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電腦歷史博物館出版線上陳都回憶錄,這是台美人歷史光榮的一頁。
陳都1935年出世於台灣宜蘭,高中時遭中文老師羞辱,他憤而退學,後來再補修,勉強畢業考上台南成功大學礦冶系,他研究論文是帶磁性的過氧化鐵,受到客座教授Dr. Fairbanks 的指導和鼓勵,開始準備去美國深造。
1958年8月他在金門當炮兵,一年半退伍後找不到適當工作,暫返家鄉蘭陽女中教數學和物理,一年後重遇他的一位學生Nancy (Pi-Fang) ,兩人陷入熱戀,不顧女方外省父親的反對,私自去公証結婚。1961年他跟朋友借錢買機票經東京飛舊金山時,Nancy已懷孕大兒子Glenn 。
他沒去柏克萊加大,坐兩天巴士到明尼蘇達州,幸遇數位貴人相助,不久指導教授 Jack Siversten見他對磁性材料研究的卓越表現,供他research associate 的職位,借此他可擔保妻兒來美,1963年9月Nancy 抱著一歲半已會講很多台灣話的Glenn來團聚。
陳都1967年完成博士學位後,曾去幾家公司研究工作,累積磁性材料經驗,1971年初進入Xerox 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研究數位記憶儲存方法。可惜Xerox 放棄成為PC 個人電腦龍頭,於1982年決定解散十年來的研究成果,
如Alto computer, laser printer, mouse,thin film 等等,研究大樓所有人才紛紛自創公司或加入新的蘋果電腦公司。
1983年陳都決定自創公司,邀在IBM研究中心的好友 Dr. Jim Shir石清正 和 Scott Chen 陳俊雄為伙伴。他們北加州同鄉在70年代就成立TAI (Taiwanese Alliance for Inter-Culture) 改善台灣人權。Xerox 公司同意他使用在公司發明的專利,他又找到投資公司的資金,將公司名訂為Komag Inc. 從此48歲的陳都踏入電腦磁碟機 “ 薄膜磁帶的發展及其對資訊科技近年成長的貢獻。” 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細讀他的回憶錄。
沒寫進回憶錄的是陳都曾擔任過北加州同鄉聯合會會長,全美台灣同鄉會長,世界台灣同鄉會長,台獨聯盟顧問,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會員等,對台灣的民主化自由化有相當貢獻。
◆陳都回憶錄的網址︰
http://archive.computerhistory.org/resources/access/text/2013/10/102740910-05-01-acc.pdf
[pdf]http://archive.computerhistory.org/resources/access/text/2013/10/102740910-05-01-acc.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