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留美的福爾摩沙人的故事:
以蔡愛智和鍾啟明的 生平與事蹟為主軸的史料展
台美人歷史協會

「台美人歷史協會」(Taiwanese American Historical Society)將於5月17日(星期三)至19日(星期五)三天,在大洛杉磯台灣會館舉辦「台美人與台灣」史料展。 這三天的展覽都是從上午11:00開始,到下午4:00結束。
這項展覽的主題是 “The Stories of the Formosans Who Studied in America as of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Lives of Rev. Ai Chih Tsai and Mr. Khe Beng Chiong”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留美的福爾摩沙人的故事: 以蔡愛智和鍾啟明的生平與事蹟為主軸的史料展」) 。
這項活動是大洛杉磯地區台美人的社團舉辦「台美人傳統週」活動的一環。5月17日的活動從上午11:00開始,但開幕儀式則是從下午2:00才開始,到4:00結束,歡迎鄉親們踴躍參加。 蔡愛智牧師和鍾啟明先生的後人蔡美玲(Ms. Bilin Tsai Poe) 、蔡和陽(Mr. Peter Tsai)與鍾美蘭(Ms. Bilan Chiong)將為前來參加活動的鄉親講述蔡、鍾兩位台美人先賢的生平、行誼與事蹟,會館董事吳兆峰先生將以台語為鄉親們進行重點翻譯與講解。
「台美人歷史協會」這項有關早期福爾摩沙留美學生的故事與史料的展示應是台美人與台灣人的創舉,展示蔡愛智牧師和鍾啟明先生的生平,特別是他們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為美軍、盟軍與聯合國效力的事蹟,當然也是福爾摩沙族裔有史以來的首次嘗試。歷史協會將藉這項展出,來表彰這兩位先賢為美國與美軍所做出的貢獻,期使他們成為台美人學習的榜樣。
根據蔡愛智牧師在他的自傳與著述中透露,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政府與軍方開始進行清查,發現當時只有兩名旅居美國的日本籍福爾摩沙人,他們就是來自台南的他本人與來自淡水的鍾啟明。他們兩位稍後均接受美國政府的徵召從軍,這種際遇與當年絕大多數為日本帝國效命疆場的福爾摩沙青年有很大的不同,也與投靠中國、後來成為蔣介石集團接管台灣的馬前卒的一些「半山」有天壤之別。
由於蔡愛智牧師和鍾啟明先生的後人的熱誠協助,歷史協會這次有關蔡、鍾二人的史料蒐集已接近完備。
除了蔡、鍾兩位先賢,根據一名教授的研究,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在美國,其實還有兩名福爾摩沙人,其中一名就是早已來到美國學醫的西螺人王振明先生(Mr. James D. King) 。戰爭爆發後,他志願從軍,擔任軍醫,當年的美國政府之所以沒有能找到他,應該是由於他使用假證件與假身份進入與居留美國。他連姓名的拼寫方式都改變了,他為自己取了一個完全美國化的姓名,雖然James音似「振明」,而他的英文姓氏King則原意為「王」。
歷史協會這次的史料展出,無法蒐集與展示王振明與另外一名林姓醫師的完整史料,希望在下次展覽時,可以彌補這項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