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昌 會計師的故事
林蓮華
台灣甫選完縣市長三合一選舉,綠營慘敗,許多支持綠營人士鬱卒內傷,尤其對於一路從戒嚴時期走過政黨輪替,出錢出力夢想台灣人終有出頭天的鄉親而言,縣市長版圖縮減,眼看2008年總統選舉就要到了,憂心忡忡之情溢於言表。
FAPA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洛杉磯分會長陳國昌認為:「1981年,我進入一家機械公司工作,並沒有辦綠卡,老板嚴格出了名,他說要靠表現而定,但他也說:『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情』, 我一直以這個座右銘來鼓勵自己,就在幾年前,誰會想到國民黨會被推翻,最糟的時刻都挺過去了,現在更不能失志。只要目標清楚、理念堅定、努力不懈,給台灣一個機會,天下沒有不可能的事。」
從小就高度關心公眾事務
陳國昌,1953年出生於高雄市,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小學4年級唸苗栗,後來上了台中明道初中,到台北唸高中,大學唸台大,服預官役又在嘉義,所以對台灣各地充滿鄉土情懷,不過,因為父母家族來自彰化農村,許多親戚仍在彰化,老家還有一棟古厝,所以對彰化感情特別深;父親當年畢業於成大化工,終戰後,被美國美援會科技發展計劃送到美國深造,在美國的閱歷,讓爸爸大開眼界,所以爸爸總是殷殷期待身為長子的他,要把功課唸好來美國留學。
從小就有正義感,高度關心公眾事務,從小就是班長及服務股長,陳國昌在師大附中畢業投考第一志願就是台大政治系國際關係組,一心朝向外交官的志願目標前進,不過,大一時修胡佛教授的課,教授對國民黨體系違反憲法精神,從動員勘亂到違警罰法,大作批判,經過啟蒙老師的指點, 陳國昌開始思索發酵,台大大二當上政治系學會會長,30年前戒嚴時代,1973年他竟然第一個請來演講的校友就是因為「大學雜誌事件」成為言論自由代表人物的張俊宏,不但立刻被打回票,而且還被系主任連戰召去辦公室開導一番,他心理非常反彈,但連續照辦了幾個活動,包括去訪問立法院、市議會、中研院,都招到極度刁難,雖然成行但教官如影隨形;而後,為了邀請演講者暢所欲言,更是一再挑戰教官所謂維護校園安寧的尺度。
影響最大的事件應該是1973年12月台北市議員選舉,萬華火車站舉辦一場政見演講,請到康寧祥與黃信介為五虎將助選,他們侃侃而談陳述民主的理念,抨擊國民黨集權專制,當天下著濛濛細雨,但寒冷的冬夜卻澆不息陳國昌要爭取自由的熱情, 等到1975年年底,郭雨新選舉時廢票竟有8萬張,那種不公不義的悲憤,陳國昌的政治理念已經是不折不扣的黨外思想。
爸爸期待─ 赴美國留學
陳國昌希望完成爸爸的夢想,也嚮往美國是民主自由的國度,1978年,他決定前往堪薩斯州大學就讀企業管理碩士,第二年也馬上當了堪薩斯台灣同學會會會長,12月時台灣發生驚天動地的美麗島事件,當時許信良與陳琬真都被困在美國,他馬上聯絡邀請來演講,當時是第一個海外團體有膽敢請他們,讓兩位心理溫暖的不得了。當時由於新聞被封瑣,想到為追求言論自由的人群被毆打逮捕,他們當年心急如焚的心情,恐怕不是現今愛隨口漫罵政府及總統的人士能體認得到。
1981年順利進入機械工廠做財務,當老板答應辦綠卡時,他想到需要2及3年,又衡量美國東方人想出頭天,靠的多是專業人士,會計師也許是一個好出路,他乾脆利用時間去UCLA讀會計13門課程,不但成績好還拿了個特優獎章,1984年考上執照。
為了兩年實習會計實務,所以進入會計界,開始與數字為伍的生活,那是個中型猶太人的事務所,有25位會計師,絕大多數是猶太裔,7年的工作讓他看到猶太裔民族習性重視教育又上進,但也很現實;7年內觀察,他不得不佩服此間猶太裔對母國以色列,團結一致的奉獻精神;跟著去了幾場猶太裔的籌款會,清楚看到他們非常團結明確直接要求國會議員支持以色列,猶太裔也有一個以色列公共事務會AIPAC,即使是政治性組織還不能減稅,每年仍然都可以募款到1千萬元以上。反觀 FAPA,可以減稅,但每年就為了經常費40萬元疲於奔命。
受了他們影響,他開始也與聖費南度選區的兩個議員的 Howard Berman和Howard McKeon接觸,也參加募款餐會,積極融入社區,雖然不是外交官,但他也展開為台灣發聲的草根國民外交生涯。
1991年終於自己開業,1992年第一件事被選為南加州華裔會計師協會會長,參加剛成立的洛杉磯西北區台灣同鄉會理事兼財務長。1992年之後黨外己經變成民進黨,他更積極參加很多抗議活動, FAPA傳遞民主聖火回台,從選省長、選市長、直選總統等重大選戰,不論身在海內外,他無役不與,他也感受到台藉社團開始活絡,氣勢如虹。
2001年是陳國昌參與社團活動的轉捩點,兒子就讀柏克萊大學,第二年女兒上UCLA,又當西北區同鄉會會長,眼看人生也將滿50歲,到了一個新的平台,他希望能積極迴饋社會,花費更多時間在會務,而賢內助林芳慧從台大法學院同學到現今事務所夥伴,也是他從事社會運動最好的靠山,得力助手。
2002年FAPA洛杉磯分會會長職位懸虛半年,FAPA接觸探詢意願,當時真是陷入長考,天人交戰,因為會計師事務所鼎盛,每天與稅務局、客戶、稅務法庭打交道實在很忙,同鄉會事情很單純,但FAPA任務非同小可,中國視為眼中釘,泛藍也抱有敵意,洛杉磯分會有18位國會議員,工作繁重可想而知, FAPA當初是要推翻威權統治,現在重點是為台灣爭取尊嚴,台灣外交處境甚為艱難,一定要有人接棒,所以他要做就得撩落去,肩負重責。但轉念一想,當時進台大不是就想當個外交官,雖然不是“ 官” ,但為台灣效力做草根外交,更有意義。
2002年正式接棒,第一任期的兩年都得到52個分會的最佳分會獎,又被連任並由FAPA全體委員推舉全美9位常務委員,當時洛杉磯分會2002年只有144繳費會員,2005年底已經超過320個會員,是目前FAPA最大的分會。
FAPA常務委員工作,每兩個月一次會,而且常常要到美國各地去開會,去NY、芝加哥、達拉斯;洛杉磯又有18個議員,除了少數傳統上還有淵源之外,有的老議員都退休,大多數都沒有來往,所以他決定要在台美人與議員之間打好基礎,要以團隊共同參與,否則以後會長換人就無法接續。在任內三年總共面對面與議員談議題,總共有15位議員。
陳國昌提及,時代轉變,2002年正是FAPA轉型之際,過去中國封閉與美國對立,但現在不一樣,所以認知到不能只期望議員以民主理念支持台灣,還要把台灣的主流聲音反映,讓他們了解現狀,更重要的是體認到舊的台灣已經過去了,台灣現在是要建立完全正常獨立國家; 照理說,這不應該是太難的事,但中國提供的商機是源源不斷, 洛杉磯又是商機無限之處,議員要面對選民中對中國利益需求,誰都不願正面得罪,FAPA就得想辦法解套。
陳國昌對於FAPA洛杉磯分會有三個期望:「第一步就是要接觸,18位已有12位接觸過,第二步是利用事件來加重訴求,就像布希在京都稱讚台灣民主成就時,我馬上就立即把講稿送給議員; 第三步,是期望台美人多參加選區議員的活動,或者是連任募款餐會 很多人刻板印象 “主流就靠FAPA了”, “募款給議員沒效”;事實上, 議員也有他們的壓力,選票很重要,募款實力也很重要, 對議員來講,為他們募款會很感激;最近幫助贊助團體都是中國團體, 台美人又變成少數;現在是少了股參與衝勁, 鄉親對台灣政治人物慷慨解囊熱情如火,若能也把相當比例放在主流政治上,若是能體認到他們的重要性,也讓主流人物體認到台僑的支持, 也將是台僑在美國為台灣發揮貢獻的好所在。」(本文摘自美洲台灣日報台美人物誌)
陳國昌與妻女在莫斯科「紅場」。(背後正在搭閱兵看台)
「馬英九綠卡」的我見
陳國昌
一睹「板門店」
陳國昌 01-19-2015
記得小時候看過一部國片,叫做「一萬四千個證人」,講的是韓戰結束後中共俘擄選擇回到台灣的故事,那是我對韓戰首度的瞭解;後來陸續看了幾部韓國電影,印象最深的是那一聲聲凄厲的呼喊:「38度線啊!」,讓我一直對這個苦難的分裂國家既同情,又好奇。上了高中開始交筆友,第一個就選擇韓國人,和此背景不無關聯。
終於在2014年底託台灣「九合一選舉」投票之福,讓我有順道遊韓國的機會,不用說第一件事就是上網去安排一睹「板門店」的行程。
今年的十二月台灣遭受寒流侵襲,北部氣溫降到攝氏十度左右,但首爾可是零下六度還加下雪,對來自洛杉磯養尊處優的我而言,那種肅殺的氣氛在還沒成行就已然湧現了!
板門店不准自由行,對南韓居民前往也諸多限制,還必須六十天前申請。從首爾出發的旅行團提供英語、日語及華語,但只操在少數幾間旅遊社手裡,行程都經由韓、美聯軍指揮部嚴格規範,一般遊客資料的申報必須在三天前完成,而有些國家被列入「有敵意」,這些國民必須在四天前送交䕶照的copy以供審核,很不幸的,台灣由於與中國諸多牽連,也和中國、俄國、古巴等一齊被「特別觀照」!
出發當日天寒地凍,所有的大巴士都集中在首爾市中心的樂天大飯店 (Lotte Hotel) 開車,導遊三令五申不准喧嘩及對軍人指指點點,嚴格遵守照相規定,以及相機鏡頭超過90MM不准攜帶等等。我們這輛英語團的巴士意外上來了二十幾個日本人,所以在一個小時的車程中也飽受日本導遊雞同鴨講似的轟炸,不過他們那種特有的團體性的反射動作倒也蠻有趣的。
巴士接近38度線了,路旁的碉堡及鐵絲網是最好的提示。這個區域統稱為「非武裝區」(DMZ – Demilitarized Zone),其實它並不是如緯度一般的筆直,而是依山勢、河流的地形而劃定,地圖呈左下往右上傾斜,全長248公里,南北各保留兩公里。區域內只允許攜帶防身的輕武器,雙方的重兵都佈署在其外,目前駐韓美軍維持在三萬人左右。
我們巴士停在檢查崗哨外面,先後上來了兩個軍人,韓國士兵簡單的清查了一下人數,美國士兵則煞有介事的一個個查看護照,並直視面孔核對相片,讓我這介平民不禁肅然起敬,我們的觀光行為可能是他們的生死攸關,美國扮演的「世界警察」角色對世界和平是多麼重要啊!
「臨津閣」(Imjingak):這是我們的第一站,是遊客必停的景點,也是韓戰的縮影。它不但是個戰略要地,三年戰爭中雙方爭奪控制權廝殺多次,現在除了作為板門店之旅的飲食中心,周圍還設立了戰爭紀念碑、和平鐘閣、望鄉石刻,並展示了一輛被炸得遍體鱗傷的火車頭,讓人看了怵目驚心。
它的旁邊有一片鐵絲網,上頭掛滿了彩色的許願絲帶,寄託著無數南韓人對北方親人的思念,在寒風中遙寄對來日統一的憧憬,令人看了心有慽慽然。
「第三隧道」(Third Tunnel):離開臨津閣,前往額外付費參觀的這個景點,一般的首爾觀光團都不會有時間來作這種深度遊。
我在美國多年,常聽說墨西哥人在美墨邊界挖地道偷渡進入美國,不過北韓挖的可是「國家級」的隧道,在四條中以「第三隧道」最長(1635公尺),最深(地下73公尺),也最危險(已達 DMZ 後方435公尺),而且一小時可容三萬名武裝士兵通過以入侵南韓!
好在天佑南韓,在1978年經由一個北韓投誠者的檢舉才被發現,當時他們還辯稱是為了「採煤」!現在開放了265公尺長的隧道供遊客觀賞,並在2013年修建了纜車系統,遊客再也不必辛苦的走上坡路回到地面了。
這個地方嚴禁照相,令我非常不解,都已經發現三十幾年並且永久堵塞了,况且遊人如織,那有保密的必要?也許軍事當局不想刺激北韓,畢竟對方的許多思維是西方世界所難理解的。
「都羅展望台」-後頭的標語寫著「分裂的結束,統一的開始」。
「都羅山火車站」(Dorasan Station):這個車站蓋得壯觀宏偉,卻長久沒有使用,還被美國軍事報紙「星條報」諷刺為「擁有自釜山到首爾最乾淨的廁所」!但是如果說籌建「金(門)廈(門)大橋」具有中國統戰意味,那麼都羅車站就是不折不扣的韓國統一指標了!「都羅展望台」(Dora Observatory) : 如同我在金門馬山前線向大陸眺望,DMZ 也有這個玩意,看到的是十幾公里外北韓的「開城工業區」,這是南北兩方合作設立的一個實驗計劃,只不過一有風波,如2010年南韓「天安艦」被撃沈事件,工人們就被驅逐,工廠也關閉,雙方互信的基礎非常薄弱。透過高倍望遠鏡聽說可以看到一尊巨大的金日成雕像,可惜當天雲霧很濃而作罷。
這個重建於2002年的車站,早已連結北韓境內的鐵路,北上205公里到平壤,南下56公里抵首爾,雖然目前是蚊子館,兼銷售一點北韓的酒作為象徵,我所目睹掛在車站外面的一塊標語牌卻可道盡韓國人的心聲:「我們不是南邊上來的最後一站,而是進入北方的第一站」!
「不歸橋」(Bridge of No Return):在007電影「Die Another Day」及 Angelina Jolie 演的 「Salt」裡頭那兩幕換俘的鏡頭,出現的壞人都是北韓,而作為一個大影迷,我認出在片中主角獲釋走過的就是影射DMZ 裡頭這座「不歸橋」。
當然電影情節是虛構的,但至少它突顯了這座橋的歷史定位,不止是在1953年韓戰結束時雙方戰俘選擇歸宿,以及1968年美國間諜船「普布魯號」船員獲釋的地點,只要雙方繼續對峙,它還有可能扮演下一個見證歷史的角色。
「聯合安全戒備區」(JSA – Joint Security Area):這是到板門店參觀的最終目的地,也是聯軍與敵人面對面的軍事最前線,氣氛嚴峻得彷彿空氣都要結凍了!
首先是要換乘聯合國的巴士,因為民間巴士不准進入戰區,而每個人還必須把隨身袋全部留在車上,唯一允許攜帶但聽候指令而動的照相機要明顯掛在胸前。然後全體魚貫進入一個大禮堂,每人發一張紙要簽名,我一看赫然是張「生死狀」- 大意是說「如遇敵人攻擊,你們的安全本單位不負責」云云,我突然有個異樣的感覺:如果在報名之初就簽這個文件,不知道會嚇退多少人!
「藍色小屋」會議室裡的美、韓警衛。
這間藍色的兩韓會議室今天沒有議程,不過這是個歷史性的場所,曾經有多少風雲際會在此藴釀。只見正中央的會議桌上擺了一面聯合國的旗子,北緯38度線就正好經過旗子的位置,我一步向前越過這個桌子,實際上我就已進入北韓的領土了!一切就緒,終於看到「藍色小屋」了!只見屋前四個南韓軍人站得筆直,以頂天立地的架勢面對著北方,有如「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不過北韓的警衛今天沒有出現,否則我們就會見到他們有兩個人面對面,而第三人卻是背對著南方,聽導遊的說法是如此「可以防止警衛叛逃」!
出了會議室,我們仍然被允許在外頭逗留五分鐘照相,不過鏡頭只准向前,對面北韓大樓也有個軍人以望遠鏡在窺視我們。我好奇的問一個美國大兵首爾好不好玩,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美軍居然不准離開軍營,更不用說去首爾 R & R (休息和娛樂)了!這也難怪駐韓美軍始終不像駐琉球美軍一樣不時有滋事的新聞傳出。
巴士緩緩駛離JSA, 不遠的地方有兩根巨大旗桿映入眼廉,隔著 DMZ對峙,原來是南韓起初豎立了一根100公尺長的旗桿,但北韓不甘示弱,隨即把它們的旗桿加高到160公尺,成為世界記錄!我欲無言!
回到首爾已華燈初上,街上車水馬龍,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回顧白天 DMZ的見聞恍如隔世。就在五十公里外有個居心叵測的大敵虎視躭躭,我不知道首爾市民有多少人懂得「枕戈待旦」為何物!
是否會發生第二次韓戰,世人都在看,只不過經過六十年後的今天武器科技已突飛猛進,北韓如果再重啟事端,後果很可能不是只劃一條38度線了事,北韓人民也只能自求多福了!