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烜 一路走來支持弱勢 ◎ 朱乙真 + 不同身分‧同樣精采:周正烜律師 ◎ 徐綉惠/大紀元

0
545

周正烜 一路走來支持弱勢

朱乙真

周正烜在聖蓋博市的事務所,一進門就是一整面牆的感謝狀和表揚狀,謝謝他擔任義工,協助移民解決法律問題;或是表揚他在移民改革上不計分文的加入遊說組織,希望爭取移民權益。

羅耀拉(Loyola)法學院畢業後,周正烜沒有到畢業生擠破頭的知名律師事務所上班,而是進入在波莫那(Pomona)的聯邦法律援助所任職。

沒有令人羨慕的收入,他的工作是幫助無法負擔律師費用的中低收入戶,甚至是非法移民,解決法律問題。

「我記得有一回,一個付不出房租的房客被房東趕,房客找到法援所來,希望我們幫他。那我就得到他家去看啦!他就提醒我,一定要穿長袖長褲才去,因為他家超髒,如果沒有把全身包好,可能會被跳蚤咬得滿身。」

「結果,真的是那樣耶!」

另外一次,是一個因為家暴受害婦女希望法援所幫她爭取離婚,周正烜擔任律師,必須代表婦女出庭。

他說,在法庭上,他見到婦女同樣也是西語裔的丈夫,一隻眼睛還戴著黑眼罩,惡狠狠的瞪著他,「還真的蠻嚇人的!」

在法律援助所的體驗,加深周正烜一向以來「支持弱勢」的想法,讓他參與更多沒有酬勞的義務工作,也堅定他以移民法領域為主的專業理想。因為移民法對他而言,創造的是「win-win-win」三贏的皆大歡喜。

第一贏是委託他的客戶可以實現美國夢,留在美國新大陸;第二贏是他自己,可以獲得酬勞;第三贏是美國政府,多了一個納稅人。

「對我來說,幫助別人,好像比賺大錢還重要,也更能讓我快樂,這也是從我爸爸學來的金錢觀─只要少花,就可以少賺。」

這就是周正烜。

認識周正烜的人,都會覺得「這人超不像『律師』!」他總是笑到眼睛瞇成一條線,不疾不徐,非常溫和的,把快樂、舒服的氛圍,帶到他在的地方。

想當計程車司機  誤打誤撞成律師

周正烜是台灣70年代「小留學生」的典型代表。10歲時和媽媽、妹妹移民美國,留下當時仍在執業的醫師爸爸,「我爸就是那時候做流行的空中飛人啦!」

他回憶,當時下飛機的第一站,是已經在美國的舅舅舅帶他們到「丁胖子」吃早餐,「有豆漿、燒餅,我根本不覺得是在美國!」樂觀的天性,加上小小年紀的學習潛能,周正烜很快就適應美國的生活。

加大柏克萊分校經濟學與修辭學雙學士畢業後,怕「血」的周正烜知道自己不可能繼承爸爸和爺爺懸壺濟世的使命;數學、科學成績都不好,也不能專研理工,「大概是我媽台大法律系畢業的血液在身上吧!就決定去念法律。」誤打誤撞,周正烜因此進入這個讓他無法忘情的領域。

不過他透露,小時候自己做想做的,可是開著小黃車大街小巷跑的計程車司機!

他記得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回和外婆、姨婆一起在台北搭計程車,外婆隨口問他長大以後想當什麼,「我就說,我想當計程車司機,因為可以把每個人載到他們想去的地方,又可以自由自在的開車,很棒耶!」

「沒想到姨婆一聽,罵我沒志氣!惹得開車的司機先生火氣全來,就把我們趕下車了!」

陳黃群雁_獎學金

臺美人獎學金基金會為培養優秀下一代,提供獎學金予清寒臺美學子。8月1日舉行首次頒獎典禮,18名獲獎學生各得2500美元。前排左起周正烜、江俊輝、餘崇孝、陳黃群雁。

成家立業 台灣會館是媒人

去年10月,周正烜和認識3年的女朋友結婚,妻子是南加州華文電視台的資深記者盧意,盧意曾經說,最喜歡抱著周正烜的感覺,「很像抱著一隻大熊,超有安全感。」

周正烜透露,他和太太認識,還得拜台灣會館之賜。

當時他們一個是台美公民協會洛杉磯分會的會長,一個是電視台記者;後來,一票記者和他成了好朋友,下班就到他家玩,他和盧意才有進一步的接觸,發現這個女孩好開朗,也和他一樣超級愛笑。

他開始請花店每天送一束沒有屬名的鮮花到盧意的辦公室,「她根本不知道送花的是誰。」

直到有一天,鮮花上附了一張「紅心2」撲克牌,盧意才曉得,是喜歡變魔術逗她開心的周正烜,他因此贏得美人心;一年多後,周正烜選在去年兒童節,在迪士尼樂園向交往一年多的盧意求婚,完成終身大事。

樂天的周正烜笑著說,現在他最開心的,是當太座的「小跟班」,陪主跑好萊塢的盧意到處採訪,幫她照相留下紀錄,或是跟著老婆到媒體試映會,搶先體驗還沒上映的新電影。

不同身分‧同樣精采:周正烜律師

徐綉惠/大紀元
周正桓_b

                                         圖:周正烜律師秉持幫助他人的信念,藉自己法律專業服務華裔社區。

周正烜位於聖蓋博 (San Gabriel) 的律師事務所牆上掛滿感謝狀和表揚狀,這位看似「不務正業」的青少年其實是一名律師。

小留學生:「空中飛人」之子

周正烜十歲時與母親、妹妹來帶洛杉磯,和很多「小留學生」一樣,他的父親是臺灣、美國兩地來回奔走的「空中飛人」。在家人移民美國後,周正烜的醫師爸爸仍在臺灣執業,周正烜戲言:「我爸就是那時候最流行的空中飛人啦!」。

初來乍到美國,天性樂觀的周正烜並沒有遇到太多的障礙。他回憶自己下飛機後第一站到「丁胖子」吃早餐,周正烜說:「有豆漿、燒餅,我根本不覺得是在美國!」因隨和的天性,加上年紀小具備語言學習潛能,周正烜很快適應了美國生活。

加大柏克萊分校經濟學與修辭學雙主修學士畢業後,周正烜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理工科需要數理方面的天賦,他沒有太大興趣,加上數學、科學的成績差強人意;從小就不能見「血」的周正烜知道自己無法繼承父親和祖父懸壺濟世的使命,怕血自然不能從醫;或許是受畢業於臺大法律系的母親影響,多少受到母系基因在體內發酵,周正烜後來選擇了攻讀法學院碩士。

就這樣,這位來自臺灣小留學生誤打誤撞,進入這個讓他無法忘情的法律領域。

律師:幫助他人的職業

羅耀拉法學院 (Loyola Law School) 畢業後,周正烜獲得了加州律師執照。初出茅廬的周正烜並沒有選擇到知名律師事務所見習工作,而是進入位於波莫那 (Pomona) 的聯邦法律援助所任職。

沒有令人羨慕的律師收入,周正烜的工作是幫助無法負擔律師費用的中低收入戶,甚至是非法移民,解決法律問題。

周正烜表示,一般而言華人並不喜歡尋求法律援助服務,許多人都仍有家醜不能外揚的觀念,另一方面是因為他服務的單位有收入限制,華人不喜歡公開自己資產,所以他服務的對象多半是墨西哥裔移民,當時華裔很少。

公益律師多半處理房客抗告屋主的糾紛,幫助貧戶表達自己居住環境的問題。曾有一次周正烜在大熱天拜訪屋主時,被告知要穿長袖、長褲,因為那地方充滿跳蚤,周正烜穿了長袖,有備而來還是被叮了滿身包。

後來因政府贊助資金分配的緣故,周正烜服務的政府機構被裁撤,於是他與朋友合作事務所。一開始客戶來源不穩定,周正烜也不以為意,秉持過去服務的精神和態度,幫助新移民申請EB5。因為過去的法律諮詢背景,所以周正烜更願意在客戶能負擔的能力範圍裡幫助需要者。

提及讓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案例,周正烜開心的笑了起來。他曾有一名客戶是申請L1簽證來到美國,但他的小孩已超過21歲,不能再依親滯留美國,但這名客戶的孩子有學習障礙,需要特殊教育照顧,在周律師的協助下,最後多批了兩次各半年的B1、B2簽證,讓小孩與家長有充裕的時間準備未來的規劃,也滿足了孩子的醫療需求。

華人代表:回饋投身社區

周正烜人生中生了兩次大病,2005年他被診斷有淋巴瘤,當時五個醫生分別給了他七種診斷。周正烜頓時發覺自己需要更加重視自己的健康,儘管確診後只是發炎,但的確讓未婚的他開始思考更有意義的人生。

2011年,周正烜突然的心臟不舒服,診斷出有家族遺傳性的糖尿病,他為了家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努力靠運動來改善體質,在健身教練的調整下不僅成功減重,也培養出了運動的興趣。

經過這兩次生病的經歷,周正烜開始減少自己業務,將精力多放在陪伴家人和參與回饋社區。因自身移民的經驗,周正烜很清楚華裔在美國不懂得爭取自己權益和尋找發聲管道的問題,他開始參與各種華人協會,希望透過一己之力讓更多華人認識、理解美國生活,也讓美國主流大眾認識華人社區。

周正烜位於聖蓋博市的事務所牆面上掛滿感謝狀和褒揚狀,大多數都是感謝他擔任義工,協助移民們解決法律難題;或是表揚他在移民改革上不計分文的加入遊說組織,幫助華人爭取應有的權益。

初認識周正烜的人,或許會覺得「這人超不像『律師』!」但正因為他這種為他人服務,散播歡樂、舒服氛圍的氣質,使他不僅成為一名律師,也使他在扮演不同的身分與角色時,能夠同樣的精采、使人信任。(本文摘自大紀元時報)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