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遠:創業者過度看重估值很危險
鄭峻
又見楊致遠。
矽谷Palo Alto的四季酒店,天空下著密密細雨,這裏舉辦著七海資本的Ideas Summit年會。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匆匆跑進酒店大堂,沒有打傘,滿身雨水。這就是楊致遠。
令人意外的是,這位身家近20億美元的互聯網先驅人物自己駕車來到四季酒店,卻沒有直接把車停在酒店門口,和其他貴賓一樣選擇代客泊車,而是停在露天停車場然後冒雨跑了幾十米進大堂。
“That’s OK(沒什麼的)。”看到旁人詫異的眼神,低調謙遜的他非常隨和的笑笑。這位雅虎聯合創始人自從2012年辭去雅虎所有職務之後,就很少出現在媒體視野。也許是因為酷愛打高爾夫球,47歲的他的身材依然瘦削,皮膚被加州的陽光曬得黝黑。
回到二十年前,楊致遠的地位就相當於現在的朱克伯格,26歲創辦雅虎,28歲公司上市。雅虎不僅帶領世界步入了互聯網時代,改變了矽谷的創業版圖,也把楊致遠推到了時代創新領軍人物的位置。這也是迄今華裔在美國科技領域取得的最高成就。(楊致遠出生在台灣台北,10歲時移民到矽谷。)
離開雅虎之後,楊致遠在2012年創辦了風投基金AME Cloud Ventures,專注與數據相關和雲服務價值鏈領域的創業公司投資。網上數據顯示,四年多時間,AME已經完成了100多筆投資,涉及從種子輪到D輪。此外,他還擔任著阿里巴巴、聯想等諸多公司的董事職位。
此次楊致遠罕見出席公開活動,一方面是因為他和七海資本管理合夥人許良傑相識多年,另一方面也是因為AME和七海資本合作投資了數筆交易。實際上,十年前楊致遠對馬雲那次曆史性投資正是在許良傑的撮合下達成的。
高爾夫球場定投資阿里
2005年雅虎宣佈向阿里巴巴投資10億美元,再加上當時估值7億美元的雅虎中國,得到了阿里巴巴40%的股權。雖然當時楊致遠並未出任雅虎CEO,但這筆交易卻是在這位“雅虎酋長”的指示下完成的。(楊致遠在2007-2009年出任雅虎CEO。)
這筆交易幫助馬雲將阿里巴巴打造成中國電商巨頭,也給雅虎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這或許是美國公司迄今在中國的最成功投資。單是2012年,雅虎就通過出售阿里股份套現71億美元,2014年阿里上市時雅虎又再度套現100億美元。目前雅虎依然持有阿里約15%的股權,價值400億美元。
在七海投資年會上,楊致遠回憶起了這一交易的幕後細節。他和馬雲實際早在1997年就已經相識。當時楊致遠第一次去北京旅遊,而正在中國外經貿部工作的馬雲作為導遊陪同他遊玩長城。“(1997年)的馬雲對互聯網充滿著好奇”,當年年底馬雲辭職回到杭州創辦了阿里巴巴。
“但2005年的華源CEO峰會則給我們提供了機會和時間,認真思考如何進行互助互利的合作。不久我們就達成了協議。(那筆交易的背後)存在著很多時機和幸運。”楊致遠回憶說。
這次會面發生在2005年矽谷華人科技協會華源會的CEO峰會,時任eBay全球副總裁的許良傑和時任雅虎副總裁的陸奇力主邀請楊致遠、馬雲等知名企業家參加會議。由於楊致遠日程太滿無法參加完整會議,許良傑則退而邀請癡迷高爾夫的楊致遠去球場參加活動。而雅虎和阿里的投資正是楊致遠和馬雲在高爾夫球場達成的初步共識。
創業公司容易進入中國
因為華裔血統的原因,楊致遠和許良傑一直積極參與中國與美國科技行業的交流活動,也見證了中國互聯網領域十多年來的發展。如今他們也在推動矽谷與中國創業領域的對話與合作。
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在西雅圖接見了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的參會者。楊致遠也受邀參加了論壇,並與朱克伯格、庫克等人一道受到習近平主席的接見。去年12月,他也受邀出席了中國烏鎮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
楊致遠認為,雅虎、Google、亞馬遜、Facebook等諸多美國互聯網巨頭無法在中國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為監管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來自百度、阿里和騰訊的競爭。
“很多互聯網公司美國做大之後,就認為進入中國的時機到了,但在中國卻遭遇到政府、市場和競爭對手的諸多阻力。在我看來,較早期創業公司反而有更多機會與中國市場和政府進行更為直接、透明、坦率的對話。所以我的看法是,在早期創業階段就進行對話。”
“我認為,中國更歡迎處在早期的小科技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我們也看到很多中國公司開始進入美國市場,進行更多的跨境業務。這也是我在西雅圖和烏鎮所傳遞的信息。”楊致遠表示。
創業者不該過度看重估值
雖然轉身投資領域已有四年多時間,但楊致遠認為自己依然處在學習中。“我已經不記得具體的投資數量。我經常回家對妻子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好投資’,但和創業者們共事的感覺非常棒。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創新時代,超過過去二十年的任何時候。而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創業者推動公司成長壯大。”
談到自己的投資標準時,楊致遠表示,自己投資最好的兩家公司現在的業務都不同於最初找自己投資的時候,模式已經從最初B2B領域轉向了B2C行業。他介紹說,自己在進行早期投資時,商業計劃並不重要,看重的是創業者和團隊是否有能力在必要時改變航線。這種能力並不容易判斷,因為通常投資者只有20分鍾來做出決定。
楊致遠表示,自己在2016年會密切關注大數據和生命科學之間的交叉領域。AME正在非常積極地注意這一領域的諸多公司。其中一個趨勢是生物與化學的大數據化,而另一個趨勢是傳感器的微型化。從大機器到小機器,從創傷檢測到無創檢測。“傳感器正變得越來越小,通過微型化的設備和樣本,我們可以輕易獲得過去所無法獲取的數據。未來5-10年,這些領域交叉的創業公司可能會真正帶來顛覆。”
過去一年已經有諸多創業公司在進行新一輪融資時遭遇估值縮水的問題。楊致遠認為,現在很多創業者過於看重估值了。如果這一輪以過高估值融資,就會背負沉重的增長壓力,而多數情況下他們都需要進行下一輪融資。“我們認為,2016年的融資環境可能會比較困難。很多創業者看重估值或許是因為這是一個衡量指標。但我看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泡沫估值趨於合理是好事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幾乎每位投資者都會被問到“矽谷現在是否存在投資泡沫”的問題,楊致遠此次也不例外。他直率表示,一些處在後期的私有企業估值顯然存在泡沫,行業如今也非常關注獨角獸的(估值與業務波動)問題。(註:獨角獸是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
但他繼續闡述,如果以估值超過5億美元來衡量,這樣的創業公司還有非常多家。他們可以通過IPO上市,也可能成為很多大公司的潛在收購對象。但估值3億到10億美元的很多創業公司,除非他們找到合理的商業模式,否則很難找到退出渠道。
所以一些處在後期的私有公司,他們的估值在逐漸趨於合理,也在努力尋求合理的商業模式,讓現金消耗速度變的更加理性。不過這也存在例外,Uber和Lyft這樣爭奪市場份額的公司依然可以以非常高的估值融資,同時又在消耗大量的資金。
多數後期的創業公司由於沒有流動性和退出渠道,又遭遇到融資困難,所以他們(的估值)正在趨於合理。與此同時,這種情況也在逐漸傳遞到早期融資階段的創業公司,B輪和A輪融資都出現了困難,估值可能會回落到兩三年前。但這些公司估值趨於理性是件好事,他們在逐漸專注於真正的創收和盈利能力,而不是追求市場份額等指標。
楊致遠專門指出,這只是美國的情況,中國的後期創業公司依然具有非常高的估值,因為背後有阿里、騰訊和百度等巨頭爭奪的推動。中國的流動性比美國高,中國創業公司的估值也高於美國市場。(摘自新浪科技, 2016年02月08日)
尋找阿里巴巴:楊致遠完成矽谷史上最賺錢賭博
維金
導語:2014年10月20日出版的《福布斯》雜誌即將刊登題為《尋找阿里巴巴:楊致遠完成硅谷歷史上最賺錢的賭博》的文章。文章介紹了楊致遠投資阿里巴巴,從而給雅虎帶來豐厚回報的歷程。
現年45歲的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帶領我們快速參觀了他位於加州帕洛阿爾托的私人投資公司。會議室中陳列著他過去20年投身於硅谷而獲得的禮物和照片。在一個玻璃玩具前,楊致遠停了下來。
“嗯,我已經記不清這是什麼。”他湊近這個玩具,想要看看日期:2012年9月。“這是在我離開之後。我想,這是我為雅虎完成的最後一筆交易。”
這是為了紀念商業史上或許最愚蠢的決定之一。當時,雅虎董事會同意以每股13美元的價格將5.23億股阿里巴巴股份出售給該公司,這些股份占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份的一半。楊致遠並不希望進行售股,但雅虎仍然這樣去做。當時,楊致遠已經退出了雅虎董事會。毫無疑問,阿里巴巴上月的IPO(首次公開招股)震撼了全球市場,該公司股價目前已約為90美元。雅虎仍持有16%的阿里巴巴股份,價值為360億美元。然而,雅虎也放棄了同樣多的利益,即約355億美元。這差不多相當於雅虎當前的整個市值。
為了換個話題,楊致遠開始介紹一旁的另一張照片。“斯坦福!你知道,我一直是斯坦福的孩子。”
雅虎的大事記在哪?楊致遠笑著說:“我們來到這裏是為了工作。這裏並不是博物館。我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向前看,而不是用於回顧的場所。”
這是典型的楊致遠:謙虛,像超級極客一樣酷。如果重新撰寫硅谷的歷史,那麼很難判斷楊致遠的哪一項成就更大:創立雅虎,亦或是下注阿里巴巴董事長及CEO馬雲。
9年前,當楊致遠還不是雅虎CEO時,他拿出了10億美元收購馬雲公司的30%股份。他知道,這些資產未來某天將會有巨大的價值。而當2008年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找上雅虎時,楊致遠拒絕將公司出售給微軟。這一決定也導致他失去了CEO的職位。雅虎現任CEO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可以去做任何想做的事,為雅虎裝點門面,但華爾街認為她所做的並沒有什麼價值。雅虎目前只是投資者投資阿里巴巴的一個中介渠道,而這正是楊致遠當年所做的。
不過楊致遠認為,所有一切都要歸功於馬雲和他的副手蔡崇信。“我並沒有做什麼。他們創立了公司,而不是我。”
那麼,在阿里巴巴的IPO之後,誰獲得了該公司的董事會席位?在所有阿里巴巴董事之中,只有楊致遠與雅虎有關。由於對阿里巴巴的眼光和信心,楊致遠在硅谷獲得了新的位置:連接東方和西方大公司的中介。
阿里巴巴,以及多家中日韓公司,例如百度、騰訊、Line、Naver和樂天正在美國收購商務、消息、遊戲和搜索技術公司。楊致遠與亞洲科技行業有著密切聯繫,可以給馬雲等人指出正確的方向。今年早些時候,來自加州山景城的消息服務公司Tango以10億美元的估值接受了阿里巴巴的2.15億美元投資。由於與馬雲之間的關係,楊致遠在這筆交易起到了牽線搭橋的作用。
自離開雅虎以來,楊致遠已通過自己的投資公司AME Cloud Ventures投資了超過50家創業公司,包括Evernote、Wattpad和Tango。“AME”在日語中意為“雨”,這表明楊致遠對雲計算創業公司尤為感興趣。
楊致遠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名超級天使投資人。這扭轉了他此前的形象,即被公司解僱的商業大亨。在他的領導下,雅虎在搜索和廣告市場被 Google 持續擠壓。此外,雅虎曾於2006年開價10億美元收購Facebook,但遭到了後者的拒絕。
目前看來,雅虎給楊致遠留下的印跡僅僅只是頭上的些許白髮、20億美元的銀行賬戶(他在“福布斯400”富豪排名中位列324),以及這個被忽略的“玻璃墓碑”。“我希望回到過去,加強與創業者的關係。”楊致遠表示,他一邊喝著來自台灣的綠茶,並在1個小時的時間里完全丟開了自己的手機。
“我希望按自己的步調去做事,即使犯下錯誤也不會有任何人關心。看到我的人總是會說我現在更開心。”不過從很多方面來看,楊致遠比以往更具權力。
歷史上的重大科技IPO
初識馬雲
如果日本電信業大亨孫正義沒有於1995年前往加州山景城,拜訪楊致遠和大衛‧費羅(David Filo),那麼雅虎或許不會與阿里巴巴發生聯繫。
當時,孫正義的軟銀剛剛收購了專注於計算機渠道的發行公司Ziff Davis。當時,Ziff David計劃對雅虎進行投資,但由於軟銀的收購這筆收購已經告吹。根據孫正義的傳記,當時孫正義在拉斯維加斯的一間酒店詢問自己的助手井上雅博,他對楊致遠的創業公司有什麼看法。後者的回答是:“這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我認為這很好。”
第二天,孫正義來到了山景城,與雅虎兩名年輕的創始人共進了外賣披薩和蘇打水。軟銀隨後對雅虎投資了200萬美元,獲得了該公司5%的股份。1996年和1998年,軟銀又分別對雅虎投資了1.05億和2.5億美元,一度持有雅虎的37%股份。
日本軟銀創始人孫正義
楊致遠當時也收到了來自多家日本公司的建議,即開發日本首個互聯網門戶。在孫正義對雅虎第一筆投資的約1個月之後,井上雅博再次拜訪楊致遠。他並未帶來任何正式文件,僅僅只是對楊致遠提出了個人建議:“讓我們組建雅虎日本。我們可以從2到3個人開始,如果有必要再增加更多人手。”
楊致遠很歡迎井上雅博關於快速行動的提議,隨後他們開始攜手。過了1個月,雅虎和軟銀組建了合資公司雅虎日本,這是日本第一個真正的互聯網門戶。而隨後的4月份,雅虎日本開始利用雅虎搜索引擎開展業務運營。井上雅博成為了雅虎日本的總裁。
在雅虎日本吸引了數百萬用戶的同時,楊致遠於1997年首次造訪了中國大陸。中國經濟部門的一名初級職員帶領楊致遠遊覽了長城,而這名職員正是馬雲。馬雲此前是一名英語教師,他曾嘗試建設中國版的Yellow Pages,但未能成功。楊致遠表示:“馬雲是我在中國認識的第一個人。”
在爬長城的過程中,楊致遠和馬雲討論了互聯網的發展。“對於互聯網上的事物以及未來的發展,馬雲顯得非常好奇。”幾個月之後,馬雲創立了另一家創業公司。這家公司的目標很偉大,但計劃仍然很模糊:將中國公司與全球其他地區聯繫在一起。馬雲將這家公司稱作阿里巴巴。
偶然的聯繫
1999年春季,當美國互聯網泡沫達到最高峰時,雅虎已成為全球最熱門的網站之一,而孫正義的財富則可以匹敵比爾‧蓋茨(Bill Gates)。相形之下,馬雲的阿里巴巴仍只有幾名員工,“蝸居”在他位於杭州的公寓里。
不過,在尋找新投資機會的過程中,孫正義發現了馬雲。孫正義回憶稱,在第一次拜訪馬雲之後,他很欣賞馬雲的“眼神和動物般的嗅覺”,“這與我們投資雅虎,雅虎只有五六名員工時情況類似”。孫正義隨後向阿里巴巴投資了2000萬美元,獲得了該公司的37%股份,儘管當時互聯網泡沫的破滅導致軟銀市值縮水了99%,也使得孫正義的個人財富減少了接近90%。
孫正義和雅虎成功度過了泡沫破滅的過程。雅虎趕走了時任CEO蒂姆‧庫戈爾(Tim Koogle),招來了荷里活大亨特里‧塞梅爾(Terry Semel)。塞梅爾帶領雅虎走過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最終受到了 Google 搜索引擎的嚴重挑戰。雅虎曾試圖進入亞洲市場,建設了中文門戶網站,隨後收購了中國本土瀏覽器廠商3721,試圖打開中國互聯網市場。不過,這兩項戰略最終都未能成功吸引中國用戶。
2005年5月,楊致遠終於開始了雅虎歷史上漂亮的一仗。楊致遠和馬雲都被邀請參加在加州Pebble Beach舉行的中美互聯網峰會。由於適逢中國黃金週,馬雲差一點無法到場。峰會組織者和風險投資家鄧鋒試圖說服馬雲改變想法。他對馬雲表示:“我們真的認為你應該過來。會有很多事情發生。”馬雲在最後一分鍾表示同意。
此次峰會上真正的明星是百度CEO李彥宏。儘管馬雲的創業公司已有2400名員工,營收已達到5000萬美元,但阿里巴巴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兩年前,eBay收購了馬雲的競爭對手易趣網,當時正處於市場領先的位置。根據與會者的說法,馬雲當時需要資金,並希望通過與李彥宏的接觸獲得投資。
在峰會的第4天,楊致遠來到了會場,參加了高爾夫活動,並希望與百度展開對話。一名親耳聽到李彥宏講話的與會者表示:“李彥宏表示,他無法與楊致遠達成交易,因為百度當時規模已經很大。”
2005年加州Pebble Beach中美互聯網峰會上,左一網易創始人丁磊、左二百度CEO李彥宏、左三雅虎聯合創始人楊致遠
當時,許多銀行家都試圖與李彥宏交流,從而成為百度的IPO承銷商,而馬雲則靜靜地站在一旁。由於不會打高爾夫,馬雲還成為了其他人開玩笑的對象。其他與會者拿出100美元打賭:哪一個新手能把球打得更遠,是馬雲,還是當時獲得軟銀投資的UT斯達康創始人吳鷹?
大部分人下注給了吳鷹。馬雲看到,吳鷹數次瞄準擊球,但最終擊中球時球並未能滾出太遠。馬雲只需要輕輕觸球,即可令所有人大跌眼鏡,贏得這次打賭。這也預示了馬雲在返回國內之後與易趣網之間的競爭。
在隨後的雞尾酒會上,楊致遠開始與自己8年前的導遊馬雲交談。一些人懷疑,他們倆之間的會面是由於孫正義的間接鼓勵,不過楊致遠沒有對此置評。
不久之後,在正餐開始之前,他們走出大門前往海灘。而這隻有5分鐘的路程。在隨後30分鐘時間里,他們開始就合作展開對話。這一對話大部分是用中文進行,而這也改變了雅虎和阿里巴巴兩家公司的財富狀況。
隨後幾週,雅虎管理層啟動了名為“Project Pebble”的項目,探索和阿里巴巴之間的關係。早些時候,楊致遠曾推動雅虎開發一款電商網站,作為阿里巴巴的對手。在一定程度上,這是為了吸引馬雲來到談判桌。
這一策略起到了效果。當阿里巴巴表示有意與雅虎合作時,雅虎的多名高管立刻來到了中國。楊致遠和塞梅爾直接聯繫了馬雲,而雅虎首席運營官丹‧羅森斯維格(Dan Rosensweig)、首席財務官蘇‧德克爾(Sue Decker)和戰略主管托比‧科佩爾(Toby Coppel)則會見了蔡崇信。
馬雲後來告訴鄧鋒,他從未想過會在Pebble Beach與楊致遠談判。鄧鋒回憶稱:“不知怎麼回事,他們開始交談,隨後發現這是一個好主意。他們很快做出了決定。”
楊致遠拒絕透露,他如何發展起了與馬雲之間的關係。不過,作為一名來自硅谷的台灣裔美國人,這並不容易,因為大部分中國商業精英都畢業於中國的大學。協助了 Google 2005年投資百度交易的律師卡爾曼‧張(Carmen Chang)表示:“楊致遠並非來自華人生態圈。這意味著他必須更加努力。”
2005年,馬雲宣佈雅虎10億美元投資阿里
雅虎隨後提出,以10億美元現金以及價值8億美元的雅虎中國資產換取阿里巴巴的40%股份,而軟銀和公司管理層將分別持有30%的股份。
這一交易非常複雜,有幾次雅虎和馬雲幾乎快要放棄。在去年3月的一次CEO大會上,馬雲回憶稱,楊致遠曾邀請他在一家日本料理餐廳共進晚餐,並說服他喝下一杯清酒。
投資阿里巴巴
雅虎對阿里巴巴的投資被認為存在風險。楊致遠本人最初也是被說服,才願意進行這筆投資。阿里巴巴的一半價值屬於支付服務支付寶,而電商網站淘寶將面對eBay旗下的易趣網。兩項業務都在虧損。但楊致遠表示,他已經被馬雲迷住。
“當你遇到類似馬雲的創業者時,你只是希望確保能向他下注。”楊致遠表示,“這並不是一個困難的決定。”
2005年,馬雲和楊致遠散步歸來,一次隨意的交流改變了兩家公司的命運
在這筆交易宣佈之後,許多分析師對此提出了質疑,而雅虎的團隊很了不起。雅虎前執行副總裁、音樂應用Shazam的負責人里奇‧萊利(Rich Riley)表示:“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次很聰明的交易。已有案例証明,在類似中國的市場,歐美公司很難取得領先地位。這似乎是一個聰明的發展方式。”
作為競爭對手,易趣網曾經幾乎“殺死”阿里巴巴。然而,就像Pebble Beach高爾夫球場上的吳鷹一樣,易趣網做得很糟糕。eBay管理層堅持從聖何塞遙控這家中國公司,對賣家挂出的商品收取3%的費用,並採用了基於eBay技術的標準。這些做法阻礙了易趣網的發展。馬雲觀察到了這一切,並從中吸取了經驗。
憑藉來自雅虎的10億美元投資,阿里巴巴堅持沒有對賣家銷售的商品收費。這促使許多賣家從收費的易趣網轉向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淘寶。到2007年春季,淘寶已在中國的在線拍賣市場獲得了82%的份額,而易趣網的份額僅為7%。
不過,雅虎自身的發展一直不順利,其股價表現不佳,並在與 Google 的競爭中節節失利。塞梅爾於2007年6月被迫離職,楊致遠成為了雅虎的過渡期CEO。不過,在楊致遠推行自己的複蘇計劃之前,一筆收購要約就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幹擾。微軟於2008年2月提出,以446億美元,即每股31美元的價格收購雅虎。這一價格較雅虎當時的股價存在62%的溢價率。由於楊致遠拒絕以低於每股37美元的價格出售雅虎,卡爾‧伊坎(Carl Icahn)等活躍投資者感到十分憤怒。隨著雅虎的股價下跌,楊致遠於2009年1月被迫辭職,而他的接任者是Autodesk前CEO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微軟於當年5月宣佈放棄這筆收購。
楊致遠保留了在雅虎董事會的席位,並與中國公司保持著聯繫。不過2011年,馬雲決定將支付寶與阿里巴巴集團進行分拆,此舉再度引發了外界對楊致遠的批評,即楊致遠沒有採取措施去阻止馬雲。投資者開始懷疑,雅虎是否有能力確保所持的亞洲資產帶來最大化的利益。活躍投資者丹尼爾‧勒布(Dniel Loeb)贏得了一項代理權爭奪,獲得雅虎的3個董事會席位。他要求楊致遠離職,並於2012年1月實現了這一目標。楊致遠最終辭去了雅虎、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的董事會職位。
關於從雅虎回購阿里巴巴的股份,馬雲感到不安。雅虎新任CEO斯科特‧湯普森(Scott Thompson)很願意遵照勒布的要求,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工作。他告訴雅虎首席財務官蒂姆‧莫爾斯(Tim Morse)去研究股份出售的方案。當時莫爾斯接替了楊致遠在阿里巴巴的董事會席位。
湯普森也未能在雅虎CEO一職上工作很長時間。由於履歷造假問題,湯普森也被勒布趕下了台。2012年9月,雅虎將所持一半阿里巴巴股份出售給了該公司,稅前價格為71億美元,或每股13美元。(兩年之後,阿里巴巴的股價為94美元。)
對衝基金經理、雅虎投資人埃里克‧傑克遜(Eric Jacnson)表示:“從某種角度來看,美國人被玩弄了。雅虎感到驚慌失措,而孫正義低下了頭。如果楊致遠還在,那麼他會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此事。”
目前,作為一名外部觀察者,楊致遠坦言,他“不清楚”雅虎CEO梅耶爾會如何使用當前新獲得的資金。一些人認為,梅耶爾應當加強雅虎比較成功的垂直業務,例如財經和體育,或是與騰訊和百度等亞洲公司結為合作關係。儘管梅耶爾做出了種種努力,但Facebook、 Google 和Twitter仍在蠶食雅虎的廣告營收。根據eMarketer的數據,在全球數字廣告市場,以營收來看,今年雅虎的份額將為2.5%,低於2012年的3.4%。
楊致遠表示,他和梅耶爾是朋友,但並不是經常聯繫。“我不希望介入雅虎內部。我不希望獲得內部信息,也不希望知道任何會將我拉入雅虎內部的事情。”
在被問到對梅耶爾是否有信心時,楊致遠的態度很猶豫。“她有著合適的履歷,來自 Google 。”楊致遠表示,“然而,這是她首次出任CEO。”楊致遠似乎對他的合作夥伴費羅更放心。費羅目前仍在從事雅虎的工作,並且擁有雅虎董事會的席位。他表示:“這令我感到很大的安慰。”
阿里巴巴的杭州辦公室中仍懸挂著1997年楊致遠和馬雲在長城拍攝的合影。楊致遠表示,對雅虎來說,阿里巴巴是一個“很好的緩衝”。
當前的投資
楊致遠的AME Investment基金已成為亞洲創業公司試圖進入美國市場時一個很好的“參觀景點”。不過,除非這些公司計劃進入灣區,否則楊致遠並不會進行投資。有大量資金從亞洲到來,而楊致遠可以留在帕洛阿爾托的家附近。
AME的董事總經理尼克‧阿達姆斯(Nick Adams)協助處理中國方面的事務。他曾花5年時間,在中國和印度嘗試創業,並且能夠說流利的中文。他有著龐大的人脈資源。例如,他目前還負責著田溯寧的雲基地(Cloud Valley)的商業開發。這是位於北京郊區、面向雲計算創業公司的龐大的孵化器。田溯寧向阿達姆斯和楊致遠介紹了辦公應用Evernote,而他們倆都參與了2012年春季Evernote一輪7000萬美元的融資。當時楊致遠剛剛離開雅虎。
楊致遠給亞洲和硅谷之間帶來了許多紐帶。2013年,他加入了聯想董事會,成為了無投票權的觀察員。一年後,在推動聯想以30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手機業務的過程中,楊致遠扮演了積極的角色。
聯想CEO楊元慶表示:“楊致遠擁有獨特的能力,能幫助我們瞭解如何發展與硅谷創新社區之間的關係。”
楊致遠預計,更多來自亞洲的資金將流入美國科技行業。“每週,都會有一隻新的中國基金成立。”他指出。消息應用目前非常熱門。騰訊曾試圖花費100億美元收購WhatsApp,而Facebook最終以190億美元的價格捷足先登。
今年早些時候,楊致遠成功推動了亞洲公司對美國消息服務的第一筆投資。當時,他向阿里巴巴介紹了他投資的公司之一Tango。Tango當時已有超過2億註冊用戶。儘管阿里巴巴擁有自己的消息服務來往,但仍希望發展中國以外市場的業務。今年3月,阿里巴巴對Tango進行了2.15億美元的投資,這筆投資對Tango的估值達到10億美元。
楊致遠則輕描淡寫地表示:“我並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
楊致遠目前也是企業軟件公司Workday的董事會成員,並且是斯坦福大學的副主席。他指出,硅谷不僅在接受來自亞洲的投資,也在引入亞洲創新的商業模式。
“中國的互聯網行業已不僅僅是複製美國的服務。”他表示。相對於亞馬遜和eBay,阿里巴巴等科技巨頭在支付、物流和商務等領域領先了一代。這些公司利用客戶反饋,每月多次更新自己的產品。
作為楊致遠在亞洲的少數投資之一,中國旅行網站世界邦面向旅行者銷售自動化、可訂製的旅行計劃。該公司的創始人也是雅虎中國的前高管。“在中國,隨著人們的消費能力越來越強,他們需要感受到,‘我們不是只有死板的選擇。’問題在於,你能否開發出滿足這種趨勢的服務和產品?”楊致遠認為,這種人工訂製的軟件開發方式可以在企業IT和教育市場擦出火花。
楊致遠的另一筆投資Wish正在模仿中國電商應用的成功,即直接面向消費者提供多種商品。消費者通常在手機上使用該服務分享或收集有趣的產品,這類似於Pinterest,但能提供更多的購物功能。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已經融資7900萬美元。楊致遠表示:“他們已經開始提供心願單中的各種物品,從玩具娃娃到5磅重的小熊軟糖。突然之間,他們就創造了大量需求,而他們的一些商戶則來自中國。”
楊致遠也在通過藝術為西方和東方營造更多的善意。
在兒童時代,楊致遠曾學習過書法。而在與當代亞洲社交網絡領袖,例如馬雲和孫正義的交往過程中,他重新關注起了書法。楊致遠表示,書法和社交網絡有許多共同點。例如,中國受過精英教育的藝術家會在他人的作品上留下自己的印章。
楊致遠的200幅中文書法作品並未懸挂在他的家中或辦公室中。
在舊金山和紐約展出之後,這些作品被保存在了灣區的某地。在楊致遠談論自己的藝術作品,品味綠茶的過程中,不難看出,他已經將自己重新定位為硅谷的中國通。(摘自新浪科技, 2014年10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