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係前全美台灣同鄉會葉國勢會長與李麗貞伉儷,為台灣打拼的心路歷程。承鄉親先進吩咐提筆,乃略書所見所聞,以嘉傳子孫。正如我們的歷史學家李正三先生(現又兼大紐約海外台灣人筆會會長),為拙作「台灣之子-福爾摩沙之光林書豪的成功故事」乙書之書評所云:台灣人逐漸在世界各領域展露頭角,這正是台灣軟實力的具體表現,也象徵著台灣在世界屹立不搖的希望,台灣可以是小國小民,但必須自我期許,台灣人必是好國好民,願吾人共勉之。天佑台灣!
葉會長及夫人之奮鬥過程,功成名就前後之種種感人故事,充滿著他們夫婦愛台的熱情、憧憬與寄望;以犧牲小我及水牛之精神,為台灣“潦下去”,甚至傾家蕩產亦在所不惜。讓人,特別是讓台美人既感動又感激!葉氏伉儷真不愧為台灣之光!
筆者有幸認識葉氏伉儷始於1960年代後期,來紐約謀職及參與同鄉會活動期間。葉國勢為人樂善好施,熱心公益,鼓勵同鄉互助團結,打拼為台灣,朋友滿天下。一生多彩,家庭生活美滿。
說到葉國勢夫婦的美滿姻緣,Mr. Bill Gates的諫言,足供吾人參考省思。他年前接受採訪時,被問到一生中最聰明的決定是創建微軟還是大舉慈善?答曰:「非也,找到合適的人結婚才是」。而Mr. Warren Buffett也曾經說過,他自己認為『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是跟什麼人結婚,而不是任何一筆投資。』選擇伴侶不僅是選擇一個人,更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女人決定了上一代的幸福,這一代的快樂,下一代的未來。娶一位好太太旺三代!有智慧的男人應該讓您身邊的女人終身進修。有智慧的女人應該把學習成長當作一生的必修課!既然BillGates說女人決定了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所以奉勸女人要堅強(但不可強勢),要善待自己(但也要識大體),體諒夫君,相夫教子,這樣才會功德圓滿。
筆者回首看看葉氏伉儷如何真誠相待,情投意合為了“愛台”同一目標(近程與遠程),齊心協力,矢志努力。而葉女士時常保持著洋溢燦爛笑容待人,及老,鶼鰈情深,令人羨慕不已。
回溯1969年,國勢兄以其卓越的領導能力及服務熱忱,乃眾望所歸,被推選為美東台灣同鄉會會長。而筆者被任命為同鄉會秘書一職。在“帶職實習期間”,見教了葉會長的運疇帷幄與統御才能,也讓我大開視野,獲益良多。本文除略述我所知的葉氏伉儷外,筆者特別專程飛往加州拜訪葉夫人,請益懇談,承蒙她口述一些軼事及人生經歷,並惠賜一些剪報文獻,以資執筆參考,同時申謝感銘。
李麗貞女士
談及葉國勢先生,不能不先談他背後的最大支持者-葉李麗貞女士。她是生長在不同時代之間,有知識有教養的一位女性。小學時讀日文,初中時適值戰爭,隨後變成中國時代,乃靠自己摸索略解中文。至於英文,她說全靠收音機收聽趙麗蓮的空中英文教學。她說,她的一生都在學習中。
麗貞姊原籍基隆,其父在基隆有礦山。「二二八事件」時,她17歲,到台北讀書。事件發生後,台北有些混亂,其父乃派人用黃包車至台北接回她及母親回基隆。回家路上目睹有人攔路要修理“阿山仔”。抵府,也體會其妹之外省籍小學老師躲在她家,受到父親之特別保護照料。父親終被基隆市推選為「二二八處理委員會」之委員。不久,他須前往台北會堂開會,在車子前往台北途中,竟被專程自台北趕來的公司雇員喊卡。部下向其父報告說:「頭家!公會堂不能去,台北已開始抓人了,趕快逃」。其父隨即轉頭兼程朝山區方向逃命,同時派人通知家人躲藏起來。後來持長槍和刺刀的中國兵,找到了她們母女隱藏的日本宿舍,躲藏在榻榻米與地層之間的隔層,聽到中國兵耀武揚威的翻攪聲及叱咤恐嚇聲,幸未被抓到。她的父親因被列為“黑名單”始終無法返家,一直到時局穩定後,才派人去交涉。結果對方“中國軍”要求將鉅額鈔票送到基隆碼頭,終得換來自由身回家。麗貞姊感慨地說:「這就是我們生活在沒有法治社會下的悲哀」。
麗貞姊於1948年考取第一屆台北護理學校,並於1952年以特優成績畢業,隨即工作三年的NursingInternship。1956年,她通過教育部甄試而得到美援會ICA獎學金,保送到美國Boston深造。她很有可能是台灣人第一位公費護士留美女學生,誠屬殊榮,難能可貴。就在這留美期間,入境隨俗,她取了聖經上的賢德婦人路斯(Ruth)為其英文名字。
Ruth在Boston留學時期的第一年聖誕節,她搭車到紐約拜訪朋友。正值許多鄉親在籌組美東台灣同鄉會(英文名稱為EastCoastFormosanClub)。熱情又開朗的麗貞姊恭逢其盛,不但參加籌備會,也參加了FormosanClub的成立大會。大家都是旅美異鄉遊子,同鄉們聚集在一起,倍感親切,閒話家鄉,暢所欲言其樂融融。
又有一次,Ruth參加紐約國際學舍(InternationalHouse)的活動。一些韓國學生朋友對Ruth說:”韓國與台灣都曾經是日本殖民地,但二戰後,韓國獨立了為何台灣不獨立?Ruth心想:”對啊!如能自己當家作主該是多麼好,為何台灣人不爭取獨立,建立一個民主、自由、幸福的美麗國家?”這個理念與憧憬永存於Ruth之心底。學成返台之後,不曾向親友宣揚台灣應獨立的願景與目標。而在某一場合,例外地曾私下對葉國勢談及此事,他心有戚戚焉,幸好他也持同樣的見解!
1958年Ruth學成歸國,擔任美援會護理顧問,又到台南護理學校當老師。因為單身就住在學校宿舍。後來有位朋友的弟弟,從台北南下到成功大學就學,他時常找數位同學到Ruth宿舍裡,天南地北的聊天,這些大學生,均小她四,五歲,故他們均叫Ruth”李姐”。Ruth也把他們當弟弟看待。大家一起聊天,快樂地唱台灣歌。Ruth回憶說:有一位瘦高的男生,每次都來而且彬彬有禮,風度翩翩。Ruth認為此子可教也,乃介紹一位女助教給他。但是每次看電影,這位男生都買三張票,讓Ruth相當納悶。那年暑假,Ruth回台北住所,有一天,這位家住台南的瘦高男生,上台北邀朋友,就到Ruth的家拜訪她。過後母親對Ruth說:這位男生對妳有意思。Ruth心想,他小我五歲,怎麼可能?Ruth不久就收到這位台南男生的求婚信。信上說,“如果你信仰的上帝有存在的話,我已經為了這件proposal,向祂祈禱了好幾個月矣!”。雖然Ruth看完有一點“shocked”,認為他只是大四學生,毫無經濟基礎,可謂窮光蛋一個,年紀又比她小五歲,哪有可能結婚?可是他Nevertakenofortheanswer,請求Ruth給他一個機會,“讓我們交往試試看”,就這樣兩人開始認真交往。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葉國勢終於征服了“名門閨秀”,獲得Ruth之芳心。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白馬公主”從此幸福快樂,美滿姻緣。
葉國勢會長之經歷
葉國勢1935年生於台南白河鎮。1958年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1963年留學美國UniversityofFlorida,1965取得電機工程碩士,於1967至1971在NewarkCollegeofEngineering進修,並完成所有博士應修課程。
當葉國勢仍在佛州大學研究院深造時,李麗貞隨後於1964年以醫護人員應聘的身分,帶著一對幼齡兒女來美與先生團聚。他取得碩士學位後,獲聘于紐約市某大公司。全家乃自佛州北遷新澤西州。不久,在Kearny,N.J.置房。Kearny鎮與紐約Manhattan僅隔一條Hudson河。他白天在Manhattan上班,晚上回Kearny後,趕往Newark市理工大學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李麗貞則相夫教子。
當時的留學生,能於畢業後即行購屋者,簡直鳳毛麟角。讓我們這一代的早期窮苦留學生羨慕不已!紐約大都會,又是全美第一大城市,全美各地留學生,不論謀職或打工,蜂湧來此。台灣鄉親也不例外,齊聚BigApple找工作,紐約市可謂地傑人靈。葉氏伉儷,樂善好施,勤待鄉親。他們在Kearny栗子街(ChestnutSt.)兩層樓的洋房,距NYC近在咫尺,常常高朋滿座。鄉親在一起,難免思念故鄉,吟歌作詩並關心、討論台灣之前途。由於KMT當局的高壓手段與白色恐怖,留學生們是被逼迫出來組織同鄉會及其他政治團體,大家為了自由與民主而奮鬥,互相勉勵,加油打氣。而這棟栗子街的洋房“生逢其時”,很自然地成為同鄉們的民主殿堂。所以有人說,栗子街(ChestnutSt.)經常放射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光芒,也是台獨在美國的搖籃地。
爾後,台灣留學生來紐約大都會者逐年劇增,同鄉苦無棲身之地。葉氏基於“人飢己飢”憐憫之心油然而生,夥同數位同鄉,在哥倫比亞大學附近承租數間公寓,以應台灣鄉親打工棲身之用。後來更在Broadway與122街交接處附近,由數位台灣同鄉合買一棟六層舊大樓,取名為“台灣樓”,以低價租給同鄉及同鄉會。當時同鄉會叫美東台灣同鄉會(英文叫EastCoastFormosanClub)。葉國勢並於1969至1970當選為美東同鄉會會長。筆者承他提攜,被任命為同鄉會秘書兼鄉訊之編輯,一年後筆者“出關”遠赴俄州某大學任教,,並播種籌組了ColumbusFormosanClub,也發行英文版的Newsletter。
話說1960年代,蔣家外來政權為阻撓單純同鄉聯誼性質的活動,經常利用職業學生或特工滲透我同鄉會的活動,並以打“小報告”陷害善良“敢言”的鄉親,使其名列“黑名單”,有家歸不得。後來,KMT更變本加厲,公開地搞社團外交,企圖阻止美東同鄉會之逐漸擴大。乃令其駐紐約領事館之二等秘書,—台籍外交官,曾XX(註:該君政大畢業,其人性本善,惟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為蠅頭小利甘願作賤自己,可悲的台灣人宿命。)另行籌組“台灣同鄉聯誼會”,以魚目混珠之粗糙手段,歹戲拖棚,公然製造雙胞案,欺騙鄉親進而分化台灣人之間的團結。
該“同鄉聯誼會”係聽命於KMT海工會之“指使”,以遂行其干擾與分化旅美台灣人,並試圖影響國際視聽為主要目的。而其經費之來源則由黨國補助。該“聯誼會”時有舉辦“免費”晚會,偶而或有歌星助興節目。這是KMT將國內搞出的惡質派系奴化政策,如法泡製地“出口”到美國“行銷”。鄉親有志之士,早已洞悉KMT之一貫技倆與鬧劇,因而激起了許許多多早期留學生的憤慨!當時的美東台灣同鄉會原本是和平,理性的鄉親同樂聚會,竟被KMT明目張膽擾亂,造成人人自危。
是以1960年代末期的幾屆會長及幹部們,咸認“不信公義良知喚不回,更不容青史盡成灰”而加倍努力團結。許多鄉親先賢,通過各種組織團體活動凝聚力量打拼,無不期望故鄉早日出頭天(建國大業)。所謂“造反有理”,鄉親是被違法亂紀、罪惡昭彰地KMT逼出來行使正當防衛的。正如賴弘典醫師所云:「所有的組織、運動絕不是無中生有,而是許多同鄉先進的無私奉獻與犧牲而得到的成果。」。這也是當年葉國勢會長,用以鼓勵團隊精神(TeamSpirit)大家分工合作(Team Work)而“責任由我承擔”(TheBuckStopsHere)的信念、勇氣與領導風範(Leadership)。鄉親們,台灣建國大業與轉型正義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葉會長具有卓越的領導才華,且政通人和,處變不驚。為了台灣的民主,自由與獨立,整合各方人馬,不眠不休的努力與奉獻。他與張燦鍙,蔡同榮,洪哲勝等數十位博士志同道合,非常關心台灣的前途。這些愛國志士均出席1970年1月1日在紐約WUFI的成立大會。1971年葉會長又擔任台灣人第一次民眾大會的總負責人,而幕後大力支持的,便是葉李麗貞。
1970年在台灣近代史上,的確是劃時代的一年。當年4月24日,KMT前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來紐約下塌於New York Plaza Hotel,雖然當天天公不作美,細雨飄飛,仍然有很多同鄉,留學生聚集在Plaza Hotel廣場前示威遊行,李麗貞也撥冗出現在示威隊伍中。突然地,一聲槍響。原來是在紐約上州就讀Cornell大學的台灣研究生,黃文雄義士脫隊轟轟烈烈,震憾性的演出424刺蔣事件。這個事件引爆了台灣版的紐約“武昌起義”。振奮了當時絕大多數台灣留美學子與鄉親,更引起了台灣島內與美國當局,對蔣政權政策之檢討及全世界對台灣問題的關注。刺蔣事件雖功敗垂成,但卻促使蔣家餘孽在台作威作福稍為有所收斂,並影響蔣經國後來宣佈,蔣家子孫從此不繼續在台灣政壇上,世襲傳位。
事發後,黃文雄勇士,當場被捕收押,而後鄭自才義士則以從犯之名遭逮捕入獄。紐約法院裁定須20萬美金才能交保候傳。惟當時的台灣留學生、鄉親,經濟拮据,捉襟見肘,如何來籌集這筆保釋金,乃一大難題。葉國勢夫婦則積極奔波,全力投入兩位義士的救援工作。除葉國勢與NewJersey黃呈嘉教授率先以他們的兩棟住宅充當保釋金之抵押外,仍需一大筆法律訴訟救助金,以資聘請律師團協助黃、鄭兩義士。葉李麗貞乃到附近郵局開設一專用信箱,又到銀行另開一特別帳戶,專供全美熱心同鄉奉獻支持。同鄉們同仇敵慨踴躍捐獻,一元、五元、十元陸陸續續匯來;同鄉的熱情支持也令李麗貞非常感動,她也因此對台灣人之團結與建國之意願,有了更大的信心。
同年夏天,葉國勢夫婦為拜訪甫從瑞典到Ann Arbor密西根大學的彭明敏教授,正開車前往Michigan途中,突然接到一通緊急電話,被告知黃、鄭兩位義士棄保潛逃。當時,葉氏立即掉頭開返N.J.處理善後。幸經美國友人高明指點,發現法院尚未登記保釋抵押的住房。乃急中生智,連忙將房屋廉價出售,並在最短時間內舉家匆忙地南下移居Houston,連已排定的博士學位口試也放棄,重新奮鬥,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心想,人只要有一技之長而身體又健康,終能開創一片美麗的新天地。
上天不負苦心人,葉國勢很慶幸地在Houston,及時覓得稱心如意的工程師一職;葉李麗貞也決定重操舊業─晚上到醫院當護士,日間到大學進修心理學課程,準備當一位婚姻與家庭治療師。
至於葉國勢N.J.栗子街(Chestnut St.)故居,係美國台獨思維之濫觴,可謂近代台灣史發展,在美國聖地之一;同鄉們期許將來有眼光的台美人出資把它買回,作為歷史紀念館或台美人所緬懷的博物館之一。幸哉幸哉!
縱觀葉國勢先生,一生熱愛台灣,篤信基督。終身秉持著:既然要作事,一定要作得對,以價值領導團隊,要不斷突破,才能表現傑出。認真打拼,勤儉靠自己,責任由我承擔(The Buck Stops Here)。旅美後更積極召朋引友,促進同鄉間之團結,並伸手協助留學生。他的愛台情操與組織才華,同儕鮮少有人能出其右者。他畢生積極參與、組織各社團活動,以凝聚各方面之力量,致力於台灣之民主化與獨立建國運動。
南遷休士頓後仍持續以往之真誠,用其旺盛之精力,服務台美族社群。遂於1977-1979榮膺全美台灣同鄉會會長;1982-1984年更受推舉為,北美洲台灣基督教會協會會長;1992-1993年擔任休士頓台灣同鄉會會長;1994-1995出任休士頓台美公民協會會長。由此可見,葉國勢服務鄉親之資歷非常完整,令人肅然起敬。
葉會長所熱愛的故鄉台灣,經過海內外很多民主運動者,前仆後繼地奉獻,迄今已全面民主化,做為早期台獨運動之先鋒尖兵,仍不減其對台灣的關愛,以實際行動籌組台美學會,關心台灣的政治,提高台美人的社會地位。他又於1999年12月5日籌組民主進步黨海外美南黨部。他長期關心台灣的政治,受到鄉親崇高敬佩與台灣政府的肯定,並1999年底被選為僑務委員。正值他行將為我台美人之喉舌,為我台僑爭取福址,並傳遞公平與正義訴求之際,天有不測風雲,他很不幸翌年(2000年)元月24日下午四時,於家中坐椅安詳地仙逝,與世長辭。遺孀麗貞姐痛失良伴,悲傷不已。親友得知惡耗,莫不心疼唏噓,嘆惜葉會長“壯志未酬”“英年早逝”。他一生與麗貞姐恩愛情深;不論是服務鄉親、從事公益或教會活動,這對伉儷皆同心同行。他們有熱情,有誠心肯負責任,在在感動大家,可謂“Perfect couple”,是為我台美人之楷模。吾人祈願神保佑葉國勢在天之靈!
心理協談專家
且說葉李麗貞自1973年開始在休士頓大學,利用晚間研修心理學,而白天在醫院當護士。Ruth就這樣半工半讀,十年寒窗,鍥而不捨,十年相夫教子,終於,熬出頭天,榮獲德州女子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她的碩士論文是以亞洲人在美國社會的心理情況為主題。
爾後,葉國勢為自行創業,于1987年舉家遷往Dallas。由於Ruth對於人際關係,親子代溝,家庭婚姻糾紛,青少年自殺行為等均有獨到的見解。亦通曉台語,中文,英、日、韓語;善長於亞洲人心理的研究、經驗與專業,遂被Dallas一家非營利機構「Counseling Institute of Texas」禮聘為專任協談專家,從事Dallas地區亞裔社區,心理諮詢協談服務,並受邀各地演講解惑,造福了成千上萬的亞裔社群。
年後,葉國勢從前服務的工程顧問公司,欲再借重國勢兄之火力發電專才,禮聘他回Houston公司服務。Ruth很有愛心,個性甜美(Sweet),對老、少、男、女均有話講,而且講得欲罷不能。她在德州休士頓設有診所,因為她的和藹可親,古道熱腸,專業關心,診所“生意興隆”,Ruth不但是台灣人在美國最有名氣的家庭婚姻協談專家,她也為許許多多亞太裔族群解決了各種心理上的“疑難雜症”。
「有什麼困難就找Ruth」這就是流行在當地社區、學校、社團以及各服務機關的一句話。可見Ruth的勤精建業,化不可能為可能。這是她熱心社會工作的成效。筆者深信Ruth是台美人第一位婚姻與家庭治療師。
再說,Ruth回休士頓後還任哈里斯郡少數民族心理健康協會(Harris County Mental Health Asso. Minority Abuse Committee),艾里芙學區在職訓練及休士頓學區急救專員。由此可見,葉女士的專業成就,有目共睹,真不亞於夫君。
Ruth說,現代人的心理健康雖早便被關注;但對於當今一般家庭中,小孩、成年及老人的心理壓力與負荷逐年有增加之趨勢。很多人從來沒有想到一些頭痛、失眠、沮喪、焦慮等等皆由於心理問題而來。多數亞洲移民來美國後,在生活步驟緊湊,環境陌生下,往往心理上有焦慮不安難以適應的感覺;文化上、習慣上的不同也往往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唯有尋求幫助解決問題,適應新社會才能使一個人正常地生活,否則,便會有失眠,胃痛,自殺,酗酒,賭博,外遇,虐待妻兒等不正常的行為發生。
Ruth如此闡釋台灣移民之問題,她說:“新移民來到美國目的便是要尋求一個比故鄉更好的環境。但往往所期待的與實際實現的有一段距離,因此造成挫折感。有時父母將自己的挫折轉移寄望在兒女身上。對子女的教育特別嚴格。孩子受的是美國教育但是父母往往仍用“台灣步”來教訓孩子;學校要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為教育宗旨,但是父母往往要“孩子有耳無嘴”。這種文化上的衝突形成代溝,造成子女與父母間的緊張。年邁父母認為自小把兒女養大如今洋房、高薪樣樣多有,但是對老人的孝養卻沒有他們期待的高,這也可能造成老一代與下一代間的斷層與緊張關係”。Ruth呼籲大家要加強心理建設,才有健康的心理。何謂健康的心理呢?Ruth解釋說,健康的心理應具備下列特徵:
與現實沒有脫節〜要了解生活必有上下、高低、起落、漲衰。每個變化應有一個實際的對應辦法,而沒有脫離現實的情況。
有能力由不同角度來尋求因應方案,而非滯留于僵化的心理狀態,以不變或侷限於一個固定的方式。
必需心口一致,避免流於空談,要有行動來配合。
Ruth又說她自己是身經日、台、中、美、多元文化環境長大的人。所以,她強調人與人之間一定要溝通。成功的人生是每天早起都會笑,同時也喜歡自己在做的事,天天學習,定期進修。這就是她的人生觀。
一言以蔽之,李麗貞從事家庭婚姻治療專業已三十餘載,是美國婚姻家庭治療師學會認證督導;常為心理專業提供訓練及督導。也為大眾、教會、及學校提供溝通及家庭關係的工作坊,她獻身並熱愛她的專業工作。她在2010年出版一本暢銷書,書名為“成功的溝通從家庭開始”。她以自己的工作經驗,寫下這本書,希望藉此進一步的幫助東方家庭維持良好的溝通。筆者鄭重推荐台美人每個家庭都要閱讀此書並珍藏之,以備不時之需。
葉李麗貞返台探望病危父親,在台機場受困記
1992年台灣威權統治已解嚴,黑名單卻未隨之解除。麗貞姐因86高齡老父李龍卿病危,遂於當年11月12日持KMT台灣休士頓簽證五年有效的美國護照,搭乘聯合航空班機抵達桃園機場,入境時,卻被境管局無理拘留近十五小時。一位楊姓班長,對她說,要她留下來不能入境,並說他們將安排由新加坡航機遣送她回美。問有何理由遣送她回美。答曰:「奉上級命令」。葉女士對他們說,這樣做是“非常大的錯誤”“你們援引上司不合理的命令是一種盲從的行為”並說“我在美國是有頭有臉的人,這種目無法紀的事情弄大了,你們不會有好看的。”她隨即拿出一些本要帶回去給其父親看的,有關她在美國的新聞剪報給他們參看,他們非常驚奇為什麼上司,竟“製造”這種妄動的事件來。
她心想自己也是從事人權工作的人,境管局居然在沒有任何理由下,要把她遣送回美。她絕對不讓這種事情發生,也絕不讓違法技倆輕易得逞。葉女士再向他們說,她有親人在機場等她。要求他們一定要讓她與她的親人連絡。他們透過廣播系統,讓她與夫婿的哥哥談話,告知未能入境,旋即通知在美的葉國勢及親戚。航警人員見葉女士態度強硬,據理力爭,也馬上軟下來了。不久說,他們要把她送到“過境旅館”。其實那是一個留置所。一個房間內,竟有七個床,門不能由內鎖,但可以由外面鎖,一點安全皆無。葉女士向他們質疑,這哪是“過境旅館”。他們卻說,這是過境旅館的一種。葉女士也看到一個人被銬上手銬,他們這種說謊的態度,令人難以置信。
又,葉國勢得知Ruth在桃園機場受困,無法入境,馬上叫Ruth的妹妹請馬偕醫院向航警局証實Ruth回台灣係要探望病危的老父。同時葉國勢火急電告陳唐山,馬上就近聯絡國務院及有關人士,並且聯絡美國在台協會。由於葉國勢之聯絡工作迅速而有效,Ruth很快就接到葉菊蘭的電話,說她與吳伯雄正在想辦法中,但是她的電話受監聽,她要Ruth不必說政治方面的事,要忍氣吞聲,以便解決事情。同時,有兩位沒有簽證的美國人,第二天早上七點多,也替Ruth抱不平,代她電告AIT,說他們沒有簽證,不能入境沒話說,但是Ruth有合法簽證,要返鄉看垂危老父居然不能入境,那真是太沒道理;AIT立即向他說明有關Ruth的事,先些時,有位郭博士已經向他們說出一切,AIT正在設法解決中。顯然在西部的郭博士已經有效的應變了。
早上八點多,電視、電台、報社派人到過境室向Ruth訪問,一時過境室內熱鬧滾滾,蔚為奇觀。媒體採訪者主要是針對葉國勢,是否有台獨思想或涉及台獨的事。她很坦然向他們說葉國勢一向主張台灣獨立。她又一五一十向他們報告這種罔顧人權,無緣無故將她拘留的荒唐事,只有KMT這種政權才做得出來。KMT為防止台獨人士,黑名單人士返回台灣,搞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連一個婦人返鄉探望病危老父也成為被擋駕及刁難的對象,真是令人髮指,人神共憤!
就在這個記者會後不久,一位高階航警送麗貞姐上計程車,並道歉說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麗貞姐在機場遭留置約15小時後,終於被放行,重見天日。事後,經Ruth追查這個事件何以發生時,KMT當局竟以“誤簽”或“作業上失誤”來推諉塞責。KMT之欺世謊言,從不打草稿。也印證了這個政權已是日暮窮途!
一言蔽之,Ruth持有五年簽證多次出入,居然仍受這種不人道待遇,這不是戒嚴心態的延續,赤裸裸白色恐怖的擴張,那是什麼?難怪葉國勢會長怒指KMT滿口仁義道德,一切行事卻倒行逆施,違反民主潮流,連一個從事人權工作的弱勢女性返鄉探病危老父,皆要受到這種不人道的處境;這種“憨台灣人飼老鼠咬布袋”拱出來的政權,早該從地球上消失。善良的台灣人呀,台灣人,也該早早清醒吧!請不要再執迷不悟!
後記
人在作,天在看,由於葉氏伉儷對台灣民主化的貢獻,有目共睹,葉國勢會長仙逝後,麗貞姐眾望所歸被遴選為美南區的僑務委員,接替空缺,可惜在遴選過程中,仍遭一些既得利益者-“老中”僑民,情緒性的蜚言流語。然而,麗貞姐是抱著回饋人民的期待,以其專業,敞開胸懷,全力服務僑民。她說只要認同台灣的,都是她服務的對象。所謂“回歸素樸,原其初心”是也。她是位高瞻遠矚,有熱情責任感,有判斷力,有涵養的人,待人處事以同理心,利他為原則,懂得良性溝通。
誠然,葉氏伉儷,畢生見識過人生的風風雨雨,卻還保持著對台灣人的樂觀。而麗貞姐更以她的微笑,做為人際關係的潤滑劑,笑容可掬,讓人容易親近,縮短陌生的距離,心底永懷著對美好人生的嚮往。筆者深信麗貞姐是位值得我台美人所尊敬,而且是非常傑出的“第一位”台美人“婚姻與家庭治療師”。
總之,葉氏伉儷之鶼鰈情深,是國勢兄獨具慧眼,在他人生旅途上,做了最重要的決定,找到一位麗質天生,志同道合的伴侶,既能“顧家”又有才華的“天使”。兩人姻緣真是天作之合。這也印證了前述比爾蓋茨與巴菲特的誠摯忠告,堪足我台美人奉為金科玉律。(鄭敦仁中文打字,鄭炳全整理201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