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廟宇的神學語言​(序)◎ 趙珠蘭

0
740

是內心的calling是無法抗拒,否則,對一個完全接受理工訓練的人而言,想要寫宗教哲學的內容 ,實在是不自量力的。然而,沒有正規訓練的背景,其實也有好處,就像出生之犢不怕虎,無畏漫遊於框架之外。雖然摸索過程極為孤單與漫長,卻是傻人有傻福,冥冥之中似乎有種牽引(這是極為奇特的經驗,但先不在話下)。

台灣的傳統民間廟宇,是普羅大眾的精神殿堂、是節慶的活動中心、是政客的票倉秀場、也是近幾百年來移民遷徙打拼的印跡;因此,在重新認識本土文化的熱潮中,研究成果不可謂少。然而對我而言,似乎還有一種神秘的層次,在可調查、可歸類、可分析、可描述的範圍之外,尚待被發覺。那,就是隱藏在台灣廟宇美麗與複雜中的無字天書。

這部書很難讀,沒有成文典籍,也沒有口傳資料,只是一代又一代,依樣畫葫蘆的呈現在廟宇的每一個角落,從建築、裝飾、雕刻、壁畫、陳設、一草一木,乃至神明、規儀、道具等,都代表著某個深層的神學意義。而更令人困擾的是,此書還融合了各種不同的語言--佛教、道教、民俗、歷史,以及道家、易經、和人類遠古文明的神哲思想。

因此,這部書不能用理性的左腦來讀,更不能用西方的思維模式來理解,而我就是這樣一個不合格的學生。如此這般掙扎了好幾年,直到有一天決定放棄--放棄從前的認知,放棄二十幾年所受學校教育的思考方式,才終於看到一線曙光。

冥冥中的指導,來自一位法國的神學哲學家R. A. Schwaller。他的書深入合理的詮釋古埃及神哲思想,卻也有力的驗證了我內心一直以來的猜測--在外表看似荒誕迷信的傳統宗教廟宇內,隱藏著人類古老的精神智慧。他強烈的批判希臘先哲的思考,以及其後影響西方文明走向的錯誤,他有系統、有理論的解釋,有一種智慧,被西方文明所壓抑,卻是古埃及文明數千年發展給人類最重要的遺產。

現在西方流行的三大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源自於古老的猶太教,而後者模仿於更古老的文明--古埃及與兩河流域,但大大的簡化了古文明的神學思想,只取他們懂的部分,用自己的方式紀錄流傳。古埃及被羅馬人滅國之後,其文化及宗教也完全的被消滅,其後兩千多年,沒有人知道這偉大的文明,曾經有過何等了不起的思考與智慧,直到金字塔重新被發現、解讀。

與一般的古埃及學者不同,Schwaller不只看到那些遺物表面的精美與建築的宏偉,還深入體會法老的頭腦。花12年住在旅館,鄰近偉大的神學殿宇,最終寫成兩大本巨著"the Temple of Man" ,以及其它相關的小書。

由於Schwaller是個綜合性的天才,具備了化學、數學、藝術、幾何、哲學、宗教理論、密契學( Esoterism)等等的豐富知識,他的文字非常難懂。然而,反覆再三的細讀,從其字裡行間,我卻一再發覺,他所揭示的法老思想,和道家文化、易經理論極為相似,並感受到台灣傳統廟宇所表達的某些無字天書,如:本體論、人身宇宙論、卦中宇宙論、象徵意義、多神崇拜、覺、悟、靈、道等等。這些,不只是我們的文化珍寶,也是人類的精神智慧結晶。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