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座談會二00八年回顧
陳惠華
八年前在New Jersey由於參與台灣同鄉會,定期收到這裡出版的Yam。每次看到生活座談會的節目,都很羨慕住這裏的人,有機會聽這麼多精彩的演講。這也是促成我們搬來這裏的重要原因之一。四年前搬來後,自然每次生活座談會都會來報到,連家兄從台灣來訪,也把他帶來,向他炫耀世界上居然還有這種地方:可以聽演講學東西,又可以結交新朋友,又有美味的台灣小吃可吃。(早知有台灣小吃可吃,應該更早搬來,不過這是題外話)。啊!世界上畢竟沒有白吃的午餐。這麼吃喝幾次以後,就被徵募來講「聖地牙哥是個好地方」。可能是繼續認真吃喝被發現了,任務越來越重,先是主持兩次生活座談會,終至負責今年的生活座談會。
生活座談會有個committee負責籌劃每個月的節目,這committee開會還真是個異類。就業時與退休後參與或負責過大大小小不少committees和社團,到此算是大開眼界。加入前每次經過開會中的會議室,不時聽到哄堂大笑,開會的人衝進衝出,不太像在開會的樣子。加入後仍是如此,奇怪的是一次一次精彩的座談會就這麼產生了。今年也不例外,十次座談會(五月從缺):田園之樂,含飴弄孫,各行各業,第二代的專業經驗,食品與健康,房屋整修,醫療經驗談,投資經驗談,認識11月份加州公投,免稅的投資,都非常成功。十二月的「二00八年回顧」靠怡貞捐的五彩繽紛的獎品與同鄉準備的拿手菜,也提昇了不少慶祝的氣氛。
這首先得歸功這些committee的成員:陳秋山,陳正茂,陳麗莉,黃獻麟,洪燦堂,歐春美,劉武鴻,呂錦文,孫淑玲,湯昇勇,蔡東京,曾俊隆,吳美華,吳勝治 (依英文姓的秩序)。除了貢獻寶貴的意見 (關於主題,主持人,講員,贊助者)外,今年幾乎每個都主持過座談會或擔任過講員。此外黃醫師還負責照相,錄影,以及準備每月的節目單;春美負責聯絡點心準備者;武鴻負責座談會記錄。
座談會的主持人也功不可沒。今年依序為:曾俊隆,蔡佳錦,孫淑玲,林忠誠(Michael),洪燦堂,湯昇勇,蔡東京,呂錦文,吳美華,陳麗莉。主持人也很辛苦,請講員不是那麼容易,肯講的沒空,有空的不肯講。好不容易找到人,又怕臨時出差錯。有的主持人甚至前一晚還睡不著,真是罪過。
講員的功勞那就更不用說了。今年依序為:林幸隆,曾俊隆,李朝煌,侯淑芬,鄭玉雀,呂錦文,趙哲明,林正浩 (George),王泰男,林佳燕,陳志明,Michael Lin,Donna Liu,Walter Chung,Jack Hsiao,鄭炳全,賴金鸞,湯昇勇,歐春美,楊芳蓮,邱雪珠,彭武見,曾俊隆,陳正憲,劉俊雄,黃獻麟,蔡東京,黃彩鳳,謝典招,陳秋山,林宣昭,陳清池,陳坤木,黃正源,劉武鴻,吳得民,張裕華,黃嘉菱,陳麗莉。無論是全職阿嬤,家庭主婦,藝術家,律師,工程師,醫師,教授,會計師,投資家都很用心準備。以各種方式來分享他們的經驗:有的考觀眾,有的被觀眾考,有的從第三人稱講,有的還當場演奏樂器,有的則穿上手術袍配合演講,真真是絕無冷場。特別感動的是林正浩來講時,身體因久病已很虛弱,但為了履行他的諾言,還是撐著來講。不幸的是十月裏病魔還是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
常覺得生活座談會的成功可能一半來自會後的點心,這得歸功下列這些準備者:陳真真美,曾陳碧桐,黃玉貞,曾惠貞,余洵洵,何金花,賴金鸞,詹明珠,張蕙蘭,劉美娥,徐紀涓。由於她們的掌廚烹飪,讓我們享受到美味如:「魚刺瓜」米粉,米粉羹,肉羹米粉,芋頭粥,蔰仔粥,地瓜湯,五榖飯,蛋糕等等。除了這些大廚外,也靠下列這些人的幫忙,那些美味才能順利到達我們口中:曾惠貞,陳碧惠,歐春美,陳真美,莊恭榮,張芷茵,陳榮昌,張淑娥,王英,黃宜修,邱雪珠,曾俊隆,余洵洵,林淑華,劉美娥,洪秀,洪燦堂。
贊助者的功勞也很大,有他們的慷慨解囊,才能貼補我們用中心場地與點心的費用。今年的贊助者有:郭婉美,蔡東京夫婦,曾俊隆夫婦,蔡玉芬 (JoannaTsai),賴陳婉麗 (Grace),曹月汝,陳瀛昌夫婦,黃獻麟夫婦,林宣昭夫婦,柯存善夫婦,陳秋山夫婦。
另外的功臣是記錄與錄影,由於他們的努力,沒能來參加的人也能分享到講員的經驗。做記錄的有:劉武鴻 (七次之多),黃正源,莊輝美,簡長明。錄影的有:歐春美,黃獻麟,劉武鴻,洪純仁,曾俊隆,吳勝治,劉俊福。
還有些大功臣,那是誰呢?就是觀眾–同鄉們囉!再好的節目,沒有觀眾的參與也不可能成功的!
結論:生活座談會能有這麼亮麗的成績,是來自這麼多同鄉的踴躍參與和支持。你說聖地牙哥是不是個好地方呢?
台灣同鄉會年會記實
簡長明
聖地牙哥素有退休者天堂的美稱,最近才知道California最早出現於西班牙作家所述黑亞馬遜人所住神秘天堂所在。住在這裡的台美人,本著誠樸愛鄉,急公克己的「蕃薯仔」本色,大家出錢出力。聖地牙哥台美基金會自成立十多年以來,都在為建立我們台美人的家而努力,現在目標正在一步一步的實現中。台灣同鄉會目前承租的台灣中心的容量已不敷使用,明年虎年我們將在寬敞的新中心慶祝。
一月二十五日是農曆牛年大年除夕,二十四日是台美人回中心,過年度佳節,聽鄉音享鄉情的最佳時光。為了迎接眾鄉親回「家」過春節,打從兩個月以前,許多人就開始策劃節目,接著排練,希望把最好的呈現出來,以搏取各位的歡笑和掌聲。其他如林坤鎮的舞台佈置,獎品的募集等等,都是會長理事和眾義工們的辛勞。特別要提的是洵洵的年糕,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就希望多那麼一點年的味道。
晚會主持人是美麗亮眼,台風穩健的廖珮君和名貫東西兩岸,人稱點子王的田土伯。他們一上台就給我們來一段賀節逗趣的四句聯和有押韻的順口溜:祝賀大家「牛年福氣滿滿,滿牛車帶回家」;「牛年身體勇壯像牛一般」。「摸到牛頭,要祝你新年起大樓」;「摸到牛嘴,要給你新年大富貴」;「摸到牛腳,要祝你新年作阿爸」;「摸到牛尾,要給你?某永遠結作伙」。非常討好,引來不少掌聲和口哨聲。
新舊會長交接由現任會長呂錦文先生致詞,他先向各位拜年,感謝去年眾理事和同工的辛苦奉獻,會務蒸蒸日上,同鄉會經理事會同意捐款六千,贊助新中心的興建。他們穿著整齊為向鄉親表達最高敬意,感謝顧問洪燦堂先生和文書邱雪珠女士的服務,他們雖不再有頭銜但奉獻的心依舊。其實他們平時,每人都是穿著休閒「捲起袖子,就潦下去」。新任幹部是會長蕭奕義先生,副會長陳重光先生,理事有彭武見先生,林怡貞女士,余洵洵女士和賴梅芬女士。
接著就由西方寺少女舞蹈班的蒙古風情舞蹈,拉開晚會表演的序幕。蒙古舞蹈源於遊牧生活中,牧民把他們一些生活經驗,融入在舞蹈中,如打獵、牧牛、騎馬,其他如女人的梳辮、打扮姿態中也能找到表現舞步的肢體語言。她們服裝帥氣又美麗,充分展現塞外民族的特色。音樂是既好聽又熟悉。聽說她們的服裝,可是一針一線自己設計出來的呢。編舞指導是許雪惠老師。
福爾摩沙( FORMOSA) 兒童合唱團指揮陳靜芬牧師,伴奏羅秀琬小姐。唱了「聖哉!聖哉!」(台語,西班牙語) 「惟獨上主至聖,惟獨上主至尊, 全能又全愛,至聖潔真神」。「天黑黑」(台灣民謠)歌謠背景是一首流傳於台灣北部的唸謠,從天候景象談到阿公阿婆之間,為了要煮鹹或煮淡而吵得把鍋弄翻打破的趣事,其中還蘊含著合作才能成事的意義。樂曲運用了表現主義的創作手法,很引人叫趣。第三首「愛我們的家」,「每個人愛他家就有光彩,每個人付出家就不孤獨,每個人珍惜家就有甜蜜,每個人寬恕家就有幸福,讓愛天天住你家,讓愛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愛我們的家」。歌詞簡單人人都可做到,童聲清純不經人工雕琢,表情是純真可愛,動作則很寫意。可惜的是人數太少,需要多位阿公阿媽幫腔。合唱團正在招生,歡迎報名,可增強小朋友的信心和表達能力。
盧莞得胡琴獨奏。胡琴屬於傳統的東方樂器比西洋的弦樂哀怨或可以說是較纏綿悱惻,第一曲「賽馬」屬於快節奏,相對的它也有一些屬於慢節奏的,以「良宵」為代表。第二首「望春風」描寫少女思春的歌曲,曲調上具有台語特殊高平調、高下調、低短調等八音的台灣調,常被外國音樂家視為台灣歌曲的最佳典範。
長輩會合唱團歌唱,由陳松美老師指揮,莊輝美女士伴奏。花 (HANA )是一首非常受歡迎的日本硫球「島歌」。當年曾被選為年度大年除夕的紅白歌謠賽表演曲:「看河水靜靜流走,不知流向那裡去;看人們飄呀飄零,不知飄零到何地。渺茫地跟著流水,一天過了又一天,像一朵小花,躲在路旁等待春天。別在哭泣啦,擦乾眼淚微笑吧,總會有一天,一朵一朵盛開路邊。」曾醫師的帶刀浪人,頭紮頭巾裝飾和陳副會長夫人的最佳和服打扮,加以兩位道地的日語發音,營造出如假包換的東洋味,合唱團眾人可是可圈可點,大家都表現出很享受很融入,樂在其中。
第二曲是蕭泰然先生的「毋通嫌台灣」。「咱若愛祖先 請你毋通嫌台灣 土地雖然有較隘 阿爸的汗 阿母的血 沃落鄉土滿四界 若愛子孫 請你毋通嫌台灣 也有田園也有山 果籽的甜 五穀的香 乎咱後代吃未空 咱若愛故鄉 請你毋通嫌台灣 雖然討趁無輕鬆 認真打拼 前途有望 咱的幸福未輸人 」。唱出咱台美人對寶島,那個種蕃薯,形狀也像蕃薯「我土我鄉」無限的愛,是那麼的真摯和不捨。
短劇:「目金 Ho 青瞑騙去」,劇情是描述一個天真浪漫的吳金珠,她涉世未深,出聲去招呼關懷青瞑的李來看,請他保管一籃水果內有八個橘子和有八根傘骨的透明色雨傘,「不?鬼」的李來看卻蓄意侵佔;金珠上法庭,因一般人光是購買和使用財物,不見得知道內容,法官未能洞察青瞑的何能知道雨傘的顏色,判決又似留伏筆,下庭後還可以講價錢,真是無奈只好「目金 Ho 青瞑騙去」。好像又回到,有錢免死,提錢來說的「顧面桶」年代。他們演技一流,那一天要全美巡迴公演,你甘會知。
四重唱由鑽石陣容蔡滿霞老師,李淑英女士,黃頌義先生和湯世宏先生分別擔綱各部。唱「好膽好膽認基督」請陳松美老師伴奏,由大調轉小調較委婉,表現人的軟弱,最後女聲唱到極高的音域結束。
在這中間穿插數次抽獎,數十人搏得好彩頭,機票則由傅祖敏前輩掄元。
壓軸演出的是張秀瓊編舞指導的長輩會舞蹈團,舞曲是四季狂想曲。音樂是四季紅的交響樂曲演奏。「四季紅」是一首節奏輕快,內容歡愉的愛情歌,整首詩分成四段,分別描繪青年男女春、夏、秋、冬四季談情說愛的情境及心境,浪漫中洋溢著柔情與蜜意,讓人聽了自然而然的會受到它的感染,而為之陶醉。「有話想要對你講,不知通也不通」既是這麼的含蓄;「叨一項,敢也有別項」,又是那麼的直接。我們台上眾阿公阿媽們,舉手投足,熱力十足的又唱又跳,似腆還羞,跳出大家那一段已遙遠但尚未忘懷,青春不留白,阿狗兄阿貓妹,你我都年輕過的時光。晚會就在叫好和要求留影聲中結束。
感謝無數的鄉親,為新中心仍持續出錢出力作無私的奉獻。現在發起您在鄰居、球場、職場、教堂或購物中心找回同鄉,邀請他們歸隊來加入同鄉會,多多利用咱這個「台美人之家」,聽鄉音訴鄉情,話虎LP,就是情報交流這兒攏是上好的所在。
二月初的Freddy旋風
陳惠華
二月二日(星期一)聖地牙哥吹來一陣Freddy旋風,也吹來了翹課的大學生、翹班的上班族、及遠從洛杉磯、爾灣來的鄉親。第一次見到這閃靈樂團主唱、台灣青年逆轉本部會長 Freddy(林昶佐) 是在去年四月北美洲台灣婦女會年會。當時正值綠營慘敗沒多久,大家心情跌落谷底。選後失望到三天三夜沒法出門的Freddy,做了很多思考,重新出發。在年會中Freddy 與大家分享他的領悟:也就是只要理念是對的,就要堅持,有信心,以好的方法把理念推廣出去,無論多麼艱難,我們一定會成功的。他的一席話,使與會者都精神抖擻起來。現在經過幾個月馬政府的倒行逆施,鄉親們已到了快完全絕望的程度,Freddy的旋風能托起這麼沉重的心情嗎?
Freddy這次演講主題為「台灣的新時代之路 — 和Freddy一起解放夢想」。Freddy表示這條路的目標非常清楚:就是台灣成為正常、民主、獨立的國家。現狀呢?台派 (為方便起見,筆者簡稱認同這理念的陣營為台派) 在選民眼中從十年前代表進步變成保守的、老舊的,除了「愛台灣」推不出新的口號,以致雖然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從十年前的40%增加到80%,很多還是將選票投給看似清新的藍營。如何吸引更多人加入我們的行列,讓我們能早日到達目標呢?Freddy提出了三個建議。
Freddy第一個建議是我們要突破舊的思維方式,不要侷限於固定的框框。如此推動理念,才能吸引人家的興趣,進而注意到我們的理念。對付馬政府不合理的作為更要如此,才不致於讓他們牽著鼻子走。Freddy 舉了個例子:為了去年十月二十五日的嗆馬遊行,逆轉本部設計了「勿通匪類」的海報。這標語有兩層含意:以台語唸是勸人不要墮落、要力圖振作,以中文唸是勸馬政府不要通匪、不要胡作非為。海報一出非常受歡迎,供不應求。(這種現象筆者親身經歷過: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四處拜票發旗子時,逆轉勝本部設計的1字旗非常搶手,每次一把拿出來,馬上就被要光。)
Freddy 提到陳雲林來台期間不准拿、掛國旗的荒謬事,他事後想到一個對付的方法,聽來果然是妙招。但為了怕以後假如歷史重演(當然希望不會) Freddy要使這招會失去出奇制勝的效果,這裡暫且不提細節。不過大家無聊時可動動腦筋,也許也能想出一些高招。
Freddy提出的第二個建議是要「做真的」,也就是做事要出於真心,而不是為了做秀。Freddy 現身說法舉了幾個例子。其一:去年他純因不滿馬政府的扭曲司法、凌辱前總統陳水扁,買了束鮮花到土城看守所看阿扁。守在那裡的媒體不肯相信這個真誠的動機,直問他有沒有新聞稿,要不要接受訪問,都被他否決了。
其二:去年陳雲林來台期間有不少警察暴力事件,Freddy也是無辜受害者之一。Freddy極度憤怒馬英九縱容警察的暴行及事後無視人民的抗議,毅然將逆轉本部剩餘的資金全部拿出,加上幾個成員的私資湊齊一百萬台幣(註一),在自由時報登了整面廣告:「台灣人的國仇家恨 馬英九 對待人民暴力」。一擊之下,藍媒三天抓狂,一反平常媒體全由藍營操縱的局面。而廣告中的流血鏡頭,警察局原先一直推託是寶特瓶肇事,三天後也被迫承認是被警察打的。
其三:Freddy提到數年前參加一個活動時,被一個攤位的美麗物品吸引過去,才開始經由對西藏文物的興趣,漸進到對西藏問題的了解與關心。自此他開始支持藏獨,在他們的活動中演唱,今年為紀念中國入侵西藏六十週年,還要辦場演唱會。這經年的支持,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他為演唱會到達蘭薩拉 (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蒐集資料時,達賴喇嘛接見了他。
Freddy提出的第三個建議是要「降低門檻」,怎麼說呢?中間選民平日為生活奔波,又要照顧一家老小,空閒下來時,不會去看較嚴肅的台派節目、刊物,也不會想聽嚴肅高超議題的討論,只想看些輕鬆的節目、刊物,而這方面藍營是高手,這些中間選民日日看他們的東西,怎能不受影響呢?要吸引這些人得從輕鬆、活潑的層面切入,在有意無意間安插台派的見解。所以Freddy現在也會接受藍媒的邀請,上他們的節目,參加一些時尚的活動。
另外Freddy提到他已經拜訪很多高中、大學,與年輕學子討論台灣的問題,鼓勵他們關心台灣的問題,這他覺得很重要,所以會繼續做下去。
最後Freddy以希望台灣早日獨立成正常、民主的國家結束演講。
演講完Freddy回答了聽眾的問題。接著是台灣中心安排的聚餐 ,不少人仍意猶未盡,繼續圍住Freddy問問題,如在此能替台灣做些什麼? Freddy的回答是從各人的領域重新思考,解放想像力,都有可發揮的空間。
離開時鄉親們面色開朗許多,是因為同鄉們帶來的菜色非常豐富嗎? 我想不是,是因為Freddy這陣旋風吹開了雲霧,露出一條到達夢想的可行之路。
後記: 當晚還有一場Freddy與年輕人的討論會,據說也來了不少大學生、上班族,場面熱烈。有興趣知道更多Freddy與逆轉本部資料的,可到下列網站:www.taiwanguts.com
註一:事後聖地牙哥福爾摩沙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分會,分會會員,以及去年11月21日坐車前往洛杉磯嗆馬的鄉親為此捐出兩千五百美金贊助。
台灣歷史風土誌
永恆的希拉雅族
翁青志
前言
本文旨在討論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的連結。世居台南地區的西拉雅族在平埔族群當中,不但是人口最多、也是勢力最強的一族。而且因為其地靠近大員〈就是今天的台南安平〉,所以也是最早與外來勢力接觸的平埔族群,在歷史上有著比其他族群更詳盡的記載。所以本文以西拉雅族作為台灣平埔族的代表。其它平埔族群的遭遇,或許在時間上有先後的差異,但是所經過的歷史過程,應該都是大同小異的。
本文
平埔族,台灣清治時期稱為「平埔熟番」,現代則稱之為平埔族群。西拉雅族是其中的 一支,主要分佈在嘉南平原的四個地區:新港社(鹽水溪以南到二仁溪以北之間);目加溜灣社(八掌溪下游到曾文溪下游);蕭壟社(曾文溪到鹽水溪之間,吉貝耍為其社群之ㄧ);以及麻豆社(急水溪上游以南到曾文溪之間),合稱為四大社(見圖一)。
圖1:西拉雅族在台南地區的四大社
台灣所有的原住民都是操南島語系的南島民族,其祖先約於距今8000年前,由今天的中國南方遷徙到台灣。由於南島語言沒有文字,幾千年來縱使留下了許多史前遺跡﹝例如位於台南縣麻豆鎮與下營鄉,距今約1800~1400年前的西寮遺址,就是西拉雅族祖先留下的遺址之一【1】﹞,但是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有一片空白。這種現象,一直要到16世紀,外來勢力開始侵入台灣以後,才開始有了以外來語言對平埔族人的文字記載。
圖2:蔦松文化陶器復原圖
台灣先民第一次出現在西方世界的文字記載,得要感謝427年前發生在台灣沿海的一場海難【2】。西元1582年7月16日,一艘滿載了300多個歐洲人、日本人、菲律賓人和中國人的中國帆船,由澳門航向日本的途中,不幸在台灣沿海觸礁。動彈不得的帆船經不起浪潮無情的沖擊,裂縫越來越大,船上所有的旅客只有向海裏逃生。有人游泳,有人抱著床、木板,奮力向岸邊划動。有四個旅客不幸滅頂,其餘的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一個個濕淋淋的掙扎上岸。就在大家心神甫定之際,一群台灣的先民,以「野蠻人」的姿態,躍上了世界歷史的舞台。我們來看一下船上乘客,西班牙籍的哥玫斯神父(Pedro Gomez) 對這一段歷史過程的描述:【3】
「在所有的人都上岸後,我們聚集在海灘上,有的人衣衫襤褸,有的人則是赤身裸體,所有的人都因為不知道我們身處的這片土地為何處而感到恐懼。正當此時,大約20個當地人來到我們身邊。他們全身赤裸,只有圍著像加納利(Canarins)群島住民一般的遮羞布,披頭散髮,髮長及耳。一些人頭上戴著像王冠般的白紙條,所有的人都隨身帶著弓以及許多札又尖又長鐵製的箭。到我們身邊後不發一語,便開始撿集岸邊上所有白色的衣物,如披巾、毛巾、襯衣等等。在場的葡萄牙人,不但不加以制止,甚至還主動的拿給他們。因為我們沒有武器,既不知哪些人是誰,是否吃人肉,所以對他們的行為不敢有所違抗。他們取走物品後,藏在原野裏,然後再回來,如此的自在,好像我們沒有一個人在海灘上一般……。」
接下來的兩個半月,這一群落難的旅客,趁著擱淺的母船尚未完全解體,他們利用每一天落潮的時刻,回到船上搶救所有能夠使用的食物、武器以及木板。他們也發現留在海灘難以防守「野蠻人」的攻擊,於是將所有的家當都遷移到半哩外的一條河邊,一方面過著戒慎恐懼的生活,另一方面則忙著用搶救得來的木板建造一艘較小的帆船【2】。這一段日子裏,他們與台灣先民又有了幾次的接觸。耶穌會的修士Francisco Pirez寫道【3】:
「旅客中有桑切斯神父從馬尼拉帶來的一位呂宋土著男孩,他似乎有辦法與搜括我們財物的『野蠻人』溝通。……男孩跟著他們回到他們的社去,第二天帶回了70位武裝的『野蠻人』,他們向我們表達友誼的歡迎。」 可惜好景不常,不久之後,這一個良好的關係,就因為船難旅客阻止台灣先民繼續到海灘撿拾破船上漂來的帆布而破壞了。雙方衝突又起,各有死傷。
Pirez修士又記載了他們曾經接觸過一群不知由何處而來的獵頭族人。「有一次,來了幾個用藤綁在一起,像蓆子般的船。他們帶給我們米、南瓜、無花果、以及醃肉, 其中有個熊掌。由於溝通不良,或是不信任,他們砍了一個異教徒的頭而離去,從此不再出現。」【3】
Pirez修士也記載當時的台灣野鹿成群,還提到他們之中有人獵殺了很多野鹿,更有一位葡萄牙的旅客曾經目睹「野蠻人」的獵鹿陣仗。這一位葡萄牙人告訴他說:「他們圍成圈圈包圍鹿群,他們跑得很快,他們射出的每一根箭,都有一個鉤,使得他們的獵物在草地和樹叢之間落入陷阱。」 在論到「野蠻人」部落彼此之間的關係時,Pirez修士說:「這個地方除了二 、三個社之外,沒有別的人群。每社的距離大約三里格 (16.7公里) ,社與社之間相互為敵。」【3】
船難之後約兩個半月的9月29日,趁著海水漲潮,船難旅客將建好的小帆船推入河道,靠著留在岸上的人用繩子拉著,將小帆船一步一步的導入大海。這一艘載著290個生還旅客的小帆船,八天之後平安返抵澳門。藉著船上幾位神職人員寫給教會的書信報告,台灣先民第一次在有文字記載的世界歷史上留下了他們的蹤跡。【2】
不過要請讀者注意的是,這一次的船難發生在台灣的中部,所以船難旅客記載的台灣先民,應該不是西拉雅人。歷史上第一部描寫西拉雅族人風俗民情的著作,應該是中國人陳第在1603年寫的「東番記」。【4】
陳第不是一個普通的文人,而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奇才。他字季立,號一齋,西元1541生於福建連江的一戶讀書人家,少年時卻開始「學擊劍,喜談兵」。33歲時果然投筆從戎,曾經在明朝名將戚繼光的推薦下,出任鎮守喜峰口的游擊將軍,並以採木為名,率兵出塞,揚威一時。不久之後卻因為拒絕配合一筆官商勾結的生意,得罪上司,解甲南歸,結束了十年的軍旅生涯。【4】
陳第返鄉以後,重拾書本,著書立說,他所寫的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就是《毛詩古音考》。在陳第的年代,還沒有人有古音和今音會有不同讀音的觀念。因此一般讀書人都把詩經中許多不合韻的地方解釋為,古人作詩的時候,為了押韻的需要,把一些字音臨時改讀了。陳第是第一位推翻這一種說法的學者,他以相當科學的方法,考證出許多詩經單字的古音。到了清朝,古音的研究成為顯學,而陳第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考韻學」的開山祖師了。【4】
陳第晚年從事遊歷,從57歲起到76歲為止,20年內走遍了三山五嶽。62歲那年,他的老朋友沈有容將軍,奉令征討盤踞台灣的海寇船。沈有容知道陳第素有東遊的興致,於是邀其同往。西元1603年 12月7日,沈有容率領21艘船鑑出海,雖然遇到颶風,仍然在12月十日到達台灣。海寇出舟迎敵,被沈軍痛殲。沈有容擊潰海寇之後,在台灣停留到12月30日才班師回福建,在台灣前後一共停留了21天。就是在這21天裏,陳第實地考察台灣原住民的風俗習慣,返回福建後寫成了《東番記》一文。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詳述台灣原住民風俗習慣的中文文獻。【4】
周婉窈【4】,將《東番記》與1627年來台的荷蘭首任駐台牧師干治士(Georgius Candidius)留下的記載【5】作比較,發現《東番記》雖然全篇只有一千四百三十八字,但是因為陳第學問豐富,下筆扎實,所以文章不但含有豐富的內涵,而且是一個正確性相當高的歷史文獻。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陳第和甘治士筆下描述的台灣先民。
對於先民的穿著,陳第說:「冬暖,冬夏不衣,婦女結草裙,微蔽下體而已。」也就是說,台灣因為氣候溫暖,先民們終年赤身露體,婦女雖然穿著草裙,也僅僅是稍稍遮住下體而已。【4】
對於男性的先民,陳第說:「性好勇喜鬥,無事晝夜習走,足蹋皮厚數分,履荊棘如平地,速不後犇馬,能終日不息。」也就是說,男性的先民,人人都是好勇鬥狠的角色,而且整天不幹正事,只是日夜鍛練跑步。因此每個男人的腳底都長了厚厚的一層皮,即使在荊棘上面奔跑,也如在平地一般。他們奔跑的速度快的像馬,而且跑了一天也不覺得累。【4,5】
關於男女分工的狀況,陳第說:「女常勞,男常逸」。干治士也說:「女人做苦工,負責大部分的農事。可是當婦女工作時,男人卻閑著不作任何事,因為他們主要的工作只有打獵和打仗。」【4,5】
對於社會的結構,陳第說:「種類甚番,別為社,社或千人,或五六百,無酋長,子女多者眾雄之,聽其號令。」也就是說,土著的種類很多,以社為單位,每社人數在五六百到一千人左右。他們沒有酋長,通常都是推舉子女眾多的人出來擔任領袖。干治士則是描述說:「這些村莊沒有共同的頭目來統治他們,每個村莊都是獨立的。任何部落裡都沒有頭目統治,他們可能有一個名義上的議會,包括十二個聲名良好的長老,他們每兩年一任,屆滿選出他人代替。長老的年紀約40歲,而且所有的長老都同年。」【4,5】
對於不同部落之間的紛爭,陳第說:「鄰社有事則興兵,期而後戰,疾力相殺傷,次日即解怨,往來如初,不相讐。」 也就是說,鄰近部落〈就是所謂的社〉如果結怨,雙方會約定好時間、地點才動手。征戰的時候會拼命的廝殺,不過到了第二天,所有的怨恨都化解了,不再記仇。【4】
對於先民獵人頭的風俗,陳第說:「所斬首剔肉存骨,懸之門,其門懸骷髏多者,稱壯士!壯士!」 也就是說,男人征戰,以取得敵人的首級為榮。取得的敵人首級,要先把肉剔除,再把頭骨懸掛在門前,這一家的男人就會被稱為壯士了。【4】
對於社會敬老的禮節, 陳第說:「道路已目,少者背立,長者過,不問答」。干治士則是說:「當兩個人在路上相遇時,年輕者一定讓到路邊,而且以背部向著年長者,讓年老者先行。」【4,5】
對於社會犯罪,陳第說:「盜賊之禁嚴,有則戮於社,故夜門不閉,禾積場,無敢竊」。也就是說,先民們對盜賊的行為有非常嚴厲的處分,犯者,會當眾被殺,所以他們可以夜不閉戶,穀倉之地也沒有人敢來偷竊。【4,5】
台灣當時鹿群眾多,先民們和鹿的關係相當密切。陳第說:「山最宜鹿,儦儦俟俟, 千百為群。」。描述先民們捕鹿的方式,陳第說:「居常禁不許私捕鹿。冬,鹿群出,則約百十人即之,窮追即及,合圍衷之,標發命中,獲若丘陵,社社無不飽鹿者。」也就是說,平常禁獵時期不許私自捕鹿,冬天鹿群出來時,則聚集百餘人窮追合圍。追到時以竹鏢射之,斬獲的獵物堆起有如一座小山,全社共享分食之。干治士不但有相同的描述,還多提到先民們帶著狗一同狩獵。【4,5】
《東番記》最引人入勝的一段記載,就是有關先民們終身大事的描述了。陳第說:「娶則視女子可室者,遣人遺瑪瑙珠雙,女子不受則已,受,夜造其家,不呼門,彈口琴挑之。口琴薄鐵所製,齧而鼓之,錚錚有聲,女聞,納宿,未明徑去,不見女父母。自是宵來晨去必以星,累歲月不改。迨產子女,婦始往婿家迎婿,如親迎,婿始見女父母,遂家其家,養女父母終生,其本父母不得子也。故生女喜倍男,為女可繼嗣,男不足著代故也。」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男子喜歡上了一位女子,他會派人送瑪腦珠子給她,對方不接受的話就做罷;如果接受了,男子就可以在夜間丟拜訪女子。男子到女子家門口時,會彈口簧琴給女子聽,女子聽見了就會開門迎接男子進門,留宿在女子家,天還沒亮的時候就得離開,不能和女子的父母碰面。這樣宵來晨去,星累歲月,一直要到女子懷孕生產以後,女子才能到男方家迎回丈夫。這時候,女方父母才正式和男子見面。婚後,男子住在女方家,奉養女方父母終身。男方父母得不到兒子的奉養,因此,人人喜歡生女孩勝過生男孩。干治士也有相同的敘述,不過少了吹口琴的一段。【4,5】
1624年荷蘭人由澎湖入侵台灣,在大員,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安平建立政權。治台38年期間,荷蘭人對平埔族人採取恩威並施的策略,對反抗者施以無情的武力鎮壓,對歸順者,則賜予相當程度的自治。到了1636年,有57社平埔族人前來歸順,到了1645年,歸順的平埔村落更是增加到315個。荷蘭人又以基督教的宣教方式,以教堂對平埔族實施教育,還培養平埔族的師資,成效非凡。以屬於西拉雅族的新港社為例,在荷蘭人敗於鄭成功離開台灣之前,已經有超過半數以上的社民受洗為基督徒。【6】
1661年鄭成功率軍從金門跨海來台,4月1日打下赤崁城,荷蘭總督奎一〈Frederik Coyett〉仍然堅守熱遮蘭城頑抗。4月6日這一天,根據鄭成功的戶官楊英的記載,鄭成功很忙。他首先和堅守熱遮蘭城頑抗的荷蘭將領談和平條件,接下來,他又接見前來歸附的當地土著。戶官楊英如此寫著:「各近社土番頭目俱來迎附,如新善、開港等里,籓令厚宴并賜正副土官袍帽靴帶。」【7】
同一天,荷蘭測量工程師梅氏〈Philippus Daniel Meij van Meijensteen〉,為了和談的事來見鄭成功,恰巧碰上了楊英筆下的歷史場景。梅氏在他的的日記裡寫道:「我看見國姓爺帳幕前面的外邊,有16個重要的原住民列成兩行,身上穿著用各色絲帶和黃金刺繡的藍色官袍,腰圍有滾有金邊的藍色絲帶,頭上帶的帽子也有一片狀如皇冠的金葉,但無白色羽毛,卻有像他國姓爺所有士兵常戴的紅毛;在我們的時代,他們是新港、蕭壟、麻豆、哆囉國和目加溜灣各社的長老。」【8】
顯然,荷蘭人對平埔族的教化收到了相當大的成效。當年在陳第筆下「冬夏不衣」、「性好勇喜鬥」的「番人」,60年後,已然變成一群曉得要盛裝恭迎國姓爺的順民了。雖然所有的服飾都是鄭成功送的,但是這種與現代潮流接軌的速度,還是相當讓人瞠目結舌的。
再把歷史的鏡頭快速前進80年,來到清朝乾隆初年的巡台御史六十七的時代。六十七是中國滿州人,1744年來到台灣。在台灣的三年期間(1744-1747),他令畫工繪成《番社采風圖》,為當時的平埔社會留下了相當重要的紀錄。【9】
《番社采風圖》反映的是,臺灣當時各地平埔人的生活圖像。從這些「采風圖」,我們可以看到平埔族令人驚訝的漢化程度。在「遊車」一圖(見圖3),我們看到平埔族的男女已經有了春天盛裝出遊的雅興,圖中除了用木板所做成的無輻的牛車大輪,與漢人所用有輻的車輪不同之外,其他地方幾與漢人無異。更令人驚訝的是「社師」一圖(見圖4),圖中的平埔幼童背向著漢文教師〈俗稱「社師」〉,正在接受背誦的考試。圖中除了房舍是傳統的平埔式建築之外,其他的擺設都與漢人的私孰無異。【9】
平埔族的漢化,尤其以當時西拉雅族最強大的麻豆社為最。他們不但衣服如漢人,也會講漢語,更讓自己的子弟讀書參與科舉。因為有大量平埔子弟的投入,而造成了清朝時期,麻豆地區有科舉功名者出奇的眾多。這種漢化現象,在清朝末期,已經普及到全島各地。再加上與漢人大量通婚,平埔與漢人的分界日漸模糊【10】
日治初期,戶口登記將清代的「生番」、「熟番」改為「生蕃」和「熟蕃」。一九三○年,台灣總督府又將「生蕃」改為「高山族」、「熟蕃」改為「平埔族」。到了民國,國民黨政府將「高山族」改為「山胞」,並且完全取消了「平埔族」的登記。至此,平埔族完全融入漢化的台灣社會。一直到今天,除了有少數自認為平埔族的台灣人以外,大多數的平埔族後代都已經不知道自己的族源了【11】。然而,平埔族就此消失了嗎?
台灣馬偕醫院的林媽利醫師和她的7位同事,以包括294名西拉雅族人,再加上台灣其他各族原住民、印尼爪哇、蘇門答臘、波羅洲、菲律賓、巴丹、帝汶、馬露古Ambon、蘇拉威西〈Sulawesi〉、泰國、越南、金門、福建、台灣閩南人及客家人等31個族群,總共2521人的血液樣本加以分析【12】。她們發現台灣平埔族與高山原住民,不但享有共同的母系血緣,同時也享有共同的父系血緣。可是與與高山原住民不同的是,每一個平埔族人的血液裡都有不同程度的閩南與客家人基因的溶入。以西拉雅族人為例,他們有46%的母系血緣以及25%的父系血緣來自閩南和客家人。林醫師的團隊同時也發現85%的台灣閩南人和客家人,都帶有不同程度的台灣原住民或是東南亞島嶼居民的基因【12】。這正証明了台灣的閩南人、客家人和平埔族人高度混血的事實。
2007年,林媽利醫師以這一個研究成果,發表了一篇名為《永恆的西拉雅族》的論文【12】。本文一開始就借用了林醫師的論文題目,最後也要借用她的結論來做為本文的結束。在《永恆的西拉雅族》的論文裏,林醫師最後說:「大部份的平埔族人已經溶入”台灣人”的大熔爐。所以平埔族並沒有消失或被消滅,而是延續及繼續活在大家當中。」
參考文獻:
- 劉益昌,顏廷伃,“從西寮遺址發掘談蔦松文化的聚落型態”,《再現西拉雅—2007台南地區平埔族群學術研討會》,2007年11月
- 周婉窈,“一五八二年美麗島船難餘生記”,《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展覽圖錄),頁25-38。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 李毓中譯,José Eugenio Borao Mateo,“Spaniards in Taiwan (Documents)”,Taipei: SMC Publishing, 2001-2,頁 22~45
- 周婉窈,“陳第《東番記》:十七世紀初台灣西南地區的實地調查報告”,《故宮文物月刊》21(1),頁22~45
- 干治士著,葉春榮譯註,“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台灣風物》,44:3,1994年9月,頁193 ~ 228
- “西拉雅館:西拉雅族的傳統文化”,http://proj1.sinica.edu.tw/~pingpu/01/siraya/ss-02-01-02.htm
- 周婉窈,“楊英《先王實錄》所記「如新善開港等里之我見」”,《歷史月刊》,229期,2007年2月5日,頁75~79
- 梅氏著,江樹生譯,“梅氏日記” ,英文漢聲出版社,2003年3月20日
- “番社采風圖”,杜正勝題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98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wenwu/taiwan/index.htm)
- 林玉茹,“番漢勢力交替下港口市街的變遷:以麻豆港為例〈1624- 1895〉”,《漢學研究》33卷1期,頁1-34。
- 林偉盛,“平埔族”,國立暨南國際大學電子報,第一期。
- 林媽利等,“永恆的西拉雅族 ─ 遺傳基因的研究”,《再現西拉雅—2007台南地區平埔族群學術研討會》論文,2007年11月,頁22~45 (http://siraya.tnc.gov.tw/upload/doc/12.zip)
宜室宜家
簡長明
欣逢西洋情人節,夫婦、情人象徵意義的節日,主持人郭君玄博士講情人節由來作開場白。話說西元三世紀羅馬帝國Claudius 二世,認為男人結婚後有家累,義有反顧,不能成為better soldier,訂有法律。Priest Valentine 私下替年輕人證婚,被皇帝發現要被處死。他和典獄長女兒發生一段情,在處死前留有寫給女友的信署名from Valentine。這是愛的symbol。今天主題「宜室宜家」是最恰當不過。Eileen Lo 講尋夫經驗,Kim 講台美鴛鴦,陳麗津講從馴夫到人生,林淑華作即興演講。
Eileen Lo謙稱用台語,有點像趕鴉子上架被逼上梁山來,其實她說得很好。2003年到San Diego來,2006年參加中心新年晚會活動,當晚遇到夫婿 Eric,可說和中心有緣,是我們的月下老人。6月選會計課,遇到他主修會計,真是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工夫。敲定有免費家教的如意算盤,約定每星期五在圖書館見面,於是從朋友教成好朋友,好朋友成為女朋友,女朋友最後變成為太太。我們一月認識,三月份開始交往,很吃驚的六月就被提出propose,刷卡買鑽戒,將其藏在床上,要我去找。念其真誠,再交往看看。鑽戒可以先典當,何況半克拉似嫌小了一點。十二月一起回台灣見公婆,認為人品不錯,送一大束鮮花來第二次求婚。不好拒絕算為暗訂,回美半年後,正式請客結婚。比較結婚前和結婚後,真是不一樣;朋友變夫妻雙方一定都會有一些改變。今天講夫妻相處之道,在座各位更有經驗,我們仍是新烤爐新茶壺,說這嫌太早。說個小林小李結婚後的故事,小林喜歡打籃球每星期二、四一定去打,小李找他陪吃飯衝堂,他一定選打球。在座意見調查,舉手的並不多,沒意見的占多數。結婚以後會吵架,如果是追我一定會去吃飯,成夫妻是追到手要另當別論。找自己的夫婿最好說話,卻不領情,認為婚前婚後差太多。可以不同房,越洋打電話告狀,打冷戰去shopping 花錢,令對方緊張,來消氣。買後有內疚,氣消了一半,再來鮮花和道歉letter,氣早就消失無蹤。結婚二年,結婚前後大不同,成家人愛人要互相配合包容,希望婚姻能長長久久。感謝中心有機會讓我來發言,祝大家身體健康情人節快樂。
接著Kim她自覺很雞婆,有時不周到希望多包含,嫁給美國人,結婚多久是不能問的,今天會洩底也說不定。開始語言不通,只會 hello、yes、OK、thank you和那一定會帶的微笑,可能因此給先生留下可愛、笑嘻嘻的大印象。Love you the best; Trust my husband。 媽媽時常說我是「瞎子雞,啄到好米」我學問不高又是鄉下小孩。海軍常調動,起初以為他調回美國後說不定就飛掉了。我是宜蘭女孩18 歲和阿姨在中山北路打工。父親在九分工作,有挖到金,剛好生下我於是取名金花希望帶來好運。以後Kim的名字就一直用到現在。公婆是德裔Chicago人,那裡不但天氣很冷,和他們的溝通也是很重要。只能誠懇的表達善意和對先生無私的愛。慢慢的他們教我 set up table, fork 怎麼擺,吃飯不能太大聲等。起初客氣不吃,當真收回,該晚受餓真沒得吃。公婆喜歡吃羊肉而我怕羶味,我喜歡吃小卷先生卻屢找不到,我作泡菜藏在地下室被發現是 special pickle,也是sour far之源等,不同文化調適的種種趣事。來美國很tough 當初只想回台灣。後先生移防日本,自己又懷孕,勇闖Chicago 數次,才能辦簽證買機票和夫婿在日本團聚。回想起來真是不簡單,可說瞎子牛,甚麼都不怕,公婆還怕我坐公車走丟了呢。到日本早產,後小孩得肝炎差點活不了。只認為丈夫有愛,一切都不怕,有丈夫可依靠,日復一日很快樂。我會女紅,作裁縫修改衣服,開服裝店。不好論斷丈夫的好壞,他喜歡用行動表示,東摸一下西親一下,有時像是故意,甚至眾目睽睽。可說前生互相虧欠,美國人I love you 掛在嘴上,也真是心花朵朵開。結婚已52 年。有人問如何學英文,由零到現在可溝通真不簡單。那時連movie 名字也不懂,訣竅是隨時smile,如果自己真是太smart 說不定先生不喜歡。
陳麗津女士題目有挑戰性,先得滿堂采。先向鄉親問好,Happy Valentine,祝大家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感謝來參加生活座談會的同鄉,尤其是從未來或很少年來的,來給我們support。主題原是馴夫記,如何來管教先生,committee member 馬上想到請我作講員,似乎我惡名昭彰,很會管?。知女莫若母,母親曾說我個性那麼強,以後對象一定年紀要大個八、九歲,年齡如要相近,這個人一定脾氣要好,才有可能。命運安排給我後者。知妻最深者非夫莫屬,問黃醫師自結婚後有任何moment 覺得後悔,他說沒有,可見他對我很滿意。Image does not overpower with reality. 印象不能勝過事實。很高興作講員,1975 年結婚已30幾年,夫妻要久久長長需要六個條件。 第一:要有integrity (好品德) 第二:passion, love能去愛也敢去愛,有愛就會有forgiveness 第三:互相trust and respect each other請Jerry 作model,生活瑣事被太太叫名時要如何回答,答說本尊不在,黃醫師的正解是沉默是金,剉地等 第四:好的communication Jerry胡說去處,太太生氣時,應是面對事實坦白從寬 第五:wisdom智慧由經驗累積作正確決定 第六:珍惜夫妻緣份cherish union。從小喜歡唱歌,可惜在台灣成長過程中,沒有機會聽台語歌,唱台語歌,來San Diego 才開始學習唱,這首無緣的人歌曲很美,牢牢記住「不是我愛你不深,情不重,是為著愛情無希望,我無變心你無別人,情難收,情難放 ……… 」。如何尋找夫婿更重要,我是registered clinical cytotologist ,以夫為大,沒有繼續此專業,許多和婦產科有關,有此background,對婦產科開業較不驚慌。起初在Indio上班,離Palm Spring 車程20分鐘,第二年開始Partnership。要開medical corporation 才能節稅,每年要file 三種tax return。一年多後搬來San Diego,1982 年開業,25 年間老闆員工非常努力,黃醫師operation 又快又好,讓他只顧患者,其他由我負責。那時HMO 很流行,增加開業的複雜,hiring、 training、 purchasing 、 accounting、 payroll、billing、auditing 等又要注意法令,每日親自過目一切文件,生活很緊張,甚至在garage 開車撞牆。有時和黃醫師也會為作業的原則費用問題有意見,堅持不能欺善怕惡。不管對錯,他都認為太太有好的本質,不可能鴨霸,都不會爭執。25年間互補相扶持,幸沒有案件,也注意community service,作donation 也是愛的表現。喜歡參加婚禮,wedding bow 很感動,沒有break也沒betray 此誓言:
「I Li-Jin will take Hsien- Lin to be my husband, my partner in life and my one true love. I will cherish our union and love you more each day than I did the day before. I will trust you respect you laugh with you and cry with you. Loving you faithfully through good times and bad regardless of the obstacles we may face together. I give you my hand , my heart and my love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as long as we both shall live. 」
Churchill 曾說「We make a living by what we get, but we make a live by what we give; Life is not how much we have, Life is how much we love for our life. 」2007年完全退休,享受 law of harvest 的收成時。希望照此人生價值觀方向走,日日增加知識智慧,Ordinary life is extraordinary. Feeling of loves always put us on top of the world. 最後在Valentine day 祝福在座每位鄉親,珍惜夫妻情夫妻緣,互相照顧互相疼惜,直到老老老,多謝。問黃醫師每次穿同一式衣服,理由是太太只有一個,除非換太太才會改變,顯然不重視穿著。
林淑華女士說,每次都聽大家闊談高論,此次盛情難卻,被捉下海。想來想去無題,結婚33年,夫君很隨和,每次問意見都說隨便。被激得改口說隨便你,兩字變三字,就很不簡單了。回想養小孩是最快樂的時光,何妨從提孩童二三事。男孩三歲時要買Christmas gift,中意電動警車,嫌太貴。他賴在地上不買不回家,還Da Da Da 的念,對我們不瞭解他他很氣,拉我們到收銀台才明白他那麼小就知道可以刷卡消費。偷偷的買下來想給他surprise,他翻箱倒櫃,竟給他找到說No Santa, Papa is Santa。女兒上幼稚園,老師問她是不是猶太人,當時氣在心裡,想東方面孔哪有猶太的,是否有吝嗇的含意,才剛捐款不可能。和老師confirm 才知道,老師說聖誕節要作craft,如果是猶太人可以不作,女兒不喜歡作竟說是猶太人。知道她騙老師後第二天有警告她要behave well,回來後問她女兒說有丟垃圾,竟天真的直接跟老師說,媽媽有說 You are going to give me hard time老師聽後就 Never bother me after that. ,真是天真無邪。第三件帶兒子去Vons買GI Joe $19.98 太貴,想buying around,他回說always say you will buy when on sale but never do. 怕失去孩子的credit 要小心,promise 一定買小孩說你一定會忘記。給他20 元,他也會說還要加稅,Toy’s store 賣16.98, K Mart 只11.98,小孩學到shopping around 比較價錢,想再走一家。其他 time, car mileage, gas 都是錢,要他 make decision right now。教他節省的一課,但不能太過度。送小孩到老師家裡學琴很不方便,問她有沒有在Poway 開課她說沒有,知道受騙後很生氣,女兒竟會說 When you are upset, you are going to say something feeling sorry later。去 wild animal park 小孩學到很多,behave well 就給他們lolli pop 吃,警告說花的口味你們一定不喜歡,有一次哥哥堅持要買,吃了兩口不喜歡,竟騙妹妹說較營養。往事歷歷,細心回味。「隨便」這法寶,過了一輩子。
今天恭逢西洋情人節,鄉親雙雙對對到中心很溫馨,尤其是有許多年輕人。主持人郭博士就是其一,希望這股生力軍能常來,總共有70 人出席。會後享用李溫惠精心準備的點心,粉條湯很好吃,也感謝蔡錦榮郭靜江伉儷慷慨的贊助。
春遊Huntington Library
林怡貞
去年9月台大校友會聚餐完後,思考下次的活動應該來點不一樣的,不然好像都是吃飯聚餐,當時進入秋冬,身體懶得動,再吃的話身體磅數一定有增無減。幾個人建議去遠一點,可以走動參觀,戶外的活動。根據這幾點,有人提議Getty Meseum 和 Huntington Library兩處都不錯,Getty Meseum 幾年前有許多同鄉參觀過了,Huntington Library有新增蘇州花園,之前去過的人也有新的東西可以看, 因此Huntington Library 中選,尤其是每個月的第一個禮拜四是「免費日」,可好好利用。
上網研究的結果,雖說有個免費日,不是當天人到即可隨意進入,要在規定的時間先索取門票,而且動作要快。團體票可三個月前定,但我在開放訂票時稍晚打電話,上午入場時段已經滿了,只剩下午入場時段。也好,雖然遊園時間較短,但可以避開塞車,也不需特早起床。 計畫好後就開放報名。真是巧,同時間有不少人要去夏威夷遊輪團,很擔心找不滿一車人去。還好多人幫忙通知詢問,寄Email ,報到最後也滿了。
三月五日當天早上十點從中心發車,按照慣例,中間停Oceanside,讓住北郡的人上車。到齊後,一車52人浩浩蕩蕩往LA出發。在車上大家自我介紹,或由 Jerry幫忙介紹。平時知人不知名,或是知名不知面孔,趁這個機會認識彼此。 Jerry 全車人無一不認識,每個人的名字都能一一叫出,學校經歷與「底細」都知道,讓人深感佩服(我坐在前面確定他沒有看小抄)。 接著大家一面享用自備的午餐和並看蘇州花園介紹DVD。
不一會兒,車子開到幽靜,兩邊草皮樹木修剪整齊,房屋氣派壯觀的 San Marino住宅區,接著就到目的地 : 全名為 The Huntington – Library, Art Collections and Botanical Garden。這是成功企業家Henry E. Huntington收藏的英美歷史文學上的稀有書籍和手稿,及18-19世紀英國法國的畫作、雕像、裝飾藝術作品等,其中以Gainsborough的 Blue Boy 和 Lawrence的 Pinkie最富盛名。他的植物園涵蓋207畝,其中120畝景經過景觀造園,有日本花園,玫瑰園,沙漠植物,叢林區,澳洲花園和去年底剛落成的蘇州花園….等等。入園後,一大群人就各自散開,往想去看的花園或藝術區前進。
我來過四次,每次都是穿梭在各區花園,欣賞,照相,從來沒進入圖書館和藝術品收藏區。這次大開眼界看到許多幅珍貴,栩栩如生的名畫。植物園相當大,經常得看地圖才知道在哪裡,接下來要看甚麼,該往哪裡走。短短三個半小時,只好作重點欣賞,沿途停頓照照相也花不少時間。
Huntington Library 是下午四點半關門,大家很有默契的都提前集合,準時的前往位於Temple City的避風塘餐廳吃飯。這是Jerry事先研究好的餐廳,約十五分鐘車程就到了。晚餐的菜色非常豐富,避風塘炒螃蟹和招牌雞都很好吃。當天剛好是吳得民教授夫人王錦霞女士的生日,大家吃飽飯後,一起為她唱生日快樂歌及吃蛋糕同樂。
離開餐廳,大家上車踏上歸途。大家吃飽了、精神也來,Jerry興致勃勃帶著大家唱歌;楊芳蓮、謝節惠、張慶三等多位同鄉輪番獻唱;蔡東京講笑話與猜謎語等,讓大家在歡笑聲中返回聖地牙哥。
這是一次平安順利又快樂的旅遊。感謝 Jerry花心思時間準備, 擔任「康樂股長」、「Dua Dau You(大導遊)」的任務,大家一路車上笑聲不斷。這次參與的鄉親非常踴躍,在此向幾位在後補名單上未能成行的鄉親感到抱歉,希望不久的將來大家還能一起同遊。
後來,我問了幾個人遊後感想:
洪燦堂:
1. 當天遊客所使用的語言;北京話、廣東話、台灣話的頻率相當高,到處都聽到,是因為華人的人口比率增加?或者當天是有免費的入場券, 精於計算的華人趁此來遊園的人數也增加?
2. 創始人 Henry E. Huntington於100多年前買了207英畝的土地,很有雄心的大手筆建設此Garden。100年後的今天 華人的移民也增加很多,在這自由的天地賺大錢的機會應該也不少。 但尚末聽到有人雄才大略拿出大筆錢建設如此大圖書館來回餽社會的大人物,是華人的民族性,社會學校沒教導,或者人人精於計算?
Jerry:
1. 去過好幾次Huntington Library,每次去因為天氣、季節、和園中植物一年四季不的變化,也有不同的感覺。
2. 蘇州花園去年開放,園中的植物才剛種植,算是年輕,稀稀疏疏的,還不夠茂密。過一陣子後花草繁盛,規模成熟了會更漂亮。
這次旅行的照片放在 http://www.taiwancenter.com/photo_gallery/
吃吃喝喝在爾彎
好兒
鄉訊的編輯建議我寫些關於吃的文章,在此分享好兒有空到爾彎(Irvine) 所吃的一些餐廳。
到爾彎通常都是進行「半日遊」,早上約十一點左右出發,五號公路北上,Jeffery Road 出口出去左轉,第一個紅綠燈右轉,再左轉就到達第一站–半畝園餐廳。我喜歡這裡的半筋半肉牛肉麵(個人偏好該店的粗麵)、紅油抄手、小米粥、牛肉餡餅等等。還有一道小菜叫「雞絲拉皮」,為雞絲、小黃瓜絲、涼粉拌在一起,上面淋上芝麻醬,吃起來非常爽口。吃完後,旁邊有一家 Yogurtland 可以吃Yogurt冰點,再旁邊一點是家叫「冠軍」的食品店,有賣各種口味的肉乾,還有一些台灣風味的小吃,像是米糕、肉圓、紅龜粿等等,也有冷凍水餃可以購買。接下來,轉進到對面有大華超市的商店區。位在角落是「阿宗麵線」,通常會買幾碗麵線和排骨飯外帶(當作未來幾天的午餐或晚餐),如果有機會在那邊吃,就會點它的黑胡椒沙朗牛排。最後,不要錯過旁邊附近的「小雅屋麵包店」,有各式的蛋糕和好吃的麵包,會令人恨不得每種都買一份回家。
吃飽飽又買了一大堆東西,不是該打到回府嗎?既然開了大老遠,不大飽口福,不多吃點其他好吃的是不行的。那離晚餐至少還有三、四個小時該如何消磨?最簡單的方法是到附近 Costa Mesa 的 South Coast Plaza 去逛街。若想要接觸大自然的話,可以驅車到附近的 Crystal Cove State Park 的海灘散步,請參考該公園的網站 http://www.crystalcovestatepark.com。
不管是逛街還是散步,最後肚子還是會餓的。如果只想填點肚子,吃些點心後就早點返回聖地牙哥的話,可以到爾彎的85度C咖啡坐坐。若要吃晚餐,我會選擇往北開一點的 Fountain Valley,走 405 到 Brookhurst St 出口約1.5哩,有一家叫做「新選組」(Shin-Sen-Gumi)的日本店,它實際上是兩家連在一起,一個是賣串燒,另一個是賣拉麵。它的串燒實在是太好吃了,建議要吃的話一定要事先訂位。拉麵也不錯,是在美國首次吃到有辣味噌的拉麵 。若新選組大排長龍的話,隔著大馬路的另外一邊有家叫做 Kappo Honda 的日本店,它的串燒種類選擇沒有新選組多但是也很好吃,還有很多居酒屋式的菜色都不錯。
最後補充一些心得。半畝園和阿宗麵線都只收現金,小雅屋麵包店要買超過一定金額才可刷卡,所以出發前不妨多準備一些現金。如果要進行半日遊,那最好帶個冰桶,若有向冠軍買冷凍的食品,可以向他們要冰塊。有冰桶就可以比較放心的在小雅屋買蛋糕,然後冰起來。小雅屋傍晚時的麵包的選擇有限,若傍晚要買糕點麵包到85度C咖啡買會較好。偶爾需要到洛杉磯國際機場接送機時,我通常會先到爾彎的「阿宗麵線」吃晚餐;從機場回程時就停 Fountain Valley 的 Kappo Honda 吃宵夜(開到凌晨一點)。
走筆至此,希望不久的將來上述這些好吃的餐廳可以到聖地牙哥開分店,這樣就不必再遠征爾彎才可饗有這些口福了。
相關地址與網站
A&J 半畝園
A & J Restaurant – Irvine, CA
1542 reviews of A & J Restaurant “Yesterday, I was heading to Newport Beach from LA with my mom. We were both hungry, so we decided to drive further south and stop here for lunch. It has been as long as 9 years, since I have been here. Time…
14805 Jeffrey Rd Ste DIrvine, CA 92618
(949) 786-3585
冠軍
Champion Food – Irvine, CA
165 reviews of Champion Food “Was craving Taiwanese shaved ice and this seems to be the only place in Irvine with the traditional Taiwanese shaved ice (not snow). You can pick 4 toppings for $6.50 and they also have a ton of other things they…
Ay-Chung Flour-Rice Noodle
阿宗麵線
Ay-Chung Flour-Rice Noodle – CLOSED – Irvine, CA
27 reviews of Ay-Chung Flour-Rice Noodle – CLOSED “This place is right on the mark for ‘A-Ok’-ness. I’m not dying to eat here, but their food doesn’t suck. Their status might change when summer rolls around, because I think I went there nearly…
5406 Walnut Ave # CIrvine, CA 92604
(949) 651-6088
Double J Bakery
小雅屋麵包店
J Sweet Bakery – Irvine, CA
190 reviews of J Sweet Bakery “Mmmmm, bread! This little bakery makes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baked goods, including breads, cakes, and even a few different sandwiches! What I like about this particular bakery is that they have a large variety of…
5408 Walnut AveIrvine, CA 92614
(949) 654-1768
85C Bakery Cafe
85度C咖啡
85°C Bakery Cafe – Irvine, CA
5292 reviews of 85°C Bakery Cafe “I’m a huge ham and cheese fan! The rest of the breads are all pretty good. If I were to go sweet, I’d recommend the berry tale but not the mango one. The parking at diamond jamboree can get a little crazy…
2700 Alton Pkwy Ste 123Irvine, CA 92606
(949) 553-8585
www.85cafe.us
Shin-Sen-Gumi Robata & Yakitori
新選組
Shin-Sen-Gumi Hakata Ramen-Fountain Valley – Fountain Valley, CA
2964 reviews of Shin-Sen-Gumi Hakata Ramen-Fountain Valley “my daughter decided that ramen was what we were having for dinner. DTLA was too far and this place is close to a dessert shop she wanted to check out… so off to shin sen gumi. there…
18315 Brookhurst St # 1Fountain Valley, CA 92708
(714) 962-8952
www.shinsengumiusa.com
Kappo Honda
Kappo Honda – Fountain Valley, CA
1177 reviews of Kappo Honda “I frequent many Japanese restaurants and when I went out to dinner tonight the last thing I wanted to have was Japanese food. However, my wonderful girlfriend took me there anyways and I had a great time! If you are a…
18450 Brookhurst StFountain Valley, CA 92708
(714) 964-4629
宇宙進化史詩
鄭德昌
- 宇宙的真理定律和基本作用力
幾個真理定律:
每秒三十萬公里
永遠不變也不能超過的光速,
愛恩斯坦的質能互變E=mc2,﹝1﹞
浦朗克的最小光子能量常數;﹝2﹞
和四個基本作用力:
牛頓的萬有引力,﹝3﹞
馬克士威爾的電磁力,﹝4﹞
弱核作用力,﹝5﹞
強核作用力;﹝6﹞
這些真理定律和基本作用力
接生了爆開的宇宙
創造了物質元素原子和分子
形成太陽、行星和銀河星系。
塑造了光源、能源和水源
容許了生命、進化與智慧
從開始到現在
現在到將來。
- 大爆Big Bang
一百四十億年前
那時候什麼都沒有
宇宙
只有一個黑點
在時間的零點時
那個黑點突然爆開
形成了一個光點
宇宙的那一點黑洞
衝出了巨大的高熱光能
一發不可停止
光能變化成為物質與反物質
物質與反物質共滅成為光能
成雙結對
共生共滅
能質互變
均勻和各向同性
量子力學的運作
物質和能量的形式變化
宇宙開始膨脹
十億分的十億分再十億分的百萬分之一秒
那一剎那
增加十億的十億再一百倍
竟然達到了十公分大
不知是誰開的玩笑
十億分之一的命運
物質
找不到對應的反物質
被迫脫離了
成雙結對、共生共滅的宿命
物質
無可奈何地單獨餘生
存在於膨脹的宇宙先鋒區中
幸運的我們
有了太陽、行星和生命的形成材料
- 一 秒到三十八萬年之間
宇宙繼續膨脹
一秒瞬間內
餘生的物質
殘留的電子質子中子
宇宙開光大爆後不到兩分鐘
質子和中子結合
成為氫的氘和氚同位素原子核
質子和質子和中子結合
成為氦元素原子核
氫和氦的核融合
產生了鋰元素原子核
餘生的電子
也找到了對象
各自結合變成了氫原子
氦原子和鋰原子
宇宙繼續膨脹和冷卻
三十八萬年後
三千度的溫度
光亮的宇宙裡
稀稀疏疏地閃爍著
如塵霧的點點輕原子
- 銀河星系、太陽和行星
宇宙繼續膨脹和冷卻
一千萬年後
一百度的溫度
稀疏的輕原子灰塵
重力的吸引
碰撞、集結,碰撞、再集結
形成了太陽,龐然的星球
許多的大太陽、小太陽
大的可以大到我們太陽的一百倍
小的可以小到我們太陽的十分之一
數不清的太陽
出現在
宇宙初生的每個銀河星系裡
壓抑的中心
慾望的升溫
一千萬度的溫度
爆發了核融合
產生氦炭氮氧氖鎂矽鈣,一直到鐵元素
當然鐵以後,還有,一直到鈾元素
太陽星光的元素產物纍纍
週期表的主角元素都出現了
熱愛燃燒自己的大太陽
不顧一切地奉獻自己
只能活幾百萬年
愛惜生命的小太陽
戰戰兢兢的愛情燃燒
將會活到幾百億、甚至千億年久
當大太陽星爆死亡後
她的子孫元素漂流宇宙裡
卻是其他太陽系裡行星和生命的開始
我們的太陽系
生長在我們銀河星系的邊緣
形成於四十五億年前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中間隔著隕石帶
外面還有冥王星以及眾多的彗星
這些行星隕石和彗星
都繞著太陽引力運行
地球繞著距離一億五千萬公里的太陽
繞一圈就是一年
我們的太陽
也繞著距離兩萬七千光年﹝7﹞
銀河中心的黑洞引力運行
太陽繞銀河黑洞一圈
就是我們地球上的兩億四千萬年
宇宙繼續膨脹和冷卻
一百四十億年後的今天
宇宙還在膨脹中
雖然溫度已經降到2.73絕對溫度
- 生命
幾十億年前
生命在地球上生成
能源的存在
生命的重要元素:
主要的氫炭氧氮
和少數必要的磷硫鈉鎂氯鈣和鐵
分子可以溶解與作用的液態水
以及足夠讓生命生成及進化
幾十億年的時間和環境﹝8﹞
智慧的人類終於出現在地球上
太陽系裡其他可能的生命區?
也許
火星、
木星的衛星歐羅巴、﹝9﹞
還有土星的衛星太騰﹝10﹞
也許
我們銀河星系其他的太陽系
極有可能找到智慧生命
有個叫阿爾法聖托利的太陽﹝11﹞
它離我們的太陽最近
只有四個光年的距離!
還有更遙遠的其他銀河星系﹝12﹞
數不清億億萬萬的太陽系
更有可能生存著智慧生命
試問
如果幾千個智慧生命的文明
生存在我們的銀河星系
各個文明之間的距離?
至少幾千光年遠
試問
彼此之間的問候?
也許明天?
也許將來?
也許永遠沒有?
- 宇宙哲學
物質黑物質黑能量
物質創造了世界
黑物質穩定了世界?
黑能量膨脹這宇宙?
宇宙如何膨脹?
算算宇宙常數?
許多不同的世界?
平行的世界?
許多的問號!
註:
1. 愛恩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從牛頓的運動定律和光速恆常的真理推論,得出能量和物質可以互變的定律。這是二十世紀初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2. 浦朗克﹝Max Planck 1858-1947﹞,他是量子理論的創始人。
3. 牛頓﹝Isaac Newton 1642-1727﹞發現的萬有引力,就是重力。
4. 馬克士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他是最先了解電力和磁力相互關係的科學家。
5. 原子核蛻變時的作用力。
6. 質子和中子在原子核裡互相結合的力量。
7. 一光年就是以光速進行一年的距離,等於九萬四千六百億公里。
8. 地球的大氣層燃燒減小撞擊地球的隕石;地球的磁場擋住了太陽發散出來的致命輻射線﹝帶電的高能質子﹞。
9. 木星的衛星歐羅巴,Europa。
10. 土星的衛星太騰,Titan,它是我們太陽系諸行星裡體積最大的衛星。
11. 阿爾法聖托利,Alpha Centauri,它是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另外一個太陽。
12. 距離我們最近的安爪米達銀河星系,Andromeda Galaxies,離我們的太陽系約兩百五十萬光年。
*「宇宙進化史詩」這首詩的內容,主要取材自下列的一本書:Origins – Fourteen Billion Years of Cosmic Evolution,by Neil deGrasse Tyson and Donald Goldsmith,Norton Paperback 2005。
﹝2009.2.8﹞
讓生活更精彩 — 到台灣中心廣結良緣
吳娟瑜
過去,「老伴」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是孩子的爹娘,如今,社會價值觀在演變,加上老年喪偶的情形也不在少數,「老伴」應該擴大為泛指可以「老來作伴」的親朋好友,不再單指家中的老夫老妻。
有一晚,我應邀至一家企管顧問公司做「壓力管理」的演說,一位董事長級的銀髮長輩引起我的注意,因為在場都是三、四十歲,被工作任務、家庭責任壓得快喘不過氣的青壯年上班族,怎麼冒出了一位悠哉悠哉,卻又認真參與的老人家。
「我是怕得老人癡呆症,所以出來上課啦!」開口的是一位親切風趣的長輩,年約70餘歲,可是講起話來鏗鏘有力,走起路來也精神奕奕,原來他是同榮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吳重憲先生。
哈! 我很愛吃你們家的鯖魚罐頭哩! 我馬上想到他們家的知名產品,又覺得機不可失,現場學員豈可失去一個向智慧長者學習的機會?於是邀他上台,果然,在短暫分享的幾分鐘內,全場學員的眼睛都亮起來了,因為一位集家庭、事業成功的企業家,他的人生故事真是值得挖寶哩!像吳董事長這樣的銀髮長者在我們生活周遭比比皆是,他們不見得家財萬貫,不見得位高權重,但他們努力面對人生,認真過好每一天的態度,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我認識一位銀髮阿嬤,每回到森林公園運動,幾乎都會見到她的身影,已70餘歲的她,體型瘦削矮小,走起路來有點不穩,但她總是快步向前、笑臉迎面和路過的人打招呼,看到她如此開朗樂觀,又見到她風雨無阻地運動,真佩服她為「活得久,還要活得好」做了最好的見證。
問題是,我們的周遭似乎還有不少鎮日唉聲嘆氣、走不出家門的銀髮長輩,自從兒女成家、自己也進入退休生涯後,突然之間,日子捲入了日復一日、單調又無趣的空虛與單調。
銀髮族~也需要生涯規劃
其實,銀髮族也該對未來二、三十年的黃金歲月做生涯規畫。年輕的時候,生涯規畫著重在工作規畫、財富規畫、親情規畫、成長規畫,比較無法兼顧健康規畫、休閒規畫、社會服務規畫。退休後,健康規劃成了首要目標,然而,多數人仍疏忽休閒規畫、社會服務規畫。
有位銀髮長輩一直是我生命中的最佳典範,在她退休後,生活仍然豐富,攝影、繪畫、旅行、聽課和好友見面佔滿了她的生活,我曾經好奇地問她:「您不用幫忙帶孫子、孫女嗎?」她瀟灑地告訴我:「那是兒女的事,我光是自己的事就忙不完了。」簡而言之,「生涯規畫」是需要終生進行的,只是在不同階段需要做優先順序的調整,而「老伴」這個概念,對進行生涯規畫的銀髮族而言,也需要做更開闊的思考。
請問:您有幾個老伴?
「老伴」在銀髮族的世界裡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兒女們忙碌的忙碌,離家的離家,身旁是否有幾位談得來的陪伴者成了不可忽略的事。過去,「老伴」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是孩子的爹娘,如今,社會價值觀在演變,加上老年喪偶的情形也不在少數,「老伴」應該擴大為泛指可以「老來作伴」的親朋好友,不再單指家中的老夫老妻。銀髮族一定要走出家門、走進社區、參與社會的脈動,更重要的是去結交「老伴」。哪些人可能成為你的老伴呢?
- 原生家庭的兄弟姊妹。
2. 家中的兒女和孫姪輩的年輕人。
3. 過去的同事、同學。
4. 社區的鄰居。
5. 成長課室的學員。
6. 宗教團體的教友。
7. 來探望的社工員或志工。
建議您花個 5分鐘,列下您目前相處中「 老伴」的數目,如果至少有 20位,表示您的銀髮生涯「非常充實 」。如果至少有10位,表示您的銀髮生涯「相當充實」。如果只有5位左右,那麼一定要有危機意識,因為支持網絡越薄弱,銀髮生涯「不夠充實」,日益退縮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每天早上醒來,想到大伙兒要去『玩』,就是很開心!」一位過去非常「黏」老妻的銀髮伯伯,終於聽從老妻的建議,參加「吃喝玩樂派」社團,他笑呵呵地說:「我的生活一下子多了20多個好朋友,幾乎都是夫妻檔,今天去爬山,明天去看畫展,後天去吃民間小吃,大家輪流安排,錢又不用花費很多,生活變得充實多了。」
原來,「老伴」是多多益善,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歷練和生活智慧,當彼此擦出生命的火花時,那種笑聲、招呼聲和分享的話語,在在刺激著身心的活力哩!記住哦!「老伴」不能只有一個!看看四周吧!
編者按:此文係由鄉親轉寄。「老伴」不等於「另一半」,無論老少,臺灣中心是廣結好友的地方,請多參加中心活動。
台灣中心永久會館整建記錄
好兒
新的台灣中心於去年十月交屋後,今年一月中開始動工整建,到四月底已接近完工。筆者有幸訪問到實際參與整建的吳銘賢博士與呂錦文博士,以下是採訪的記錄。
從倉庫銳變成社區中心
在交屋前,台美基金會就已成立一個新會館的「整建小組」,開始初步設計,並委任吳銘賢負責整個整建的事宜。同鄉廖惠儀(專業建築師),義務畫構出平面草圖(floorplan) ,並針對整個建物符合政府防火與使用的法規提供寶貴的建議。設計過程中,首要決定的是禮堂的位置與方向,再來才決定辦公室、教室、廚房等等的格局。後來,聘請了一位建築師 Raj,接手完成最終的設計,並在去年十二月中把建築的提案送到市政府的發展部門(development service) ,以進行計畫審核(plan check) 。至於總承包商(general contractor)的工作,最後則落在吳銘賢身上,並由Raj 擔任施工的經理,呂錦文現場支援,整建得以開展。
在等待市政府審核的時候,有一些工事就已開始進行。包括拆除原有約佔四分之一的辦公室、把牆壁打洞以安置窗戶、鋪設下水道與電線的佈建、隔音隔熱、隔間等等。說到下水道,這跟廚房的位置還有點關係。有的同鄉注意到廚房位置離禮堂稍遠,這是考量到下水道的斜度,以讓廚房有較好的排水。
由於有些工事需要市政府審核同意,並檢查通過後,才能繼續進行。但等到三月初,還遲遲未能得到市政府的核准,所以在三月時停工約兩個禮拜。市政府到三月下旬檢查核准,施工得以繼續。包括把牆壁和地板封起來、鋪地板與地毯等等內部的工程。還有外圍的造景與自動灑水系統,是由同鄉賴金鑾女士與林正勝先生負責,在此向他們致謝。
克服困難與挑戰
市政府延遲核准的原因主要是中心是個大眾集會的場所,所以要計算居住率(occupancy rate) ,以決定需不需要防火感應灑水系統。建築師 Raj 需要花些時間補計算,還好以我們的隔間方式,算出來並不需要有防火灑水的裝置。
另一個大問題是停車位的位子不夠。雖然,當初購買時有附帶四十個停車位,但是市政府堅持,以中心的人潮與規模要有一百一十個停車位才行。要解決這問題,就要與周圍的商家協商,看看可不可以共同互相使用停車位,並請他們簽署同意書。在多方交涉後,中心入口左方,從事書籍裝訂的 Quality Binding 公司同意。還有中心後方的戰爭退伍軍人協會(Veterans of Foreign Wars, VFW) 也同意,為此,我們建了一個有閘門的斜坡步道,讓兩邊的停車場相通。當有大型活動時,就可以利用對方的停車場。
雖然在經濟不景氣下,讓我們很容易找到許多廠商競標我們的工程,但較小或便宜的承包商,可能就要盯著他們,甚至要插上一手以確定不要超買過多的材料,並監督其施工的品質。還有,許多熱心的同鄉提供各種寶貴的意見,最後的設計或決定難免與部分同鄉的想法不盡相同,這時總承包吳銘賢就要向同鄉們溝通,以取得共識。
打造一流的台灣中心
設計方面由同鄉黃根深主導,採用三個代表台灣景物的色系。外牆為紅磚色、室內採用代表稻穗成熟的金黃色與田園的綠色。
有了屬於同鄉自己的永久活動中心,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捧場,共同參與中心的成長。空閒時,踴躍到中心當義工幫忙,或是捐款回饋,都是很好的方式。
* * * * * * * * * *
本文最後要特別感謝吳銘賢與呂錦文兩位在過去半年為新的中心整建之貢獻。他們兩位義務擔起監工的任務,趕工的時候,早上六點半就上工,到晚上八、九點才收工;他們把這項工程擺在第一位,廢寢忘食、任勞任怨的精神,讓身為後輩的我深深的感佩。
還有很多的同鄉對這次的整建也有建樹,此刻無法一一詳列,待新中心落成後,將會另有文章詳述。
台美人瞭解『台灣關係法』嗎?
瞭解48%,不知道52%
黃根深
今年是『台灣關係法』30週年紀念年。美國華府和台灣都在召開慶祝會。為什麼?
『台灣關係法』的存在,使今日的台灣還是台灣,而不是中國的一省。『台灣關係法』是中國的眼中釘和椅上刺。中國日日不妄想方法把它清除或扒掉。30年後的今天,中國終於有了大動作 –施壓力美國眾議院的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修改『台灣關係法』。雖然,今年的修改提議失敗,相信中國不會放棄繼續想方法衰弱該法案的動作和行為。暴風雨的來臨將是年年不斷。
『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但台美人對該案的認識有多少?作者做了一調查,結果如下:
問題:你聽過『台灣關係法』?
聽過:66% (33位),未聽過:34% (17位)
問題:你瞭解『台灣關係法』是什麼嗎?
瞭解:48% (24位),不瞭解:52% (26位)
調查方法是:
方式:面對面訪問
對象:A. 性別:男 – 25位(50%);女 – 25位(50%)
B. 年齡:64歲以下 – 16位 (32%)
65歲以上 – 34位 (68%)
C. 政治傾向:綠色 – 34位 (68%)
中立 – 15位 (30%)
藍色 – 1位 (2%)
時間:2009年4月1日
地點:聖地牙哥台灣中心
沙沙竹風憶慈母
桃源人
故鄉老家後院的叢叢竹林,總在寂靜的深夜裡出現在我夢中。竹林隨著稻田送來的微風搖曳,輕柔地搖醒我深藏在腦海裡的記憶。瞬間,久遠的往事,陪伴濕熱的眼眶,重新浮現。
我六歲失怙,與母親和姊姊一家三人,靠著耕種小面積的田地生活。童年適逢戰後,民生凋敝,生活極為困苦,母親常為維持一家溫飽而操心。
母親戴著竹笠,伏動於綠色田野中工作和挑著兩大竹籃的菜在田埂上行走的身影,仍時而飄浮於眼前。後院水井邊竹林下的石板凳,常是母親,姊姊和我,坐在那裡整理並清洗收割後的蔬菜的地方。我們把完整和外觀較好的蔬菜綁成捆捆,擔到市場販賣;不完整的留下來自己用。坐在竹林陰影下工作,要比蹲爬在田中,伴著炎熱的太陽,汗水和雨水工作好多了。在竹林下,風從田野中吹來,竹影搖曳,竹葉沙沙作響,我們三人在竹影下水井邊默默工作,是一段與母親在一起的辛酸但溫馨甜蜜的時光。
小學的最後一年,一些同學留校補習準備考中學。我知家境不允許我上中學,不敢參加補習,但報名考試前數日,老師與同學催促我報考,他們認為我不繼續念書很可惜。我告知母親時,她說:「乖孩子,上學是改變我們命運和出頭天的機會,借錢我也要給你上中學!」。那時,距我家走路一個多小時的城市有一所職業學校,頗具名聲,畢業生都能找到工作,也不易考進。報考後,我被錄取,六年寶貴的青年時光就在這所職校度過。初三畢業時,許多同學轉考普通中學。我的學業成績不亞於同班級的任何同學,因沒計劃念大學,選擇免試直升在同校念高職。職校的功課不算忙,也幾乎沒有課後作業,方便我課後回家幫忙農事。上中學六年,每逢學期註冊,母親都需賣雞賣鴨或向鄰居籌借我的學費,每思及此,一陣辛酸與傷悲從心中湧起,總覺得有對不起母親的歉疚,也勾引起我對她的思念。
在中學六年,我珍惜來得不易的念書機會,被校長與老師認為是優秀的學生,常被派為代表參加校外的某些比賽。高三時,我代表學校參加全縣演講比賽,得到冠軍,報紙上有我的相片。鄉村小街店鋪主人,拿著報紙指著相片給我母親看。店主後來告訴我,母親看到她兒子的相片時,喜極而泣。
中學畢業後,在校長,老師和高我一屆在大學念書的同學的鼓勵下,我參加大專聯考,並選擇有公費的大學為第一志願,因為我不能再讓母親為我的學費而煩惱。大學四年兼任家教,微薄的收入幫助我的日常費用。每次回家看母親時,買些東西與母親分享。家裡很少有機會吃肉,但母親常把雞腿用食鹽防腐,待我回家時,把留下的雞肉夾到我碗上。我心疼,就把碗裡的雞腿夾到母親碗裡。母親不吃,又用筷子把肉夾回她兒子碗裡。在家,能吃到母親煮的飯菜,有說不出的溫柔深情,快樂與滿足。
每次回家後要離開時,母親送我走到屋前水溝邊的馬路,站在那裡,依依不捨,目送她兒子的背影漸行漸遠。有時,我回頭看母親,母子的視線隔空交會,我深深地體會到母親對兒子的深情。
我大三時,母親的頭髮已經斑白,她一人扛起繁重的家庭生活負擔,沒有週末,也沒有假日;多年來,嚐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經過了人情冷暖的風吹雨打。有一次週末,我回家看母親,母親告訴我她胸部偶覺刺疼。我馬上帶她到市裡看醫生。醫生告訴我,母親因營養不良和操勞過度而引起心臟衰弱。這時仍是學生的我,感到無助,哀愁,與孤寂,不知如何治療母親的病。
我大四的第二學期,鄉下的鄰居阿伯突然到學校找我。瞬間,我覺得不妙,一定有大事。果然是母親病危。我即刻回家。進入家門時,母親已不省人事。我悲痛欲絕,潸然淚下,哀愁哭泣。想到母親默默地忍受著疾病的折磨,頑強地與病魔爭鬥,而她唯一的兒子卻如此無助,無法減輕她的病痛,也沒有報答她養育之恩,我感到孤單,寂寞,痛苦與悲哀。我走到屋後,水井邊的竹林也在悲傷地沙沙作響,似乎母親低聲的在安慰我,告訴我不要哭泣,要堅強,她要去一個更美好的地方,那裡沒有貧窮,沒有痛苦,也沒有悲傷。
宇宙那麼廣,世界那麼大,人類那麼多,而真正無私的愛我的人,是我母親。母親的愛使我能在失敗中看出希望,在從悲觀時看出曙光而轉為樂觀,是我征服困難最重要的動力與泉源。時值母親節,我作此文以表達對母親的思念與感恩。
不再不捨
淑芬
三月二十七日下午六點的時候手機鈴鈴作響, 一聽到潘富鵬低弱的聲音,我心裏沉了一下,知道不是我所希望聽到的消息。人一到五六十歲,再也無法預測來電的人是通知喝喜酒,還是參加告別儀式。
認識秀蘭大概是在1996年左右,那時候台灣中心剛成立,潘富鵬是中心的第一任主任 。我與秀蘭都在為自己的兒子擔憂,那時候的心情只有我們這兩個媽媽能體會。1997年年底我們一起在聖地牙哥的兒童醫院與一群十幾年來共同與我照顧兒子的醫生護士們 Say Good bye。雖然孩子出世後,醫生一再提醒我要有心理準備,真正時間到了,我還是沒準備好!心痛,但是我知道兒子永遠再也不受病痛的煎熬。他離開我們,是他捨不得看到愛他的人為他流更多的淚!
三月二十七日大約六點電話響的時候,我人正在車行,把我那兩人座的卡車賣了,換了一部SUV。我答應帶三十幾歲的 繼子和 二十幾歲的小倩(兒子的雙胞妹妹),開始到野外健行爬山。他們也 一口答應一起做小時候無法成行的的種種戶外活動。我不敢拖到孩子成家, 孫子出世,我下定決心要及時好好的愛我身旁的親朋好友。我相信兒子會要我這麼做, 讓愛他的人活得健康快樂,不再不捨!
這篇短文是我停筆十年後的心裏話,只希望讓認識我的同鄉們知道我過得很好,更希望跟我有類似經驗的人能分享我的感受!
讀書會三月份讀書報告 – 十七世紀荷蘭人統治下的台灣
陳清池
一、前言
台灣位於西太平洋,與日本、中國及菲律賓為鄰,自古鮮為外人知之孤島。但在近現代,因其在海運、通商及戰略之地位,成為列強爭奪之要地。
十五世紀末,歐人東漸,繞過南非,於1498年抵達印度。1557年葡萄牙自中國租得澳門,西班牙人及荷蘭人則相繼於十六世紀末占據馬尼拉及巴達維亞﹝今雅加達﹞。 歐人在東亞之主要目的是爭奪控制對中日貿易,台灣因而成為歐人心目中理想的轉運樞紐站。1624年荷人據南台灣,西班牙則於1626年占領北台灣,但不久荷人驅逐西班牙人,獨霸台灣直至1662年。荷人治台,前後雖僅38年,卻開啟其後一系列強權佔領台灣。同時,荷人之殖民統治對台灣以後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最近閱讀史學教授Tonio Andrade所作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 Dutch, Spanish, and Han Colonization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作者收集及分析十七世紀荷文及西班牙文原始文獻,並參考中日文資料,做有系統及客觀的研究。筆者讀後認為此書是個人所知有關十七世紀台灣最可信的書。
本文介紹書中主要內容,如需要引用Andrade著書以外資料,我會附註說明補充資料之來處。最後,也表示一點個人的意見。
二、本文
台島之稱為台灣,實源於希拉亞(Siraya)族原住民之稱今安平為Tayouan。是後,漢人因以Holo台語發音為Tayouan之「大員」及「台灣」先後稱台島。而福爾摩沙(Formosa)則為葡人所取。十六世紀中葉,葡人航經台灣海峽,驚訝台灣之美,而高呼「Ilha Formosa﹝美麗之島﹞」!直到二次大戰結束歐美人仍稱台島Formosa。
島上原民為數千年前移入的南島民族(Austranesians),沒有文字,自然也無歷史記載,Andrade稱之為無歷史的民族(people without history)。他們是部落社會 (tribal society) ,部落與部落,偶有聯盟,但從未有統一政權的存在。
1624年荷人在大原﹝今台南境內之安平﹞上岸,設基地,造熱蘭遮城(Zeelandia Fort) ,建立殖民政府由總督(Governor)居首,有議會(Council of Formosa)協助,又有數百兵士及雇員包括傳教士及教員。統治組織及所有人員直屬荷蘭東印度公司, 1602年荷蘭政府贊助設立一個“荷蘭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 or VOC in Dutch, literally “United East India Company”)”,還授予壟斷亞洲的貿易,授權它建立堡壘,保持軍隊,並締結條約。
荷人在台最先接觸之原住民屬南台灣的希拉雅族。[有關希拉雅族,請見鄉訊,2009年三月份所刊翁青志之“永恆的希拉雅族”。] 台南境內希拉雅族有四大社:新港(Sinkan今新市立中心)約有1000人,目加溜灣(Baccaluan今善化)及蕭?(Soulang 今佳里)各有1500人,而最大的部落麻豆(Mattau今麻豆)則有2000人。部落間偶有爭執,難免導致武力衝突,但有部落間之軍事聯盟,以維持某種程度之軍事平衡。
荷人目的在通商致富,故治台初期專注於建立並維持對日、中貿易良好關係。又,荷人在台兵力單薄,最初僅有180人,直至1634年兵員仍在400人以下,荷人極力避免與原民衝突。更透過傳教士及教員教化原民,傳教士宣傳福音,教員則教原民讀與寫。結果新港原民會以羅馬拼音寫新港語,記錄漢人與原民土地交易契約之「新港文書」是最佳一例。原民受洗後,基督教自然取代原民傳統信仰的「泛靈崇拜」。
1635年荷人進入第二階段的積極殖民統治。是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巴達維亞﹝荷在亞洲的殖民大本營﹞遣派增兵至台灣。台灣荷總督以500人之兵力討伐台灣境內最頑強的麻豆部落,以懲罰麻豆武士於1629年屠殺63名荷兵。荷軍以長槍(muskets)對持有矛及弓箭的原民武士群中發射,但聞槍聲,不少原民武士相繼倒下,其餘驚恐,落敗而逃。荷軍隨後火燒麻豆村莊及田園,並任由加盟的新港戰士割取男女老少26個首級。
1635年12月荷軍南下討伐打狗(Taccaring)社,利用馬、狗、戰鼓及長槍的火力,輕易鎮服打狗社原民。南部諸多原民部落聞風,相繼向荷人求和稱臣。
荷人對南部諸原民社用兵,一方面是為懲罰頑強不服荷政權者,另方面更是為擴張殖民地領域,開發資源。台灣氣候溫和,陽光及水量充足,土壤又肥沃,適合種植甘蔗及稻米。但荷人在台人數包括軍人也不過千人上下。而原住民既不擅長勞力密集之耕作,也不可能放棄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荷人因有計劃有目的,自福建大量引進貧農,供給土地、水牛﹝來自印度﹞,並給予四年免稅之優遇,以鼓勵漢人來台墾植。另外,又招聘漢勞工搬運貨物,工木工製作貨櫃,泥水工造屋及城牆等。荷人則以兵力及法規,保護漢人免於原住民之干擾及殺害。
在荷人極力推動農業生產下,1640年以後,台灣有米及糖之出口,次要之農產出口貨有棉花、煙草、薑、麻及蘿蔔。
台灣又有許多野生動物如雉、豬、羊、猴、黑熊,尤其花鹿(sika deer)遍野。原民以弓箭獵鹿,鹿肉為食,鹿皮為衣。荷人治台後,開始出口鹿皮。為增加鹿皮及其他鹿副產品出口,荷人自1636年起,發給漢人獵鹿許可。漢人以陷阱及捕網大肆捕鹿。1634年台灣出口鹿皮約100,000件,但發給獵鹿許可後之1637年,出口鹿皮增加到151,400件。其後更逐年增加,至荷治末期島上鹿集所存有限。
荷人在台新擴張之領土包括1642年自西班牙人奪取的北台灣。為抗衡荷人佔領南台灣,西班牙人於1626年據基隆、淡水等地。西人在傳教上雖有相當成績,但既未開發資源,財政經費靠馬尼拉的補助。本身財力有限的馬尼拉決策者因而考慮放棄北台灣。荷人趁機以四大船及369名兵士攻下兵力薄弱的西人城堡,延伸荷人勢力至北台灣。
荷蘭為唯一自日本德川政府取得對日貿易特權之歐洲國家,在東亞貿易佔優勢,台灣也因而成為東亞通商中心。自荷屬印尼入口台灣的貨物有香料、錫、棉花、鴉片等,經由台賣中國。中國產品如絲及瓷器經由台灣運抵日本長崎,台灣本身則有米、糖及鹿產品出口,尤其是大宗鹿皮出口日本以供製作日人武士冑甲。日人以銀換取荷人運來日本的貨物。就淨收入而言,荷人自台灣所得,在荷蘭所控制19亞洲貿易中心佔第二位,是1649年荷人在亞洲收入總額之26%。
1644年滿州人入主中國,社會不穩定,福建難民逃亡台灣,又中國的動亂也影響台灣荷人貿易收入。致使荷人需在台增收新稅,賦稅重擔則悉數加於漢人身上。總督Nicholas Verberg因而說:「漢人是台灣唯一產蜜的蜂」。
荷人新稅收包括拍賣專利權,例如商人往原民村落營商需有貿易專利許可(village leasehold)。漢商為取得許可,彼此競爭,逐年抬高專利許可的價格。荷人拍賣許可之年總收入因而由1647年的14,250元(real)增加到1650年的64,680元,即增加4.5倍。此外,荷人又對漢人徵收居民稅(residency permit),荷兵假藉檢查居民證,騷擾勒索漢人家庭或路過漢人。漢人對荷人統治之憎惡,終於引爆台灣史上首次大規模之反抗。
1651年漢人郭懷一領導約5000貧農起義,荷人因有漢商通報,預先做鎮反準備。持用農業用鐮刀的農民,自然無法對抗有組織、有訓練,且裝備有長槍的荷兵。再者,荷軍有原民戰士的協助。對潰敗的漢人原民兵窮追不捨,結果被殺漢人約4000人,亦即當時漢人人口五分之一。
作者Andrade在書中又回答一重要問題。何以有原民部落不只協助荷軍平定漢人之亂,又助荷人征服其他原民部落 (殺自己人) ?當然,荷人利用和操控一群人去對付另一群人,很成功地執行其”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之政策,而作者就此以舉證事實舉證詳細說明。荷人估計原民人口有150,000人,但在荷人治下原民最多只有半數。從1642年起,荷人對原民徵收貢物(tribute)如稻米,每戶每年應繳稻米一大把。後因執行不易,原民貧困,總督於1648年取消貢物制度。自1648年起,如上述,荷人稅收全部來自漢人。
荷人向漢人徵收重稅,事實上是原民生活水準降低之主因,只是荷人對原民之剝削由漢人經手。例如土地之轉由漢人墾作,及花鹿為持有許可之漢人大量捕捉,因而剝奪原民賴以維持生活的方法,造成原民生活之惡化,原民當然怨恨敵視漢人。
又另方面為展現荷人執法公正,荷人懲罰違法居民及違反條約之部落,如嚴厲處罰極度剝削原民之漢人以示眾。更重要的是,自1635年討伐麻豆部落後,荷人幾乎每年舉行集會(landdag),由總督在全副武裝的兵員衛護下,親自參與原民村落代表集會。1641年之集會有代表來自42村落,每村落三人,總督以居高臨下之姿態接見原民代表。新代表每年由總督任命,總督授每一新代表橘色旗、黑絨袍及銀頭藤杖各一,這些贈物樣樣象徵總督所贈賜權威,也代表原民之臣服於荷政權,由此可知,總督與原民代表之關係類似封建領主與其家臣。
集會中,總督又對原民代表訓話及鼓勵,而後,荷人以豐盛佳餚饗宴原民。餐後,原民與荷人同歡共舞。統治者設定對他們自己最有利的遊戲規則,被統治者歡樂地參與遊戲。到1640’s下半,向荷人訂盟示忠之原民村落已有兩、三百之多,是後集會,因需分地區舉行。當時荷治下原民人口估計也有六萬人遍佈台灣西平原2。
儘管荷政權相當穩定,但終於無法避免外來的威脅。 1662年鄭成功以數萬大軍攻荷人軍政中樞熱蘭遮城,荷軍千餘人頑抗九個月,終於被迫投降,結束荷人之統治台灣。
三、結語
荷人統治台灣,前後雖僅38年(1624-1662),但對台灣有相當的影響。筆者有以下之看法:
台灣由外人不知的孤島在十七世紀成為東亞之國際貿易中心。
外來政權之入侵頻繁,逐漸改變島民傳統及習俗,如原住民傳統「泛靈崇拜」為外來宗教,尤其是基督教所取代,原民之後代信仰基督教之比例據研究比漢人為高。又,十八世紀以降,因清朝兩百餘年之統治與漢化,使平埔族語言完全消失。
荷人在台人口不上兩千人,因殖產需要引進大批漢人,至荷末期,漢人人口應有兩、三萬人。荷人之外,漢人也是台灣的殖民者(colonialists),作者因稱荷漢拓殖台灣為協同殖民(co-colonialization),他更進而認為Taiwan became Han Chinese,筆者也同意荷人無意中奠定其後鄭氏及滿清統治台灣之基礎。
從原民觀點說,原住民及其子孫永遠成為外來統治者的臣民,他們一而再經驗統治者的「分化而治」及「恩威並濟」政策。事實上,他們所體驗的必然是統治者的武力壓迫遠大於施恩。台灣史上,最早的大屠殺應該是1636年荷人總督派遣100荷軍隊及數目不詳之原住民盟兵登陸小琉球﹝屏東縣外海小島﹞,屠殺小島上原民約300人,又,捕獲323人充當奴隸,藉口是小琉球島民之前殺害沉船之荷船員。總之,小琉球一時成為無原住民的小島,外來政權之竄改歷史,使台灣人少有歷史記憶。
附註
Kelly Her, “Voyages sto Ilha Formosa,” (http://taiwanreview.nat.gov.tw/fp.asp?xItem=801CtNode=128)
Leonard Blusse and Natalie Everts, ed., The Formosa Encounter, 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 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Taipei, 2000), Vol. II, p. xiii.
“Lamey Island Massacre” from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Laamey_Island_Massacre)
台灣美食園遊會記錄
好兒
由聖地牙哥台灣同鄉會所舉辦,一年一度的台灣美食園遊會於五月十六日在台灣中心停車場盛大舉行。當天風和日麗,下午一點半左右,慈濟的志工就幫忙架起了八個大帳棚,各個攤位開始陸陸續續的進駐及準備。三點半時,人潮漸漸開始,由於園遊會是採取代幣制,同鄉們紛紛的到同鄉會的攤位買票,再到各攤位去購買美食。
今年共有十一個攤位和三個樂團共襄盛舉,以下是每個攤位的簡介。
開幕: 由享譽聖地牙哥的台灣中心那魯灣太鼓隊表演。太鼓隊每週一、三晚間七到九點在中心練習。歡迎大家免費參與。網址 http://www.naruwantaiko.org/
台灣中心長輩組/婦女會:這是年年奪得最佳人氣、銷售冠軍的攤位。有好吃的肉粽、肉圓、割包、肉羹和麻糬。今年的肉圓特別好吃,還有肉羹湯也非常美味。圖為割包及傳統口味的控肉(用來夾在割包)。
北美洲臺灣婦女會(NATWA)聖地牙哥分會:有「我愛台灣」茶糖、紅豆糕、蘿蔔糕、養生雪耳紅棗湯、愛心巧克力。紅豆糕與蘿蔔糕由同鄉余洵洵和歐春美女士主廚,美味可口。
UCSD台灣學友會 (UTA):主要賣的是魯肉飯。學生們自己下廚、互相幫忙。每年此刻也是學友會幹部年度交接的時候;新舊任的成員藉此活動交接,別具意義。並以參與園遊會的方式,表達對中心的支持。
聖地牙哥靈糧堂:有好吃的油飯、蛋塔、紅豆年糕。
福智:有三組成員,分別是心田里仁公司、菩提研討班和 San Diego Bliss and Wisdom club。主要販賣健康素食(無農藥、不使用化學肥料)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部份人員遠道從 洛杉磯而來,令人感佩。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售有潤餅、芋粿、草仔粿等等,平常不容易吃到的家鄉口味,在此可一飽口福。
慈濟:有感恩素粽、福慧炒米粉、紅豆甜粽、知足麻糬等小吃;還有有機柚子和多種花卉。其中,有機柚子是前一天才剛到Fallbrook一位法師的有機農場摘的,特別新鮮。
台大校友會:販賣雞捲、炒米粉、壽司、油飯等。雞捲很好吃,也最暢銷,一下子就銷售一空。
San Marcos 網球俱樂部:專賣各式冷熱飲料 ─ 熱咖啡、珍珠奶茶、草莓冰沙等。
台灣中心卡拉OK俱樂部:有美味的炒米粉、魯豬腳和滷蛋。
紐崔萊 Nutrlite:全球第一大營養補充品牌。活動當天提供:蜂蜜卵磷脂、 優質蛋白粉、 骨膠原濃縮果汁。有興趣 的同鄉請與Jennifer聯絡Tel: (626)715-8070。
同鄉會售票處:感謝秀瓊、Debbie、雪珠和日文老師義務賣票。
樂團演奏:有兩個樂團參與演奏。第一個樂團是「DA MAO 霹靂無敵大毛團」,成員為 UCSD學生與校友。他們的熱情演唱,吸引了一些聽眾情不自禁的結伴跳舞。第二個樂團是「Catchy」,音樂風格主要是由搖滾和pop為主。現場演唱的海角七號主題曲「無樂不作」與五月天的「溫柔」,都獲得聽眾熱情的迴響。有興趣成為這兩個樂團的粉絲(fans)嗎?您可透過Facebook 搜尋 Catchy 或 Da Mao 就可得到他們的最新動態。
伴隨在Catchy樂團的音樂聲中,整個園遊會於六點左右結束。許多同鄉都吃喝得非常盡興,有的覺得能吃到有台灣味的食物,特別感動;還有許多人把美食打包回去給不能來的人分享,或是庫藏起來慢慢享用。筆者走訪了一些攤位,多表示這是一個很開心的活動,明年還會再來擺攤。
展望來年,台灣美食園遊會將會在新的會館舉行,將會有一番新的氣象,也希望更多的同鄉能夠繼續支持與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