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心 漂泊情》序言 @ 詹松烽

0
391

%e5%8f%b0%e7%81%a3%e6%83%85%e6%bc%82%e6%b3%8a%e5%bf%83_book《台灣心 漂泊情序言

詹松烽

一九四七年,國民黨被迫撤退到台灣苟全,從此中國人便以統治者的身份,在台灣展開大規模的鐵血鎮壓, 並用戒嚴令箝制台灣人民的生活與思想。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台灣學子,在家鄉除了攀附獨裁政權外, 便毫無發展的餘地。一九六零年代初,美國甘迺迪總統放寬移民政策,掀起了台灣的留學潮。那時候的留學生,大都是祇帶著一個皮箱﹐幾佰元美金,便踏上了不歸的征途。這批留學生,在家人「殷切期望」的千鈞壓力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每個人可說都有一段難以形容的辛酸日子。但是經過一番的奮鬥,如今一個個也完成學業而成家立業,過著平穩的生活。

在平穩的生活中,台灣人留學生與所謂的外省人留學生,有著明顯的分別。絕大多數的台灣留學生,來美後深受民主自由的薰陶,看到美國人選總統,是那麼的神聖與尊嚴,總是含著淚水,期望著台灣人有一天選出台灣人自己的總統。台獨聯盟與台灣同鄉會于焉誕生。經過台灣人多年的犧牲與奮鬥,如今台灣人雖已選出了自己的總統 ,但是那些「根」不在台灣的外省人或說中國人,卻一廂情願地要把台灣回歸中國,抹殺台灣在國際的生存空間。所以三十多年來,住在美國的大多數台灣人,其生活的話題是獨立的台灣,講的是台灣話(包括客家話與鶴佬話),做的夢也是台灣美麗的家園與親情。而中國人的生活話題,從漢賊不兩立,到大一統的中華民族,講的是中國話(即使是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人),做的夢也是中國的錦繡山川。既然彼此語言不通又思想迴異,在美國台灣人與中國人之分,要比在台灣明顯得多。

陳國洸是這一波留學潮的留學生,他生長在台灣的貧瘠客家庄──三義。小時候看著家人艱苦的上山種茶又打柴,一種「打拼翻身出頭天」的熱流,就不知不覺在他小小年紀的血液裡,開始奔流著了。因此,在他來美完成學業工作一段時間後,放棄了平穩的工程師生活,而從事一個傢俱進出口的批發事業。創業本來就困難,沒有資金更是難上加難,也特別顯得創業唯艱。但是他秉承著這一股「打拼翻身出頭天」的毅力,冒著暑夏的燄陽,更冒著隆冬的霜雪,開著滿櫃的大貨車,翻山越嶺的奔馳,東西南北的送貨與卸貨,就在這樣不辭辛勞的慘澹經營了二十年,終於把家庭的經濟,從無變有餘。有很多留學生,在學術上有極高的成就,然而,卻很少人能夠突破「士大夫」的瓶頸,赤手空拳、咬緊牙根,在生疏的商場上,開闢一番新天地。

陳國洸不僅是一位能吃苦奮鬥的創業人,更是一位極富情感與正義的人。他常常因為熱愛台灣的鄉土與親情,而輾轉難眠。每每在深夜起床,把所有對母親的懷念、妻子的熱戀、孩子的愛育、台灣鄉土的眷戀,乃至於台灣人民的悲慘歷史與未來的展望,一點一滴的記了下來,陸陸續續的在報章上發表,終於匯集成了這本令人深思的 『台灣情漂泊心』。這六字真訣道破了早期台灣留學生,在異鄉生涯的「情與心」。不管如今是將落葉歸根,還是入土生根,這個「根」將永永遠遠地深植在日思夜夢的台灣芳土。畢竟台灣是屬於我們台灣人的國土,也祇有「認同台灣」的台灣人才是台灣的真正主人翁。

註:《台灣心 漂泊情》由台灣前衛出版社出版(2003);作者為達拉斯同鄉陳國洸先生。

(摘自Houston Taiwanese Newsletter 2003 鄉訉)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