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台灣人民主運動史話(3)民主運動海外組織◎ 楊嘉猷

0
874

三、民主運動海外組織

  對於台灣黨外人士的「組黨」,海外同鄉不會越權,島內是絕對的優先並負有主導任務;我們會尊重,只求成為附屬地位,這是我們的大原則,只因為台灣國內有黨禁,此時以海外代行不會有被國民黨迫害的壓力。故先代組黨,將來遷黨回國,則雙手奉還。

  南加州台灣協志社發動的,從1985年7月1日起在華盛頓DC為期一週的靜坐絕食運動,引起海內外的反應非常巨大,更得到美國政界主流的重視與關心,特別是引起眾議院亞太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索拉茲(Stephen J. Solarz)等對台灣黨外人士處境的瞭解,開始有所作為,例如邀請美麗島事件受刑人家屬許榮淑、周清玉等訪美。又離開台灣多年,中壢事件主角前桃園縣長許信良新的革命組織戰友洪哲勝、田台仁等也很關心,認為絕食之後,有必要研究接下來之後的必要行動,故從此以後馬不停蹄地光臨南加州,商討並建議往後之決策。

  1986年初的農曆除夕,有許信良、洪哲勝、田台仁、謝聰敏、許丕龍、胡忠信及楊嘉猷夫婦等聚集於鍾金江家圍爐,同時研商如何協助促進台灣島內的民主人士組黨事宜。在討論中楊嘉猷突然向許信良提起說:「您是台灣黨外最重要領導人之一,如果我們在海外發起組織『反對黨』,組成之後,您是否有勇氣像1983年8月的菲律賓參議員阿奎諾一樣的犧牲精神,帶領大家遷黨返台?」不愧是黨外民主領導人,許信良不等楊嘉猷話說完,當場就回答「當然可以」!之後隨即謝聰敏也自告奮勇,他也願意參加領導者之一。謝兄本是和彭明敏、魏廷朝等三人發表台灣自決宣言之一者,事發坐牢出獄後流浪海外,正苦於無機會報效台灣祖國之際,有此機會,使他興奮不已。之外,謝聰敏知道台灣硬漢、前台北市黨外人士市議員,也曾經被國民黨迫害入獄者林水泉現在也居留在洛杉磯,等待機會,一定也有意願參加。故立即連絡,徵得同意,三人決心在海外組黨,然後遷黨回國,打破台灣的黨禁,以建立台灣的反對黨,實現台灣自由、民主、人權的出頭天政治。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農曆年過後,以許信良、謝聰敏、林水泉三人為中心,加上加拿大田台仁、南加州許丕龍、謝清志、鍾金江及紐約的黃再添、賴文雄等開始向海外台灣人廣徵組黨意見。結果反應熱烈,同時島內黨外人士也頗受衝擊,加速進行組黨的腳步。又許信良約同謝聰敏、鍾金江飛往華府會見當時AIT主席丁大衛(David Dean)當面闡明兩個基本堅持:1. 基於主權在民,台灣人民有組黨的自由。2. 基於人權,台灣人有自由返回故鄉,台灣人反對黑名單,剝奪台灣人返鄉的權利。美國應給予關心,並請協力解決。丁大衛主席表示十分同情,同意,並透露,依台灣當時氣氛,他相信台灣島內在短期中將會有反對黨成立。這個看法讓我們增加不少信心。更加速了進行建黨的籌備工作。

  進行中的徵求願意加入為建黨委員者,為表示負責及決心參與,必須用真實名字簽署呈現。很快地參加者人數就逾百人,這也是我們始終有自信,預料到的一件事。

  1986年5月1日(星期三),台灣人選擇世界第一大都市紐約的聯合國大廈前廣場大飯店(United Nation Plaza Hotel),台灣人向世界宣佈「台灣民主黨籌備委員會」正式成立。從此,南加州台灣協志社也歸予結束,但不熄燈,全部工作人員全力投入誓為台灣要出頭天的建黨籌備工作,有共119位共同伙伴成員參與。邁進台灣人 民主運動新的世紀。當天大會發表成立宣言,也選出「海外民主運動的執行組織」,主席許信良,秘書長謝聰敏,發言人許丕龍,宣傳部林水泉,外務部鍾金江,財務部賴文雄、楊嘉猷等。又同時敦請彭明敏教授為榮譽主席。後來陸陸續續加入者為籌備委員甚多,甚至包括台灣島內率先響應的有鄭南榕、江蓋世兩位勇者。

  好事不可多磨,在大會中最重要的決議是付予執行委員三個月的籌備期間,希望當年八月在加州舉行「台灣民主黨」的成立大會,於1986年底,台灣立法委員選舉前遷黨回台,盡全力為台灣黨外候選人壯勢助選。會中又決議,如果台灣黨外,於海外的「台灣民主黨」建黨前組黨成功,則台灣民主黨黨員會回台入黨,並將海外之黨改為台灣反對黨的海外黨部。

  許信良、謝聰敏、林水泉等三位決心不惜犧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回台宣示,同時也有數百的台灣人為後援組織加上南加州幫全面動員,放下私人事業,全面投入為台灣民主前途,掀起一股熱潮,在全美各地衝撞,使台灣人領悟到,過去侷限在敵人武器射程外吶喊已不敷需求,要改變台灣,必須勇敢向前冒險邁進。海外台灣人於是開始興起讓「敢行動的人試試看」的想法。於是人力、物力開始向「海外組黨」、「遷黨回台」的活動聚集,許、謝、林三位全力到全美各大城市演講向台灣人說明組黨、回台、救國的構想,當時的華文媒體也感到此舉極具新聞性而爭先報導。如國際日報劉伶、陳立人;中報譚世英、李政一;自由評論報人胡忠信、孫慶餘及太平洋時報等均如影隨形,詳實而深入的追蹤此運動的進展,並報導廣傳。

  在這段期間,台灣黨外人士已受感染而感受到組黨的壓力,黨外主要領導人江鵬堅、尤清及美麗島受刑人家屬許榮淑、周清玉等多人,利用參加美國各地區台灣人夏令營的機會與海外組織主要幹部交換意見,尋求海內外最適當時機的配合。1986年8月許等三位評估發現,國內的組黨工作雖然努力加速,但時間上有些急迫,故我們決定將海外成立大會延至10月4日,以讓島內有足夠時間籌劃。果然在9月28日,取名「民主進步黨」,在黨外人士努力下,於台北圓山大飯店宣布建黨成立,台灣司權力制衡的新反對黨終於誕生,台灣的民主化終於向前邁進了最大的一步,台灣人應慶幸與祝賀。

  1986年10月4日,建黨主辦單位依照計劃選擇南加州最著名新城市,洛杉磯區「世紀市」(Century City)的「世紀廣場大飯店」(Century Plaza Hotel)將原來規劃的「台灣民主黨成立大會」,臨時很興奮的、光榮感地改成「民主進步黨海外組織」成立大會(見上兩圖)。我們把象徵在十字路口的台灣的綠色黨旗在全會會場飛舞,將近千人的參與者,情緒高亢地在海外迎接祖國台灣的新時代的光臨。大會由許丕龍主持,在充滿各界祝賀鮮花的大會場,開始是音樂大師蕭泰然帶領的台灣人新世代青年所組成的交響樂團,奏起「咱要出頭天」的雄壯進行曲,讓全場感受以台灣人為榮的氛圍。我們的來賓有美國主流的政要,有由全美各組織、社團、學界、企業界的領袖、代表,尤其我們特別讓成長或出生在美國新世界的第二代子弟參加,讓他們體會夢中的台灣祖國的偉大、父母兄長的可敬與辛勞,讓他們能夠延續這種精神與使命。來賓的祝賀演講之外,由主席許信良授旗台灣民主運動海外組織給各地區代表黨旗時,大會達到最高潮。

  原來民主進步黨成立伊始,處在專制體制下,戒嚴法的威脅下,萬事備極艱辛,幾近自身難保。這是我們要體諒的,所以我們只以「台灣民主運動海外組織」名稱在海外運作,為台灣的民主運動,在海外努力奮鬥。直到1991年黨外大老黃信介擔任黨主席,任命海外返台的楊嘉猷為中央黨部僑務部主任,籌劃第一個海外黨部在美西成立,接著也在美東成立美東黨部。

  「海外組織」成立之前,執行委員為使其完美,特別嚴謹作準備;9月17日辦理家庭座談會,18日有蒙市建黨報告會,20日特別遠程到夏威夷地區訪問同鄉會說明建黨成立要義。10月3日舉辦海外組織各地區成員代表會議,可知海外的建黨極為慎重其事。

  「打破黑名單」「回台入黨」之主題,以許信良、謝聰敏、林水泉三位為中心的運動,在10月6日正式啟動。11日北加州地區舉辦了歡送募款餐會。12日在南加州蒙市林肯酒店舉辦台灣研究講座,一切都是為了回台的暖身運動。

  1986年11月3日,第一批回台入黨的人士有謝清志、鍾金江、歐煌坤、江昭儀、謝進南及楊嘉猷共六名,目的是要護送宣傳部長林水泉先遣部隊回台,另外暗中隨行者尚有陳麗莎負責聯絡工作,由於事涉敏感,林水泉與陳麗莎均未曝光,個別先行。林水泉甚至為此改變另一同志的護照,從夏威夷轉機出發。我們六人都得有正式簽證,但出發前一天,台灣駐洛杉磯辦事處以電話分別向每位告知取消簽證,不得已六位只好買星航公司到新加坡的機票,因美國護照到新加坡得免簽證,而星航中途停桃園機場。11月14日清晨7時到達桃園機場,下機時即被三十多名刑事組人員圍阻,另外並派有桃園縣議會議長等三位為說客勸回。經過五個小時的雙方堅持交涉無效後,到中午時分,這六位終被押上飛往東京的西北航空,轉返洛杉磯。機票、護照遭扣留,直到西北航空飛機自東京起飛後才發還,護照上還被蓋上Departed(驅逐出境)的印章。林水泉由於事先自毀護照、機票以展示入境、不惜坐牢的決心,但入境下機,旋即被捕,毒打後又被塞回星航飛往新加坡,變成無國籍的人球,在空中流浪一週後被遣送回夏威夷。陳麗莎由於沒曝光,是唯一得以進入台灣的人,聯絡管道也因她的成功入境而維持暢通。島內民進黨同志尤清、康寧祥、余登發等發動接機,由於久等無人,終與警方發生衝突,邱義仁等多人紛紛掛彩,高雄縣議員吳大清人高馬大,因奪下警棍而與陳振福、徐炳農等三位同志一齊吃上官司。這是所謂的第一次海外組織闖關事件。

  1986年11月29日,是第二批回台入黨運動,參加者從美國各城市個別出發,先於30日在日本東京集結後再飛台灣桃園國際機場,時間是配合12月6日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一週以前,目的是為民進黨造勢這次公開參加者甚多,有彭明敏教授為總領軍,王桂榮為副,並有不同的專業人員隨行。在日本方面的特別來賓有國際著名記者若宮清先生,他是當年陪菲律賓參議員阿奎諾同機返國,見證阿奎諾在機場被殺的見證人。在日本方面有僑界長老郭榮桔,社團領導人洪毓盛、何昭明、李宗藩等在財力、物力都給最方便的一切協助,如居住、飲食、記者會等等。其他如林邁爾(Lynn Miles)、艾琳達(Linda Amago)都是國際人權運動人士,他們也參加安排國際造勢。

  國民黨政府故技重施,禁止任何航班接載這一群要回台入黨的返鄉人士,折騰了一天一夜,許信良最後決定聲東擊西,將隊伍化整為零,鍾金江、洪順五、楊嘉猷、江昭儀、謝英敏、艾琳達等飛往香港,另一部份飛往琉球,許丕龍、賴文雄、鄭紹良、林邁爾等人坐鎮東京策劃支援許信良進一步的後續行動。艾琳達精通中英語文,加上她是施明德夫人,能言善道,故我們到香港後,被數十位駐香港記者追逐採訪,於是第二天台灣島內新聞大量報導來自香港的許信良闖關消息,而許信良則透過若宮清的安排,悄悄地到馬尼拉,12月2日清晨,乘馬尼拉航空公司的班機降落在桃園國際機場,當時飛機不准停靠機門,只准停在跑道上,警察上機後,安排其他旅客離機,只留許信良一人,之後,台灣當局以其無合法簽證為由,將許信良原機遣返馬尼拉。

  海外台灣人民主運動的第二批闖關運動,我們稱之闖關七日戰爭。在台灣方面,據當時媒體報導及參考警察方面的報告記錄,在這三天中民主進步黨及接機群眾逾數萬人,把機場二號高速公路擠滿。警方動用催淚瓦斯、水龍車噴水,空中以直昇機指揮下意圖驅散來自全台南北接機群眾,被激怒的群眾則以石塊回擊,場面數度失控,數輛警車被推翻,所幸無嚴重傷亡。

  民進黨主要幹部出現在現場的相當踴躍,余登發、尤清、許榮淑、謝長廷、張貴木、游錫堃、許國泰、邱茂男、邱垂真、吳大清及田媽媽等外,尚有許許多多人參與。

  12月6日增額立法委員選舉結果,民進黨初試啼聲,大獲全勝,共有康寧祥、吳淑珍、張俊雄、王義雄、尤清、黃煌雄、許國泰、許榮淑、朱高正、邱連輝、余政憲及王聰機等12位民進黨黨員進入國會,當選人數約是上屆黨外的加倍,海外返鄉無門一場空,但是儘管回不了台彎,也進不了黨,但卻幫助民進黨大步成長,算也是海外組織的微小貢獻吧!

  許信良後又於1987年從菲律賓用假護照,化妝後意圖闖關登機回台,但卻在出境時被識破,海關人員事後私下說,「如果你事先告訴我你是許信良,我也許就給予放行。」

  1988年「台灣民主運動海外組織」唯一主席許信良又經同志謝春生的安排,從中國沿海乘漁船偷渡回台,這次終被捕入獄(見上兩圖),楊嘉猷夫婦曾經代表海外組織,在立法委員王聰松安排,到土城看守所探訪給予慰問。後美國國會議員向蔣經國表示人權上的關切,促成許信良的特赦,之後許信良甚至受李登輝總統舉辦的「國事會議」之邀成為座上賓,貢獻他的智慧。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