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4年1月3日收到「台美人歷史協會」
鄭副會長把那份資料寄給我, 一來是由於我們歷史協會業務上的需要, 二來可能是他認為我應該會很重視那份訊息, 他的考量與猜測都沒錯。
與台灣的歷史學者、史家不同,我把1945年終戰到今天的台灣界 定為「台灣的美國時代」, 原因是美國在美日的太平洋戰爭中擊敗了日本, 把包括台灣與澎湖在內的「太平洋戰區」中日本所統治、 託管或佔領的所有領土全部加以解放或直接佔領,台灣在「 舊金山和約」簽訂與生效前,在法律上仍是日本的領土,但在「 舊金山和約」簽訂與生效後, 它就正式進入國際法律地位未定的狀態,由於以美國這個「 主要戰勝國」及「主要佔領國」(和約中的正式用詞——“ principal occupying power”)對台灣主權的歸屬進行了沒有收受國的移轉以及僅給 予對台灣進行實際佔領與統治的所謂「中華民國政府」 施政權的不完全處分,所以 我只有從戰後美國政府在台海事務的實踐上得出「 被日本拋棄的台灣主權至今仍在美國政府的政治監護之中」的推論。
既然我有這種推論或結論,我自然會把「1945年終戰後到今天的 台灣」定位為「台灣的美國時代」,也因此我會十分重視台灣194 9-1950這個關鍵時期的歷史、 史料以及這段關鍵時期的歷史的研究。
關於這段關鍵時期的歷史,不管是從美國的角度,從蔣介石’統治集 團的角度,或從台灣本土人的角度來研究,都很值得我們注意, 不過,我也建議,我們可以增加一個角度來研究, 那就是台美人的角度, 因為台美人對美國這個新祖國必須展現忠誠同時又對台灣這個故鄉存 有濃厚的情愫與關懷, 我們因此應該會有或可以有不同的利益與立場,在這方面,「 台美人歷史協會」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關於1945-1950、1949-1950或1950年代這段 關鍵時期美國政府所釋出或解密的資料或史料, 已有若干學者運用過, 但他們基本上都著重在美國的對台政策的評估、制訂與執行上, 特別是在評估上。
這其中最受矚目的是:
(1)David M. Finkellstein: From Abandonment to Salvation: Washington’s Taiwan Dilemma, 1949-50(我在寫文章時經常引用) ;
(2) Nancy B. Tucker: Patterns in the Dust;
(3)Richard C. Bush, III: At Cross Purposes: US-Taiwan Relations Since 1942(在我寫的一篇主要論文中曾加以引用,我引用的是Joh n F. Dulles擔任美國國務卿時有關台灣法律與政治地位的發言那一 部分)。
中國方面曾有人翻譯並出版了這段關鍵時期中美關係的文件與史料, 他們運用了美國政府已經解密的檔案與文件, 包括已經被美國解密的美中外交關係史料以及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紀錄 ,這套書曾在台灣的書店出售,我也購置了一套,做為參考資料。
現在,台灣方面研究台灣法律地位的民間學者王雲程先生加入了Fi nkelstein, Tucker與Bush的行列,相信對陷入混沌(或陷入Fogg y Bottom的迷障)的「台灣身份」的釐清以及「 美國對台灣的設計或計劃」的了解會帶來一些的幫助。
在1950年代初, 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的一份報告曾對台灣前途的解決提出幾個可能的選 項: (1)美國託管、(2)台灣獨立、(3)台灣回歸日本、(4)台 灣回歸中國,但當時評估的結果是, 那些選項在當時都沒有出現可以付諸執行的條件, 所以讓蔣介石統治集團繼續對台灣擁有施政權(但沒有主權)的安排 就成為不得不然的權宜選擇或安排。
在1945-1950或1949-1950這段關鍵時期的史料大 量及較完整地出土之後,我們就可以進行解讀、詮釋與運用,例如, 在美國國務院官員莫成德(Livingston T. Merchant)給美國國務院的報告中,就有「本土福爾摩沙人 缺乏政治經驗,沒有組織,也沒有很強的領導」這段觀察與結論, 我們台美人或台灣人可以對它加以解釋。
由於在228大屠殺的恐怖行動中被日本培養出來的台灣菁英被有計 劃地屠戮,台灣人的領袖、菁英除了極少數成功地逃亡或流亡之外, 絕大多數都已死在蔣介石中國的槍下或刀下,所以,在美國國務院於 1950年初派莫成德來台進行研究與考察, 對包括台灣本土人殘存的勢力或人物進行評估, 以便做出美國的對台政策與計劃時 ,只能做出「本土福爾摩沙人缺乏政治經驗,沒有組織, 也沒有很強的領導」這樣令人洩氣以及毫無幫助的結論 。
由於當時台灣本土人的狀況如此, 所以華府根本無法考慮把台灣的施政權交給台灣本土人士, 這就是台灣本土人會繼續被流亡在台灣的蔣介石統治集團進行戒嚴與 白色恐怖統治幾十年的原因之一。
1945-1950或1949-1950這段關鍵時期的美國史料 大量及較完整地出土並被台灣本土學者與專家注意、翻譯、 運用與解釋,是件好事,相信我們台灣人與台美人都樂於見到, 我現在看到王雲程先生也在從事這方面的工作,我當然感到高興。 我在台灣時,曾經有過幾次的機會,與王先生一起被「 李登輝民主協會台北分會」會長謝德謙先生邀請上電台節目, 去談台灣的身份,或者參加座談會,一起談「舊金山和約」 與台灣前途的解決,他是一位台灣的好子弟與謙謙君子, 我們都應該為他感到驕傲。
台美人歷史協會祕書周威霖撰述
Jan. 5, 2014
關於台灣1949
http://www.tahistory.org/wp-content/uploads/2014/01/關於台灣194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