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訪洛杉磯法光寺 ◎鄭炳全 +洛杉磯法光寺與禪光法師、如學禪師簡介 ◎台美人歷史協會整理

0
1649

洛杉磯法光寺禪光法師
▲左起劉秋岳、禪光法師、鄭炳全、李彥貞2014年2月27日攝於洛杉磯法光寺。(黃樹人攝)

参訪洛杉磯法光寺 ◎鄭炳全

記得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去Downy市的法光寺,覺得很遠又不好找,第二次去時佛寺煥然一新。北醫藥學系校友黃書琅夫婦是善信的佛陀子弟,也是法光寺的護法,自始就出錢出力,並且持續精修,夫妻兩人均曾在月例法會中,上台報告學佛的心得。二十年前我搬來Temple City 後,認識兩家社區鄰居,來自台北市的鄉親,李傳枝夫婦及葉淼夫婦也經常去法光寺聽禪光法師用閩南話講經。

隨後台美人筆會劉秋岳(筆名劉欣如)兄,出版數十本佛學生活化的書後,認識了法光寺住持禪光法師,受命赴日本收集有關曹洞宗的佛學書籍,開始再度介紹曹洞宗精華到台灣。台北和洛杉磯法光寺的開創者如學法師,出身曹洞宗,到日本佛教大學留學也是拜師曹洞宗。此次參訪洛杉磯法光寺,即是秋岳兄安排,並邀台美人筆會會員黃樹人及前會長李彥貞,一起會見禪光法師。

法光寺四週是安静的住宅區,1980年之前是一間舊教堂,經改建後呈圓頂渾厚的佛堂,旁邊是寬闊的停車場及一排教室,花木簡單樸素,我們依時下午到,大門敞開,停車場空空靜靜,禪光法師已準備水果茶水在教室等候。

洛杉磯法光寺

我對如學法師跟禪光法師的事蹟早就耳熟,近日又上網温故知新,所以要問的其實不多,首先秋岳兄談及跟法光寺的因緣,本來他兒子完成碩士學位後,舉家束裝回台,却因法光寺佛學院徵求師資,他毅然延留下來。禪光法師談起文化的重要,佛學院雖然數月就停辦,却因劉老師的發心毅力,至今出版了七八本書。

禪光法師談起當初師父如學法師的叮嚀交待,事無巨細,裏裏外外,都要一個人自己處理,一轉眼三十幾年過去了,問及接班人,法師說因緣未足,尚未遇到合適人選;談起出家人必備的要素,能靜下來,守口如瓶,是很重要也不容易的。要當義工就要當上等義工,一件事完成了,不需要別人善後。

禪光法師介紹洛杉磯法光寺

問到如何抗拒誘惑?法師說遇事全憑佛性良知,不需抗拒,如果這件事這樣做下去,七天後不後悔,結果對大家都好,那就對了。至於法光寺對信徒捐贈的理念是,不分多寡全憑善心,不會因某某人捐巨款,就在大柱刻上大名,我告訴大家,法光寺一磚一瓦都是每一個人的功德。

問到參加法會的人數?法師說總數上千,平常參加法會二三百人,老中少都有。可喜的是第三代信佛的持續增加,也就是在台語之外,英語也派上用場。

禪光法師認為文化的傳承很重要,希望台美人歷史協會能存善求真。

(有興趣的讀者請參看Video, 由於劉秋岳兄係新竹客家,台語不流暢,所以訪談以普通話為主。鄭炳全記。)

台美歷史協會訪洛杉磯法光寺禪光法師-02272014

Uploaded by Taiwanese American Channel 南加州台灣人影音頻道 on 2014-07-25.


——————————————————

洛杉磯法光寺

地址︰12110 Pomering Rd, Downey, CA 90242,電話(562) 927-3945

1978年,台灣法光寺開山如學禪師應美國信眾之請,來美國弘法。洛杉磯市是華人最多的地方,當地信眾向禪師請求,希望能有一所以閩南語弘法的道場,禪師遂有在洛杉磯建寺的計劃。

是年六月,如學禪師先購得一所獨立院落的住宅,將客廳佈置成佛堂,供附近信徒禮拜,同時向當地州政府申請立案,同年八月十四日獲准。

1980年底,如學禪師二度來美,積極籌劃建寺事宜,到了翌年春天,因緣具足,購置得舊教堂一所,將之改為佛寺。是年六月改裝工程完成,並舉行開光典禮。這在當地台僑界是一件大事,典禮之日,盛況一時。這一所法光寺,成為洛市台僑精神寄託的中心,禪師指派徒弟──禪光法師,長期駐錫洛杉磯法光寺,從事弘法,教育工作,深得信眾的愛戴與信任。

美國法光寺座落於洛杉磯的Downey City,附近主要是住宅區。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草坪花圃,開滿了大玫瑰花,後院種酪梨、香橙等水果。法光寺主體建築造型獨特雄偉壯觀,是禪光師父親手設計,就原來教堂基地全面改建的,最大特色是一切圓融沒有稜角。中間是大雄寶殿,挑高十餘米,清淨莊嚴。兩側是藥師殿、地藏殿、祖師殿,辦公室和知客室。外有三處停車廣場,和一長排附屬建築,包括後殿、法光女眾佛學院和法光中文學校的教室、齋堂和香積廚。以及隨處可見的林木和花圃,花團錦簇,萬紫千紅,使人心曠神怡。

禪光法師,臺灣省高雄縣人,民國30(1941)年生。16歲於南投碧山巖寺依止如學禪師出家。民國50(1961)年受具足戒。民國64(1975)年於九龍珠海書院外文系畢業,民國66(1977)年隻身赴美於萬佛城法界大學研習,民國67(1978)年奉開山如學禪師指示,在洛杉磯成立美國法光寺,擔任住持至今。並於如學禪師圓寂後出任法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迄今。

禪光法師說,開山如學禪師所創建的寺院,第一個是碧山岩寺,算是源頭。它雖然本來就有了,但是因為開山的父親希望她有個固定的地方修行與教導徒眾,於是就出資﹐讓禪師把它買下。是如學禪師最初住錫的一座佛寺。後來的佛寺就是開山所創建的,像臺北法光寺、五股智光禪寺及洛杉磯法光寺。

禪光法師說,洛杉磯法光寺是1978年8月(民國六十七年八月)成立的。法師說,『我會到美國去有一小小的因緣。當時﹐我對英文蠻有興趣。家師問我說:「你讀英文做什麼?你去美國做什麼?」我說:「我要把英文弄好一點,希望將來能夠用英語跟人家講佛法。」家師說:「這個也蠻不錯的。你確定真的要朝這方面努力嗎?」我說:「我確定」。家師說:「既然你確定,那麼你就不可再改變你的方針,就讓你去。」

後來有個機緣,當年宣化法師在美國的北加州設立法界大學,招收學士、碩士、博士班學生等等。那時候慧炬的創辦人周宣德老居士正好幫法界大學處理招生事宜,所以就去申請,結果如願以償。到美國後唸了一年,感覺還不錯。不過後來因緣不具足,離開了法界大學。禪師問:「如果你不想唸,那麼你要待在美國﹐還是回臺灣呢?」我說:「想留在美國」。禪師說:「好,那你就要下定決心,把身心放在佛教上面做事。」

另一個因緣是,從臺灣移民到美國洛杉磯的信眾,請求學公上人在洛杉磯辦一所用閩南語解說佛法的寺院。於是就暫時買一間住家小房子當佛堂。住家的客廳當佛堂有點不方便,附近鄰居也會抱怨,所以就在洛杉磯的 Downey 市找到現成的教堂。在那之前,於1978年6月左右向美國政府申請立案,隨後於該年的8月14日立案申請成立,於是洛杉磯開始有法光寺,一直到現在。隨後都依照創辦人如學禪師重視教育的這個理念,著手從事佛教的事業。

美國法光寺一個月法會一次,大家在一起共修。有的月份逢到佛菩薩誕辰,則有兩次法會。平常是在每個月的第三個禮拜天舉行大悲心會共修,法會那天是一氣呵成──誦經、供佛與講經。之後﹐大家用餐。

在這個時段裡面,共修中不只是讓信眾跟佛菩薩更親近一點,也讓信眾瞭解佛菩薩的教法是什麼。所以從十點到十二點兩個小時的時間內,希望大家多少能夠從法光寺得到一點佛法資糧回去。三十幾年來從不間斷。此外,有佛學班、坐禪班、梵唄班、健身養生班、烹飪班與合唱團等課程,還有每年舉行禪三、禪一夏令營,與其他種種對信眾身心有益處的活動。法光寺都盡量從這方面著手。簡言之,是希望大家獲得身心的平衡、安穩和喜悅。

參加法會的信眾成員裡,臺灣的僑民比較多。其他寺院講經都是以華語為主,只有洛杉磯法光寺講閩南語,所以有信眾說很有親切感。不懂臺語的,我們則採用雙語──即時在投影機譯成英語與中文。其中也有少數廣東人,西方人參加共修,法光寺亦可說是文化的小熔爐。

(2014年8月修訂,台美人歷史協會)

資料來源︰

法爾辭庫(http://www.dharmazen.org/X1Chinese/D45Dictionary/D02SamGrha001/D02SamGrhaData0011.htm)

「法光永輝憶師恩─訪禪光法師」(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AN/an133130.pdf)

——————————————-

如學禪師

資料來源: 台灣大百科全書

(1913-02-17~1992-01-30)
二十世紀的台灣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佛教比丘尼,當然是創辦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但她在佛教界,從不曾被稱為「台灣尼姑王」。
歷來被稱為「台灣尼姑王」的台灣近代比丘尼,共有兩位:一是南臺灣是圓融法師(1906-1969),二是北台灣是如學法師(1913-1992)。
特別是,如學法師的生平經歷和對佛教教育事業的貢獻,都是當代台灣佛教史上,很值得對其進行歷史或傳記的書寫。
事實上,如學法師是台灣近代佛教史上,第一位受過正式專業訓練的「比丘尼禪師」。
她的俗名叫張繡月,是新竹名醫張忠之女。她出家前,1930畢業於新竹的高等女校;出家後,則赴日本東京的駒澤大學深造,並拜在禪學大師澤木興道(1880-1965)門下。駒大畢業後,她進京都的「白毫女叢林」,習日本尼眾規矩一年半。
所以,她是日治時期台灣佛教界少見的女性高級知識分子。已故的佛學專家楊白衣博士(1924-1986),因此常稱她為:「台灣真正的尼姑王!」 她和著名的女畫家陳進女士(1907-1998),同為新竹地方出身的名女人,只是一位在佛門深造,一位在藝壇精進。而陳進生平最重要的佛教系列作品,就是為「如學禪師」的台北「法光寺」道場所畫的,可見兩人的交情之深。
不過,如學禪師另有許多軼事流傳。例如她十九歲(1932)在新竹近郊的「一同寺」出家,所依止的師父,是她小學的同班同學玄深法師。而玄深法師因有大商人出身的祖母,出錢於自建的「齋堂」中修行,早在十一歲她即發願出家,拜在日據台灣四大法派之一的「法雲寺派」(本山在苗栗大湖)的門下,自家「齋堂」也變更為「一同寺」。
「法雲寺派」的開派祖師覺力禪師(1881-1933),在得悉如學禪師出家時,一個月有四次親自下山,從苗栗趕來新竹,觀察和測試如學的佛學程度。因她的來歷非比尋常,對教派發展關係甚大的緣故。
可是,如學禪師雖在日本受過佛教的高等教育,卻因正逢太平洋戰爭爆發,回台後,便不能有大作為。戰後,又因改用中國語文,對精日本語文教育的她,構成極大轉型困難。
1959年八七水災後,她攜徒到台北市另謀發展,並改營精緻的素食料理,才有了轉機。甚至包括她晚年籌建的「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在內,也要賴此經濟來源支持。可見,縱使號稱「台灣尼姑王」,也有時不我予的際遇,如學禪師的例子,可為證明。

—————————————–

如學禪師大事記

 

                                                               ( 修訂自台灣佛學數位博物館 )

 

1913 二月十七日,如學禪師誕生於新竹張氏名門,父張忠,係當地名醫,俗名張綉月,上有三兄,下有五弟,乃張家唯一掌上明珠。
1919 如學禪師進入新竹女子國民學校就讀。
1925 自公學校畢業,考進新竹高等女學校就讀。高女時代,即善解佛法,喜閱經書。
1930 新竹高等女學校畢業。
1932 依止新竹壹同寺玄深禪師剃染,成為曹洞宗開台第一代祖師覺力禪師派下第五代傳燈法脈,號如學,字道宗。自是如學禪師夙夜佛道精進,開啟其六十年如一日的普度聖跡。
1932 鑑於社會文明日新月異,為滿足當時台灣社會人士對佛法之殷切需求,如學尼師認為應加強自己對佛學之充實,故決意東渡日本,深造佛學。甫至日本,先就讀於名古屋女學林。
1936 進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所創辦的,東京駒澤大學佛教科深造佛學。於此時,親近日本曹洞宗澤木興道禪師修習禪法。如學禪師當時甚獲澤木興道禪師賞識與器重。
1938 經由澤木興道禪師介紹,至京都白毫女叢林修行。
1939 參加澤木興道禪師於名古屋的一宮傳戒及七日的得道式,法名「道宗」。
1940 自駒澤大學佛教科畢業,隨即返臺,加入弘法行列。
1940 學成返臺,應基隆月眉山靈泉寺住持德融老和尚之請,赴該寺所設佛學院任教,講授佛法。當時聽講學生多半是如學禪師之長輩或其師兄弟。
1944 晉山常住碧山岩寺。碧山岩寺原為三位福建渡臺僧人所創建,後曾由在家人管理,由於如學法師的父親認為若沒有一個固定道場,則無法學以致用,因此出資買下該寺。
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 碧山岩已有三十多位比丘尼,如學法師認為出家眾若學識淺薄,無以度眾,遂排除萬難禮請漢文、英文、音樂….等多位老師至寺授課。另中國來臺法師諸如印順、演培、續明、默如等均曾至該寺講經說法,戒德法師亦曾至該寺教唱唸,仁俊法師更長期於碧山岩寺閉關講學。如學法師鼓勵寺眾出外求學,增長社會知識,方便度眾。
1959 適逢「八七水災」肆虐,沖毀碧山巖寺殿宇。如學法師與寺眾卅人,避災於草屯鄭高明醫師別墅,居住六個月餘。
1960 應台北信眾之懇請,北上創建法光寺。
1961 法光寺大雄寶殿落成。
1962 於法光寺開設「法光佛學講習班」,並附設佛學講座及「週末參禪會」。此外,禪師體念盲人求法之虔誠,指示成立「法眼佛學研習會」(簡稱法眼會),輪派寺眾講經、教唱梵唄。此即北投「法眼寺」之前身,今「法眼寺」由禪銘法師負責領導。
1963 重建南投碧山岩寺。
1967 於台北法光寺增設免費「法光英日語補習班」。
1968 台北五股陳子居士懇請禪師住持其原四合院古厝,大師感其誠意,遂於八月晉山,命名為「智光禪寺」,並著手購地改建。
1969 如學法師獲頒台北市政府的「推行社會教育成績優良獎」。同年,於碧山岩寺創辦「南光女眾佛學院」。
1974 傳碧山岩寺於甫自日本學成歸國的禪海法師。
1978 應美國信眾之請,至美弘法,蓋因美國信眾向禪師陳述,希望能有以閩南語弘法的法師常住美國,禪師遂於美國洛杉磯籌建「法光寺」。
1980 [法光英日語補習班] 辦學積效優良,禪師再獲台北市政府表揚。
1981 於台北法光寺成立「法光寺派下旃檀林師子會」,聚會禪師派下弟子所屬寺院及各分支寺院,從事培植僧才、宣揚教義之續佛慧命志業。
美國法光寺佛像開光。
1984 五股智光禪寺舉行落成典禮,並傳授在家菩薩戒。
1985 於五股智光禪寺興建「如學幼稚園」。
1986 於五股智光禪寺興建「靈光寶塔」。
1989 設立「財團法人法光文教基金會」。為造就佛學專才,以便在佛教思想及精神上發揮引導的功能,培訓佛學院之師資,佛教事業的專才,遂創辦「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禮請印順長老任導師,並禮聘威斯康辛大學佛學博士恆清法師任所長,廣邀國內外知名佛教學者任教。
1990 設立「法光留學獎學金」,資助於國外攻讀碩士、博士之留學生,免因昂貴學費而輟學,助其順利完成學業。同年,興建「法光寶塔」於五股,供作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辦學之經費。
1991 12月中旬,禪師因年邁體弱,舊疾復發。經住院治療亦不見好轉。
1992 元月27日,禪師自知時之將至,遂要求退院返回法光寺。
元月29日,禪師進入昏睡中。
元月30日,午時十二點卅分,禪師已無脈搏心跳,忽爾迴光返照,令禪海法師召集全體緇素弟子一一道別,並囑弟子常行佛道精進不懈。
元月30日未時初,上人慈聽傳燈弟子禪海、禪得、禪光暨眾分燈弟子與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恆清之送終供誓「願承師志,以心傳心,默照心印,續明法光」後,於悲戚、莊嚴之佛號聲中安祥捨報示寂。禪師世壽八十春,僧臘六十夏,戒臘五十七秋。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