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台灣拉赫曼尼諾夫」的台灣音樂大師蕭泰然2月24日上午病逝於洛杉磯家中,享壽77歲,蕭泰然的兒子在臉書上說,「我的父親已經和天父同在天堂,再也沒有痛與苦」,台美人社區紛表不捨與哀傷;消息傳回台灣後,藝文界都非常哀傷驚痛。
被譽為「台灣拉赫曼尼諾夫」的蕭泰然,昨天病逝於洛杉磯家中,蕭泰然兒子Joseph Hsiao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我的父親蕭泰然在24日早上9時10分,已經和天父同在天堂了,再也沒有痛與苦。請不要打電話給我,我需要時間來平復心情,感謝各位為我們祈禱的人。」
1977年,蕭泰然全家搬到美國亞特蘭大,2012年1月返台時意外發現罹癌,近2年都在與癌症搏鬥。
用愛台灣鄉土的感情創作音樂,撫慰海內外鄉親,也讓國際樂壇認同台灣美妙的音樂,蕭泰然用生命熱情及人文關懷創作音樂,喚起台灣人的心靈與認同。
蕭泰然1938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從小受母親啟蒙習樂,從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之後赴日、美求學,先後就讀日本武藏野音樂大學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音樂研究所,專攻現代作曲。1967年返國後曾任教於台南家專音樂科、師範大學音樂系,出版了第一部蕭泰然合唱曲集。
1980年他曾因創作「出頭天進行曲」被國民黨列入黑名單;1993年則創作紀念二二八事件的「1947序曲」;2000年則在520總統就職大典上,以「玉山頌」來祝福人民與國家。
1995年返國,蕭泰然陸續發表作品,並先後獲得台美文教基金會人文科學獎、台北市文化獎章、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以及行政院文化獎,以畢生精力用音樂與生命愛台灣,晚年赴美定居,與家人重新團聚。如今病逝,藝文界莫不哀傷。
蕭泰然教授被列入黑名單在美的18年,是他的黃金創作年代,1988年到1990年3年間,完成了3首最重要代表作,其中《小提琴協奏曲》1992 年由林昭亮與美國聖地牙哥交響樂團舉行世界首演;《鋼琴協奏曲》1994年由鋼琴家湯崇生與溫哥華交響樂團舉行世界首演。《大提琴協奏曲》1995 年由旅美大提琴家范雅志與聖地牙哥交響樂團舉行美國首演,獲得極高評價。
蕭泰然的其他重要作品還包括台灣音樂史詩《1947序曲》、《無通嫌台灣》、《福爾摩沙的天使》等,後因身體狀況無法創作,卻依舊用腦中音符愛惜台灣土地。
蕭泰然說︰「長久以來,我有一個感覺,我們有像林昭亮那麼優秀的演奏家,卻沒有好作品,以至於他們只好演奏別人的作品。」蕭泰然認為,音樂家的責任在於將過去流傳於斯土的民謠、通俗歌謠妥善的整理,正如柴可夫斯基、西貝流士的作品,都可以聽出他們的民族風格。
蕭泰然認為,整理先民的音樂文化資產,就好比摘草藥或蕃薯葉一般,不能連根帶葉還沾著泥土就拿來吃,一定要先作處理,「抽出好的部份,把不好的再重新改寫,只要好好的處理,就可以端得上檯面,一有機會,便可推上世界樂壇。」
蕭泰然近期屢進出醫院,靠著驚人的意志力與信仰,一次次活了過來。去年12月初蕭泰然因呼吸系統積水,氣管不順暢,進入醫院作緊急治療,歷經氣切及定時抽痰,蕭泰然旺盛的生命力再一次支撐他度過險境。但蕭泰然過去十多年經歷肺癌、心臟裝支架及大動脈手術,身體已然十分虛弱。蕭泰然病危消息傳出後,從北美、台灣甚至全世界各地的關懷、代禱及實質協助,也讓家屬十分感謝。
追思禮拜及其他有關事宜由牧谷長老教會的治喪委員會辦理中。牧谷基督長老教會的楊子清先生除了已先簡短通知各界親朋好友之外,也請大家為蕭教授、夫人,及子女們全家代禱,求主安慰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