一起。

賴副總統說,彭明敏一生不畏威脅,彭明敏的精神與信念,將永遠留在每一位台灣人的心中,支持著台灣守護主權、尊嚴,讓台灣這座堅韌之島,能自信地面對未來的各項挑戰。

賴副總統指出,再次感謝彭明敏對台灣民主、主權的打拚,也祈禱彭明敏在天之靈,繼續守護著台灣的每個世代,讓台灣成為一個更民主、更現代、更重視人權的國家。(編輯:蘇志宗)1110814

化作千風-懷念台美人的人權鬥士、台獨先鋒王泰和

0

2022-06-25

[embedy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qOupMruT8o[/embed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