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應有的能源智識素養 ◎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教授)‏ + 台灣民族理論 ◎ 黃界清

0
559

台灣人應有的能源智識素養

黃界清 (德州農工大學傑出教授)‏

03/15/2OO9

目前,人類在能源方面,面對兩大問題。第一,傳統能源漸漸用完,急須尋找新能源。第二,傳統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漸漸破壞環境,急須尋找新技術。首先,本文將比較各種傳統能源,用在相關的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與其造成環境污染及地球暖化的反效果。其次,介紹如何利用新科技,使傳統能源變成乾淨無污染的發電技術與交通工具。接著,比較各種新的再生能源,與其用來發電的相關技術及優缺點。最後建議,新科技的研發,將使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共同解決人類未來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暖化問題。本文從能源科技的觀點,來探討台灣國國民應有的素養與智識,讓綠色能源與經濟環保三大議題,取得平衡永續發展,以助台灣邁向正常而安康的國家。

目前世界能源的比例,傳統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氣)占六十到八十%,原子能源(核子分裂、核子熔合)占十到二十%,再生能源(水力、風力、太陽、海洋、地熱、生質能源)占十到二十%。能源主要用來發電、交通、工業、及冷氣熱氣等等。傳統能源必須經過一套能源轉換設備,才能用來發電或作為交通工具。例如,火力發電就是利用燃燒煤炭,使高壓鍋爐內的水,變成高壓高溫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再來轉動發電機來發電。或者,利用燃燒天然氣,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燃氣渦輪機,再來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同樣道理,汽車等交通工具,就是利用燃燒汽油,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汽缸內燃機,再來轉動車軸與車輪來運行。飛機也是利用燃燒高級汽油,變成高壓高溫燃燒氣,來推動燃氣渦輪機,再利用噴射出來燃氣的反推力來飛行。但是,利用燃燒煤炭或者天然氣來發電,與利用燃燒汽油來開汽車或者飛機的共同缺點是,它們都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與二氧化氮,造成環境污染與地球暖化的反效果。

全世界各先進國,為了解決傳統能源短缺與環境污染等等難題,都提出節約能源減少燒炭、提升能源轉化效率、以及開發新能源等各種方法策略。尤其,一般認為二氧化碳是造成環境污染、溫室效應、地球暖化的來源。於是,大力研發如何來控制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當務之急。先從最大件的燃煤火力發電來看,就有在煤炭燃燒前的處理(煤炭氣化技術)與燃燒後的處理(二氧化碳的捕獲封存技術)兩種方案。所謂的二氧化碳捕獲封存技術,就是把煤炭在燃燒後,利用各種物理或化學方法來捕獲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然後再用壓縮機把它輸送到山地底下或海水底下,永久封存起來而不會造成污染。所謂的煤炭氣化技術,就是把煤炭輸送到有水蒸氣的煤炭氣化爐,利用控制氣化爐內水蒸氣的溫度與壓力,使氣化爐內的煤炭氣化(並沒有燃燒)而變成含有氫氣的混合氣。利用燃燒這種含有氫氣的混合氣,來推動混合氣渦輪機來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會大量減少。如果再進一步把氫氣從混合氣分離出來,直接利用燃燒氫氣,來推動氫氣渦輪機來發電,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接近於零,就會達到零污染效果。這就是最先進、最乾淨無污染的氫氣渦輪機發電技術。可是,這些減少二氧化碳的技術,增加了發電設備的成本費用。

再從最大件的汽車等交通工具來看,為了解決石油短缺危機,就有開發燃料電池與生質燃料能源來代替傳統汽油等新科技出現。所謂的燃料電池新發電技術,就是利用氫氣與空氣中的氧氣,經過適當的觸媒與電化作用而產生電流與熱水。小型低溫的燃料電池所產生的電,可以用來轉動車輪來運行。大型高溫的燃料電池所產生的電,可以當作是小型發電廠來用。因為燃料電池沒有經過燃燒程序,所以沒有產生二氧化碳,沒有環境污染與地球暖化的惡果。但是,燃料電池必需的氫氣從那裡製造出來呢?因為由電解水可以產生氫氣,但效率太低、太貴不實用。前面提到利用煤炭氣化技術,來製造氫氣與混合氣,是目前正在開發的新科技。再來,所謂的生質燃料代替能源新科技,就是利用控制生質能源的溫度與壓力,經過適當的觸媒與發酵作用,再蒸餾而釀造出生質酒精與柴油來代替汽油。因為沒有經過燃燒程序,所以也沒有產生二氧化碳的問題。一般生質燃料能源包括,油脂藻類酒精、小麥纖維素酒精、甘蔗玉米乙醇、甜菜油菜柴油、大豆向日葵柴油等等。但是,生質燃料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必須考慮到與農產食物需求平衡發展。目前,燃料電池與生質燃料能源,都比傳統汽油貴。

接著,來探討與比較各種再生能源發電的技術及優缺點。首先,傳統的水力發電,利用水霸的水沖能力,來推動水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水力來源有限)。其次,原子能發電,利用核子分裂放出能量,使核子反應爐內高壓的水,變成高壓高溫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發電效率高,缺點是核安全與廢料污染處理)。再來,風力發電,利用陸地上或離岸海面上風速能力,來推動風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風力來源不穩不好控制)。再下來,太陽能發電,利用曲面鏡來聚焦太陽熱能,使放在曲面鏡下面管子內的水(或者氨),變成水蒸氣(或氨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發電效率低)。或者,利用太陽光電板(或者太陽光電池)來收集太陽光能,透過太陽光子與矽薄膜板(或者晶薄膜板)的光電作用而產生電流(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太貴發電效率太低)。還有,地熱發電,利用地下高壓熱水或水蒸氣,直接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地熱來源有限)。最後,海水溫差發電,利用海水水面與深水下面的溫差,使鍋爐內的水變成水蒸氣,來推動蒸氣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或者利用海浪、潮汐、洋流來推動水渦輪機,轉動發電機來發電(優點是無污染,缺點是來源不穩發電效率低)。

台灣進口9O%以上傳統能源,為了解決能源短缺與地球暖化等等難題,台灣國國民應有節約能源的基本素養,以及如何減少二氧化碳與各種再生能源的科技智識。台灣國國民必須向歐美先進國家學習,探討他們在能源經濟環保三大議題,如何取得平衡發展的策略與願景。台灣地小人多、如何有效開發生質燃料能源,加上地震頻繁、是否過多依靠核能發電,必須審慎考量處理。以台灣的特殊地理環境,有利開發風力與海洋發電,加上台灣的電腦產業基礎,發展最先進的太陽光能發電,讓綠色再生能源科技,取得經濟與環保平衡發展。台灣國國民必須有健康的能源智識,來監督政府單位,放棄耗費能源與破壞環境的產業,努力為子孫立下永續發展的能源科技政策,使台灣成為人人羨慕的「東方瑞士」,把台灣國建立成為「小而美」「正常而安康」的國家。

黃界清+李遠哲_03192011

台灣民族理論

黃界清

前言

長期以來,在台灣人運動過程中,一直被下列名詞思想所困擾,甚至於爭論不休:台灣人、台灣民族、中國人、華人、漢人、中國民族,甚至中華民族。尤其是台灣人是不是漢人或華人,台灣民族是不是漢民族,也時常分不清楚。還有,對於民族與國民,或國家的關係,也沒有概念。甚至於台灣要獨立,需要提台灣民族嗎?不提民族就不能建國嗎?民族主義是什麼?與國族主義,國民主義,或國家主義有何異同?台灣人與台灣國民,台灣民族與台灣國家有何異同?當台灣人運動碰到困難時,這些關於民族或台灣民族的問題,就會重複地再度被提出來討論。可是,從來很少人會去懷疑美國人或美國民族,英國人或英國民族,法國人或法國民族,德國人或德國民族,日 本人或日本民族,中國人或中華民族。為什麼他們都可以自稱或被稱「某某人或某某民族」,但唯獨「台灣人或台灣民族」不能提呢?這些看似簡單問題,但由於長期以來,台灣人運動處於弱勢,被壓制的地位,台灣民族的提法,一直被扭曲誤解。過去,現在,甚至於未來,中華民族的大蓋子一直壓在台灣人的頭上,一直捆綁著台灣人的思想與行動。雖然經過長期抗爭,在2000年代的今天,台灣人的提法逐漸被台灣住民認同,但是,對台灣民族的提倡,還是陌生或害怕,還沒有形成一股主導台灣前途的決定力量。如何將中華民族的大鍋蓋掀掉,讓台灣人重見天日,不怕提台灣民族,讓台灣民族的理論基礎在台灣生根發展,早日建立台灣民族國家,應該是當代台灣知識份子的重責大任。

簡介《台灣民族理論》

2010年2月份筆者在整理1980年代史明與《台灣大眾》政論選輯時,發現史明先生早在當年的《台灣大眾》,從第七期起(1985年6月30日)到第十七期止(1986年7月31日),共有8次刊登發表大約180頁,有關「民族形成與台灣民族」的論述。筆者重複仔細地看了好幾遍,發現史明在當年的《台灣大眾》刊物裡,清清楚楚地,有系統地將西歐各民族與民族主義如何形成發展,談到亞洲各民族與民族主義如何形成發展,再從台灣人四百年史,總結出台灣民族與台灣民族主義的形成發展。這些論述,可以說是1980年代史明每年暑假從日本來美國拜會台灣同鄉同學時,為了要大家了解台灣民族主義的重要性,花很大功夫精力,有系統地搜集資料,整理出來的寶貴資產。筆 者認為,這些資料有研究參考的價值。於是最近請人再次打字成為可以用電子文件傳閱的檔案,以供有興趣的年輕讀者參考傳閱。為了避免用相同名稱,姑且把它取名為《台灣民族理論》。

史明在這本《台灣民族理論》,也就是當年他在《台灣大眾》刊物裡,從民族形成的三個因素談起,以「客觀因素」為契機,經過若干的「歷史過程」,逐漸產生「主觀因素」而成立的一種社會共同體(共同意識)。這三個因素之中,為民族形成最具有決定性的,是主觀因素的共同意識(民族意識)。即在一個社會集團的內部,必有這種共同意識普遍發生,使各個的成員感到「自己的集團別於其他集團」,並使這些成員關心自己集團的共同利益及共同前途(獨立,統一,發展),同時,在實際上,能起推 動集團發展的作用,這樣該集團就擁有「民族」的性格而發展下去。

史明從民族成立的客觀因素中的自然因素,也就是血緣的共同,地緣的共同,談到客觀因素中的社會因素,也就是語言的共同,文化的共同,與經濟生活和政治命運的共同。史明花很大的篇幅,也可以說是整個台灣民族論述的核心,放在民族成立的客觀因素中的社會因素,尤其是「經濟生活和政治命運的共同」的理論基礎。他從西歐的市民主義、資本主義談起,英國人的民族形成,法國人的民族形成,德國人的民族形成,談到亞細亞後進地區的民族形成,日本人的民族形成,直到中國人的民族形成。本書的精華在於探討為何「經濟生活和政治命運的共同」,對「台灣民族」的形成有決定性作用。史明從漢人移民開 拓,荷蘭殖民統治,鄭氏王族封建專制的殖民統治,滿清朝廷封建專制的殖民統治,日本帝國殖民統治及資本主義化,到中國國民黨殖民統治及資本主義化,論述台灣社會,台灣人已經形成「經濟生活和政治命運的共同」,而且與中國社會,中國人已經漸行漸遠,於是台灣民族已經客觀存在,符合歐美各民族的形成,也符合亞洲各民族形成的客觀因素。

再來,史明以民族成立的「歷史因素」,從台灣人400年獨特歷史發展過程,清朝統治時代的「本地人」相對於「唐山人」,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人」相對於「日本人」,到中國國民黨統治時代的「台灣人」相對於「外省人」(中國人),導出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已經分別存在的歷史事實。最後,史明論述民族形成的「主觀因素」,也就 是民族意識與民族共同體的民族主義。從民族主義的本質,談到歐洲式的民族主義,到亞洲式的民族主義,一直到「台灣民族主義」的崛起。史明在這本書最後一段是這樣寫的:因此,「渴望台灣民族的獨立,主張台灣民族的利益,關心台灣民族的命運,並為台灣民族的前途奮鬥」的這個台灣民族主義,即名符其實的成為台灣民族革命的最高理念,也成為台灣社會主義革命的推動力。

黃界清+史明_05172009

民族主義的兩面性

看史明這本民族與民族主義的理論,你就會很清楚地瞭解到,在世界各地,同一個民族,可以形成許多不同國家,同一個國家內,可以包容許多不同民族。幾百年前的歐洲社會,資本主義發達後,以民族或民族主義來團結內部,打敗封建王朝,成為各個強大的民族國家,可以說是民族主義的正面性。但是,這些強盛的民族國家,卻對外擴張侵略,以殖民統治亞非拉各個落後地區,可以說是民族主義的負面性。可是,這些被殖民統治的亞非拉各地區,也效法以民族主義來爭取殖民地解放,抵抗列強的侵略,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都已經獨立建國,也可以說是民族主義的正面性。從史明這本書,清楚地指出,民族主義的兩面性,即民族主義是用來團結對外 ,凝聚成近代「民族國家」的原動力,但也可能成為侵略外國的利器。

但是,史明認為,台灣人四百年來,一直受到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與壓制,唯有提倡台灣民族主義,推動台灣民族獨立建國,才能發揮民族主義的正面性。台灣民族尚未獨立建國,現在擔憂台灣民族主義的負面性,為時過早。也就是說,台灣民族理論是推動台灣獨立建國的精神武裝,不是侵略他人的毒蛇猛獸,台灣人不必怕談論台灣民族或台灣民族主義,而是要有效地運用台灣民族主義來發揮團結對外的功能,達到台灣民族獨立建國的目標。

台灣民族面臨大挑戰
從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發展來看,歐美各先進國,對其本國的民族或民族主義,已經沒有太多爭論。甚至於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非、拉被列強殖民過的國家,也都已經獨立解放了,也不必再強調其本國的民族或民族主義。所以今天世界各國,大都以國家為名,不再提民族或民族主義。但是,唯獨台灣是例外。本來,台灣民族或台灣民族主義,在日本殖民統治台灣的1920-30年代,已經被當時台灣知識份子提出,用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不幸的是,1945年日本戰敗,中國國民黨軍隊佔領台灣,台灣人失去機會以台灣民族或台灣民族主義來建立台灣民族國家。台灣人在1947年228抗爭失敗後,中國國民黨以中國人的中華民族再度君臨殖民統治台灣,從此台灣人台灣民族受到中國人中華民族的壓制,讓台灣人不敢再提台灣民族,只有在海外的台獨運動組織敢提台灣民族獨立建國。經過國民黨50年的高壓統治,在台灣人民的長期奮鬥下,於20 00年代進入所謂的民主時代。台灣民族及民族主義是可以提,但是,由於長期中國式中華民族的教育下,新一代的台灣人對台灣民族或台灣民族主義相當陌生,目前更面臨中國國民黨的中華民國與中國共產黨的中華人民共合國,聯手用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思想淹沒壓下台灣人台灣民族的獨立建國思想。台灣民族正面對著空前的存亡危機大挑戰。

其實,台灣人是包括原住民,福佬人,客家人,及新住民(所謂的外省人第二代)。同樣的,台灣民族應該是包括原住民族,福佬族,客家族,及新住民族(所謂的外省族群)。這四大族群,依照民族形成理論,應該團結在台灣民族主義的大旗下追求台灣獨立建國的美夢才是。可是,問題在於少部份的「外省族群的統治階級」,長期以來,以中國人中 華民族統治者自居,不承認也不認同他們應該也是台灣民族的一部份。他們很像當年的荷蘭人,鄭氏王族,當年的大清帝國或日本帝國,把台灣當殖民地統治,忽視否認台灣民族的存在。由於中華民族思想的統治,造成許多台灣人對台灣民族的猶疑畏縮。結果,很多台灣人認為不必提台灣民族也可以獨立建國。但是,碰到中國人提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時,台灣人除了提倡「我們是台灣民族」以之對抗,還有什麼對策?簡單地說,這就是理論對理論,思想對思想,民族對民族,國家對國家,獨立對統一的現代宣傳戰爭啊。

我對台灣民族的看法

若瞭解近代民族形成國家理論,即使福佬人,客家人有漢人的血統,有共同語言與文化,但是,經過400年來的地緣分離,風土人情,文 化漸漸不同,更重要的,由於經濟利益的不同(台灣人的利益對中國人的利益),尤其政治命運的不同(台灣的自由民主對中國的共產專制),台灣民族確實已經客觀地存在。只要台灣人願意(也就是主觀因素),台灣民族當然可以建立獨立國家。若說,提台灣民族或台灣民族主義,中國或中華民族會反對,不高興。其實,只要台灣要獨立,中國都會反對,不高興,不管你提不提台灣民族或台灣民族主義。中國要的是台灣這塊土地,不惜一戰以武力奪取台灣。他們用我們都是漢人或華人的血統論,漢民族或中華民族的大一統思想,來混亂軟化恐嚇打擊台灣人追求台灣民族獨立建國的信心而己。

台灣知識份子,必須清楚瞭解台灣民族理論以對抗中華民族的迷思。當然,我們不是要,也不必要 ,凡事都提台灣民族,但是,不要忘記,台灣民族是對抗中華民族併吞的精神思想武器。當然,由於台灣人及民進黨多年來的努力,台灣逐漸進入所謂的自由民主時代。但是,台灣目前的國號還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不但不被世界大國承認,而且中華民國已逐漸走上被中華人民共合國併吞的道路。雖然今天是自由民主的台灣,但有可能明天變為共產中國的台灣。因此,台灣知識份子必須日夜思索,來找出一條把台灣建立為獨立自主的民主國家。台灣民族主義,是用來團結四大族群的思想主張,以幫助台灣建立成為新而獨立的民主國家。台灣知識份子有責任,宣傳正確的台灣民族形成理論,說服四大族群,共同努力,團結奮鬥,完成先民血汗留下來「台灣民族要獨立建國」的未竟宿願。筆者深深的認為,史明先生這本經典之 作《台灣民族理論》,值得大家細讀深思。讀者如想認識更多有關史明先生的事蹟,可參考史明先生網站:www.TW400.org.tw

黃界清+史明_08032011

黃界清獲美國德州A&M大學傑出教授殊榮

來自台灣的美國德克薩斯州A & M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黃界清再獲殊榮,被該校提升為傑出教授,成為該校65位現任或已退休的傑出教授之一。

所謂傑出教授是指在德州A & M大學做到正教授以後,更上一層樓的職位,具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只有在該學術研究領域中被同事公認具有前5%學術成就者始有機會被提升為傑出教授。

黃界清的研究著重於燃氣渦輪機,主要是從發電機、航空器引擎的傳熱與冷卻結構設法提高效能,以達到省油、省錢的目的。

就像汽車引擎過熱就會熄火一樣 ,他說,飛機和發電機的渦輪也不能過熱,必須以冷卻系統降溫,以提高功率,減少故障。

黃界清在這個領域專注於研究已有26年,他於2002年,曾以這項研究的成果獲得美國機械工程學會頒予該會當年熱傳研究最高成就獎。

從台灣大學畢業後,黃界清於1973年及1976年先後在李海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獲德碩士、博士學位,並自1980年起,在德州A & M大學任教迄今。

德州卡城台灣研究社 TAIWAN STUDY CLUB

容我先說結論:蔡英文想要「維持現狀」,但是,中國要她承認「一中原則」,可是,川普卻稱呼她「台灣總統」,川蔡通話,不但打破現狀,引發台灣正名,更牽連到美國的一中政策。美國是否改變一中政策,是中美爭霸的議題,不是台灣所能夠左右的。中國如果聰明點,就不要把台灣推向美國,美國如果聰明點,就不要把台灣推向中國,台灣如果聰明點,就以「維持現狀」為名,趕快「修憲正名」為實,只要不公開宣布獨立,中國就沒有武…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