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國清 台灣文學國際化推手
林蓮華
聖塔芭芭拉是美國知名海灘風景區,若是下次到此地一遊,千萬得逛進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的優美校園內,去找找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台灣研究中心主任杜國清博士。跟他聊聊台灣文學及台灣研究中心,杜國清總會精神奕奕地說,明明就有不輸作家海明威「老人與海」的力作,台灣的海洋文學不但被長久埋沒,更別提要走上國際舞台。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把台灣文學翻成英譯,杜國清大可當個輕鬆教授,但一股使命感,使他義無反顧一頭裁入「台灣文學國際化」之路,而經過7年的培養,他已建立一群資深學者團隊,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沒有足夠的經費,不能再等了,只能自己啟動撩落去囉。
台灣文學 世界文學界遺珠之憾
中國文學在美國的東亞學術研究領域是顯學,但若論及研究台灣文學,文學界才剛起步而已,聖塔芭芭拉加州州立大學的台灣研究中心,是全美現今唯一研究台灣文學學術研究機構,在杜國清教授一手策劃並以推動有關台灣學術研究,積極致力於台灣文學的英譯、以及台灣研究者間的學術交流,在全美已有相當權威的地位。
杜國清說:「台灣文學國際視野的確立,必須敞開胸懷,廣幅度地思考、型塑、呈現台灣文學內涵時,得找出世界共同關心和感興趣的元素。更需基於『台灣的文學是世界文學之一環』的體認,努力而有計畫地對世界顯示台灣文學具有的特殊性格和精神。」他認為,台灣文學曾經長期被漠視甚至被限制,但不代表就沒有好作家或令人激賞的作品。
而台灣文學最引人入勝之處,就在於深受海洋影響的島國風情,卻又因為歷史背景導致各種族群移民不斷的交雜融合,深具多元文化特色。使得台灣文學可以成為國際比較文學上一個重要的課題,也構成了台灣文學研究的最終定位和評價時具有國際視野的一個理論基礎。
校長兼撞鐘 大小事全包
別懷疑杜國清博士的說法,旅居美國多年,他可是位才情洋溢的傑出詩人,特別專精於美國艾略特,日本西?順三郎,中國李賀,公認的三大經典詩人的研究,在台灣研究中心建立前,他已是學界著名能貫通東西文學的比較學者。在他漫長而堅毅的學術研究歷程中,同時兼備有明晰的台灣文學「本土觀和國際觀」,常有十分獨特的見解,是極具宏觀遠見的一位學者。
放著輕鬆教授不做,現在身兼「校長兼撞鐘」的杜國清教授是台灣研究中心的主任,底下有一位助手,除了平日教學外,幾乎以中心為家,因為沒有足夠經費請其它人手,所以他必需自己擔任行政、總務、翻譯及書寫評論,甚至惱人的帳單都得親力而為,而最吃重的是他還要進入書海親自翻譯台灣文學英譯的工作及舉辦學術交流活動,可謂鉅細靡遺大小事全包了。
他分析,為了加強國際間對台灣文化的瞭解,及促進台灣文學的研究為宗旨,該校台灣研究中心的運作原則,就定位為文化研究、學術立場、國際視野,透過此三面向構成的三稜鏡來檢視和探索台灣文學其多彩多姿的文化景觀。
杜國清教授(右)介紹台灣前輩作家陳千武先生。
三大願景 苦心孤詣著手進行
杜國清長期以來不斷在思索,苦心孤詣著手進行的,則是根源於自身致力於推廣台灣文學,為了紮根深植美國的理念,他內心的高度使命感,以實現包括以下三大願景為長遠任務:1.定期舉辦有關台灣研究的學術活動,台灣文學與文化國際研討會,台灣研究演講系列,以及台灣作家短期訪問等;2.出版台灣文學與台灣作家的英譯作品,尤其是台灣主要作家代表作的英譯單行本、以及中英對照的作品選集;3.編輯出版有關台灣研究的英文著作,主要對象是美國大學研究所的年輕學者所完成的台灣研究的學位論文或學術論文。
該校自 1996 年以來,與文建會合作出版半年刊『台灣文學英譯叢刊』(Taiwan Literature: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致力於將最近在台灣出版的有關台灣文學的聲音介紹給英語讀者,以促進從國際視野對台灣文學的研究,一直至今,成效斐然。
2002年「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的設立,讓中心規模終於形成,她是由聖地亞哥的台美基金會五位有識之士,決定捐贈一筆基金,在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設立「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捐贈者表示他們提供贊助希望該校成為研究台灣文學、歷史和文化的一個國際中心。
為了促進台灣文學的國際研究與英文翻譯交流,甫於9月24-25日舉辦的「台灣文學與英譯國際研討會」,相當圓滿成功。這次研討會加強該校台灣研究中心與國際學者、研究生與台灣文學翻譯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學者與翻譯者聚集一堂,互相吸取經驗,集思廣益,以便進一步推動台灣文學英譯工作。
杜國清維持相當地辛苦,但他總是樂觀以對,充滿信心:「我們相信,在『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的基礎上,有一天我校將成為台灣研究的專門出版機構,一個名符其實研究台灣文學、歷史、和文化的國際中心。」
詩人學者杜國清(右)韓譯本新詩「望鄉:杜國清詩選100」發表,台文館館長翁誌聰(中)、譯者金尚浩(左)出席致賀。
召募台灣研究基金 為永續發展
由於加州大學近年財務刪減,預算緊縮,杜教授為思考其永續運作,以免人事變遷被裁撤,所以開始推動「台灣研究基金」的設立,在未來,他希望退休之前,能夠募到2百萬美元做基金,實現該中心三大願景的長遠任務。
杜國清深謀遠慮,雖然現今受到該校楊祖佑校長及院長的鼎力支持,但學校受大環境經濟影響,台灣研究中心的運作,預算仍只有25%是來自學校,其它必需自己爭取籌款。杜國清教授希望有足夠的基金能夠捐贈該校並指名台灣研究基金,校方自然會讓中心永續發展。
杜國清提及,由於學校是個非營利機構,所以捐款者都可以有証明,該基金是透過校方會計制度統一管理,具有強而有力的公信度,不論多寡,希望此間僑民鄉親能熱心捐募,甚至企業若能支持台灣學術研究,願意贊助更是衷心感激。2百萬不是個小數目,但他希望細水長流,每年都有人願意捐募,經過10年、20年終究可以達成,他笑著說,屆時就可以安心退休,把棒子交給後輩,高枕無憂,在美國,台灣文學不會消失,而且將屹立不搖。
杜國清教授很客氣地表示,他準備了介紹台灣研究中心的資料及企劃書。若是有讀者願意捐款,他深深感激,表示支票請寄給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但需指明用在台灣研究中心的「台灣研究基金」,抬頭請寫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簡寫UC Regents),底下註明存入” Center for Taiwan Study Account (Taiwan Studies Endowment)(簡寫CTS Account),住址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CA 93106。校方收到後會寄收據証明以徵公信。若有任何疑問或欲知詳情,可以找台灣研究中心805-893-5101或805-893-8835。
《惡之華》專訪:杜國清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
《惡之華》專訪:杜國清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
《惡之華》 作者:波特萊爾 (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譯者:杜國清 專訪: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杜國清教授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電子書發行:TAO臺灣學智慧藏 http://tao.wordpedia.com 簡介: …
杜國清教授簡介
杜國清,一九四一年生,台中豐原人,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1963),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日本文學碩士(1970),美國史坦福大學中國文學博士(1974)。現任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東亞語言文化研究系教授,主持加州大學世華文學研究中心,並曾擔任系主任(1998-2002)。
杜教授專攻中國文學,中西詩論和談灣文學,於一九九六年創刊《台灣文學英譯話刊》(Taiwan Litera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eries),由該校跨學科人文中心出版,一年兩集,致力台灣文學介紹給英語讀者,以期促進國際間對台灣文學的了解以及從國際視野對台灣文學的研究,已出版十二集。杜教授也是著名詩人,曾任《現代文學》編輯,為一九六三年台灣《笠》詩刊創辦人之一。著有詩集《蛙鳴集》、《島與湖》、《雪崩》、《望月》、《心雲集》、《殉美的憂魂》、《情劫集》、《勿忘草》、《玉煙集》、《愛染五夢》等。此外,《杜國清作品選集》列入台中縣文學家作品,由台灣縣文化中心出版;評論有《日本現代詩鑑賞》、《西協順三郎的詩與世界》、《詩情與詩論》、《李賀》(英文)等;翻譯有艾略特《荒原》、《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波德萊爾《惡之華》、劉若愚《中國詩學》、《中國文學理論》等。杜教授曾獲中興文藝獎、詩笠社翻譯獎、一九九三年漢城亞洲詩人大會頒與功勞獎,一九九四年獲文建會翻譯成就獎。關於他的作品的研究專注有汪景濤等著《尋美的旅人 – 杜國清論》(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台北桂冠,一九九九年)、《愛的秘圖 – 杜國清情詩論》(北方文藝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台北桂冠,一九九九年)、王宗法著《昨夜星辰昨夜風 – 《玉煙集》綜論》(安徽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等。(摘自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 San Diego Taiwanese Cultural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